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网络围观

网络围观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网络围观


用默然的眼神达到“千夫所指、无疾而死”的结果。这是心理战的一种,也是一种表明态度的方式。而在网络的时代里,大家移动鼠标的手指就是无声的目光。网络围观时代的到来,并不意味着“舆论监督的春天”也随之而来,因为从围观到监督权的落实,还有一道制度鸿沟。但亦不必悲观,虽然它前途未卜,但已经撞击了铁桶。网络围观,发生重大事件时网民集中关注、发贴、提供信息等的一种现象。有三点积极意义:1、对事件的监督作用;2、对正义方的声援作用;3、对非正义方警戒作用。



简介


“围观”这个词出现的频率相当高湖北石首市因为某酒店厨师的疑似自杀事件,导致了很多人去围观,事情虽然看起来最终得到了解决,但围观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模式。而这几天与围观有关的事情有两件,一件是各地官员开始了某种程度的自律,抽烟要抽“裸体烟”了,也就是说尽量不让自己所抽之物的商标显现出来,怕的是重蹈抽“天价烟”的周久耕前局长之覆辙,这也是怕大家围观的一种。

另一件是,有网友发现财政部网站上根据政务公开原则所公开的一些中标文件,都是政府采购或者装修的费用。从2009年2月23日-6月24日4个月内,有28份国家财政拨款的中央国家机关装修工程中标了。其中有17个项目的中标金额在100万元以上,还有6个项目中标金额超过1000万。这也让过惯了拮据日子的人成群结队地去该网站围观。在下不才,按捺不住对于精致生活的向往,便也去围观了一次。

观行为如果用原来的词语大概应该叫做“舆论监督”,但与传统舆论监督不同的是,并不是有人大声疾呼,而是默默地把一个消息传布开来。由于网络无远弗届、光速传播的特点,一个事件就像石子投入到水里一样,水波马上就会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最终到达池塘的每个角落。但水是无声的,只是上去证实了确实如此之后,再把信息传递开去,吸引更多的人过来默默地看一眼。这每人都上来看一眼之后的行动,倒是更像一次又一次正反馈,使得池塘里的水变得不那么平静。

方式


二种方式俨然成为主流:一是像“周至尊”、“零税门”这样,从某个细节处不经意发现。

二是如“北川豪华车”、“天价厕所”这类,从本来就属于“公示”的官方内容中挖掘。

监管


公共意识的重新整理,在具体的政务层面,所指正是一种蓄势已久的公共参与。这便是所谓网络围观的由来,其来所自无疑是那种隐约萌动的公共参与精神。然而,鉴于当下语境中的“围观”,似乎仍要在“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这样的话语套句中读取,围观于是就有了某种难以言说的苦闷。如果要把这网络围观也名之公众参与,它也只是一种无奈的公共参与。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言之所本,或许就因为围观这种最好的历练。

在政府信息公开的大势中审视这种奇异的网络围观现象,它理应有更清晰的去向。既然倡导有序参与,何必囿于袖手围观?空有雪亮的眼睛,而没有畅快的言说,乃至决议的行动,只能令参与变成静默的大多数。政府信息公开正是这样,既历练围观公众的眼睛,也还要容纳围观之后的表达,更重要的是,要有渠道释放公意不可违逆的现实行动力。唯其如此,才能提升政府效率,减少权力腐败,赢取公众信任。

鉴于越来越多的网络围观个案,借由政府信息公开,网民深度开掘,舆论凝聚压力,事态获得了异乎常情的改善。这种情形有可能在试水公开的各级官员内部,形成一种难以明说的抵触情绪,甚至有可能以收束敏感重要信息发布的方式,消解已经开始开启的政府信息公开进程。这种担忧,已经在诸如“怕遭天价烟搜索,改抽‘裸体烟’”的网络怀疑中登场。

而在应对网络民意,化解网络围观时,更加注重工作技巧和应对手段,完善应对程度和办法,公权力亟待调整变革的压力,也正在走向政府舆情公关的技术讨论。

显然,在深刻的公权力约束成为现实之前,政府信息公开成为鼓励公众参与、实现社会监督的有力引导。但它不应该只停留在网络围观这种泛泛的民意凝聚机制。各级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努力,也不应只停留在公关技术的认识水平。在公众与公权力积重难返的关系格局里,网络围观象是无奈的存在,但更是重大的机会。我们理应找到不止于围观的公众参与。

