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万源市人民政府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万源市人民政府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万源市人民政府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1月19日在万源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万源市人民政府市长 王成军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查,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过去一年的工作


2009年,是万源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发展变化最大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下滑的严峻形势,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紧紧依靠全市人民,围绕在川陕渝结合部率先发展的取向,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抓住机遇、稳中求进,从严治政、追求卓越,团结拼搏、扎实苦干,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经济平稳增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82亿元,增长12.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5亿元,增长18.3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99亿元,增长3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42亿元,增长18.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94元,增加121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75元,增加225元;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47.7亿元,增加6.5亿元。粮食生产稳中有升,总产量达29.38万吨;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3%,万源马铃薯获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我市被列为全省农业产业强县、林业产业强县培育县和现代畜牧业重点培育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9.2亿元,增长26.5%,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8.5%,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提高42.3个百分点,华新万源水泥项目开工建设,建材、水电、食品药品等地方优势产业不断壮大。大巴山特色农产品交易中心一期主体工程、鑫朗能源成品油储运储备中心一期工程、鞠家坝液化天然气储备站等重点项目全面竣工,集贸市场建设管理力度加大,“家电下乡”工作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有效推进,实现外贸出口创汇446万美元,增长31%。全年接待游客92.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43亿元。实施重点招商引资项目61个,实际到位资金14.95亿元,增长26%。新增民营企业226家,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方生产总值的54.4%。

——城乡面貌改观。以“山青、水秀、地干净、物整洁、人文明”为目标,坚持“改善民生、因地制宜、创新务实、突出特色”的原则,深入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扎实开展土地市场、建设秩序、拆迁安置、城市管理“四大规范”专项整治行动,调整规划建设执法监察和园林、水务管理体制,编制完成《万源市城市总体规划》、天马山生态公园、富硒茶文化公园修详规划,红军公园入口景观区、滨河路改造、国道210线城区段改道(一期)等城市重点工程竣工,河西新区建设顺利推进,永宁乡场镇治理、虹桥乡井坝“巴山民居、百年老屋”成为农村环境治理示范工程。全面加快交通建设,襄渝二线顺利通车,达陕高速深入推进,完成官大路雪灾路面恢复工程,建成通乡水泥路233公里、通村公路192.2公里、农村客运站点6个;扎实推进茶垭乡邱家坪川东北山区特色农业示范园和竹峪镇以工代赈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建成示范镇1个、示范村15个;全面加强生态环保工作,严把重点建设项目环评关,开展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环保专项行动,加强饮用水源保护;继续抓好天保工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完成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建成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各3个、生态家园40个。

——人民生活改善。全市投入“八项民生工程”资金5.2亿元,71项指标全面完成。资助贫困家庭学生3240人;落实“两免一补”15.4万人次;新增城镇就业3030人;启动城镇居民、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和已征地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工作;城乡低保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改善8086名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建成城区应急供水工程,解决35个乡、40个村、6.3万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完成减灾、安居及灾后农房重建1341户,购建廉租住房470套,发放租赁补贴1059户;输转农村劳动力15.6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0.5亿元。

——改革深入推进。加大国有企业改制力度,成功完成宏源化工公司改制工作,有序推进电影公司、市委招待所等单位改制;建立健全国家投资项目业主法人负责、合同审查备案、施工图设计评审、招投标监管、工程质量监管、项目效益评价等规章制度;规范公务员津补贴发放;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建立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健全激活乡镇活力的措施,积极开展社区管理改革试点,深化教育人事体制改革,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大力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完成中小学灾后重建2.7万m2,推行校长公开竞聘、教师进城必考等制度,大力开展“师德建设年”活动;积极做好甲流感防控和新农合工作,扎实开展爱国卫生、无偿献血、疫病防控、产品质量、食品药品安全等工作;实行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和特别扶助政策,人口自然增长率4.69‰,符合政策生育率85.1%。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12个、农家书屋60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0个,成功举办首届大巴山年猪文化节,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广泛开展;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1095个点、1.3万套;《万源市志》出版发行;实施“千名大学生进万源”引才工程;完成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积极开展共建“文明万源”活动,加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强化应急管理,狠抓矿山、道路交通、消防、危化品、民爆物品、特种设备、学校等安全专项整治和地质灾害防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扎实抓好“五五”普法,大力加强行政复议,建立矛盾纠纷“大调解”协调中心,不断完善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体系,强化信访维稳工作机制,依法处理群众合理诉求,及时化解各种矛盾纠纷。大力整治社会治安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外流贩毒,严厉打击暴力犯罪、涉恶涉黑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人民群众安全感大大增强。加强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保护,国防武装、人防、审计、科技、物价、粮食、供销、保密、外侨、民宗、档案、科协、工商联、老促、工商、质监、气象、电力、通信、邮政、烟草、盐务等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

