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万木林自然保护区

万木林自然保护区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万木林自然保护区




概况


万木林自然保护区1973年建立,1980年成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万木林保护历史悠久,原为元末(1354年)乡绅杨达卿逢灾年募民“植杉一株,偿栗一斗”营造的人工杉木林,经600多年封禁保护,自然演替成为富有特色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宝贵的自然与人文遗产。1957年,原国家林业部根据第一届第三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案划定为“天然森林伐区”,当时划定面积107公顷。1980年,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管理机构,1981年省林业厅批复征用保护带集体林划归保护区,面积扩大至189公顷。

地理位置


保护区位于福建省北部顺昌、建阳、建瓯三县交界处,地处闽江支流高阳溪上游。与房道乡的上痒、石祭、南科、七道等4个村相毗邻。地理坐标为:东经11802′22″~11809′23″,北纬2702′28″~2703′32″,东西宽1.04公里,南北长1.89公里,总面积189公顷。保护区森林覆盖率高达96.1%。

占地面积


总面积为189公顷

保护区类型


主要保护对象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

生态环境


保护区位于武夷山脉南侧,鹫峰、戴云山的西北。区内丘陵起伏,溪谷纵横。主山脊南北走向,支脊东西走向,海拔554米,相对高度仅334米,山坡下部较陡,中上部较平缓。年均温为18.8℃;无霜期277天;年降水量1673毫米,4—6月降水占全年的50%。

植物资源


保护区维管束植物有1000多种,其中木本植物78科203属441种,占全省树种的1/3以上。其中樟科29种,蔷薇科16种,壳斗科15种,山茶科11种,冬青科11种,山矾科11种,木兰科7种,杜英科7种。

区内药用植物有420多种,如:金栗兰、苦参、当归、黄精、七叶一枝花、五味子等。

名贵绿化观赏树种有深山含笑、含笑、日本樱花等。

区内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观光木、长瓣短柱茶,三级有乐东拟单性木兰、琅琊榆、长序榆、天竺桂、红豆树、闽楠、沉水樟、杜仲、八角莲、野大豆、巴戟天等。

闽楠属樟科植物,是世界上珍贵树种。楠木有“树中金子”之称。树高20—30米,直径可达1.5米,树干通直,木材呈淡黄色,气味芬芳,纹理美观,不易变形和开裂,是制作高级家具、建筑、造船和国防建设的特等用材。

保护区从元末1354年营造,1425年封禁,至今已有500年的历史。原为当地杨家卿营造的一片以杉林为主的人工林,约367公顷。后来明朝有位皇帝赞赏他的这种精神,把这片林称为“万木林”。从此,万木林名扬于世。由于长期封禁保护和自然演替发展,已成为组成复杂、林龄不一、郁闭度高、林相整齐的常绿阔野林。

动物资源


保护区野生鸟类有130多种,如:蛇雕、啄木鸟、斑鸠、雉鸡。兽类有:猕猴、黑熊、毛冠鹿、野猪等。昆虫有1000多种。

保护区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腹角雉、蟒,二级有猕猴、穿山甲、白鹇等。

蛇雕: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体长73厘米。头顶及羽冠黑色,羽基白色。上体暗褐色,尾上覆羽端缘白色;虹膜黄色;跗跖和趾黄色。

蛇雕栖息于沿海岛屿,常见于山地林区。以蛇、蛙、蜥蜴为食,也吃鼠、鸟、蟹及甲壳动物等。

环境保护


2005年经建瓯市编办同意,保护区管理机构更名为“建瓯万木林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保护区管理处隶属于建瓯市林业局,现有人员编制5人。

万木林省级自然保护区已成为有关大中专院校重要的“教学基地”,并被授予“福建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福建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科普教育基地”、“南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