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坛经

坛经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坛经


《坛经》,一名《六祖法宝坛经》,是中国佛教禅宗创始者、禅宗六祖慧能(一作惠能)的传法记录。因系在法坛上宣讲的经教,故称。是中国唯一被尊为经的佛书。



内容


记载惠能一生得法传宗的事迹和启导门徒的言教,内容丰富,文字通俗,是研究禅宗思想渊源的重要依据。由于历代辗转传抄,因而版本较多,体例互异,内容详略不同。据流通较广的金陵刻经处本,其品目为自序、般若、决疑、定慧、妙行、忏悔、机缘、顿渐、护法、付嘱等十品。其中心思想是“见性成佛”,即所谓“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性,指众生本具之成佛可能性。即“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及“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这一思想与《涅盘经》“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之说一脉相承。其诱导禅者修禅的实践方法是“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念即“于诸境上心不染”;无相为体,即“于相而离相”,以把握诸法的体性;无住为本,即“于诸法上念念不住”,无所系缚。又主张顿悟说,认为“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万法尽在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同时也强调:“法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迷闻经累劫,悟在刹那间”。指出“法即一种,见有迟疾”,“法无顿渐,人有利钝”。《坛经》还发挥唯心净土思想。认为“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又说:“心地但无不善,西方去此不遥;若怀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难到。”同时主张“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指出:“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东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恶”。《坛经》的思想对禅宗的发展起重要作用。中国佛教著作尊称为“经”的,仅此一部。

相关版本信息


版本有:①法海本。学者多认为是法海据慧能讲法记录而成,是现存的最早版本。因直到近代才在敦煌发现,又称“敦煌写本”,全名《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波罗蜜经”一作“婆罗密经”),1卷,约1.2万字,这也是中国书名最长的古籍。原不分节段,日本学者铃木大拙把它分为57节。②惠昕本。晚唐或宋初僧人惠昕改编,共2卷11门,约1.4万字。据南宋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和元代马端临的《文献通考》载,为3卷16门。③契嵩本。宋仁宗至和年间(1054~1056)僧人契嵩改编。1卷10品,约2万余字。全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曹溪原本》,简称《曹溪原本》。也有认为是元僧人德异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90)的刊印本。④宗宝本。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前后,僧人宗宝改编。1卷10品,2万余字。题名《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在法海本未发现前,为最常见的流通本。1944年“普慧大藏经刊行会”刊印以上 4种版本的合编本。《坛经》注释本,有近人丁福保的《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笺注》、郭朋的《坛经校释》等。法海本和其余3本,在内容上颇有出入。如,慧能的“得法偈”,法海本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后来3本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有尘埃。”其中最关键的一句“佛性常清净”改成为“本来无一物”,以致造成论述慧能禅宗思想的分歧和困难。

作品评价


《坛经》的哲学思想,据法海本,主要是把“真如”视为最高的世界本原,说:“于自性中,万法皆见”;“性含万法是大,万法尽是自性”。“自性”指精神本体“真如”。又说:“般若常在,不离自性。”“般若”即佛教智慧,认为“自性”中本来具有智慧。《坛经》宣扬唯心主义的本体论和先验论的认识论,在中国哲学史上发生了深远影响。并且此书确立了唐以后中国禅宗发展主流的基本框架,把“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禅宗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图书信息


书 名:坛经

作 者:尚荣 译注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2010-5-1

ISBN: 9787101073720

开本: 16开

定价: 14.00元

内容简介


中国佛教注重“妙有”之思想特色的真正确立,当在禅宗。慧能南宗把天台宗肇端的“唯心”倾向推到极致,作为标志,则是《坛经》的问世。《坛经》是中国僧人撰写的著述中唯一被冠以“经”的一部佛教典籍,其核心思想是“即心即佛”、“顿悟成佛”。

图书目录


行由品第一

般若品第二

疑问品第三

定慧品第四

坐禅品第五

忏悔品第六

机缘品第七

顿渐品第八

护法品第九

付嘱品第十

相关分词: 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