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突破电子政务壁垒:欧盟的法律困境与解决方案

突破电子政务壁垒:欧盟的法律困境与解决方案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突破电子政务壁垒:欧盟的法律困境与解决方案




图书信息


作 者: 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电子政务研究中心 编丛 书 名:出 版 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ISBN:9787532628636出版时间:2009-06-01版 次:1页 数:321装 帧:平装开 本:32开所属分类:图书 > 法律 > 理论法学

内容简介


《突破电子政务壁垒:欧盟的法律困境与解决方案》介绍的内容立足于欧盟的环境和推行电子政务的实践,从可感知的特征出发,对电子政务发展的壁垒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总结了七个方面的障碍。从政府运行的机制角度,主要的壁垒包括缺乏强有力的领导,涉及跨越部门、行政和地域界限的网络和服务协调不力,相关组织有效利用电子政务网络的能力僵化等;从绩效考虑,关于高成本的顾虑和不恰当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则可能限制投资力度,带来财政方面的制约;数字鸿沟和对网络安全及隐私保护等缺乏信任,则是来自公众层面的主要制约因素。最后,技术设计的缺陷也会直接阻碍电子政务发展。

目录


前言

导论

第一章 电子政务壁垒和法律议题概述

一、什么是电子政务壁垒

二、壁垒范畴概述

三、主要法律议题概述

四、七大电子政务发展壁垒的解决方案

第二章 行政法与电子政务

一、行政法概述

二、行政法如何成为电子政务的壁垒

三、欧盟语境(包括与此相关的立法、政策和制度)

四、行政法与七大壁垒的关系

五、该领域还存留哪些壁垒

六、克服电子政务发展壁垒的具体措施

(一)修改行政决策法规以充分发挥电子技术潜力

(二)修订信息通信技术法律,满足行政法律框架中电子政务的特定需求

第三章 电子政务中的认证与识别

一、认证与识别概述

二、认证与识别如何成为电子政务的壁垒

三、欧盟语境(包括与此相关的立法、政策和制度)

四、认证、识别与七大壁垒的关系

五、该领域还存留哪些壁垒

六、克服电子政务发展壁垒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协调

(二)建立对电子政务的信任

第四章 知识产权与电子政务

一、知识产权概述

二、知识产权如何成为电子政务的壁垒

三、欧盟语境(包括与此相关的立法、政策和制度)

四、知识产权与七大壁垒的关系

五、该领域还存留哪些壁垒

六、克服电子政务发展壁垒的具体措施

(一)强调获取受版权保护信息的潜在高昂成本

(二)建立对开源软件的信心代替专有

软件

第五章 政府责任与电子政务

一、责任概述

二、责任如何成为电子政务的壁垒

三、欧盟语境(包括与此相关的立法、政策和制度)

四、责任与七大壁垒的关系

五、该领域还存留哪些壁垒

六、克服电子政务发展壁垒的具体措施

(一)确保责任承担并没有破坏对电子政务的信任

(二)克服与责任成本有关的担忧和现实难题

第六章 电子政务中的隐私与数据保护

一、隐私与数据保护概述

二、隐私与数据保护如何成为电子政务的壁垒

三、欧盟语境(包括与此相关的立法、政策和制度)

四、隐私和数据保护与七大壁垒的关系

五、该领域还留存哪些壁垒

六、克服电子政务发展壁垒的具体措施

(一)克服《数据保护指令》实施的差异

(二)公共行政部门使用个人识别码的价值评估

(三)促进使用隐私增强技术(PETS)

(四)更好地平衡互操作性与数据保护的要求

(五)结论

第七章 公共行政管理透明度与电子政务

一、公共行政管理透明度概述

二、公共行政管理透明度如何成为电子政务的壁垒

三、欧盟语境(包括与此相关的立法、政策和制度)

四、公共行政管理透明度与七大壁垒的关系

五、该领域还存留哪些壁垒

六、克服电子政务发展壁垒的具体措施

第八章 公共行政管理者、公民与其他信息通信技术参与者的关系

一、电子政务主体概述

二、公共行政管理者、公民与其他信息通信技术参与者的关系如何成为电子政务的壁垒

三、欧盟语境(包括与此相关的立法、政策和制度)

四、相关主体与七大壁垒的关系

五、该领域还存留哪些壁垒

六、克服电子政务发展壁垒的具体措施

(一)关于公民通过电子手段获得公共服务的一般电子权

(二)支持多渠道方式提供和获得公共服务,包括中介机构的重要作用

第九章 公共部门信息在电子政务中的再利用

一、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概述

二、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如何成为电子政务的壁垒

三、欧盟语境(包括与此相关的立法、政策和制度)

四、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与七大壁垒的关系

五、该领域还存留哪些壁垒

六、克服电子政务发展壁垒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遵守《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指令》的内容和培养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文化

(二)消除成员国之间对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的收费差异

(三)确定信息再利用为一个强制性的准则,明确公共任务范围

(四)诠释知识产权和数据保护的潜在障碍

(五)克服实践和技术的壁垒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收起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