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重点大学,其前身为北洋大学,始建于1895年10月,是我国第一所现代大学。素以“实事求是”的校训和“严谨治学,严格教学要求”的治学方针享誉海内外。1951年经国家院系调整定名为天津大学,是1959年中共中央首批确定的16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是“211工程”、“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大学,是我国著名的建筑老八校之一。今天的天津大学,已经成为中国进行高技术领域创新研究、解决社会发展中重大工程技术问题以及培养卓越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基地。

学校主页:

中文名:天津大学

外文名:TIANJIN UNIVERSITY

简称:天大(英:TU)

校训:实事求是

创办时间:1895年10月2日

类别: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工科

主管部门:教育部

学校属性:211工程,985工程,研究生院

现任校长:李家俊

知名校友:贾庆林,张太雷,马寅初,王宠惠

所属地区:中国天津

主要院系:机械工程学院、建筑学院、化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等

国家重点学科:29个

硕士点:151个

博士点:92个

院士:23人

博士后流动站:20个

实验室: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目标定位:国内外知名高水平大学

学校地址: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邮编:300072



悠悠北洋


天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重点大学,其前身为北洋大学,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一年,即公元1895年10月2日,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也是第一所官办大学,素以“实事求是”的校训、“严谨治学”的校风和“爱国奉献”的传统享誉海内外。1951年与河北工学院合并后定名为天津大学,是1959年中共中央首批确定的16所国家重点大学之一,是“211工程”、“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大学。

天津大学的发展始终得到了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热情关怀和有力支持,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曾先后亲临学校视察。长期以来,经过全校师生的不懈努力,天津大学已成为一所师资力量雄厚、学科特色鲜明、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居于国内一流、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人才培养

学校以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坚持“办特色、出精品、上水平”的办学思路,坚持“育人为本”、“教学优先”、“质量第一”的教育教学理念,对学生实施综合培养,不断加强本科教育,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建立起了适应新世纪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教学体系。“十五”以来,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9项,其中一等奖8项,二等奖21项;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6人;国家级精品课程42门;国家级教学团队9个;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6门;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20个;国家级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10个;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137种;并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3个和“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是首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入选学校等。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始终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2009届、2010届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超过99%。

科研工作

学校科研实力雄厚,始终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含1个参建),2个国家新技术推广中心,1个国家文物重点科研基地,60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科研基地(含7个参建天津市工程中心)。有国家创新研究群体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8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1个。十五以来,有31项成果获国家科技奖励,3项成果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352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奖励。科研经费实现了稳定和持续的增长,2011年科技经费总量15.05亿元。2011年,签订千万元以上大项目达到25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277项,总资助额度达到13267万元,授权专利482项(其中发明420项)。2011年公布的2010年度科技论文统计中,我校被SCIE、EI、ISTP收录论文数分别为1027篇、1571篇、814篇,235篇SCI论文被评选为表现不俗的论文,1篇论文被评为“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学校科技产业蓬勃发展,天津大学科技园是我国首批15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试点之一,通过了教育部、科技部的验收并正式授牌。

知名校友

天津大学建校116年多来,为祖国培养了20万余名高层次人才,为我国近代工业体系的创立和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现任党和国家领导人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副书记何勇为天津大学校友。革命先驱张太雷,经济学家马寅初,外交家王宠惠、王正廷,数学家秦汾,著名诗人徐志摩等无数先贤,以及至今活跃在各个行业的风云人物,如“两弹一星”功臣吴自良、姚树人,香港实业家荣智健等均曾在这里秉烛夜读;著名法学家赵天麟、桥梁专家茅以升、机械学家刘仙洲、化工专家侯德榜、水利学家张含英、物理学家张国藩、教育家李曙森等知名学者都曾在此执鞭任教。据不完全统计,学校校友中有“两院”院士60多位,大学校长50余位。建国以来,学校培养了一大批高级领导干部,数百名国家特大型企业负责人和总工程师。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天津大学校友在2008北京奥运会场馆建设中成功“会师”:崔恺(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奥运项目总指挥)、李兴钢(国家体育场(“鸟巢”)中方设计主持人)、赵小钧(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中方总设计师)等十余位领军人物均为天津大学毕业生。

2011年1月14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天津大学杰出校友、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师昌绪获得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校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现有各类留学生690人,来自98个国家和地区。与国际上36个国家和地区的146所院校签订了校际合作协议,还与20多个国际知名跨国企业集团签订了合作协议。在海外成立了两所孔子学院: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发孔子学院、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孔子学院。十二五以来,学校制订了面向新世纪的总体发展目标和“三步走”发展战略: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高水平大学,并在本世纪中叶建设成为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国际化的世界一流大学。

(统计数据截止到2011年5月31日)

学校占地面积18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0.6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4381人,其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9人,双聘院士10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20人,天津市“千人计划”入选者40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33人,“973”首席科学家8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6人,博士生导师551人,具有正高以上职称的教职工605人,教授512人。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8000人,其中本科生15379人,硕士研究生9763人,博士研究生2858人。有两座总建筑面积为2.6万平方米的图书馆,馆藏书刊总量240多万册,另有多种音像资料、微缩资料和各类光盘数据库。

学校以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坚持“办特色、出精品、上水平”的办学思路,坚持“育人为本”、“教学优先”、“质量第一”的教育教学理念,对学生实施综合培养,不断加强本科教育,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建立起了适应新世纪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教学体

历史变迁


学校坐落在天津的高校园区南开区七里台,校园占地面积14657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9万平方米。