作用


不只是担心“官员变聪明”,一旦围观对象脸皮变厚,“眼神杀人”就失效了。围观的杀伤力来自聚焦,所以时间拉锯和曝光太多都是围观的天敌,前者消耗耐心,后者分散注意力。最后还可能习以为常、审丑疲劳。

网民要饮下这杯网络监督的庆功酒尚为困难。应看到,由于周至尊事件的“举网狂欢”带给网络监督的巨大泡沫性,完全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转化为一种负面意义。不是吗,南京的一些官员吸取了“周至尊”的教训,由高调变低调,由频发评论到不说半言。显然,公权的这种“藏头遮尾”的做法,是往原本就脆弱的网络监督的伤口上撒盐,以后网民要“人肉”出一块值钱的手表与一包名贵香烟,以及听到他们的半句穿帮式评语,估计很难了。

意义


围观的力量正在此。之所以舆论能够起到监督的作用,不是说舆论本身有什么强制力,而是谁的心中都有关于公平、正义、常识的底线,超出这个底线的事情通过舆论暴露出来,最怕的就是举国皆知。围观所起到的正是这个效果。

掌握庶政的人知道,民意其实是不可违的。面对“民意不可违”的结果有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一种是不让民意发声,把将要形成的浪涌消灭于无形;一种是从开始就盖上盖子。所有的控制其实都是信息的控制,但信息的控制在这个网络时代基本是不可能的。围观这种行为所昭示的,也正是这一点。

其实在“行政透明”的要求下,各级政府已经开始进行一些透明化的工作。在原来的状态下,围观这种行为是不可能发生的。只是很多时候好多机构不是心中还有些傲慢,认为自己即使发布出来也不会有事,就是迟钝到不知道某些东西荒唐到什么程度。透明化与围观者正好也就应运而生。

有意思的是,这个过程基本是不可逆的。只要开始透明,就必须更加透明下去,而围观也是如此,只要开始第一次的围观,就会无数次地围观下去。这种围观的眼睛是无所不在的,任何荒唐事都有可能引发一次大规模的注视行动。围观总会发生的,不仅要习惯之,能敬畏并改正之就更好了。

专家观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邵道生 作为一个网络事件,我觉得网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作秀成分,因为周久耕的事件,网友觉得这个事和那个类似,而且好玩就发帖了;如果从官员的角度来说,首先是看出了他们想避嫌,毕竟高价烟在开会时出现影响很不好,其次我觉得是他们通过此举表示对网络监督的不满,因为他们认为抽烟这个事是比较私人的行为,自己抽烟不应该受约束。最后,我总觉得这个事件寿命不会很长,作秀成分大些,成为不了什么热点。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孝正 官员开会把这个裸烟放在桌上是一种掩饰,掩盖例如周久耕开会时高价烟的问题,避免后来出现一系列对其不利的局面。官员们在现实生活中开始考虑是否会受网络监督,这是网络监督的一个成功。我国现在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像抽高价烟和喝高价酒可能是其中最轻的,还有很多更严重的,这就需要网络监督的力量,在各个方面对官员们都应该监督。同时,网络监督的力量还是有限的,我们还是应该在源头上多下功夫,多部门联合,才能更好地控制腐败。

凤凰网友“IANA”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专家说是网络监督的一个成功,我看应该说是自我约束与监督的又一次彻底失败。

反攻对策


搜狐网络调查 对“官员开会改抽‘裸体烟’无异于掩耳盗铃?”的调查表明,回答“真是有监督就有对策啊,宁愿抽裸烟,也不抽便宜烟”的网友占94%;回答“这样的安排只是不希望大家的注意力都放在这些无谓的事情上”的网友仅占6%。

半岛网“飞花逐月” 人是趋利避害的高级动物,为官更是一门走钢丝的艺术,做人为官的智慧就是要及时吸取教训,亡羊补牢。自从南京出了个周久耕,在网民的强力搜索下,周局长被掀落下马(还被其他官员嘲笑运气不好)。别的官员自然要自查自纠,哪里还有不到之处要及时更正,不在同一个地方犯同样的错误,达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万一有一天拍照的人用超高清晰的相机照出了裸烟上的烟名,是不是烟厂要特制供应没有任何标识也没有烟名的真正裸烟?

搜狐网“阿正” 不管是什么烟,问题在于:当官的凭什么用公款抽烟?

