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王约

王约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王约


1 元朝大臣


^人物生平


【元】〔公元1252至1333年〕字彦博,号豫斋,赠文定公,亦称大梁王文定公。生于元宪宗二年,卒于文宗至顺四年,年八十二岁。祖父王通为汴京三槐堂之后,宋末避乱迁真定(今河北正定)。王约性颖悟,风格不凡,尝从魏初游博览经史,工文辞。至元十三年,(公元一二七六年)翰林学士王盘荐为从事,累拜监察御史。

王约奏二十二事即“实京师,放差税,开猎禁,蠲逋负,赈穷独,停冗役,禁鹰房,振风宪,除宿蠹,慰远方,却贡献,询利病,利农民,励学校,立义仓,核税户,重名爵,明赏罚,择守令,汰官属,定律令,革两司”及后建议行封赠、禁服色、兴科举,皆被采纳实施,成为元代前期的施政纲领。

迁翰林直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请发米续赈,前后救活京畿东道饥民五十多万人。仁宗在东宫,雅知约名,思用以自辅,擢太子詹事,多所匡正。四库全书《御批续资治通鉴纲目》卷二十四曾有评论说“君子观王约告仁宗之言,可谓不负厥职者矣。然而仁宗之善政屡见于史册者,谓非王约辅导于其始可乎。若王约者贻仁宗之哲命者也。”

至治三年,高丽因王约一言而存国,高丽人说:“不绝国祀者,王公也”。

曾“出赈河间饥民,均核有方,全活甚众。” 当地百姓曾建有王约庙纪念,今河北省任丘市仍有王约村(前王约村、后王约村)。

王约在元世祖时任翰林国史院编修,后任中书、詹事、集贤大学士,历经世祖、成宗、武宗、仁宗、英宗、泰定、天顺七朝,从事于公文撰拟长达五十年之久。其间朝廷重要文诰都由王约把总。仁宗时曾通告各大臣:“事未经王彦博议者,勿启”。王约与欧阳玄,凡朝廷内的重要文诰和典册,多出自他们之手,并称元初“鸿笔”。

王约英宗时以集贤大学士致仕。后又奉诏条定元初以来律令,名《大元通制》。著作有《潜丘稿》三十卷,《史论》三十卷及《高丽志》四卷,《元史》有传。 子王思诚字克修,奉议大夫、秘书监著作郎,其后代迁山东滕州江苏沛县丰县等地。

《元史 王约传》(许嘉璐编译)

王约字彦博,祖先是汴人,祖父王通,向北方迁居到真定。王约天性颖悟,气质不凡。他师从中丞魏初,博览经史群书,擅长文辞,通晓国家的体制,不因时尚所趋而动摇他的志向。

至元十三年,翰林学士王磐荐举他任从事,丞旨火鲁火孙以司徒开府,经奏请授王约为从仕郎、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兼司徒府掾。不久又被征用为中书省掾,授任礼部主事。

二十四年,拜监察御史,授承务郎。他首先提出建立储君,以及修纂史书等倡议。当时任丞相的桑哥对参政郭佑在任中丞时曾经奏请诛杀右丞卢世荣等人之事怀恨在心,所以诬陷他犯有其他的罪过,王约上奏章为郭佑申明冤屈。他查办了成都盐运使王鼎的不法之事,将其罢官除名。改任御史台都事。南台侍御史程文海入朝奏事,指出桑哥许多罪过。桑哥大怒,又因王约与程文海互相呼应而更相弹劾他,所以六次上奏要求诛杀他们,皇上没有批准他的奏请。王约因为陇西地处偏远,建议在陕西设立行御史台,皇帝按照他的建议下诏颁行。出朝救济河间饥民,分发救济物品均匀公平合理,调查灾情得法,使很多人保全了性命。