肇基学府 洋洋大风(初创时期)

天津大学的前身北洋大学始创于中日甲午海战之后。当时天津海关道盛宣怀通过直隶总督王文绍,禀奏清光绪皇帝设立新式学堂。光绪二十一年八月十四日(1895年10月2日),光绪皇帝御笔钦准,成立天津北洋西学学堂,并由盛宣怀任首任督办,校址在天津北运河畔大营门博文书院旧址。从此,诞生了中国近代的第一所大学。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北洋西学学堂正式更名为北洋大学堂。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津京,学堂校舍为敌兵所霸占,设备、文档案卷遭毁坏,学校被迫停办。以后不容学堂复课,至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4月学堂方在西沽正式复课。1912年1月,北洋大学堂改名为北洋大学校,直属育部,1913年又改称国立北洋大学,此后一直沿用此校名至1928年更名为国立北平大学第二工学院。

1899年,天津北洋大学堂的第一届学员毕业了。第二年元月,学堂颁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张大学文凭。由于成绩最优,从香港考入的学员王宠惠有幸成为“钦字第壹号”文凭获得者,他学的专业是法律。1905年,王宠惠获耶鲁大学法学博士学位。1912年,他出任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外交总长。北洋大学从1895年至1911年共有毕业或肄业生518人,其中资送出国52人(不包括自费留学生)。该校为我国近现代科技教育事业培养了一大批奠基的专家学者,他们多为国家社会所倚重,对采矿、冶金、土木、水利、机械工程、铁路交通、财政金融、政法、外交等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任课教师多为中外硕学鸿儒,尤以美、日、英、法、德、俄学者任主课,教材也多采用外文原版。此外,北洋大学堂还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保证能够实现培养高层科学人才的目的。由于治学严谨,校风朴实,当时在国内北洋大学与哈佛、耶鲁齐名,毕业生可免试进入美国一流大学攻读研究生,因而被誉为“东方的康奈尔”。

1915年张太雷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京师大学堂(现在的北京大学)法律预科,但由于京师大学堂学制长,估计自己的经济条件难以支持,他就未入北大就读。期间打听到北洋大学学费便宜,且预科班为期半年,他便兴冲冲地携好友一起报考北洋大学的法律预科。凭借优异的成绩,张太雷与北洋结了缘,一呆就是5年。冯海龙说,张太雷是在北洋大学培养下,思想得到了升华,从爱国青年成长为共产主义者。五四前夕,在北洋大学求学的张太雷接触到了马列主义思想。五四运动更是唤醒了中国的热血青年。积极参加革命运动,不断探索革命理论的张太雷逐渐成长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据《益世报》记载,五四运动期间,为抗议当局镇压学生运动,北洋大学学生纷纷罢课,并组织44个演讲团。张太雷等4人组成的演讲第二团赴塘沽演讲。此时,张太雷彻底摒弃了传统中的读书是为了仕途和过安稳生活的观念,为了信仰、为了国家和人民而抛家舍业,义无反顾。

天津北洋西学学堂一开始就是名符其实的大学,并以高水平的新式大学出现。创办之始就按照美国模式办学,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科书、教学方法上,全面引进西方教育模式。此外,北洋大学堂还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保证能够实现培养高层科学人才的目的。由于治学严谨,校风朴实,当时北洋大学与哈佛、耶鲁相伯仲,毕业生可免试进入美国一流大学攻读研究生,因而被誉为“东方的康奈尔”。学堂设立头等学堂(大学本科)、二等学堂(预科),学制各为四年,经过八年,培养出专门人才。同时,资送头等学堂毕业生出国留学也是学堂创办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创办之时,头等学堂设专门学(即科系)四门:工程学、矿务学、机器学、律例学,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学堂增设铁路专科,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又设铁路学堂,上述学门皆为当时中国社会所急需,体现了北洋大学“兴学救国”的创办宗旨。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北洋大学堂开学复课时,分设法律、土木工程、采矿冶金三个学门,后应外交需要附设法文班、俄文班,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开办师范科,至此北洋大学已成为包括文、法、工、师范教育诸科,初具综合性的新式大学。

筚路蓝缕 穷理振工(专办工科时期)

1919年原采矿冶金学门又分为采矿学门、冶金学门。1917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对北洋大学与北京大学进行科系调整,北洋大学改为专办工科,法科移并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工科移并北洋大学。从此,北洋大学进入专办工科时代。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在教育上试行大学区制,北洋大学改称“北平大学第二工学院”。不久大学区制废止,北洋大学暂称“国立北洋工学院”。

从1920年6月起,北洋大学专办工科,设有土木、采矿、冶金三学门;后学门改称系,至1935年北洋工学院设有矿冶、土木、机械、电机共四个系(内分七个工程组);为了提高学术及技术水平,北洋工学院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开始成立研究所,1934年,其组织章程(含招考研究生)经教育部核准,1935年初,开始招收研究生,首届研究生于1937年“七七”事变前毕业,并被授予硕士学位。

三工连理 薪火相承(抗战时期)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7月30日,天津沦陷。9月10日,教育部下令“以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院校为基干,设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3月,西安临时大学改称国立西北联合大学。7月教育部指令西北联大改组为西北大学、西北工学院、西北师范学院和西北医学院。

国立西北工学院(又名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工学院)由北洋工学院(今天津大学)与北平大学工学院焦作工学院(今河南理工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东北大学工学院(今东北大学)合组而成,学院设在陕西固县古路坝,初设土木、电机、化工、纺织、机械、矿冶、水利、航空八个系,后又增设工业管理系。

