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同山烧

同山烧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同山烧


同山烧,一种酒,也称秫秫酒或高粱酒。西施故里的穷乡僻壤有一个同山镇,那里盛产高粱,高粱米不再充当粮食多年了,所以那里的老百姓就用它做烧酒,并持之以恒发扬成一种特色,于是这种酒有了约定俗成的名字,叫“同山烧”。

这个酒很烈,约五六十的酒精度,用个打火机就可让它燃得火苗旺旺。这样的酒似乎跟南方人的脾气很不合,南方人爱喝散散淡淡的啤酒或黄酒之类,但偏偏诸暨人生性豪爽率直,大概老祖宗是从北方迁过来的多,所以诸暨人能保持“北酒南喝”的习惯。

而且,这个酒还是雅俗共“尝”的。不仅诸暨的老百姓爱喝同山烧,就是政府官员,他们在招待级别不低的来宾时,也爱把同山烧叫到大雅之堂。

你说它俗吧,它还真俗得不修边幅,单从酒的包装上就可以看出来。同山烧虽也有用玻璃瓶子盛装的,但这样的包装在诸暨人眼里,简直就是讨饭佬穿西装,用诸暨的方言说是“跷婆拉屎,一股神气”,以致人们怀疑瓶子里的酒也华而不实了。诸暨人喝的同山烧是用塑料壶装的,有五斤一壶的,也有十斤一壶的。这样的盛装很原始,也很老套,但也充分透露出同山烧的原创和老土。或许正是因为人们越来越追求百姓自酿的本真,所以诸暨的同山烧源自农家的多,产自酒厂的少,这就让开办同山烧的酒厂日子很难过,哪怕是给它取了一个“西施醇”这样动听的名字,人家还是不怎么买账。

同山烧占领着诸暨的酒店,无论是小酒店,还是大宾馆,只要你想喝同山烧,就一定能如愿以偿。当然,这个时候,它已经装在一个广口的玻璃器皿里了。诸暨人用同山烧招待客人,绝不是为了贪便宜,而是因为从心底里认同它就是诸暨的茅台,是最拿得出手的地方酒。诸暨人用这个酒把客人醉倒,更能体现诸暨人的脾气和客气。在酒桌上,最雅的喝法是在同山烧里加蜂蜜。蜂蜜与同山烧纠缠在一起,酒的口感就变了,变得有些甜蜜蜜有些香喷喷了,但那酒精毫发未损。于是,加了蜂蜜的同山烧就成了糖衣炮弹。但诸暨人说它不过是诸暨的XO,夸奖它能起“美容养胃”的作用,这就让不明底细的客人干了一盅又一盅,不知不觉间就自我陶醉了。凡是有点酒量,有点酒风,且又敢于跟诸暨朋友在酒桌上硬拼火攻的,没有一个不醉倒在甜蜜里。可见,同山烧的威力是何等的凶猛。

同山烧后来还成为送礼的土特产。诸暨人把它烧到杭州,送到上海,送到北京,如果不是包装上的缘故,它一定还可以坐飞机到世界各地。当然,送的对象多是诸暨在外的乡贤名士。可别小看这小小一壶酒,在老家诸暨,这种酒虽不值几个钱,但一到了游子的手里,那就比五粮液比茅台珍贵多了,他们喝下去,燃起的除了酒精,更是一股浓浓的乡情。有人说诸暨人特会办事,这除了诸暨人待人真诚,同山烧一定也在其中助了一臂之力。

如果有机会去同山的农家喝酒,也许更能领略这种产自当地的同山烧,是怎样地与友情豪情融合在一起的。同山的朋友没有吹牛,他们说这种酒是绿色食品,喝了不上头,哪怕是喝醉了也决不会头昏脑胀。然后他们再告诉你,同山烧的暗红也不是什么色素,而是酿酒时一个小小的技巧,采一根或数根高粱秆子放酒里,那酒就自然地脸红了。最后同山朋友频频敬你,叫你大块嚼牛头大碗喝烧酒,你要是怕醉不肯喝,他们就用同山的方言劝你:“兄弟啊,恩勿食,阿难过。”(意为“你不喝,我难过”)说得你欲罢不能,索性端起碗来一饮而尽,既然“恩”难过,那“阿”就把它食了。于是,碗底朝天,友情可见。

诸暨人敢闯敢冒,酒风上如此,工作上亦如此。这种性格的形成,也许跟喝同山烧有说不清道不明的瓜葛。但再海量的诸暨人,在面对同山烧时,也决不会口吐狂言,因为谁都知道它的厉害,谁都不是它的对手。诸暨人将同山烧作为酒量评判的最高标准,夸赞一个人酒量有多好,不是说他能喝多少啤酒或多少黄酒,总是说他能喝多少同山烧。一般地,能喝一斤同山烧的属于酒量尚可,能喝两斤三斤同山烧不倒的,那是真能喝,可称酒仙酒侠了。

一种酒可以喝出一种人文,一种酒可以喝出一种性格。在喝酒的诸暨人眼里,黄酒是深不可测的,因为黄酒的后力让人摸不着头脑;红酒是娘娘腔调,因为红酒的喝法总显得那样忸怩作态;啤酒等同于啤水,喝不出劲道不说,反而喝出尿频尿急。只有同山烧是最配诸暨人胃口的,诸暨人自产自销自给自足的同山烧,倒进碗里,清澈见底,亮堂堂,红火火,热辣辣,一口口或急或慢地喝下去,喷出来的全是胆气和豪气。

相关分词: 同山 山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