三十一年,迁任中书右司员外郎。四月,成宗即位,他上奏陈说了二十二件事,主要内容是:充实京师的储备,减轻差税的负担,开放对狩猎的禁令,免除过去拖欠的钱粮,救济穷苦孤独的人,取消不必要的各种杂役,禁止设立鹰房,振兴御史台的职责,清除一贯作恶的奸臣,安抚慰劳远方的臣民,谢绝各地的贡献,征询政令的利弊,使农民得到实惠,奖励兴办学校,设立义仓备灾,核查税户,重视名爵,明确赏罚,选择良才任地方守令,精简官僚机构,明定法律,裁撤中书省的左右两司。他又建议中书省应除去繁冗的公文,各地政务一方面信任行省办理,一方面责成六部负责。调任兵部郎中,改任礼部郎中。请求实行赠官赐谧的典制来表彰忠臣和功臣,并建议将时政记录交付给史馆以备编写史书实录之用,设立供需府来专门负责物资供应,这些建议都得到采纳而颁布执行。

拜翰林直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奉诏到京畿东道救济饥民,分发了五十万石米粮,所救活的饥民达五十余万人。藉此他上疏分条论述了京东地区的十件利弊之事,请求再调运粮米继续救济他们,中书省采纳了他的建议,使百姓们获得了再生。

高丽国王王昛年老,传王位给他的儿子王謜。国中有人对王子王謜执政不服气,制造流言蜚语离间他们父子二人。等到王謜到京师朝见时,他们私下派人到朝廷贿赂执政官员,把王謜扣留在京不遣送回国。王昛复位,于是便任用小人执政,厚敛赋税而滥施刑罚,国中人成群结队到朝廷来告状。中书省下令拘捕作乱的首要分子,把他们关押在刑部狱中。但他们的党羽们仍然不思悔改,于是中书省奏请将此事交给王约负责查问。王约来到高丽国,宣布了皇帝的诏书,并且开导王昛说:“天地之间,最亲近的莫过于父子,最重要的莫过于君臣关系。那些小人们只知道为自己谋利,他们难道肯为你的家族国土著想吗!”高丽国王王昛感激得流出眼泪,自我检讨说:“臣年老糊涂,听信了奸邪小人之言,所以才造成如此后果,现在我知道错了。我甘愿呈献表章自我承认错误,并且请王子謜回国主政,至于那些奸邪党羽,则完全听任使者的惩治。”第二天,王约逮捕了他们,审查了他们的罪行,判处流放的二十二人,处以杖刑的三人,罢免了两个有官职的人。他又任命老臣洪子藩为相,让他革除弊政,废除了十三处不在交通要道上的水驿,免除耽罗地区进贡那些不是其地所产的物品,因此使东方百姓非常喜悦。回朝述职,合乎皇帝的旨意,授任太常少卿。

不久皇帝下诏命王约同宗正、御史一起审查京师狱囚,王约以自己所任是管理祭祀的官而推辞,皇帝没有同意。于是他审阅了各种案件,判决了二百六十六人,其中罪当处死的有七十二人,因无罪而得到释放的有八十六人,平反了吴得诚的冤案,发遣流入娼门的十个良家归女从良嫁人,把元旦带刀擅自出入殿廷的八十人判处了杖刑流放。于是他建议因斗殴而杀人的人应该比死罪减轻一等,被颁布成为法令。又因浙民告状,行省、南台意见不同,相互诉讼,难以定案,命王约负责审理。王约到杭州,只用了二十天就理清了此案,使行省、南台都没有不同的意见。皇帝特命拜任刑部尚书,以此来奖励他以前的功劳。

