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王鸿章

王鸿章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王鸿章


1 陕西籍红军烈士

早年入冯玉祥国民联军干部子弟学校读书,后入洛阳军官学校学习。毕业后,留军校任中队长。被选任下级军官。1930年冬,任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第二十七师参谋处长,因不满蒋介石集团的反动统治,开始接受革命思想影响。1931年12月,控制该师第七十九旅,参加了宁都起义。后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第十五军四十三师团长、四十四师师长。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赣州、漳州等战役。7月,在水口战役中,率部奋勇冲杀,不幸牺牲。

王鸿章(-1932)又名洪章。 陕西肤施(今延安市)人,中央军校洛阳分校军官训练班第五期(比照黄埔军校第九期)毕业,早年入西北军当兵。1931年任国民党政府第二十六路军二十七师参谋处长。同年底参加宁都起义,编入中国工农红军。后任红军第五军团第十五军第四十三师团长、第四十四师师长。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在水口战役中牺牲。

2 福建籍抗日英雄

王鸿章是建阳县(今建湖县)一区湖丰乡陈圩村人,1898年生。他父亲王文茂读过几年私塾,后因家贫辍学在家种田。王鸿章在他父亲亲切的教诲薰陶下,懂得做人的道理与热爱家乡和热爱祖国。

1940年10月10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在东台县白驹狮子口胜利会师后,解放了盐阜地区,建立了抗日民主根据地,团结各阶层人民抗日救国。各县区都组织了地方武装,乡村建立民兵队伍组织模范班。建阳县一区区委任命王鸿章为湖丰乡民兵中队长。他为了扩大民兵队伍,首先动员大儿子王传志、媳妇祁东宝、二儿子王传中、三儿子王传爱、侄儿王传树、王传亮、王传如等参加民兵队伍。另外还有十多名青年亦被动员参加民兵组织。21名战士中,王氏家族几乎占了一半。因而有“王家将父子兵”的美誉。王鸿章对自卫队员非常重视思想教育,除讲说保家卫国的道理外,还经常把自己的射击“绝招”向他们传授,提高队伍的战斗力。

1941年秋,盘踞在沿荡地区的国民党挺进中队的土匪武装200余人窜至湖丰乡一带抢掠骚扰时,王鸿章率领民兵予以袭击,打死打伤匪兵11人,大部分匪军吓得仓惶逃走。

1942年4月5日清明节的上午,驻扎在湖垛的日伪军50多人到建阳北边的廖家沟一带“扫荡”。王鸿章闻讯后,立即带领队伍埋伏在杨庄桥口,待敌人靠近时,他开了三枪。三发子弹击毙了三个敌人,吓得日伪军不敢露头就沿着河坎溜走了。

4月14日,湖垛日伪军在小队长木木田率领下到建阳北边一带“扫荡”,当他们来到杨家小圈子时,一个日本小头目爬上一户人家屋顶拿着望远镜向远处观望目标,被王鸿章一枪击中滚下屋去。吓得木木田不知所措,慌忙地撤兵逃回据点。

这年6月13日,驻在湖垛的伪军支队长王克良带领伪军30多人到湖丰乡扫荡,遭到王鸿章民兵队伍的伏击,王克良被王鸿章一枪当场击毙,其余伪军吓得溜走了。当地群众对伪军恨之入骨,在气愤中把王克良的头颅割下来挂在大树梢上示众。伪军撤退后,慑于王鸿章的威名不敢前来报复。王克良被割头示众的消息传遍四面八方,大快人心。此事被王克良的亲戚在西荡顽韩二十九支队任副队长的张独膀子知道了,他决心为王克良报仇,采取以牙还牙的方法,带领几十名匪军到湖丰乡来找王鸿章报仇。凑巧这天王鸿章带领民兵队伍到区里开会去了,张独膀子气愤地命令匪军先放火烧毁了王鸿章家的房屋,并抓走了王的父母亲溜回西荡去了。建阳县委得知此消息后,便通知高作区委采取紧急措施,把住在高作前后庄子上张独膀子的亲戚与在他部下当匪军的家属十多人抓起来,迫使张独膀子派人谈判。张独膀子放回王鸿章的父母亲后,高作区委遵守诺言将张独膀子的亲戚与匪军家属亦释放回家。

1943年春,日伪军集中一万多人,对盐阜地区进行梳篦式的第二次大扫荡,曾几次侵犯建阳,妄图派军长期占领。王鸿章见敌人立足未稳,便率领民兵中队在晚间采用麻雀战术,东放一枪,西放一枪,迫使敌人捉摸不定,被闹得寝食不安,没住几天就撤离建阳了。

王鸿章威震敌胆,成为驻在湖垛的日伪军与荡西的顽匪军的眼中钉、肉中刺,他们千方百计想除掉他。而王鸿章为了保家卫国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同敌人作战时他总是以身作则冲锋在前,深得民兵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与爱戴。

1943年秋建阳县县长树海、县委书记金韬在高作召开民兵大会时,得知王鸿章患有严重的关节炎,行走不便,经研究,除请本县名医为他治病、授予他“抗日英雄”光荣称号外,并奖励他一头大毛驴与一支小马枪。让他骑着毛驴巡逻,更好地打击敌人。