1941年10月,中国工程师学会及各专门工程学会在贵阳举办联合年会。借此相聚之机,各届北洋校友就复校事宜进行了磋商,会谈决定在呼吁恢复国立北洋工学院的同时,筹设私立北洋工学院,由全国北洋校友共同筹办。在此压力下,国民政府行政院于1942年12月将原浙江省立英士大学升格为国立英士大学,将其工学院划出,独立为国立北洋工学院,任陈荩民为代理院长,因工学院地处浙江泰顺百丈口镇,故史称“泰顺北洋工学院”。与之相呼应,李书田于1944年春在西安筹建了北洋工学院西京分院,下设土木工程、水利工程两系,并以北洋治学精神主持西京分院,分院学生刻苦攻读,奋发读书蔚然成风。

百川归海 西沽重兴(理工结合时期)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天津收复。北洋广大师生和各地校友提出了恢复国立北洋大学的强烈要求。1946年初,教育部正式下令恢复国立北洋大学,着力在天津西沽北洋大学原址复校。此后,泰顺北洋工学院、北洋工学院西京分院、西北工学院和北平部(理学院院长陈荩民接受“北平临大第五分班”,建立北洋大学北平部)四校师生先后返津参加复校。

1945年10月22日北洋大学正式复校开学。复校后的国立北洋大学,在原来工学院的基础上,增设了理学院,从此北洋大学进入理工结合时期。工学院初下设土木、水利、采矿、冶金、电机、航空、机械、化学工程学系八系,后增设建筑工程学系和纺织工程学系;理学院设置与工学院关系密切的物理、化学、数学、地质学四个基础学科系。复校后,北洋大学以“研究高深学术,培养专门人才”为宗旨,制定了“决不忽视穷究学理,同时注重科学应用,使理工有机结合起来”的教学方针,并积极付诸实施;同时,成立土木、水利、采矿、冶金和化学工程等五个工程研究所,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与科学研究,并着手招收研究生,以培养高级专业人才和研究人员,被各界誉为“科学建国的堡垒”。

改天换地 北洋新生(建设多科性工业大学时期)

1949年1月,天津解放,4月,北洋大学在原校址正式开学复课。

1949年11月起,北洋大学隶属中央教育部直接领导。此后,北洋大学师生积极配合新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造,进行了增强教师阵容、课程改革、管理体制改革等一系列改革,初步完成了学校的新民主主义改造。改造后的北洋大学实行校、院、系三级管理,学校设立理学院、工学院,共设有物理、数学、冶金、土木、水利、采矿、机械、化工、航空、纺织、建筑工程、地质工程等12个学系,学系下设水利实验室等14个实验室,还设有机械实习工厂与纺织实习工厂。同时,北洋大学的科学研究和培养研究生工作,在改造后也取得了充足的发展,设有冶金、土木、采矿、水利、化工等5个工程研究所,成为当时我国培养研究生的重要基地。

1951年9月22日,北洋大学与河北工学院合并,定名为天津大学。

在半个多世纪的历程中,北洋大学为祖国培养了数千名高级专门人才,成为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各界的栋梁,为我国采矿、冶金、石油工业的创建,为机械、水利、土木工程的开拓,为纺织、化工、航空、电机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五四”运动天津各界联合会副会长马千里、外交家王正廷、数学家秦汾、矿冶学家王宠佑、法学家王宠惠、海牙国际大法官徐谟、诗人徐志摩等杰出人才都曾就读于北洋大学。革命先驱、广州起义总指挥张太雷烈士也是北洋大学早期毕业生,同时,包括陈立夫、叶秀峰等“一代枭雄”皆毕业于天津大学的前身“北洋大学”。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法学家赵天麟、教育家张含英等曾任北洋大学校长。机械专家石志仁、化工专家侯德榜等曾在校任教,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 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副书记何勇,原国资委主任李融荣等也都毕业于天津大学。在大批校友中,有50余名专家、学者成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之前,天津大学设土木、水利、采矿、纺织、冶金、机械、电机、化工、地质、数学、物理共11个系。

院系调整中,南开大学工学院,津沽大学工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燕京大学、唐山铁道学院(今西南交通大学)的化学工程系,北京铁道学院(今北京交通大学)的建筑工程系等院系并入天津大学;从天津大学调出的科系有:

抽调数学系、物理系并入南开大学;

抽调冶金系、采矿系金属矿组组建北京钢铁学院(今北京科技大学);

抽调地质组组建北京地质学院(今中国地质大学);

抽调采矿系采石油组并入清华大学;

抽调电信系至北京邮电学院(今北京邮电大学);

抽调采矿系采煤组至中国矿业学院(今中国矿业大学);

抽调水利系农田水利及土壤改良专业至武汉水利学院(现已并入武汉大学);

抽调土木工程系测量专业至武汉测绘学院(现已并入武汉大学);

抽调矿冶工程系调唐山成立河北矿冶学院(今河北理工大学);

纺织工程系调出成立河北纺织工学院(今天津工业大学);