大德十一年,仁宗自怀州到京师,肃清宫禁之乱,因平章赛典赤、安西王阿难答,与左丞相阿忽台阴谋叛乱,命令刑部审查惩治他们的罪行。王约说:“按照法令的规定,犯有谋逆之罪的人不必施刑追问口供,可以直接处死。”由此受到仁宗的信任。富宁库丢失了金子,王约怀疑是被轮流值班的宿卫所盗,没有多久,他的看法果然得到了证实,管库的官吏因此而得以免除罪责。 监察御史上奏说通州仓库中的三万石大米,因漏雨而受潮。王约认为这一定是仓米在长期积存中被湿气蒸潮的结果,经过检验,这些受潮的仓米还能够食用,于是就免除了管库官吏的罪。 有宗王兄弟二人镇守边疆,其中为兄的心中暗存异志,弟弟劝谏他而不听从,就上马奔驰而去,兄派遣家奴拿着弓箭去追他,弟弟发箭射死了兄的家奴,兄因此上告其弟并把他囚禁起来,被判定为死罪。王约讯查记录囚犯的罪状,说:“兄长的奴仆,就是弟弟的奴仆,何况杀他是出于自卫的缘故。”立刻就将其弟释放了。 迁任礼部尚书,建议朝廷制定守丧尽孝的制度,实行旌表的恩典,免除在都城征收煤炭,都被采纳颁行。有一位姓王的京城人,在江南任职时去世,留下一个遣腹子,由他的女儿抚养。这个遣腹子十六岁时,就上告他姐姐隐匿了若干家产,有关部门限令在短期内交出这笔财产。王约看了案牍之后说:“把一个没有父亲的孩子养育成人,并且使王氏没有断绝子嗣,他姐姐对他有很多的恩泽。假使其姐果然要吞没家产,难道还会把他抚养到现在吗!”改变了以前的判决而申斥了这个诬告其姐的人。有一位姓柴的人起初因没有子嗣,遇继张姓的孩子为自己的子嗣,后来姓柴的人生了儿子,姓张的养子就出家为僧了,但柴氏的亲子又夭折了,那个出家为僧的养子就上诉要求继承柴氏的家产,皇帝下诏令王约审理此案。王约责问说:“你已出家为僧人,就应该继承你师父的衣钵,又为何来要求继承柴氏的产业呢?”那个僧人无话可答,于是将柴氏家产判归柴氏族中应该继承的人。

至大二年正月,上武宗皇帝的尊号,以及册封皇后,凡是有关典礼的仪式,都是由王约按照典制负责总定。仁宗在东宫为太子,素知王约的声名,想要任用他来辅佐自己,所以提升他为太子詹事丞。他随从仁宗巡幸五台山,劝谏不可久留山林,仁宗当天就起程回上京。在此以前,安西王被封在秦地,此后因他图谋叛逆而被诛杀,其封国也被撤销,户籍赋税归入詹事院。这时候,大臣奏请封安西王之子,恢复其封国,仁宗征求王约的意见。王约说:“安西王是因为何罪而被诛杀?现在要恢复他的封国,又怎能对将来有所惩戒呢?”于是这个议案就被搁置下来。第二年,升太子副詹事。他直谏节制饮酒,辞意恳切,仁宗很赞赏地接受了他的意见。

按官制设立左卫率府,负责统领侍卫军一万人。有一位同僚想要署任此军的军官,王约坚持认为不可,众人责难他说:“太子难道不是枢密院使吗?”王约说:“詹事,是东宫的官职,参预枢密院的事务可以吗?”仁宗又召见王约询问此事,他回答说:“凡是皇太子的事务,我不敢不尽力去做;但是天子的政事,我不敢越职去做。”仁宗省悟过来,最终停止议行此事。同僚又再次传命增设右卫率府,从河南蒙古军队中选取一万人归此府统领。王约屏除闲杂人后说:“左卫率府,是旧制中所有的机构,现在又为何要设立右卫率府? 诸公应该好好想一想,不要因此而有害于太子。”又有命令要取安西兵器,发给宿卫士。王约对詹事完泽说:“詹事府行文从数千里之外运取兵器,这必然会引起人们的惊疑。如果主上闻知此事,又怎么办呢?”完泽面带愧色地说:“我确实没有考虑到这些。”又命令从福建选取绣工童男女六人。王约说道:“福建距离京师六七千里,使人父子兄弟相离别,负责办理此事的官吏趁机骚动扰乱百姓,这难道是一桩好事吗?”仁宗制止了此事,再三称赞王约。太子家令薛居敬对太子陈说陕西分地等五事,因而被委任前去办理,王约不肯签署命令,对他说:“太子,是潜龙,在没有执政之时,而代行飞龙之事可以吗?”于是此事被制止。荐举翰林学士李谦任太子少傅,请求为已故丞相淮安忠武王伯颜在杭州建立祠堂,都被采纳了。