过去一年,也是政府及组成部门自身建设显著加强、执政能力明显提高的一年。我们大力倡导务实作风,坚持实行“市长工作周计划、部门乡镇月报告”制度,大力倡导“5+2”、“白+黑”的拼搏精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和政府信息公开,加强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精减行政审批事项50项,增加公共服务项目91项,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98件,办复率100%,受理市长热线、市长信箱3306件,办结率100%。强化党风廉政建设、政务督查和效能管理,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有效提升,政风行风进一步好转,社会正气不断上升。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凝聚艰辛,催人奋进,这是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和衷共济的结果,是全市各级干部群众攻坚克难、苦干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致以崇高的敬意!向积极支援我市经济建设的驻万各部队、各单位表示亲切的慰问!向鼎力支持政府工作的各位代表、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发展不足仍然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基础条件较差仍然是制约万源发展的最大瓶颈,思想观念不适应仍然是影响加快发展的最大因素。我们也深知,支柱产业不强、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艰苦、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政府性债务沉重、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基础工作薄弱,政府职能转变和工作方式有待改善,行政效能有待提高,发展软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等等。对此,我们将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正视问题,坚定信心,开拓创新,务实工作,千方百计把政府各项工作做得更好,努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2010年主要工作


各位代表,今年是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的重要之年,也是为“十二五”发展打牢基础的关键之年,更是万源发展史上机遇更多、势头更好的希望之年。我们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央、省委、达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四届三次党代会部署,紧紧围绕“四五五”跨越式发展思路、“建设川陕渝结合部经济文化强市”发展目标和“一枢纽、两中心、四基地”的发展格局,把握“巩固回升、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认真研究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扶持革命老区、贫困地区、限制开发区及扩权强县的有利政策,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攻坚破难,扎实工作,突出投资拉动,狠抓项目建设,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面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奋力掀起产业园区建设、特色农业发展、旅游商贸发展、城镇建设管理、农村条件改善、体制机制创新、狠抓招商引资和共建和谐万源“八大新高潮”,加快推进万源又好又快发展。

今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确保增长12%,力争1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和利润确保分别增长20%,力争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确保增长15%,力争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确保增长16%,力争1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确保增长15%,力争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8%和6%;城镇化率提高1.2个百分点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1%左右。