化学工程系造纸专业调往天津轻工业学院(今天津科技大学)。

1958年又从天津大学抽调力量重新组建河北工学院(今河北工业大学)。

经过全国规模的院系大调整,一方面,天津大学集中了并入院系的优势,成为全国重点工科大学;另一方面,从天津大学调出的科系历史悠久、优势突出,把北洋大学的优良传统带到了祖国各地,为新中国工业体制的建立与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调整后,天津大学迁入南开区七里台新校址,下设机械工程系、电力工程系、电信工程系、土木建筑工程系、化学工程系、纺织工程系、水利工程系7个工系,20个专业和13个专修科,另设化工研究所和石油工业学校。此后,经过几年的调整、发展,天津大学已逐步形成为多科性工业大学格局,并在此基础上阔步前进,将学校建成了全国规模最大的多科性工业大学之一;1955年天津大学重新招收研究生,着力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形成了完整的研究生培养体系,成为我国重要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1958年8月13日,毛泽东主席视察了天津大学,并就学校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高等学校应抓住三个东西:一是党委领导,二是群众路线,三是把教育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1958年末在北京举行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展览会”上,天津大学展出的项目居全国高校之首,受到各方面的重视。1959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高等学校中指定一批重点学校的决定》,天津大学被定为首批16所重点大学之一。在此前后,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周恩来、邓小平等也先后来校视察工作,对天津大学的工作和已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和赞扬。

1966年,天津大学设有无线电电子工程、光学与精密仪器、水利工程、机械制造工程、动力与自动化工程、土木建筑工程、化学工程等7个系、38个专业。在随后的十年“文革”期间,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工作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影响了学校事业的正常发展。1977年全国恢复统一高考后,天津大学全面拨乱反正、整顿教学科研秩序,教育质量日益提高,并于1978年恢复招收硕士研究生。1978年2月,天津大学第一批恢复了文革前直属教育部领导的重点高校地位。

锐意改革 日新月异(改革开放到百年校庆,新的发展时期)

1979年1月,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工作会议隆重召开,提出了把高等学校办成教育中心和科研中心的奋斗目标。会后,天津大学提出了把学校办成理工结合的综合性大学的建设目标,大胆革新,调整系科设置,兴办理科专业和理工结合的新专业,加强基础理论和技术基础。经过筹备调整,学校将原土木建筑工程系更名为土木工程系,原无线电工程系更名为电子工程系;在原机械制造工程、精密仪器工程、电子工程系、电力及自动化工程、化学工程、土木工程、水利工程等7个系的基础上,增加了计算机科学工程、热物理工程、建筑、船舶工程、工业管理工程、基础科学6个系;另有马列主义、体育、中文等3个直属公共课教研室;新增了系统工程、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应用力学、工程热物理等5个专业。全校由原来的38个专业发展到43个专业,并筹备建立化学、生物及医学仪器两专业。调整后的系科和专业的更新,既有尖端科学,也有基础科学,学科布局合理,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在学生培养上,学校提出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方向,不断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注重教学实践,使学生既能打好理论基础,又能获得基本技能和必要的实际锻炼。通过各类社会实践比如进行爱心社区服务、为天津津联搬家公司提供宣传等让学生们更加体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1981年10月,国务院决定高等学校实施学位制并授权天津大学为学位授予单位;同年,学校在1978年恢复招收硕士研究生的基础上,开始招收第一批博士生。1984年,教育部批准学校为首批试办研究生院的高校。

1978年中共中央召开全国科学大会。会上,天津大学的36项科研成果获奖,极大地振奋了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研究精神。随后学校采取了有力措施,健全科研机构,加强组织管理,大力修订和落实学校科研规划,突出重点,缩短科研战线,并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1980年,全校已建立和在建研究所(室)共14个,并承担了一大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当年即完成科研项目25项。

1980年,天津大学举行了建国以来的第一次校庆――85周年庆典。此后,学校加大改革力度,于1983年成立了人文社会科学系,将原化学工程系分为化学工程、应用化学、化学三个系,基础课部分为数学、物理、力学、外语四个系。1984年,学校制定了《天津大学1984~1990年发展规划》,提出了把天津大学办成具有工科、理科、文科和管理学科的综合性高等学校的规划目标,并规定了具体的实施指标,为学校的发展绘制了美好的蓝图,标定了发展方向和目标。到1985年底,学校综合性大学的格局已基本形成,专业设置日趋合理,系科有了较大充实和发展,全校建有研究生院、管理学院、石油化工学院,设有20个系,52个本科生专业,16个重点学科,13个博士点,45个硕士点,有14个研究所(室),77个实验室,8个实习和生产性工厂。

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学校又设立了技术经济与系统工程系,增设了生物化工、工业工程、国际工程管理、经济法等专业。到1995年百年校庆前,全校共有21个系,59个本科专业,其中工科系14个,理科系3个,文科系2个,管理科系2个,此外学校还建立了成人教育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国家教委高等工程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基本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办学模式。全校有各类在校生13000余人,其中本专科生9300余人,研究生2100余人,外国留学生、进修生100余人,另有成人教育学生200余人。至此,一个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现代化大学已初具规模。

百年风华 再攀高峰(向综合性大学发展时期)

1995年是天津大学光耀辉煌、永载史册的一年。5月,天津大学顺利通过国家教委“211工程”部门预审,成为我国首批建设的若干所重点大学之一;10月2日,天津大学(原北洋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庆典隆重举行,古老的学府从此跨入了新世纪的征程。1995年10月2,天津大学(原北洋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庆祝大会隆重举行,全校师生员工和2万余名海内外校友参加了这一盛大庆典。百年校庆之际,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乔石、李瑞环、荣毅仁等分别题词,李瑞环、李岚清、吴阶平、孙孚凌等出席庆典,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天津大学的亲切关怀。