仁宗因为詹事院所办的各种事务都能遵循法规,非常高兴,曾当面赐给王约犀带,他坚决辞谢;又赐给他从江南所搜集来的图书,也被他拒绝。仁宗经常尊称他的字而不直呼其名,对群臣下谕说:“凡是没有经过王彦博认定的事情,不准上奏。”又对中丞朵碍(注:缺此字,石傍换为角)说:“在詹事府任职而又不求取赏赐的人,只有王彦博与你二人。”一天,仁宗在西园观看角抵戏,有旨取缯帛等物赏赐给演戏的人。王约入园,远远看见去取赏赐的人,便问道:“你来做什么?”于是仁宗立刻取消了赏赐。又有一次仁宗正要观看俳戏,诸事都已准备就绪而王约来到,立即命令取消娱乐,他受到了仁宗如此地尊敬和礼遇。

四年三月,仁宗正位登基,想要采纳阴阳家的说法,在光天殿即位,光天殿即是东宫中的大殿。王约对太保曲枢说:“皇帝正定名分,应当到大内皇宫中举行典礼。”太保入宫奏陈其言,于是改在大明殿即位。中书省奏请委任王约为陕西行省参知政事,皇帝大怒,特意拜任他为河南行省右丞。王约入宫辞别,皇帝赐给他一卮酒以及弓箭等物。

在此以前,至大年间尚书省听从人的建议,误将河、汴地区的官民田地作为无主的土地奉献给朝廷,奏请在此地设立田粮府,每年向朝廷输纳数万石粮食。这年皇帝下诏废除田粮府,把建议此事的人流放到海外,命令河南行省恢复百姓的旧业,行省此时正趁此机会营私舞弊,田地仍然没发还。王约到任后,发布命令要郡县限期按照皇帝的诏令改正。恰逢皇帝下诏改革铜钱银钞制度,并且命令各地交纳赋税,全都收取至大钞。王约估计河南每年用钞七万锭,一定会造成上交钱钞的数额达不到要求,于是下令各州,可征收至大、至元钞各一半,众人提出这样做违抗诏令,王约说:“我难道不知道应按照诏令执行,只是到年终诸事没有办齐,罪责也不轻。”丞相卜怜吉台称赞他说:“这件事处理得好。”派遣使者告知中书省,省臣非常高兴,于是就把他的做法推广到全国。南阳人孛术鲁翀以书信拜见王约,王约看后对他的才能非常赞赏,就让他署任郡学正。此后又把他推荐到中书省,提升他任翰林国史院编修官。

皇庆改元的当天,皇帝诏命中书省说:“汴省王右丞可立即召回。”三月一日王约回到京师,皇帝召见他,给予慰劳,特拜他为集贤大学士,并且推恩上溯三代,赠给他们谧号而为他们树碑。王约首先上奏:“河南行省丞相卜怜吉台,是出身功臣门第的老臣,不应久在朝外任职。”皇帝召卜怜吉台回京,封他为河南王。王约又建议推行封赠制度、禁止不按官品而乱饰服色、实行科举制度。这些都被确立为法令颁行。他上疏荐举国子博士姚登孙、应奉翰林文字揭傒斯、成都儒士杨静等人,请求再次起用已退休的中山知府辅惟良、前任尚书参议李源、左司员外郎曹元用等人,都选任不同的官职。他上奏辩明已故左丞窦履留有一遣腹子被弃之在外,应该把此子收养归宗,使其成为窦氏的后嗣。

延佑二年,丞相帖木迭儿专权秉政,奏请派遣大臣分道奉使宣抚,命令王约巡行燕南山东道。王约到达卫辉,有一个人因殴打自己的母亲而被逮捕拘押,他的母亲流着眼泪来为他讲情,诉说老妾只有这一个儿子,若被处死则一门绝嗣。王约根据她的爱子之情,打了他一百杖就释放了他。冠州百姓中发生了一桩兄揭发其弟私自祈祷鬼神进行诅咒的案件,王约审问其弟,其弟则说:“我是在祷求子嗣。”王约检索《授时历》验证出他所说的日期确实可信,于是立即释放他回家。拜任枢密副使,任职的第二天他就得到皇帝的召见并赏赐饮酒,皇帝对左右侍奉的人说:“人们说王彦博年老有病,朕今天看他,精力还很强盛,可以担当重要的职责。”这天傍晚,知院驸马塔失帖木儿值夜守卫,皇帝告诫他说:“你不可把王彦博当成朋友交往,应该把他作为老师而向他学习。”

