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

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




学院简介


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于1980年在全国率先成立,1982年,第一套全国高等中医药针灸专业教学大纲及六门专业课程教材编写成功,为全国统编教材的编写奠定了基础;1983年,首创实验针灸学,1989年,实验针灸学获全国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江泽民总书记亲自颁奖;1999年建立了以课程优化整合为特色的针灸推拿学专业的新课程体系;2002年,主编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针灸学》,参与编写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8部;2004年,主编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4部;2005年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设有针灸推拿学专业、中医专业骨伤方向、中医专业康复医学方向五年制本科和七年制本硕连读专业.设有针灸学基础教研室、针灸学临床教研室、实验针灸教研室、中医骨伤推拿教研室、普通针灸学教研室、康复医学教研室,实验针灸研究中心、针灸学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2006年,针灸学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天津市级精品课程3门。

师资力量雄厚,有正高级职称人员30余名,副高级职称人员50余名,并能直接用外语进行留学生教学。科研力量雄厚,主持和承担了国家级科研项目30余项,市级科研项目50余项,取得科研成果多项。针灸推拿学专业为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二十余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博士、硕士、学士。

第一附属医院设有针灸病床600多张,为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学科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学敏教授创立的“醒脑开窍”针法享誉国内外。

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与完善,针灸推拿学科是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是天津市“重中之重”学科天津市教委重点学科。我系已具有较雄厚的办学实力和较高的教学、科研水平,在全国同类系、院中处于领先地位,是天津中医药大学的特色和优势学科。

学院领导


针灸学院院长 郭义

针灸学院副院长 陈爽白 王卫

专业介绍


国家级特色针灸推拿学专业

我校针灸推拿学专业于1980年设立,至今已有29年本科教育的历史。

该专业培养目标明确,课程体系符合社会培养目标要求,在同类专业领域内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和明显的办学优势。

该专业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39人,副教授75人。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师资水平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教学管理制度健全,管理水平及管理效率较高。

该专业教学基础设施完备、符合国家对该专业办学条件的要求。

该专业近年来不断进行教育创新与教学改革工作,改革思路清晰,注重学生能力培养,适应社会需求,搭建了多元化动手能力培养实训平台、针灸学仿真自主学习平台、针灸学穴位三维结构虚拟平台,完善了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毕业生动手能力较强,社会声誉好,特色突出。近5年取得多项标志性成果,先后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天津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针灸实验教学中心于2006年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针灸学课程于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针灸学教学团队于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

该专业建设能密切联系经济社会发展,为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在全国建立了32个分中心。石学敏院士的“石氏中风单元”于2003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立为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在全国10余个省市进行推广应用,并举办全国学习班12次,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建设思路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规律,以人为本,以教学为中心,以世界医学高等教育的高标准,结合针灸推拿学的特点,大力加强针灸推拿学专业建设,继续保持该专业在全国的优势。

明确专业建设指导思想与培养目标,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相结合,鼓励科技创新,努力践行教育、科研、临床、社会需要与教学融合的理念,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一). 构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教学体系

紧跟世界医学发展动态,结合人类健康需要,修改教学计划。坚决打破课程小而全的壁垒,优化整合,删减陈旧、重复内容,加强新教材和立体化教材建设,以精品课程建设带动课程建设,完善课程与课程体系之间的有机联系,构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充分发挥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作用。深入教学改革,强化教学实验(训)室、临床基地建设。

(二).深化师资培养机制

继续坚持各种人才培养制度,创造条件,充分挖掘专业人才的潜力,交给他们急、难、重任务,让他们在实践中“摸、爬、滚、打”。发挥名师的示范带头效应;要求青年教师兼作学生政治辅导员,与学生打成一片,为其今后几十年的教学生涯打下基础。形成一支了解社会需求、教学经验丰富、热爱教学工作的高水平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三)教育与教学融合,培养复合型临床应用人才

注意培养学生人格,使他们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爱心、奉献精神,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转变学生学习观念,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创新思维。搭建多元化平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早起步,课堂内外相结合,“针不离手、诀不离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五年不断线。

培养献身祖国医学事业,中医基础扎实,针灸推拿特色突出,具备必要的现代医学和相关学科知识,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急需的复合型临床应用人才。

二、八个一流 冲击医学教育高标准

(一)一流的课程体系

续充实现有的国家精品课程---针灸学(2008年),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中医学概论(针灸学为重要组成部分 2008年),3个省部级精品课程。积极申报建设各级精品课程,以精品课程带动课程建设。

同时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拓宽专业口径,通过调研,适时修订教学计划,将医学伦理学、医患沟通、循证医学等相关学科新内容列入教学计划;更新原有课程的教学内容,增加相关领域的新发展、新要求,减少陈旧重复内容;增加双语教学课程,积极开展双语教学,构建面向21世纪针灸推拿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二)一流的教材

在“十一五”规划教材《针灸学》(中英)被评为国家精品教材的基础上,继续加强新教材建设,出版1~2部国家级规划教材或国家级精品教材。

(三)一流的师资

在2008年针灸学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优秀教学团队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师德培养

新任教师,在专业培养的同时必须兼任1-2年学生政治辅导员,使他们课上课下与学生融为一体,与学生交知心朋友,将课堂教育的盲区变成他们工作的热点,以期为其今后几十年的教学生涯打下教书育人基础。

2.基础培养

《针灸学》课程是针灸专业各门课程的基础,《针灸学》课程组是针灸系师资培养的“黄埔军校”。针灸系新任教师,都必须先通本讲授《针灸学》1-2轮,然后再进入针灸系相关教研室,由博反约。