我们将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做大做强产业支撑

培育发展新型工业。以资源转化为主线,以发展低碳经济为导向,加快引进培育机械铸造、食品药品、能源化工、绿色建材等产业,促进铁山坡天然气净化厂、凯迪生物质电厂、任河梯级水电开发、长滩河水电站等项目开工建设;加快建设华新万源水泥项目,确保6月底前正式投产。加大冶金、煤炭等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换代升级力度,加快推进煤炭资源整合,积极做好锰矿综合开发、硫磷矿综合利用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大旧院黑鸡(蛋)、老腊肉、红豆腐、马铃薯等本土特色生态产品的研发营销,推进小产品占领大市场。加快青花工业园区、白沙—八台富硒食品加工集中区、官渡绿色建材集中区、沙滩冶煤工业集中区建设,力争工业布局集中度达到70%,培育壮大工业骨干企业,增强企业自主发展和创新能力。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围绕建设“中国天然富硒农产品基地”,突出“富硒、生态、有机”优势,强力整合项目和资金,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示范区、现代畜牧业养殖小区、富硒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和新农村示范区“四区”建设,做强、做大、做优特色农业。开发万源富硒茶系列产品和马铃薯仓储保鲜加工技术,建设富硒茶叶、薯类、中药材、珍珠花菜、错季蔬菜、猕猴桃、烟叶等农产品基地26万亩以上,建设旧院黑鸡、板角山羊、生猪、肉牛等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60个,新建“一乡一业”特色乡镇2个、“一村一品”特色村10个。加大地方特色农产品保护力度,积极创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加大农产品购销网络体系建设,实现农超对接,促进农产品流通。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0个,力争培育省、达州市级龙头企业和销售收入上亿元的龙头企业各2家。加快建设万白路省级新农村示范片,继续抓好黄钟片区新农村示范片、竹峪镇以工代赈示范片、茶垭乡邱家坪川东北山区特色农业示范园建设,认真实施革命老区扶贫连片开发项目,全面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充分发挥交通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以商贸物流和旅游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抓紧做好全市物流规划,积极做好达陕高速出口商业区等项目前期工作,启动建设畜禽交易中心和大巴山特色农产品交易中心二期工程,加快建设特色市场,精心规划打造城市商贸区,落实国家刺激消费政策,改善消费环境,提升消费能力,继续推进“家电下乡”工作、“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社区商业“双进”工程,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积极培育生产型外贸出口企业。以促进生态体验、生态经济为方向,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打造精品景区,努力建设“川陕夏都”。加快八台山—龙潭河、红军公园国家4A级旅游区和黑宝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创建工作;开工建设赵塘—黑宝山—烟霞山旅游公路,积极开发大巴山国家级地质公园、龙潭河温泉、大竹河巴王溶洞群等景区景点;大力发展花萼山生态游、烟霞山民俗文化游,继续抓好虹桥“井坝”示范点建设,发展乡村旅游,开发旅游商品,力争全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

、努力保持投资增长

一是大力争取国家政策性投入。抓住国家扶持贫困山区、革命老区、限制开发区的优惠政策,用好我市被列为扩权强县、现代农业、畜牧业、林业重点县的机遇,积极争取省级新农村示范片、扶贫开发、以工代赈、道路交通、安全饮水、农村电网改造、小流域治理等项目投入,特别要努力争取寨子河水库通过审批,启动建设;大力争取文化、教育、体育、科技、医疗卫生、人口计生、劳动保障等事业投入和沼气池、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资金,切实解决民生困难问题。二是大力扩大政府投入。做好国有资产、土地、矿产、经营设施等政府公共资源融资平台建设,建立政府信用,加强与银行、企业合作,抓好财政税收,搞好资本运作,多渠道筹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推进体育中心、国道210线城区段改道(二期)、后河综合整治等公益项目建设。三是大力激活民间投入。坚持非禁即入,大力破除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放宽准入门槛,创造良好软环境,支持返乡创业,积极鼓励民间资金参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四是大力招商引资投入。深入开展“百名干部抓招商、千名干部跑市场”活动,围绕优势资源开发等领域,动态储备100个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投资效益好、附加值高的项目,全力开展小分队、一对一招商,重点做好石膏开发、生态旅游、天然气长输管网、生态食品开发、茶叶精深加工等项目招商工作,增大产业项目投入。五是大力支持重点项目投入。积极为达陕高速创造良好施工环境,加大城万快速通道建设拆迁力度,做好罗文铁山坡天然气净化厂协调服务工作,增大重点工程项目投入。

三、统筹推进城乡发展

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用经营城镇的理念、商业化的思路,以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为抓手,充分发挥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的作用,抓紧制定场镇、村庄建设规划,加大规划执法力度,加强重点城镇、乡镇集镇、示范村庄的建设管理,抓好农房风貌打造和环境治理,推进石窝乡农村城镇化试点建设。大力实施“交通会战年”活动,力争启动虹桥—赤南、魏家—至诚、大竹—麻柳、井溪—渡口等县际通道,长坝—小河口、中坪—大沙、黄钟—长石等农村断头公路和罗文—厂溪快速通道建设,做好通江—万源高速公路、万源—白沙快速通道前期工作,加快通乡水泥路和村道公路建设,确保年底实现乡乡通水泥路;加强农村客运站点建设,完善城乡客运市场;继续加强水、电及通信网络建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促进人口相对集中,带动产业快速发展,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