百年校庆后,天津大学奋勇前进、矢志改革,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提高办学效益,学校从1997年始积极推行学院制改革,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将原有的办学系和所组建为11个学院。同时,从1985年起学校即开始试行有计划、有指导的学分制,现已基本完善。在此基础上,学校又进行了专业结构调整,注意体现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学科交叉与综合精神,着力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今天,天津大学的本科生培养质量,总体上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一流大学的水平。1999年5月,学校顺利通过了教育部组织进行的本科生教学工作优秀评价。

一百一十多年来,天津大学先后为我国培养了10万余名合格毕业生,他们中间的大多数已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骨干力量。天津大学的发展也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李鹏、李瑞环、李岚清等曾先后来校视察,对天津大学的发展给予了热情关怀和有力支持。

新世纪已经到来,学校制订了面向21世纪的总体发展目标。在“实事求是”校训的指引下,天津大学全体师生正朝着建设世界一流水平大学的目标而不断努力前进。

学校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余国琮教授 著名化工蒸馏专家

周 恒教授 著名流体力学专家

彭一刚教授 著名建筑学家

张春霆教授 著名生物物理学家

姚建铨教授 著名激光与非线性光学专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曹楚生教授 著名水利工程学家

王静康教授 著名化工工业结晶专家

沈家祥教授 著名制药工程专家

叶声华教授 著名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专家

陈予恕教授 著名一般力学专家

余贻鑫教授 著名电力系统分析、规划与仿真专家

钟登华教授 著名水利工程学家

邹 竞教授 著名感光材料专家

苏万华教授 著名内燃机专家

双聘两院院士:

谢世楞工程院 (双聘)海岸动力及海岸工程专家

邬贺铨工程院 (双聘)通信工程专家

时铭显 工程院 (双聘)化学工程与设备专家

刘昌孝工程院 (双聘) 药代动力学专家

吴祖泽中科院 (双聘) 实验血液学专家

韩其为工程院 (双聘) 水利工程专家

王 浩工程院 (双聘) 水利工程专家

侯立先 工程院(双聘)环境工程专家

历任校长


北洋大学堂时期 (1895.10-1912.1)

盛宣怀首任督办1895.10-1896.10 丁家立(校长)

李岷琛督办 1896.10-1903

唐绍仪督办 1903-1904

梁敦彦督办 1904-1907

梁如浩督办 1907-1908

蔡绍基督办 1908-1910

钱明训督办 1910-1911

王修植总办(总理全校事务)1897-1902

蔡绍基总 办 1902.8-1903.6

钱嵘总 办 1903.6-1903.8

沈桐总 办 1904.9-1905.1

丁惟鲁监 督(总理全校事务) 1905.2-1906.1

蔡儒楷监 督 1906.1-1911.12

徐德源监 督 1911.12-1912.1

北洋大学校时期(1912.1-1913.2)

徐德源校 长 1912.1-1913.3

国立北洋大学时期(1913-1928.7)

蔡儒楷校 长 1913.2-1914.3

赵天麟校 长 1914.3-1920.1

冯熙运校 长 1920.1-1924.8

刘仙洲校 长 1924.9-1928.7

北平大学第二工学院时期(1928.7-1929.6)

茅以升校 长 1928.7-1929.6

国立北洋工学院时期(1929.7-1938.7)

茅以升院 长 1929-1930.6

蔡远泽院 长 1930.7-1932

李书田院 长 1932-1938.7

西北工学院时期(1938.7-1946.5)

李书田筹委会主任 1938.7-1939.2

赖琏院 长 1939.2-1943.10

潘承孝院 长 1943.10-1946.5

泰顺北洋工学院1942.12-1946.5

陈荩民院 长 1942.12-1946.5

北洋工学院西京分院1944-1946.5

李书田院 长 1944-1946.5

国立北洋大学时期(1946.5-1951.9)

茅以升校 长 1946.5-1948.8

张含英校 长 1948.8-1949.4

刘锡瑛校 长 1949.4-1951.9

天津大学时期(1951.9-至今)

刘锡瑛校 长 1951.9-1952

吴德校 长 1952-1957

张国藩校 长 1957-1966

臧伯平校 长 1977-1978

李曙森校 长 1978-1982

史绍熙校 长 1982-1986

吴咏诗校 长 1986-1993

李光泉校 长 1993-1997

单平校 长 1997-2006

龚克校 长 2006-2011

李家俊校长 2011-至今

重点学科


7 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化学工程与技术、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建筑学、水利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8 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流体力学、机械设计及理论、动力机械及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通信与信息系统、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结构工程。

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技术经济及管理

27个天津市重点学科:

附件

天津市高等学校第四期重点学科名单

(天津大学)

学科代码 学科名称 所在学院(部)

0401 教育学 教育学院

0701 数学 理学院

0703 化学 理学院

0801 力学 机械学院

0802 机械工程 机械学院

0803 光学工程 精仪学院

0804 仪器科学与技术 精仪学院

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学院

0807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机械学院

0808 电气工程 自动化学院

0809 电子科学与技术 电信学院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电信学院

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 自动化学院

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学院

0813 建筑学 建筑学院

0814 土木工程 建工学院

0815 水利工程 建工学院

0817 化学工程与技术 化工学院

0824 船舶与海洋工程 建工学院

0830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学院

0831 生物医学工程 精仪学院

0833 城乡规划 建筑学院

0834 风景园林 建筑学院

0835 软件工程 软件学院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学部

1202 工商管理 管理学部

1204 公共管理 管理学部

专业设置


☆统招本科专业设置(55)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程力学、热能与动力工程、工业设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生物医学工程、光电子技术科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集成电路(2009年起开设)、物联网(2011年起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建筑学、城市规划、艺术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工程、制药工程、分子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电子商务、材料科学与工程、工业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财务管理、应用物理学、工商管理、数学与应用数学、法学、应用化学、英语、汉语言文学、药学、软件工程、动画、园林、食品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职教师资)、金融学、功能材料、物联网工程、微电子材料与器件。

