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唐宋八大家之王安石

唐宋八大家之王安石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唐宋八大家之王安石




基本信息


作者:康震

名称:唐宋八大家之王安石

分类:百家讲坛

语言:国语

播出时间:2011年9月9日

内容简介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是王安石留给后人的传世名句。然而,作为“唐宋八大家”中的重要成员,王安石给这个世界最大的贡献,并不仅仅在于文学,更在于政治,在于改革,在于变法。

作为北宋神宗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王安石以主持“熙宁变法”闻名于世。正是这场轰轰烈烈又戛然而止的大改革,将王安石这个名字与“变法”永远联系在了一起,也注定了他生前位极人臣,身后骂名滚滚的传奇命运。王安石生于公元1021年、卒于公元1086年,这位66岁的江西老人究竟是如何将传奇进行到底的?他的是非成败、千秋功罪,到底应该如何评说呢?

北宋时代,封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财富日益丰富。与前朝相比,官宦士人的俸禄待遇非常优厚。士大夫们普遍追求高雅而又奢侈的生活方式。很多官员的家中不仅妻妾成群,还蓄养着不少的歌姬舞女。朝廷对于这种现象不仅不会干涉,事实上还鼓励有加。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社会风气当中,贵为一国宰相的王安石,却始终坚持一夫一妻,终其一生,他始终不离不弃,没有出妻纳妾。那么,王安石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这种违背世俗常规的做法,到底说明了什么呢?

自宋太祖赵匡胤建国以来,北宋王朝一直坚持重用文臣,抑制武将的政策。文职官员普遍享有较高的政治地位与经济待遇。宰相身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是国家元首皇帝最主要的助手,是政府的最高行政首脑,他的薪酬待遇自然名列百官之首,无人可比。然而,王安石这个宰相却始终过着极为简朴甚至寒酸的生活,那种花天酒地、纸醉金迷的生活跟他无缘也无关。那么,手握重权与重金的王安石为什么甘于清贫的生活呢?

从今天开始,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走近王安石这个“唐宋八大家”中最为独特的传奇人物,揭开一段你不得不看的历史真相。

作者介绍


康震,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文学院副院长。

1989年至2000年,先后在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及文学研究所获得文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2000年至2002年,在南京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各类学术著作4部,先后荣获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奖励5项,主持、参与的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项目4项。

节目目录


01 这个宰相不寻常

02不做京官为哪般

03给力的基层一把手

04中看不中用的京官

05百年帝国烂摊子

06挑兵挑将费精神

07北宋百年第一札

08讲课也能惹出祸

09小女子掀起大波澜

10不能承受青苗之轻

11从变法到变脸

12十大罪状三不足

13熙宁新法一二三

14一张画击倒王相公

15东山再起也枉然

16冷面宰相的独特个性

17说不尽的王昭君

18翻案诗文第一家

19拗相公与司马牛

20不是冤家不聚头

21可怜人间四月天

22千秋功罪任评说

目录导读


01 这个宰相不寻常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是王安石留给后人的传世名句。然而,作为“唐宋八大家”中的重要成员,王安石给这个世界最大的贡献,并不仅仅在于文学,更在于政治,在于改革,在于变法。

作为北宋神宗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王安石以主持“熙宁变法”闻名于世。正是这场轰轰烈烈又戛然而止的大改革,将王安石这个名字与“变法”永远联系在了一起,也注定了他生前位极人臣,身后骂名滚滚的传奇命运。王安石生于公元1021年、卒于公元1086年,这位66岁的江西老人究竟是如何将传奇进行到底的?他的是非成败、千秋功罪,到底应该如何评说呢?

北宋时代,封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财富日益丰富。与前朝相比,官宦士人的俸禄待遇非常优厚。士大夫们普遍追求高雅而又奢侈的生活方式。很多官员的家中不仅妻妾成群,还蓄养着不少的歌姬舞女。朝廷对于这种现象不仅不会干涉,事实上还鼓励有加。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社会风气当中,贵为一国宰相的王安石,却始终坚持一夫一妻,终其一生,他始终不离不弃,没有出妻纳妾。那么,王安石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这种违背世俗常规的做法,到底说明了什么呢?

自宋太祖赵匡胤建国以来,北宋王朝一直坚持重用文臣,抑制武将的政策。文职官员普遍享有较高的政治地位与经济待遇。宰相身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是国家元首皇帝最主要的助手,是政府的最高行政首脑,他的薪酬待遇自然名列百官之首,无人可比。然而,王安石这个宰相却始终过着极为简朴甚至寒酸的生活,那种花天酒地、纸醉金迷的生活跟他无缘也无关。那么,手握重权与重金的王安石为什么甘于清贫的生活呢?