大力推进城市现代化。根据山水园林城市和秦巴商贸旅游城的功能定位,按照“一河两岸三山”的总体布局和“宜居万源”的发展目标,调整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加快城区控详规划编制,加强城市规划执法监察,优化土地使用结构和城市功能分区。积极推进中心广场、后河城区段综合整治、庙沟河综合整治、达陕高速城区连接线、万源火车站改扩建、体育中心、污水处理厂、富硒茶博园、鞠家坝仓储物流园区和红军公园一期工程 “十大城市重点项目”建设,完善交通、通信、供水、供电、供气等市政设施,优化城市公交网络,提升城市承载能力。深入推进环境综合治理,大力整治烟尘、噪声污染,加快推进城周万亩绿化和3个义务植树基地建设,提高城市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率。继续深入开展“四大规范”整治行动,大力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完善社区管理和服务体系,将清扫保洁、绿化管养、道路维护、市政设施管理等逐步市场化。力争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城市。

大力推进社会文明化。以文明城市创建为统领,扎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严格执行《共建文明万源考核实施办法》,建立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长效管理机制。城区重点开展文明创建评选活动,努力营造“知荣辱、树新风、讲诚信、促和谐”的浓厚社会氛围。农村要以“星级文明户”评选为抓手,加大文明乡镇创建力度。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强力整治荧屏、声频、网络、网吧、出版物市场和校园周边环境,为未成年人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

四、继续深化改革开放

积极做好政府机构改革,继续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深入推进社区管理改革,坚决控制并积极化解乡村债务,激发乡镇发展活力。加大国有企事业单位改制力度。继续推进项目建设管理制度改革,加大监管力度,确保投资效益。大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行政效能。全面启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加快融入成渝经济区,充分利用重庆的产业、政策、人才、市场、信息和资金,建立合作对接机制,争当“环渝腹地经济区块”发展生力军。认真研究秦巴地区经济发展模式及市场需求,积极加强与周边县区交流合作,实现在川陕渝结合部率先发展。

五、切实加强生态建设

大力实施“生态环境立市”战略,按照“先环境、后建设”的原则,及时编制完成城乡绿化总体规划,全面推进城市绿化、城周绿化、乡村绿化、通道绿化、水系绿化、苗圃基地“六大工程”,争创绿化模范县,建设“森林万源”。切实做好节能减排、垃圾无害化处理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作,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积极开展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创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各5个、农业生态园区2个、自然生态小区和人居活动小区各1个。深入开展饮用水源保护、采砂秩序规范等专项整治行动,大力实施畜禽养殖“零排放”项目,切实加强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积极培育林业产业强县,继续推进天保工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创新森林资源管护手段,严厉打击各种涉林违法犯罪行为。强化环境教育,倡导绿色消费理念,深入开展生态文明“进家庭、进社区、进校园、进乡村”等活动,创建“绿色学校”4所、“绿色社区”2个。

六、全力保障和谐稳定

大力实施民生工程。深入实施就业促进、扶贫解困、教育助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百姓安居、道路畅通和环境治理“八项民生工程”。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70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400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认真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输转农村劳动力15万人次以上,实现劳务收入10亿元以上,改善5000名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切实关心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做好优抚、孤老、残疾人等困难特殊群体生活保障工作。

扎实抓好安全稳定。继续抓好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切实加强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狠抓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加大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力度,坚决遏制较大安全事故,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切实加强信访维稳工作,完善“大调解”机制,引导群众理性合法表达利益诉求,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提升应急管理水平。深化“五五”普法工作,加强人民调解、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加大法律援助、司法救助。深入开展“平安万源”创建活动,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效防范和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深入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加强企业和重点工程周边环境治理,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统筹发展社会事业。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大力实施人才引进工程。全面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加快农村初中校舍改造、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和新农村卫生校园建设,科学布局城区学校,合理设置农村校点,积极化解超大班额,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推进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市中医院改扩建,加强食品药品监管,抓好疫病防控,确保全市清净无疫。统筹抓好人口计生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积极创建国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建成国家“雪炭工程”健身馆和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加快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科普惠农服务站、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认真抓好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启动《万源年鉴》编纂工作。加大公共文化服务投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3000户,提高光纤网络覆盖面,加快实现乡乡通光纤电视。认真开展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及全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高度重视支持工会、共青团等群团工作,关心妇儿、老龄事业,加强国防武装、人防、审计、物价、粮食、保密、外侨、民宗、档案、科协、工商联、老促、工商、质监、气象、电力、通信、邮政、烟草、盐务等工作。