☆硕士专业设置(151)

中国哲学、科学技术哲学、金融学、统计学、数量经济学、经济法学、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职业技术教育学 、应用心理学、体育教育训练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国现当代文学、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艺术学、音乐学、美术学、设计艺术学、戏曲艺术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舞蹈学、基础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凝聚态物理、声学、光学、无线电物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物理化学、遗传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工程力学、工程分析与计算力学、工程测试与强度分析 、振动与控制、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工业设计、光学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 、制冷及低温工程、化工过程机械、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物理电子学 、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光电子技术 、通信与信息系统 、信号与信息处理、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 、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技术科学、建筑环境设计、岩土工程、结构工程 、市政工程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建筑工程技术与管理、建筑材料、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工结构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海洋资源与环境、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 、应用化学、工业催化、制药工程、环境化工、生物分子工程、膜科学与技术、材料化学工程、发酵工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 、轮机工程、水声工程、核燃料循环与材料、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食品科学、蔬菜学、药物化学、药剂学、生药学、药物分析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药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业工程、工程管理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药事管理、会计学、企业管理、旅游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行政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情报学。

☆博士专业设置(92)

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生物物理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工程力学、工程分析与计算力学、工程测试与强度分析、振动与控制、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光学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化工过程机械、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光电子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致导与控制、计算机应用技术、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技术科学、建筑环境设计、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市政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建筑工程技术与管理、建筑材料、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工结构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海洋资源与环境、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应用化学、工业催化、制药工程、环境化工、生物分子工程、膜科学与技术、材料化学工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环境科学、环境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业工程、工程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药事管理、会计学、企业管理、旅游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 职业技术教育学。

学科排名


2007~2009 教育部学位中心全国一级学科排名,天津大学的整体位置

一级学科名 全国排名

化学工程与技术 第1名

仪器科学与技术 第1名

光学工程 第2名

船舶与海洋工程 第3名

建筑学 第3名

水利工程 第3名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第5名

电气工程 第6名

土木工程 第6名

管理科学与工程 第4名

环境科学与工程 第9名

生物医学工程 第10名

力学 第11名

公共管理 第14名

材料科学与工程 第10名

工商管理 第16名

信息与通信工程 第19名

电子科学与技术 第20名

机械工程 第21名

控制科学与工程 第21名

化学 第29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第30名

数学 第36名其中化工专业通过“Master Level”国际认证。该认证标志着天津大学化工专业已经与英国的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和帝国理工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的化工专业共同跻身世界前列。天津大学化工专业成为国内高校首家通过IChemE认证的专业,天津大学也成为亚洲仅有的两所通过该高级别“Master Level”认证的高校。

教育部一级学科工学学科前3名排名中,天津大学有六个进入,位列中国大学第二位。

主实验室


主要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工程实验室:多晶硅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国家文物重点研究基地:文物建筑测绘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绿色合成与转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先进陶瓷与加工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光电信息技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电力系统仿真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港口与海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定量系统生物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微光机电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重点实验室:天津市电力系统仿真控制重点实验室、天津市生物与制药工程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重点实验室、天津市港口与海洋工程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应用催化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天津市现代工程力学重点实验室、天津市低维功能材料物理与制备技术重点实验室、天津市过程检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天津市生物医学检测技术与仪器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建筑物理环境与生态技术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土木工程结构及新材料重点实验室、天津市材料复合与功能化重点实验室、天津市现代连接技术重点实验室、天津市膜科学与海水淡化技术重点实验室、天津市现代药物传递及功能高效化重点实验室、天津市非线性动力学与混沌控制重点实验室

研究院(所、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精馏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发酵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业结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科技成果重点研究推广中心:工业结晶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化工填料塔及塔内件技术研究推广中心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形状记忆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轻型动力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绿色精制过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监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天津市工程中心:天津市微纳制造技术工程中心、天津市工业结晶技术工程中心、天津市快速成型技术工程中心

来源;天津大学主页学校概况最新版介绍

院系设置


机械工程学院 建筑学院 化工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理学院 管理与经济学部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文法学院 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已撤销) 成人教育学院 网络教育学院 软件学院

教育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仁爱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求是学部

机械工程学院简介机械工程学院成立于1997年,是天津大学最具实力的学院之一。学院设有机械工程、力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3个一级博士点学科和博士后流动站,下含1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7个硕士点、2个工程硕士点、其中动力机械及工程、流体力学、机械设计及理论为国家重点学科。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科力学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国家工科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也设在该院。学院设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程力学、热能与动力工程、工业设计4个本科专业。

机械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有教职工约300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教育部长江学者6名,教授57名(博导51名),副教授80余名。学院现有在校博士生近300人,硕士生近600人,本科生1250余人,专科生250余人。

建院以来,学院始终以将天津大学建成国内外知名高水平大学为奋斗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播精择粹”的办学理念,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教学教改、人才培养、以及对外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近5年来承担国际合作、国家、部委和企业委托课题50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逾4000万元,获国家级科技奖励3项、省部级科技奖励30余项、国家教学成果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20余项,出版专著教材50余部,全国优秀博士论文1篇,全国大学生科技竞赛奖励多项,有5门课程被列入国家级精品课程。学院与多所国际知名大学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主办或承办了多个国内外学术会议。此外,学院还不断优化办学资源,以学院工业创新中心为平台,与多个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联合实验室,为拓展研究型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开辟了新的途径。目前,机械工程学院正在密切结合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十一五”计划,抓住机遇,开拓常新,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校训及注释


