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托达罗理论

托达罗理论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托达罗理论


托达罗(TODARO M P,1969)的预期收入差异论。托达罗模型由美国经济学家托达罗在加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创立。该模型的创立背景为20世纪60、70年代,随着经济发展,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大批劳动力在城市中找不到工作,而同时又有越来越多的农民正在试图离开农村而进入城市,人口流动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和拖累。这一现象是传统人口流动模型所难以解释的,于是托达罗提出了自己的人口流动模型(托达罗, 1970)。

他就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提出了以下假设:(1)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量或迁移率与就业概率成正相关,城市就业机会越多,来自农村的劳动力移民规模越大。(2)农村劳动力依据自己对城市就业机会的了解而作出迁移的决策,带有很大的“盲目性”。(3)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后,并非全部立即进入现代工业部门,其就业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没有技术的农村劳动力迁入城市后,首先是在所谓“城市传统部门”找工作,如个体商贩、非熟练服务员、非熟练手工者、非熟练建筑工人等;而到了第二阶段,他们从“城市传统部门”中出来,到现代工业部门中找到固定工作。对此应当研究城市传统部门的规模、比例和城乡实际收入差异等。(4)农村劳动力觉得移入城市的因素有三个。一是人们对城乡间“预期收入”的期望。二是城市就业的可能性,就业可能性越小,农村人口就会认真对待这种迁移行为的选择。三是城市人口自身的自然增长的状况。

托达罗模型的一个基本思想是:人口迁移过程是人们对城乡预期收入差异,而不是实际收入差异作出的反应;只有当一个劳动力估计他在城市部门预期的收益高于他在农村的收入时,迁移才会发生,否则,劳动力将会继续留在农村。因此托达罗认为,决定劳动力流动的不是实际收入水平而是以实际收入乘以就业概率的预期收入水平。因为劳动力流入城市后能否找到工作还是一个未知数;并且只有当预期收入大于劳动力在农村中的平均收入水平时才意味着劳动力的迁移是有利可图的(托达罗,1969)。引入就业概率是托达罗模型最突出的贡献,是对传统人口流动模型的重大修正。传统人口流动模型是假定工业部门能够充分就业的,但现实中城市工业部门并不能实现充分就业,失业现象时有发生。因此托达罗对就业概率的引用和对预期收入差异比较方法的使用,不仅使模型具有了不同以往人口流动模型的鲜明特点,同时也使自己的分析有了坚强的现实基础。我国学者周天勇(2001)对托达罗模型进行了一些修正,他在模型中引入时间长度,将收入差异分析微观个人化,提出了与托达罗模型相反的政策解释。

相关分词: 托达罗 托达 达罗 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