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太公封齐

太公封齐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太公封齐


太公封齐

在殷郊牧野,姜尚帅诸侯联军,与殷纣王的17万大军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旷古稀有的大战,姜尚帅领的大军虽不及殷纣军队人数众多,但太公与武王巧用奇谋、分合变化,疾如闪电,猛如鹰虎,使殷军措手不及,冲得阵法大乱,《诗经大雅大明》这样记载姜尚在牧野之战中的雄姿:“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原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殷军将士无心交战,有人倒戈,有人逃跑,自相残踏,殷军大败渍散,纣王自焚于主鹿台。太公引武王入殷都朝歌,斩纣王首、妲己头以示众。遂诏告天下,宣布殷朝灭亡,周王朝诞生。

首功封齐建国本

周王朝定鼎,武王封赏功臣谋士,师尚父姜太公凭着在兴周灭纣中的首功被封于齐,太公封齐,是武王与太公靖边安周的重大决策之一。当时,齐国地方国林立,势力强盛,其中实力强大者不下十余国,如莱国,杞国、谭国、蒲姑国、奄国,还有熊国、夷维等国,这些地方邦国世居东夷,繁衍生息,根军蒂固,又因他们的居地犬牙交错,而且广交天下,形成了宽缓阔达,尚武崇仁,重地自信的民族性格。殷商曾多次征讨,均未能臣服他们。由于他们不附中原已久,周朝建立以后,他们也仍然因疑忌周王朝的征讨而与周对立不附,这样周王朝的东部边境就难于安宁。

公元前1051年,也就是武王二年,八十八岁的姜尚以兴周灭纣的首功被封于齐,侯爵,都营丘。领封之后,太公带领文武百官,携家人侍从,车乘辎重,浩浩荡荡,东行就国。他们昼行夜宿,走了好几天还有没进入齐地境内。这天他们住旅馆不久,就听店主人说:“有道是机会难得易失,这些人行动不紧不慢,哪象个赴国建都的样子。”太公听了这话中有话,预料前途可能有阻碍,遂即命令一行人,夜衣西行,黎明至国。到达营丘才知,果然已有外患发生,莱人听说太公来营丘建都,急发兵来争。太公先礼后兵,一场大战,击败莱侯,占领营丘,建都称齐。

太公建都营丘后,又遇到了内部“顽民”的阻扰,一个是《春秋繁露》记载的“诛司寇营汤以定齐国”事件,司寇营汤,巧言令色,对太公的政令缓办慢行,对百姓暴虚滥杀无辜。但口才很好,能言善变,且阳奉阴违,惑乱百姓,满口“仁义”。太公劝说他,不听从,太公令人把营汤斩首,以正政令。《韩非子右经》又载:太公封齐时,当地有被时人称为“贤人”的居士狂矞、华士兄弟,他们扬言:“我们不为天子臣,不做诸侯官,自己耕种粮食吃,自己掘井饮水,自食其力,不求名不求利。”太公入齐后听说此二人有贤名,三次登门拜访,想让他们为国家效力,但二人闭门不见,拒绝聘用。太公为了政令畅通,下令处罚他们。消息传到周公那里,周公派人传话给太公:“听说二人有贤名,处罚贤人恐怕会造成不好的影响。”太公对此回答说:“他们宣扬不为天子臣,不为诸侯做事,不为国家尽任何义务,这是贤人的行为吗?如果所有的人都象他们那样,国家的法令政策就无法实行,那么,国还像国吗?这样的人不但不是贤人,而是害群之马,害群之马不除,怎能使群马为我所用?”于是太公下令诛狂矞、华士兄弟,全齐再无违抚命令法规之事发生,局面迅速安定。五个月的时间即向周公“报政”,即汇报封齐定国后的安定局面,使周公十分惊讶,在这样一个民族关系复杂土著人性格难驯的地域,在这么短的时间能使大片疆域安定,确实是一个奇迹。据记载,齐国初封面积已达500里。《晏子春秋内篇杂下》称:“昔吾先君太公,受之营丘,为地五百里。”《毛诗正义》曰:“按大司徒职制,诸侯之封疆五百里,齐虽侯爵,以大功而作太师,当与上公同地等,故知取上公地也。”对此五百里封地,五个月使之安定,周公还问:“退莱罚逆之后,你又是如何做的?”太公回答说:“尊贤尚功,因俗简礼,凡是有德有能的人,不管民族同异,愿为齐出力的,均安排合适的位置,让他们发挥应有的作用;对东夷传统礼俗,允许沿袭使用,若有改变,也是向利于民的方向发展。所以很快就得到士民们的拥护,实现了朝野归心。”周公听了太公的话,感慨地说:“为政简易,便民顺情行政,民人自然乐于接受并为之效力,鲁国的后代恐怕要面北朝齐了。”

相关分词: 太公 封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