天津大学(北洋大学)的校训为“实事求是”,由建校初期北洋大学原校长、著名法学家赵天麟首倡并承继至今。赵天麟任校长期间(1914-1920)总结北洋大学近二十年办学经验,概括出“实事求是”四个字,以之教导学生遂成为校训,一直沿袭至今。

“实事求是”一词出于《汉书河间献王刘》,文中说刘德“修古好学,实事求是”。后被人们沿传引申,毛泽东也曾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作过这样的论述:“‘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些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赵天麟以这四个字首倡于北洋大学。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对待科学技术知识,端正学风。对昔日的北洋大学和今天的天津大学在治学、育人诸方面都起到积极作用,产生了深远影响。

赵天麟坚持严字当头,以讲求高质量为教学目标。他在1925年北洋大学三十周年校庆祝词中写到:

形上形下,聚精会神。

人文渊薮,日新又新。

猥长其曹,改制伊始。

一得之愚,实事求是。

忆当髫稚,蛾术于斯。

归自海外,乃辱皋比。

教学相承,渊源接续。

从事此间,厥情最笃。

别来数稔,时复念兹。

达材成德,与有荣施。

云霞蒸蔚,盛会欣逢。

洋洋学海,万派朝宗。

这一段祝词是赵天麟办学思想的回顾和总结,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和集中精力从事教学工作,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的抱负。

天津大学在继承这一优良校训的基础上赋予了新的内涵,即办事求学,要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诚实守信,并注重求索真相,开拓创新,把握规律。天津大学继承了北洋大学的优良校风和学风,恪守“实事求是”的校训,在教学上,明确提出了“严谨治学,严格教学要求”的“双严”方针,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对教师严格聘任,讲求真才实学,并要求教师兢兢业业,诲人不倦,讲授认真,教学方法具有引导性;对学生严格挑选,严格考核,严格管理,并要求学生自觉自重,勤奋好学,注重素质的全面提高。

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歌


校歌作者 萧友梅、廖辅叔

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歌

1=D 4/4

行进速度

. . . . .

1﹒1 5 5 | 3 4 6 5 | 35 1 5 43 | 2 0 3 3 | 23 4 4 4 | 3 4 5- |1﹒1 55 36 |

 ̄  ̄  ̄  ̄  ̄  ̄  ̄

花堤蔼蔼, 北运滔滔, 巍巍学府北洋 高。 悠长 称历史。建设 为同胞。 不从纸上呈空

︵ ︵

5 333 2 6 | 5 23 1 0 | 30 30 30 0 | 30 60 50 0 | 30 30 60 0 | 20 30 10 0 |

 ̄ ̄  ̄  ̄  ̄  ̄  ̄  ̄  ̄  ̄  ̄  ̄  ̄  ̄  ̄

谈要实地把 中 华改 造。 穷 学 理, 振 科 工, 重 实 验, 薄 雕 虫。

. . .

5 - 56 7 | 1 7 6 5 | 4 - 43 2 | 17 1 2 - | 3 - 34 5 | 2 1 7 6 | 5 5 6 5 |

 ̄  ̄  ̄  ̄

望 前驱之 英华卓荦, 应 后起之 努力追踪。 念 过去 之 艰难缔造。 愿一心一

. . . .

7 - - 5 | 6 7 1 2 | 1 - 1 0 |

德 共 扬校誉于 无 穷。

知名校友


院士

屠海令 谢克昌 王之玺 黄汲清 张维 魏寿昆 叶培大 吴自良 周志宏 张沛霖师昌绪 高景德 高为炳 高镇同 母国光 李恒德 梅自强 陈俊勇 陈秉聪 谢礼立 梁维燕 袁晴棠 张寿荣 唐明述 宋玉泉 彭一刚 曹楚生 石志仁 史绍熙 汪德熙 陈新民 严东生 刘仙洲 汪家鼎 余国琮 黄克智 周恒 林群 金国藩 王光远 张春霆 姚建铨 王静康 谢世楞 沈家祥 靳书粱 余建章 孙云铸 张伯声 赵非克 冯景兰 刘广志 周炯磐 叶声华 陈予恕 余贻鑫 钟登华 邹竞..............共60多位 。

两院院士

政界

盛宣怀、唐绍仪王正廷、王宠惠、陈立夫张太雷蔡儒楷秦汾王世杰曾养甫叶秀峰孙越崎王治昌(刘少奇夫人王光美父亲)张煜全徐谟李建勋刘景山刘瑞恒温应星钱永铭钟世铭(以上民国时期政界部分名人校友

吴德何勇李荣融储波王云坤聂璧初蒋心雄孙宝树散襄军陈质枫庄公惠张含英陈冀平张元龙李振东孙海麟陈全训王治平任学峰杨新成褚平王寿君武四海李永安邹广严胡振鹏程贻举张修学何国模王德惠曹秀荣朱培康吴敦夫江国镇张士儒秦朝镇张涛刘锡瑛韩纯德徐达本马龙翔杜竞一谭振雄徐赤文程士范靳书粱沈晋俞平伯杨辉林子亮潘承孝付志方王之泰张国藩齐璧亭李居昌. 景春华聂辰席宋璇涛谢克昌田向利张海国方晓宇高勇. 李亚力刘卓慧贺化纪正昆.............200余位建国后副省部级以上干部省部级以上干部数量仅次于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居全国高校第三

军界

杨恒中将 曹孟朴少将 周锡祯少将 姚树人少将 吕海寰少将 吴哲少将 戴敬升少将 赵生亚少将 王耀华少将 杜云生少将 张玉忠少将 李决龙少将 曾泉生(副兵团职)...........