1945年2月下旬,盐城专员公署在阜宁县召开盐阜区首届民兵代表大会,出席会议代表有663人,王鸿章就是骑着毛驴、背着小马枪、腰挂盒子枪,威风凛凛地去出席会议的,特别引人注目。新四军三师师长黄克诚还在大会上对大家作了介绍,说他就是建阳县的民兵抗日英雄、神枪手王鸿章,会场上立即响起了雷鸣般经久不息的掌声。

1945年5月15日,王鸿章奉命带领民兵队伍去沿河区参与配合区队,袭击到五区西马沟抢掠的湖垛伪军。在战斗中被王鸿章打死三名伪军。就在此时,湖垛伪军增援部队一个连赶到五区,他们除用机枪扫射外,还使用小钢炮猛轰。王鸿章不幸腿部被机枪子弹打中。区队同志和王的长子王传志要背着他后撤,他不同意,说:“敌人人多势众,你们赶快撤,我反正不行了,留下来拖住他们,不然你们就走不了了。”他边催儿子快走,边只身卧伏在一坟滩旁阻击来犯之敌,为区队赢得了转移时间。伪谍报队队长孙某也是神枪手,他得知对方是王鸿章时,知其负伤,便绕到坟滩后开枪击中王的腹部。这时敌人像潮水般包围上来。王鸿章忍着剧痛又开枪打死七名伪军。他看枪中仅剩一颗子弹时,毅然对准自己的胸膛开枪射击,倒在血泊之中为国尽忠。敌人为了泄愤,将王的尸体运至湖垛肢解示众。抗战胜利时,伪谍报队长孙某被逮捕至建湖伏法,大快人心。

同年6月10日,建阳县委在湖丰乡召开了有两千多人参加的“革命烈士王鸿章追悼大会”。县长杨兆雄在大会上致悼词,号召全县人民向王鸿章同志学习,学习他为国为民敢于牺牲的革命精神。

1946年6月17日的《盐阜大众报》特以“王家将 父子兵”为题介绍并表扬了王鸿章带领全家英勇杀敌的感人事迹。上世纪50年代中期,建湖县人民委员会将烈士牺牲地命名为鸿章乡以资纪念。并在王鸿章牺牲的近湖镇东冯村与王鸿章家乡湖丰乡建阳镇成墩村,分别建立王鸿章烈士纪念碑。如今王鸿章纪念碑已成为建湖县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3 广东省军区原副司令员


^简介


王鸿章,1919年9月8日出生,河北晋县人。1938年3月参加八路军。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简历


历任连长、营长、团参谋长。参加百团大战和辽沈、平津、衡宝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第45军135师司令部科长,第404团副团长兼参谋长,解放军军事学院班主任、军务部军务处长。1970年4月任广东省军区副司令员,参与领导省军区部队军事演习和训练工作。1984年离职休养。

4 江苏省淮海工学院教授

王鸿章,1932年8月生,福建福州人。大学毕业,江苏省淮海工学院教授、学报副主编。1956年在复旦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到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搞科研。1979年调到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所搞科研。1987年调到淮海工学院教学和科研。主要学术成果:《谱线位移法测定等离子体射流的温度》、《产生零功率的热核聚变堆第二判据》、《核聚变中一种新的量子效应——微观外界场对聚变截面的影响》、《经典力学方法约束等离子体的各种可能途径》、《大行星内部能源问题》、《An Explanation for the solar Neutrino Problem-A new mechanism of thermonuclear reaction》等12篇论文发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参加国际学术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lasma Physics”, “Interna tional Sherwood Fusion Theory Conference”等。发表在国际会议录上:《 An Explanation for New Cold Fusion in Metal Electrodes-A new quantum effect in nuclear fusion 》、《The Second criterion for a Thermonuclear Reactor and Some Possible Ways To Lower It》、《An Explanation for the Cause and Eneray Source of Solar Flare Production》等6篇学术报告。

5 辽宁省模范教师

王鸿章,回族,1929年8月7日出生,沈阳市人。1951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生物系。毕业后,王鸿章先后在法库高中、法库二中、法库县第二高中担任生物课教为辽宁省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人大代表。

在教学工作中,王鸿章以丰富的学识和锐意进取的科学精神,从严治学,刻苦钻研,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学生物教材改革和生物教学中来。1951年至1955年,潜心钻研中学《生物学》教材,对教材中的内容和插图结合实际逐条进行考查、核对,总结出125条订正修改意见,寄给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引起了出版社的高度重视,《生物学》再版时,采纳了王鸿章的订正、修改意见42条。