至治元年,英宗即位,帖木迭儿再次任相,王约辞职不出。二年,因年已七十而辞官归里。三年,丞相拜住使政治改革一新,尊崇礼遇老臣,传诏起用王约,再次拜任集贤大学士,商议中书省事,领着官俸在家中休养,只是每天到中书省去一次商议政事,至治年间的政策,大多都由他参与谋划。他又奉诏命与中书省官员,以及其他老臣,逐条编定国初以来的律令,名为《大元通制》,颁行天下。朝廷准备撤销征东省,设立三韩省,如同其他内地行省的规制,下诏命中书省共同讨论,王约回答说:“高丽国距京城四千里,土地贫瘠而百姓困苦,夷人风俗崇尚不同,不能和中原相比,万一开化受到阻碍,须下苦力来治理它,这不是件好事,不如固守祖宗时的旧制。”丞相称赞他的见解,奏请停止讨论,否决此事。高丽人听说了这件事,画王约像回国,建立祠堂来纪念他,说:“是由于王公,才使我们国家社稷没有被灭绝。”泰定元年,奉诏在宫廷中策试天下士人,录取了八剌、张益等八十五人,自此开始将乙科名额增至十五人。

天历元年,文宗登帝位,王约入宫朝贺,皇帝在大明殿赐宴,非常高兴地慰劳问候他。此时王约已七十七岁。他平时为人胸怀平和真诚,持身谦虚克己,后辈前往拜见,他一定要以礼相待;他的官俸收入,分散施与亲戚族人以及外面贫寒的士人;他的叔父生活贫困,他每月要奉献钱米,赠送美食,侍奉他如同自己的父亲;每年春节、四季及每月初一、十五,率领着晚辈们到先祖坟墓去,举行拜祭怀念先人的仪式,严格地举行时祭和五祀,按照古代的礼法奉行,他的这些做法被同乡奉为榜样。

至顺四年二月己酉去世,终年八十二岁。皇太后闻知他逝世的消息而伤叹悼念,用尚酝(祭祀用美酒)二尊作为祭品,派遣徽政院大臣到灵前吊唁致奠,敕令中书省以下的官员按照等级拿出不同数额的赠款来赞助他的丧事。此月庚申,安葬在城西冈子原。

王约平生的著作,有《史论》三十卷、《高丽志》四卷、《潜丘稿》三十卷,都流行于世。他的儿子王思诚,任官奉议大夫、秘书监著作郎。

王约纪年

 1252年生

1277-1287年,翰林学士王磐荐为从事,承旨火鲁火孙以司徒开府,奏授从仕郎、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兼司徒府掾。既而辟掾中书,除礼部主事。

1288-1294年,拜监察御史,授承务郎。转御史台都事。

1295-1302年,迁中书右司员外郎。调兵部郎中,改礼部郎中。拜翰林直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奉诏赈京畿东道饥民。