从今天开始,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走近王安石这个“唐宋八大家”中最为独特的传奇人物,揭开一段你不得不看的历史真相,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之王安石第一集《这个宰相不寻常》,敬请关注。

02 不做京官为哪般

宋仁宗庆历元年,即公元1041年,二十岁的王安石参加科举考试,一举夺得第四名的好成绩。在一般人看来,等待他的将是一条平步青云的光明大道。事实也正是如此。几年后,一个绝佳的机遇摆在了他的面前,只要抓住这个机遇,未来的王安石一定能够青云直上。然而,谁也想不到,二十五岁的王安石居然主动放弃了这个机遇,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王安石的一生,充满了神奇的色彩,总给人留下许多个意想不到。这一次放弃进京做官,就令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议,不知道二十五岁的王安石做出如此不合常理的选择,到底是出于何种目的?很多人可能认为这不过是年轻人一次偶然的失手。其实不然,在随后的时间里,王安石又接二连三,数次拒绝到京城做官,情愿留守在地方。那么,王安石他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呢?

按照王安石的说法,王安石之所以不愿意来京城做官,主要原因是家里人口多,婚丧嫁娶的麻烦事儿多,京城的消费水平太高,来这儿做官,仅仅依靠王安石一个人的工资,很难维持生活。不过这个理由让我们难以信服。要知道,北宋王朝对待读书人、对待文官,可以说礼遇有加。朝廷的文职官员尤其是高级官员,享有很高的政治地位与经济待遇。怎么到了王安石这儿,连日子都过不下去了?面对王安石这个死活不愿意来京城做官的怪人,北宋的皇帝与宰相们究竟打算怎么办呢?

北宋朝廷不愿意落下个不重视人才的“罪名”,对王安石这个颇有政绩的地方官投桃报李,给予王安石“群牧司判官”这样的肥缺。然而,在两年的任期中,王安石却接连上了十几道辞呈,坚决要求到地方工作。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地辞去京官,这在当时的官场上实在是十分罕见。那么,王安石到底想去哪里做官?他如此倔强而执着的做法究竟是为什么呢?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精彩解读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之王安石第二集《不做京官为哪般》,敬请关注。

03 给力的基层一把手

年轻的王安石刚刚步入仕途,就以出众的学问和人品得到了朝廷的赏识,宋仁宗多次下诏提拔他进京做官,但王安石都以种种理由婉言谢绝。他不仅坚持在地方做官,甚至还主动提出到偏远的州县任职,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为百姓做点实事。那么,在基层做官的王安石究竟会有怎样的表现?他能否成为合格的地方父母官呢?

王安石年仅21岁就踏上了仕途,作为志存高远的热血青年,他一心想要发挥自己的才学,做一番兴利除弊,造福百姓的事业,然而,现实却并非想象的如意,那么,刚刚走入官场的王安石还会遭遇怎样的尴尬呢?

王安石在地方任职期间,深刻认识到了民间的困顿和疾苦,虽然他曾经因为自己官卑人微,无法为百姓办更多、更大的事而苦恼,但他还是多次放弃了去京城做官的机会,始终坚持在地方为官。那么,当王安石独掌一方政务时,他又会有怎样给力的表现呢?

作为地方官,王安石不仅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而且有胆有识,敢想敢干,特别是他在任鄞县知县期间,兴修水利、治理农桑、兴办学校,政绩十分突出。然而,做事雷厉风行的王安石在工作中也难免犯错,那么,在遭遇失败时,他又会有怎样的表现呢?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为您诙谐解密——《唐宋八大家》之王安石第三集《给力的基层一把手》。

04 中看不中用的京官

王安石在地方为官期间,受到了百姓的敬仰,同时也得到了朝廷的赏识。宋仁宗多次下诏提携他进京任就职,他却再三找借口推辞。最终在朋友的劝说下,才勉为其难地接受了朝廷的任命。到京城去做官对别人来说是梦寐以求的好事,可对王安石来说却成了一块心病。那么,在朝为官的日子里,王安石究竟体尝了怎样的苦辣辛酸?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为您真情讲述《唐宋八大家》之王安石第四集《中看不中用的京官》,敬请收看。