企业界

曹广晶 马兴瑞 魏家福 陈有安 袁国林 马挺贵 杨长利 李跃 帅军庆 乌若思 刘大山 秦焕明. 姚发海. 胡哲一 谭旭光..........

其他知名人

徐志摩 荣智健 顾雏军 马寅初 古宣辉 志方 郑汉钧 崔恺 李兴刚 周恺 赵小钧 何振亚

卓越工程师计划


2010年6月23日,中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在天津大学启动。包括清华大学、天津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在内的61所高校,成为首批实施“卓越计划”的高校。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热能与动力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20个本科专业及茅以升班入选“卓越计划”。

学校名称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专业所属类别

天津大学 080301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支持的学科、专业

天津大学 080302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支持的学科、专业

天津大学 080303 工业设计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支持的学科、专业

天津大学 080401 测控技术与仪器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支持的学科、专业

天津大学 080501 热能与动力工程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支持的学科、专业

天津大学 080603 电子信息工程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支持的学科、专业

天津大学 080604 通信工程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支持的学科、专业

天津大学 080605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支持的学科、专业

天津大学 080606 电子科学与技术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支持的学科、专业

天津大学 080703 土木工程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支持的学科、专业

天津大学 080801 水利水电工程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支持的学科、专业

天津大学 080803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支持的学科、专业

天津大学 081001 环境工程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支持的学科、专业

天津大学 081101 化学工程与工艺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支持的学科、专业

天津大学 081102 制药工程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支持的学科、专业

天津大学 081301 船舶与海洋工程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支持的学科、专业

天津大学 081801 生物工程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支持的学科、专业

天津大学 080205Y 材料科学与工程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支持的学科、专业

天津大学 080611W 软件工程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支持的学科、专业

天津大学 080615W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支持的学科、专业

天津大学 
 茅以升班(含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四个专业)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支持的学科、专业

天津大学新校区

概述

2011年2月,天津市政府第6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天津大学新校区总体规划方案,并将天津大学新校区建设作为天津海河教育园区二期的“重头戏”之一。天大新校区的规划建设将与学校的改革发展相结合,本着稳定规模、调整结构、提高质量的思路,大幅提升学校高端人才的培养能力,增加博士生、硕士生、留学生培养数量,提升天津的国际影响力。学校将以学科群组形式实现学院的整体搬迁,教学科研主体功能将向津南新校区集中,卫津路校区将成为高端培训、医工结合、新兴学科培育的特色基地、军工科研项目的研发基地及开发电子信息和文化创意新技术新产品的创新基地。

新校区将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建设”的原则分两期建设,总建筑面积控制在130万平方米。首期建设74万平方米,2013年基本建成,学生规模将达到20000人,11个学院整体迁入新校区;二期建设完成后,进驻学生数将达到30000人。

天津大学新校区规划设计方案,凭借以人(学生)为本、方便学生学习、生活的理念,面对历史、面向未来的空间载体,紧凑密集的路网规划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最终征服了专家、天大师生和海内外校友。

学生可以躺在水边的草地上晒太阳;各种体育运动场所散落在学生需要的各个地方;沿着校园的中轴线走,感觉累了的时候,恰好有个小广场,可以歇一歇。

特点一:以人为本 前卫理念

一切以学生为中心,这可不是说说的。在天大新校园的中央,蜿蜒的水系围成了一座美丽的岛屿。在这座岛屿上,有学生们的宿舍、公共教学楼、图书馆、大学生活动中心、音乐厅等和学生生活联系最密切的建筑。学生不用走很远,就可以到公共教学楼上课、自习。教学楼之间有风雨连廊相连,学生雨天都不用打伞。而且,这个区域对于机动车是封闭的,学生们漫步在自己的生活区,非常惬意。

特点二:青坪沐暖日 风雨有连廊

尽管天大新校区的地块形状并非方方正正,方向也非正南正北,但通过设计,新校区内主要的建筑甚至河岸都是正南正北的,阳光充沛。围绕学生中心生活区的小河岸边,将设计成绿草茵茵的斜坡,学生可以三五成群地坐在河边读书、谈心,甚至可以干脆躺在河边的草坪上晒晒太阳。此外,校园内的建筑,无论是宿舍楼还是教学楼,都以五到六层的建筑为主,全校最高的建筑图书馆为40米。

特点三:科学路网 绿色出行

或许,将来大学本科生也会开着私家车上课。新校区在交通规划方面,按照本科生10%的人开车上学、硕博30%、教工80%的比例,在地上和地下设计预留了将近一万个机动车停车位,同时还有3万个自行车存放位。当然,校园内的交通,还将有电瓶车等公共交通设施,方便师生在校园内的活动。

特点四:核心思想 大学之道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段《礼记》中对于“大学之道”的阐述,体现在新天大的校园中轴线上。入门处的北洋广场,开启了天大新校区的中轴线。中轴线上,不仅有北洋亭,而且依次还有“明德大道”“集贤广场”“求是大道”“求知园”“亲民广场”“至善园”,这些道路和广场、花园的名字,不仅体现了天津大学的传统文化,也体现了“大学之道”。

相关分词: 天津大学 天津 津大 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