1304-1307年出使高丽,还,除太常少卿。诏约同宗正御史谳狱京师,约辞职在清庙,帝不允。特拜刑部尚书。

1308-1310年,迁礼部尚书。

1310年擢太子詹事丞。

1311年进太子詹事 。

1312年特拜河南行省右丞。

皇庆改元元日,特拜集贤大学士,推恩三世,赠谥树碑。

1316年,巡行燕南山东道。拜枢密副使。

1321年,英宗即位,帖木迭儿复相,约辞职不出。

1322年,以年七十致仕。

1323年,复拜集贤大学士,商议中书省事,以其禄居家,每日一至中书省议事,至治之政,多所参酌。又尝奉诏条定国初以来律令,名曰《大元通制》,颁行天下。

1333年逝世,葬京城西冈子原(元河北宛平县香山乡,今北京海淀区香山乡)。

^个人作品


王约平生著作有《史论》三十卷、《高丽志》四卷、诗文《潜丘稿》三十卷,流行于当时,还有作品收录在《元诗选.癸集》中。《题御河鸂鶒图》

北庭西夏势如山,

童蔡相欢日晏安。

八叶中原宋天子,

却教人作画工看。

《挽王学士秋涧》

嗟哉秋涧公,立志恒矫矫,文章恒苦心,杰出千仞表。

公之筮仕初,庶务犹草草,每以正自期,临事无大小。

闽中宪节回,淇上风烟好,征书下九天,銮坡须故老,

一旦幡然归,群情惜其早。余庆及后裔,心事初能了。

生平英灵气,因风入明杳,明月太行巅,诗名同皎皎。

[注]王秋涧为闽海宪(福州置司)。至元二十六年为福建闽海道提刑按察使。二十九年应召入都,授翰林学士。有《秋涧集》

《送南宫舍人赵期熙奉使安南》

寸舌摧骄悍,忠诚信可施。勋名标柱日,慷慨请缨时。

非止包茅贡,终防薏苡私。此行君有策,会见静王师。

《题钱舜举硕鼠图》

六月汗如雨,谁信农家苦!一粒未沾唇,先饱田间鼠。

[注]钱舜举----元朝时人。史称“吴兴八俊”,其中以赵孟頫、钱舜举、王蒙三人在画史上最负盛名。

《题周曾秋塘图卷》

泛泛澄波绿满地,横塘风景四时宜。鸳鸯鸂鶒(xichi)贪嬉戏,春去秋来总不知。

《题黄庭坚松风阁帖》

曾闻狂小子,恣意轻论量。

浮云轻扫去,千古说苏黄。《题王朋梅奉教作金明池图》

前代池塘土一丘,

荒淫无度恣嬉游。

燕山虎踞龙盘地,

何处能容此样舟。

《曲套数》

【仙吕】点绛唇

探卷抽签,看书学剑,皆是虚谄。

指望待折佳攀蟾,谁承望无凭验。

【混江龙】

少年风欠,老来赢得病恹恹。

自忖身居村野,几时曾再想闾阎。

四面土墙缺处补,二椽茅屋破时添,且把时光渐。

落一个身心自在,煞强如名利拘箝。

【油葫芦】

村院里闲游情正忺,将农可检,见几个牧童儿杂耍可观瞻。

一个扮老先生㑇撇撇衠寒脸,一个做小学士舌剌剌全胡念。

一个射天指日月到处里拿,一个捞藏模模一地里潜。

一个拖着竹扫帚学开店,一个推着木古鲁卖油盐。

【天下乐】

一个黄桑叶拈将来额上粘,一个那里磨镰。

一个将榆树舔, 一个树梢头啅歌不怕险。

一个吊小鬼的灰抹眉,一个扮判官的墨画了髯,一个扮牛王着土抢脸。

【后庭花】

一个调灰驴的将脚面闪,一个学相扑的手腕来扇。

一个革刃将葫瓜割,一个棘针将酸枣签。

一个把鹊儿拈,一个手拖着席片。

一个瓦砣砣衮罢合掂,一个泥窝窝捽破合添。

【柳叶儿】一个把绿蓑衣披苫,一个将布留儿彪,一味的掀挦。

一个撮金钱手掿着衣襟验,一个寻方门任谁嫌,一个挑蜂案不离房檐。

【尾】

一个拾砖块把答儿尖彪,一个寻瓦片把拖车儿掂。

一个倒骑黄牛紧跟踮,一个碓亭上学将纱钞检。

一个学卖卦将泪眼偷淹,一个学跛獙痂目廉。

一个把嫩草叶拾将来把布衫儿染,一个擂泔飘的休谄。

一个敲铜盆的手倩,一个向柳阴中学舞一张锨。