网易广东网友 这充分表现了官员们与网络监督对抗的手段之高明,决心之坚定。“我今裸体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凤凰郑州网友 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外部监督越来越强,内部监督形同虚设。

监督支招


“痛快人生”博客 官员们为何心虚,并玩起了躲猫猫的游戏?是怕网民追查高档烟的来历,还是怕牵出公款烟背后的故事,而重蹈周久耕的覆辙,这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清楚。但不管如何将公款烟变身裸体,仍然改变不了集体消费公款烟的事实。有时想想,做官的也蛮可怜的。

而抽烟本来属个人行为,看似小事,但若是拿着纳税人的钱集体公款消费高档烟,肥了官员们的鼻孔之外,每年要烧掉多少的公共财政支出,这背后又暗藏多少忽明忽暗的腐败或交易?而又有哪些部门来制止公款消费高档烟?恐怕,仅仅靠一些网民的监督还是远远不够的。

华龙网友“风吹草低” 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说:“领导干部,要决心‘生活在玻璃房子里’,凡事光明磊落,随时接受群众的监督。”这个确实是关键,没有将特权阶层关进笼子,没有让官员“进玻璃屋”方便民众监督这样的前提,就无法从根本解决公款奢侈消费的问题。

猫扑网“B851K” 不是要与国际接轨,做到“百分之百室内无烟”吗?开会就不应该吸烟。公务人员就不应该带个好头?

IDO社区“子嵇” 九阳真经中的几句话:“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冈。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是被官员活学活用了,你们可以曝光,名烟我还是要吸,我扒光了烟的衣服,你们就没辙了。如此应对舆论的监督,来避嫌,真的不如约束一下自己。毕竟,高价烟吸得多了,也是有害身体健康的,毕竟,烟不是人参。

华龙网友“百无一用” 中国管官的法律还不多,不硬,比如那个“官员财产公开”,应早点出台,不能再等了!

媒体描述


媒体观察

一些新闻媒体在关于群体性事件的报道中,经常使用“不明真相的群众”这个字眼,一些职能部门的政策文件和“官方”发言中,也频频出现这个字眼。在各地发生的群体性事件中,好像出现越来越多的“不明真相的群众”。

在群体性事件中,为何总是出现“不明真相的群众”?他们为什么要参与群体性事件?他们为什么“不明真相”?这些问题值得深思。从贵州瓮安、云南孟连、湖北石首等地发生的群体性事件看,大多数发生在相对贫困的县乡镇地区。

在这些群体性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有两点值得注意:

一是事件总是开始于个别群众的生命财产和切身利益受到损害。

二是有关职能部门和领导干部、执法人员介入不及时,不作为或者乱作为。前者是群体性事件的导火线,后者是群体性事件的催化剂。这两个方面,都与“不明真相的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在这些群体性事件中受到伤害的群众,与“不明真相的群众”或是三亲六戚,或是远乡近邻,按照中国的文化传统,朋友有难相互帮忙是自然不过的事情。何况,这些“不明真相的群众”平时受到的伤害也不少,在教育、就业、看病、住房等方面多多少少都遭到一些不公平的对待,由于正常诉求渠道的缺失,他们也在寻找发泄不满的机会。此外,基层一些职能部门和干部粗暴散漫的作风,对群众利益的不作为、乱作为,群众早已心怀痛恨。在个别落后的乡镇和农村,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十分紧张,一些党员干部已经从“亲人”变成了群众的“敌人”。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正好给他们提供了表达不平、发泄怒火的机会。

原因分析

群众之所以“不明真相”,原因恐怕有四:一是确实有少数不法分子,既有黑恶势力也有不法干部,企图利用群众闹事谋取不当利益,到处煽风点火,歪曲事实真相,希望把事情闹得越大越好!二是一些职能部门为了部门的特殊利益,一些干部为了保住乌纱帽,不惜隐瞒事实真相,比如瓮安事件中的执法部门;三是一些部门担心事情闹大,承担责任,或者工作作风散漫,没有及时向社会公众批露真实信息;四是少数新闻媒体为了吸引读者眼球,或者保护某些部门和某些人的利益,没有经过深入的采访调查就作不实甚至虚假报道,误导公众。可以说,在每一次群体性事件中,这四个方面的因素都在交叉发挥作用,使得大批应该明白真相的群众成为“不明真相”的人,成为群体性事件的受害者。

群众在群体性事件中成为“不明真相”的人,是多种因素起作用的结果。然而无论哪一种因素,群众都是被动的,都是受害者。各级部门和公仆们在处理群体性事件时,不能简单地抓几个不法分子、处理几个不作为干部了事,要更多地从干部队伍自身找原因,从工作的失职失误找原因,从对待群众的态度找原因。