05 百年帝国烂摊子

王安石走上仕途之后,尽管有多次到京城汴梁为官的机会,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不愿在京城里尸位素餐,而是一心在地方上为百姓们办点实事。然而,宋英宗治平四年即公元1067年,朝廷里发生的一件震惊朝野的大事件,也彻底改变了王安石的生活轨迹。此时朝廷给王安石下了一道圣意,召他进京做翰林学士。令人惊讶的是,一直不愿意到京城为官的王安石,这次的态度却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四十七岁的王安石毫不犹豫,立刻答应马上奔赴京城。那么,朝廷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导致王安石前后判若两人的表现,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继续精彩解读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之王安石第五集《百年帝国烂摊子》,敬请关注。

06 挑兵挑将费精神

年轻的皇帝宋神宗赵顼继位之后,面对国家外强中干的形势,一心想要励精图治,改革变法,他迫切需要找到一个得力的助手来帮助自己实现这个梦想。而此时,朝中的大臣可以说是人才济济,既有位高德重的三朝老臣,也有跃跃欲试的青年才俊,无数人梦想着成为辅佐新君的股肱之臣。

经过一番颇费周章的挑选,年轻皇帝的目光终于落到了王安石身上。这个时期的王安石,由于母亲病逝,他一直在江宁(今天的南京)的家中守孝,闭门不出。而一个人对王安石不遗余力的推荐,终于改变了王安石的人生命运。那么,到底是谁让宋神宗最终相中了王安石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继续精彩解读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之王安石第六集《挑兵挑将费精神》,敬请关注。

07 北宋百年第一札

王安石是北宋中期最重要的政治家之一,他一生从政时间近四十年,从基层的签书判官开始,直至位极人臣的宰相,撰写的奏章可谓成千上万,而这其中最著名的奏章之一就是号称“北宋百年第一札”的《本朝百年无事札子》。这份奏章是王安石回到汴京、首次觐见宋神宗之后写的,它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千多字,却提纲挈领、举重若轻,对北宋建国百年来的大政方略有十分精辟的分析。那么,这份奏章到底是如何诞生的?励精图治的宋神宗又是如何看待这份奏章的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继续精彩解读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之王安石第七集《北宋百年第一札》,敬请关注。

08 讲课也能惹出祸

王安石担任翰林学士期间,写出了著名的《本朝百年无事札子》,得到了宋神宗的极大重视。宋神宗迫不及待地要让王安石将心中的改革构想和盘托出,然而,王安石却对此迟疑不定。他深深知道,此时的朝野上下,包括宋神宗本人在内,对变法的目的、意图、内容和实施办法还不是十分清楚,朝廷里还存在着相当强大的反对势力。要想顺利地进行改革变法,就必须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然而,身为翰林学士的王安石,刚刚提出要为宋神宗和众大臣讲一次“公开课”,就引发了朝廷里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那么,王安石的这次提议究竟惹出了什么麻烦事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继续精彩解读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之王安石第八集《讲课也能惹出祸》,敬请关注。

09 小女子掀起大波澜

一心想变法的宋神宗对王安石充满期望,几次想任命他为宰相,希望他能辅佐自己成就一番事业。但皇帝宋神宗听到的各方反应,却大多对王安石不利:许多人敬佩他的才学,却不认为他具备当宰相的才能。就在这个时候,一个远在山东的民间女子引发了一起刑事案件。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件原本普通的案件,却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案件不但很快报送到了皇帝的案头,王安石也深陷其中,最终还让不少人丢官贬职。那么,王安石为什么会跟这个民间女子关联在一起?这位小女子又究竟掀起了怎样的波澜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继续精彩解读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之王安石第九集《小女子掀起大波澜》,敬请关注。

10 不能承受青苗之轻

虽然朝中很多人都对王安石的变法思路持反对态度,但热衷于改革的宋神宗,还是提拔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也就是副宰相,并且成立了以王安石为首的改革变法最高领导机构“制置三司条例司”,集政权、军权、财权于一身,开始了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全面改革。满怀信心的王安石雷厉风行,很快就颁布了两条法令—均输法和青苗法。而说到王安石变法,人们第一想到的就是这个青苗法,因为青苗法是王安石变法历程当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法令,它不但与国计民生的关系最为密切,而且引发的争论也最为激烈。那么,什么是青苗法?王安石为什么要推出青苗法?而青苗法又到底引发了哪些方面的争论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继续精彩解读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之王安石第十集《不能承受青苗之轻》,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