3.外语培养

中医走向世界,针推是先导。要求新任教师在2-3年内用外语临床带教,用双语教授部分《针灸学》课程。目前有50%的专任教师可以用英语、日语等语种授课。

4.个性培养

根据青年教师的自身特点,结合今后发展方向,实行“导师制”一对一带教。侧重于临床方向的坚持每周随专家出2个半天门诊;侧重于基础方面的着重学生实验指导,使其既有专业,又有特长。

5.提高培养

积极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优秀青年教师,交给他们急、难、重任务,激发他们的潜能,在实践中成长;开展中青年教师继续教育,包括青年教师培训班、在职攻读学位、进修,定期举办教学学术交流会,以提高中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与教学水平;实施名师战略,积极培育一批在教育领域有一定知名度的优秀拔尖人才,每年进行1次名师遴选,实行名师上讲台,为名师配备助手,保证每年承担一定学时的本科教学任务,发挥名师的示范带头作用。

6.交叉培养

注重学科融合,积极引进多学科人才和高素质针灸专业人才,尤其是生物学、信息学、医学伦理学等方面的多学科人才。拟聘请8-10位校内外相关领域专家作为本专业的客座教授,丰富教师资源。

7.学历职称培养

重提高教师学历层次,使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达到80%以上;鼓励有学术造诣的中青年教师破格晋升职称。

(四)一流的实验、实训教学基地

继续完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针灸学实验教学中心,充实教学相关仪器设备,比如针刺、推拿手法演示系统,引进实验、实训教学专门人才,保持国内领先的优势。

(五)一流的临床基地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和第二临床医学院为全国(全世界)最大的针灸医疗和针灸临床实践教学基地,现有针灸推拿病床900余张,拥有充足的实习资源。我们将继续完善实践教学学习、考核、管理机制,为学生的临床实践提供可靠的保证。

(六)一流的学科

以专业建设促进学科建设,继续保持针灸推拿学科——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的地位,综合实力居国内领先水平。

(七)一流的教学管理

继续建立、完善既能严格要求学生,又要严格要求教师,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素质,认真执行各项教学管理制度的教学管理机制。

(八)一流的社会声誉

培养社会急需、用人单位欢迎、一次性就业率高的学生。使本专业具有较高的社会声誉。

针灸推拿学专业(五年制)

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和诊疗技能,熟悉现代医学相关知识,以针灸推拿为特色的临床型高级复合性人才。

主要课程

中医学基础课程、现代医学基础课程、西医内科学、西医外科学、针灸医籍及各家学说、经络腧穴学、针灸处方学、刺法灸法学、实验针灸学、中医针灸内科治疗学、中医针灸外科治疗学、中医针灸妇科治疗学、中医针灸儿科治疗学、推拿学基础、推拿治疗学、中医伤科学、神经病学、康复医学等。

学制学位

学制五年,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毕业生可到各级中、西医医疗机构从事相关临床工作;也可到相关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医学、中医、针灸、推拿及相关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中医学专业(康复医学方向)(五年制)

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中医针灸基础理论和诊疗技能,熟悉现代医学相关知识,以康复治疗为特色的临床型高级复合性人才。

主要课程

中医学基础课程、现代医学基础课程、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西医内科学、西医外科学、传染病学、运动学、康复评定学(含康复医学概论)、物理疗法学(含理疗学)、作业疗法学、言语治疗学、康复心理学、临床康复学、康复工程学、推拿学、针灸学等。

学制学位

学制五年,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毕业生可到各级医疗机构、康复机构从事康复、中医、针灸等工作,也可在相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从事康复、中医、针灸教育科研工作。

中医学专业(涉外针灸方向)(七年制)

培养目标

本专业方向贯彻“七年一贯,本硕融通,加强基础,突出针推,强化外语,注重素质”的培养模式,培养掌握中医学和现代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扎实的针推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兼具扎实英(日)语基础,能良好运用专业英(日)语进行对外交流,并掌握一定科研思路与方法的高层次外向型的中医针灸推拿人才。

主要课程

该专业前两年在天津外国语学院学习专业英(日)语,按照英(日)语专业的培养要求及教学计划,强化英(日)语基础训练,同时完成公共基础课程学习。第三年至第六年在天津中医药大学学习,主要课程有:中医学基础课程、现代医学基础课程、针灸推拿专业课程等。第七学年进入临床实习,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完成毕业论文。

学制学位

学制七年,授予医学硕士学位

毕业生可到国内外相关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从事中医针灸相关工作。

中医学专业(骨伤医学方向)(七年制)

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中医学和现代医学基础理论和诊疗技能,突出骨伤医学的特色,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并掌握一定中医临床科学研究能力和一定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临床型人才。

主要课程

中医基础理论类课程、西医基础理论类课程、中医临床类课程,西医临床类课程、骨伤医学类课程、科研能力类课程、人文素质类课程。

学制学位

学制七年,授予医学硕士学位

毕业生可到相关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从事相关工作。

康复治疗学(四年制)

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现代康复医学理论和诊疗技能,熟悉中医学和现代医学相关知识,能够将现代康复医学治疗技术与传统中医康复治疗技术相结合的康复治疗师。

主要课程

现代医学基础课程、中医学基础、生物力学、人体发育学、运动学、康复医学概论、康复评定学、运动疗法学、理疗学、作业疗法学、言语治疗学、康复心理学、临床康复学、康复工程学、社区康复学、经络腧穴学、刺法灸法学、推拿学基础、推拿治疗学、中医伤科学、中医针灸康复治疗学、西医内科学等。

学制学位

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毕业生可到各级医疗机构、康复机构从事康复治疗工作,也可在相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从事康复教育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