政府自身建设


做好今年各项工作,确保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任务非常艰巨,我们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领导科学发展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努力建设有责、有信、有力、有效、有为政府。

从严治政,追求卓越。坚持高水平、高效率、高标准,大力弘扬雷厉风行、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坚持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不断增强执行力、战斗力。严格实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建立行政监察网络,提高行政服务效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优化工作流程,规范办事程序,提高市长热线、市长信箱办理质量。加强政务督查和效能监察,确保政令畅通、工作落实。

依法行政,秉公用权。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加强政府系统内部监督,重视发挥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作用。强化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行政复议能力建设,全面推进规范性文件事前审查和备案审查制度。健全政府新闻发布等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科学理政,求真务实。针对政府运行、行政管理、社会管理、思想观念中存在的问题,主动研究对策,学习借鉴经验,大胆实行改革,增强政府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和实效性。不断完善重大事项专家论证、公众参与、集体决策制度,推进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坚持按市场规律办事同加强政府调控相结合,让政府“看得见的手”与市场“看不见的手”协调配合,努力提高引领发展的能力。

廉洁从政,干净干事。坚持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处并重,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大力查处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工程的权力寻租、以权谋私等违法违纪行为。严格控制财政一般性支出,杜绝铺张浪费,降低行政成本,建设节约型政府。加强公务员管理和监督,完善公务员不良操行档案制度,严厉查处收送现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参与赌博等行为及各类违纪违法案件,坚决制止损害群众利益、吃拿卡要、奢侈浪费等不正之风,以清廉的政府形象取信于民。

各位代表!新的形势催人奋进,加快发展刻不容缓。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和衷共济谋发展,凝心聚力兴万源,只争朝夕、奋发进取,为建设川陕渝结合部经济文化强市而努力奋斗!

注 释


1.家电下乡:对农民购买彩电、冰箱、洗衣机、手机四类家电产品,符合补贴要求的,财政按销售金额13%给予补贴。

2.“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在中央财政支持下,商务部2005年在全国开始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引导和鼓励城市大中型流通企业延伸连锁经营网点到农村,在县城建配送中心(店),到乡镇和村建便民连锁“农家店”。

3.“八项民生工程”:实施就业促进、扶贫解困、教育助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百姓安居、道路畅通、环境治理八项民生工程。

4.“两免一补”: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贫困学生实行免收教科书费用、免收杂费的政策叫“两免”,对其中的寄宿困难学生补助生活费的政策,叫“一补”,合称“两免一补”。

5.矛盾纠纷“大调解”:在党委、政府的主导下,以人民调解为基础,通过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三种矛盾纠纷解决形式的资源和力量而形成的各部门分工协作、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新型社会矛盾纠纷解决体系。

6.“四五五”跨越式发展思路:实施生态环境立市、工业项目强市、科教人才兴市、特色产业富市“四大战略”,突出强工、重农、活商、建城、兴旅“五项重点”,实现做大特色农业,做强优势工业,做旺秦巴商贸,做兴红色旅游,奋力打造联动秦巴第一城“五个目标”。

7.“一枢纽、两中心、四基地”:构建川陕渝结合部交通枢纽、商贸物流中心和文化旅游中心,川陕渝结合部天然气产业基地、建材冶金基地、环秦巴地区生态休闲旅游基地和中国天然富硒农产品基地。

8.社区商业“双进”工程:围绕“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通过引导以连锁经营为代表的现代流通方式进入社区,建设和改造各类便民利民商业网点,逐步建立网点布局合理、业态结构多样和服务功能完备的社区商业服务体系。

9.“川陕夏都”: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充分发挥我市生态良好、气候宜人、山川秀美、区位优越等优势,打造“川陕夏都”,把万源建设成为环秦巴地区生态休闲旅游基地、川陕渝结合部文化旅游中心和西安、成都、重庆、武汉等周边地区消夏避暑的首选地。

10.“一河两岸三山”:“一河”指后河,“两岸”指后河两岸老城区及河西新区,“三山”指驮山、天马山、河西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