1972年3月,辽宁省中学教材编写组一行4人,专程到法库第二中学征求王鸿章的意见。王鸿章根据农村的实际需要和农业发展的前景,提出中学农业课不能单纯讲农业生产知识,更应侧重打好生物学基础,让学生学一些植物学、动物学常识,使主学科和与之相关联的边缘学科紧密结合起来,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够真正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王鸿章的见解受到了中学教材编写人员的高度重视,在后来教材改编的过程中,部分内容采纳了王的建议。辽北大部分中学都将植物学、动物学等相关学科纳入到农业课教学的范围,对于普及农业科学知识和辽北农业生产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王鸿章利用大量的课余时间走访县城周边的农村,研究当地农业生产的特点,阅读了大量的有关农业科学方面的书籍,结合实际编写了《水泵》、《喷雾器》、《喷粉器》、《果树修剪》、《作物病虫害》、《杂交高粱制种》、《杂交玉米制种》等农业科普教材,受到学生、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的欢迎。

1970年起,王鸿章主持成立了由相关教师和部分学生参加的农业科学实验研究小组,组织学生在校内造田46块,结合教学,坚持开展以辽北玉米、谷子、大豆、高粱4大农作物的育种、制种为主要内容的科学研究活动。主要科研成果有四项:1、收集了60多个玉米品种,培育出玉米自交系新品种32个,其中“自交17”“自交18”“自交20”“自交382”等4个品种在辽北地区优级品种中处于领先地位,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2、先后从铁岭、辽阳、抚顺、开原、昌图等地引进60多个谷子品种,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充分论证与实验,从变异株中选育出33个晶系。经培育后,其中有10个晶系具有产量高、米质好、杆棵高、抗病力强等特点。该品种在红五月乡3个村屯小面积试种获得成功后,又在这个乡的大泉眼村大面积种植,进而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在此基础上,又试制成功了谷子有性杂交组合230个,经过田间观察和室内的反复种植,其中有5个组合的质量远远超过了当时农业科研部门试制成功的“6477''’谷种,得到了专家的认同。3、利用从辽南、铁岭、辽西等盛产大豆的地区引进的60多个大豆品种进行有性杂交,先后试制成功700多个组合。其中,从“黑河3号”与“群选1号”杂交组合中选育出来的2个新品种,具有叶片上冲,适于密植、抗霜、抗病毒、生育期短(辽宁地区春播115天成熟,夏播81天成熟)等特点,经过大面积种植后,其产量比当时产量较高的“黑河3号”增加30%左右。4、先后收集高粱品种300多个,王鸿章率领科研小组在校试验田采用有性杂交的方法,选育出较好的品系68个。其中,培育出的母本高粱(不育系)二中一号A,不育性1096,株高1米左右,具有叶片上冲,壳软粒红,抗病力强等特点。比“3197''’品种早熟,适宜于辽北地区种植。1977年,王鸿章用黑龙江“11A''’与“三尺三X忻粮四测”杂交,其品种比在海南岛制作的“晋杂五”早熟10天左右,增产20%左右,着壳率达5%。

王鸿章主持的农业科学研究小组,在10余年的时间里,先后培养出140余名学生,这些学生毕业后,绝大多数已经成为了农业科学技术队伍中的骨干,继承了王鸿章刻苦钻研和敬业的精神,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王鸿章终身未婚,把全部的精力都无私奉献给了法库教育事业,献给了法库人民。就在学校经费困难时期,把自己积攒的1000多元钱全部捐献出来,为学校生物课教学制作教具,为幼儿园购买仪器、图书和玩具。1981年省劳模大会奖给王鸿章的大挂钟,被其送给学校作作息时用。王鸿章坚持“传、帮、带”,把培养生物科教师,提高教师质量做为一件大事来抓,亲自把3名初、高中毕业生培养成能胜任教学工作的高中生物教师。王鸿章经常利用寒暑假的时间为农村科技人员作报告,亲自到现场指导,为农村培养科技人才。

1979年12月,王鸿章被评为辽宁省特级教师。1982年被辽宁省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1983年被国家教育部、团中央授予“全国‘五讲四美’为人师表活动先进个人”光荣称号。1985年被辽宁省人民政府评为模范教师。

1992年春,王鸿章因病逝世,终年63岁。

6 原中华医学会重庆分会理事

王鸿章,男,外科主任医师,重庆市外科学界知名专家。曾任中华医学会重庆分会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重庆分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第八届、第九届政协委员。从事外科临床工作40多年,尤其擅长普外科肝、胆、胰、脾、胃、肠等疾病的诊治及手术,并在“静脉营养”方面有独到、资深的造诣,1986年设计研制的“抗凝硅胶管”和“82-N深静脉穿刺导针”,获重庆市科技进步奖;1990年担任出版发行的《中华肛肠病学》编委,撰写第十五、十六章,荣获重庆市科技进步奖。

7 河北邯郸市王府花园酒店湘厨厨师长

王鸿章,男,湖北人、国家一级烹调师、湖北烹饪协会会员,事厨十三年,精通湘、鄂、乡土农家菜,擅长乌龟、甲鱼及淡水鱼的制作,旁通燕鲍翅,曾在宜昌多家星级酒店工作。2000年去北京,曾在九头鸟、湘鄂情、百年隋园等地任主厨、厨师长等职,现任河北邯郸市王府花园酒店湘厨厨师长。

相关分词: 王鸿章 王鸿 鸿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