【仙吕】点绛唇

丰稔年华,酒旗斜插。

茅檐下,小桥流水人家,一带山如画。

【混江龙】

桔槔闲挂,呼童汲水旋烹茶。

柔桑荏苒,古柏槎牙。雾锁草桥三四横,烟笼茅舍数十家。

岗盘曲畎兜答,莺迁乔木丘篆。

一个鸥鹭水面,雁落平沙。喧檐宿雀。

啼树栖鸦。柴扉吠犬,鼓吹鸣蛙。

依家鹦鹉洲,不入麒麟画。百姓每讴歌鼓腹,一弄儿笑语喧哗。

【油葫芦】

刚儿一百个儿童刀刀厥厥的耍,更那堪景物佳。

一个将尧民歌乱唱的令儿差, 一个匹彪扑冬冬擂鼓无高下,一个支周知挣羌管吹难收煞。

一个水盆里击着料瓜,一个拖床上拍着布瓦。

一个一张锨舞得了千斤乍,一个学舞斗虾蟆。

【天下乐】

一个道一阵黄风一阵沙,一个天生丑势煞,一个无店三碌轴上闲坐衙。

一个将斤斗番,一个将背抛打,一个响扑儿学咯牙。

【那吒令】

一个向瓜田里坐树乱扯,一个向枣树上胡彪乱打,一个向古墓上番砖弄瓦。

一个扯着衣衫,一个揪住棍把,一个播土扬沙。

【鹊踏枝】

一个眼麻花,一个手支沙,一个浅水涡里摸鳖捞虾。

一个见麒麟打煞,一个舞着唱着匾担禾叉。

【寄生草】

一个擎着山鹧,一个架着老鸦。

一个向柳阴中笑把人头画。

一个向桑园里学揭龟儿卦,一个向墙匡里引的芒郎骂。

一个灰驴大闹麦场头,一个踏竹马偃卧在葫芦架。

【金盏儿】

一个叫丫丫,一个笑呷呷。

一个唉斜混倒上树千般耍, 一个山声野调学唱搅筝琶。

一个斗巨子抢了嘴问,一个竖直立的磕了门牙。

一个无人处寻豆角,一个背地里咽生瓜。

【村里迓鼓】

一个放顽撒泼,一个唱歌厮骂。

一个村村捧捧牛撒橛乔画,一个狗打肝腌臜相欠欠答答。

一个弹的捹, 一个舞的虾, 一个唱的哑,一个水底浑如纳瓜。

【元和令】

一个舞乔捉蛇呆木答,一个舞屎裹蛆的法刀把,一个跳百索攧背儿仰剌叉。

一个一个儿窝的眼又瞎,一个将纸鸦儿放起盼的人眼睛花,一个递撇牛的没乱杀。

【上马娇】

一个村,一个又沙,一个丑嘴脸特胡沙。

一个将花桑树纽捏搬调话,-个打和的差,一个不剌着簸箕拨琵琶。

【胜葫芦】

一个恐惊林外野人家,一个道休厮闹,一个道嗟牙。

一个赛牛王香纸方烧罢,一个将磁瓯瓦钵。

一个不门清光滑辣,一个没鼻子喃浑酉圭。

【后庭花】

一个掬蝙蝠踏破瓦,一个竖牵牛扯了尾拔。

一个摸鹁鸽掀番盖,一个打班鸠的击碎石军。

一个岸边打滑擦,一个头尖眼大。

一个莎岗上扑马扎,一个游泥蚌蛤蟆。

一个柳堤边钓水扎,一个沙湍上烧黄鳝。

一个膊项上瘿疙疸,一个唇缺丑势煞,一个靡目廉的特剌查。

一个做生活的不颗恰,一个觅虱子头上掐。

一个编蒲笠特抹答,一个鞭牛叱咤。

【青哥儿】

一个牛斤,一个谎诈,一个光答答又无头发。

一个蒙松雨里种芝麻。

一个兜答,一个奸滑。

一个交加,一个皱查。

这一坐乔民闹交加,定害的爷娘骂。

【尾】

一个潜立在晚风前,一个暗约在斜阳下。

一个见厮抵拽着捧打,一个恋汀洲蓼岸芦花。

一个映着蒹葭,一个收拾钓罢鱼舟差。

一个笑指疏篱噪晚鸦,一个将绿蓑斜挂,一个倒骑牛背入烟霞。

2 明朝刻工

王约〔明〕苏州、无锡地区(今属江苏)木版刻工。万历二年(一五七四)刻鬳斋三子口义,又刻蠛蠓集。 《文物一九五九年第三期》

3 南朝梁官吏

王约,王缋弟,琅邪临沂人。齐明帝世,数年废锢。梁武帝时为太子中庶子,尝谓约曰:“卿方当富贵,必不容久滞屈。”及帝作辅,谓曰:“我尝相卿当富贵,不言卿今日富贵便当见由。”历侍中,左户尚书,廷尉。

相关分词: 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