围观者亦需反省


网上围观时,可能失去了普通的判断力

“杨佳杀警”成为英雄,“邓玉娇事件”邓贵大成为网民公敌,在网上和现实中被骂得狗血喷头,甚至最后影响了司法判决。反省制度、反省公务员群体,同情弱势群体并没有错,但我们并不可以因此而肆意造谣、谩骂,或者盲目冠上英雄、烈女的称号,忽略另一面的问题而不知反省。

围观最年轻市长,从他的家人到日常打伞照

年轻,使周森锋引起“围观”。“周森锋啥背景?”官员选拔制度的漏洞,事前公示和调查工作的不全面虽然是官方的问题,但我们如此执着于“黑幕”,借此人肉搜索,骚扰他人,无疑是过界了……

从“躲猫猫”到“压力差”,网络热词光速出现

网民纷纷以玩世不恭、调侃、嘲讽等形式表达态度。固然有很多类似事件处理不当,政府公信力消退,但每一个急于创造流行词汇的人又岂不是在信任崩塌和社会沉沦中充当了推波助澜的角色……

网络围观为何一发不可收拾

中国的网络力量从虚拟走向现实,从“打酱油”走向“围观”,并非近来首现,护卫奥运火炬、赴灾区当志愿者、调查“躲猫猫”等事件都属于这一类。事件本身没有偏向性,不是在维护国家利益时就值得称赞,出现“群体性事件”时就必须批评,但事情的扩大和演化有着共同的原因。

网络平台开放,现实信息封闭

在发生“群体性事件”时,各种流言难以避免,网络也可能进一步加剧流言的传播,而如果地方政府没有及时公开真相,其公信力就将大为降低。一些违背常理,有悖常识的信息不断发布,刺激着社会情绪,网民焦虑、无可奈何等情绪不得不以各种方式展现…

大家的参与之举非“上网”不能被重视

 “邓玉娇案的胜利是网络和民众的胜利!”——网民的欢呼和政府部门的妥协,其实是政府部门行为处事能力的悲哀,是对政府官员现实生活的“真强势”和网络世界的“真弱势”的讽刺。社会很多事件除非闹到“网上”,不然不会受到重视,于是有了“网络围观”…

现实场合限制多,只好上网来发泄

株洲高架桥坍塌、杭州飙车案、副校长抄袭等事件中,我们都可以见到潜藏于不当对待与处理背后的愤怒与不满,当人们在现实中找寻不到解决出路时,现实的境遇与网络事件一拍即合,在咒骂中,在虚拟的行侠中获得快感,同时也对现实的种种不得意也找寻到了发泄的出口…

或“猎奇”或“从众”,围观心态从未消失

一位网民坦言,随着网络力量的越来越大,会有许多人发布不实信息,通过夸张、编造等手段吊足大家的胃口,引发无数网友的关注。“石首事件”刚出来时,很多网民连死者的性别都没弄清楚就起哄。认同感、关注度的驱使下,一个人爆料,就会有大批人附和…

网络是社会的缩影,“以德之名”的托词比比皆是

杨佳不该杀人。这是一条起码的道德和法律标准,可惜有很多人只知道赞赏暴力反抗,而忽视人情与法律。网络哄客以道德正义的名义,无情地围剿各类大小人物。从章子怡式的电影明星,到铜须式的“第三者”,以及被推上审判台的农民周正龙,都已成为广大哄客的“公敌”……

“围观”杀伤力巨大,必须遏制蔓延

暴戾的心态和行为方式的蔓延、玩世不恭的荒诞人生态度、人们心目中价值观、是非观的扭曲,任何一种情况都会引起严重后果,连严肃的愤怒都不想表达,对真实的追求都不再希望,只剩下无厘头嬉笑的面具,这会是怎样的信任崩塌和社会沉沦。

反对魔鬼,不要把自己异化成另一个魔鬼

每个人都需要自律和自省,任何事件、任何个人的问题和错误,不能成为在网络上寻找替罪羊和宣泄工具的借口。在集体讨伐运动中扭曲了是非观,把平时在现实生活中积累的一些愤怒、不满转移到网络上,转移到别人身上…

现实问题不解决,围观就总会发生

网络的净化并不是“实名制”、“跨省追捕”等治标不治本的措施就能够解决的。不可能一朝一夕解决,更不可能靠掩盖堵塞解决,关注人们的精神层面而不是技术层面,围观者才会自行散去…

相关分词: 网络 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