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泰北孤军

泰北孤军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泰北孤军


泰北孤军,泛指自缅甸北境撤往泰国北方的国民党军队。其中段希文、李文焕将军曾应泰国需要,训练泰军、出征协助扫荡苗共、泰共,维护泰北安宁;更积功获泰皇普密蓬颁授徽章、御赐泰国居留权,巩固孤军在泰北清莱美斯乐等地驻足的必要性。早期一部分的将领如李弥后来率领部队撤往台湾,麾下军眷接受台湾当局安排安居于桃园县中坜市龙冈的忠贞新村;后期归台的泰缅侨民则多定居于台北县的中和市及永和市一带;另有少数滞于缅北金三角山区从事非公开产业。



规模


泰北当地军人及其眷属总人数有七、八万之谱;至于中泰缅寮边界的华裔人口有多少,有人称约20万,实难以估算。目前泰缅侨民相关事宜以台湾当局“内政部”移民署、中华救助总会和台湾当局驻泰国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为交流最密切的窗口。

孤军沧桑简史


败北南下

1949年,国民政府在抗日胜利后,由于一连串政策错误,致民心思变;又在一连串军事失败下,中共在北京建政,国民党军力江河日下,最后连国民政府云南省主席卢汉也宣布投共。在此情况下,犹坚持效忠中华民国的李弥等众部队被迫偕同家属自云南、广西南部转进与缅甸、老挝北部接壤的滇缅边境,希望通过中南半岛北边的丛林,冒着罹患丛林疾病的危险至泰国踏上回台湾的路。

回台路漫漫

但是往泰国的这条路并不好走。除了云南省江心坡地区(今缅甸克钦邦北部)距离泰国有上千里之遥,这些持有军械的部队还因故被缅甸视同外敌,在孤军被缅军要求缴械未成下,连连遭逢武力围剿;当中许多军人和随员便因此罹难。所以,孤军必须在完全没有后援支援的绝境下、在穷山恶水中自力救济。1951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方面传来合作意愿,将在滇南以空投方式,援助孤军物资,但是人数见寡的李弥部队,其实是农民军,缺乏正规训练;所以在反攻云南时,多不敌作战经验丰富的中共军队,又因缺乏后援,遂变量为多。面对缅军时,虽然一度在缅北暂时打下比台湾数倍大的土地,但双方每以死战告终,军力物资耗损甚巨。对此缅甸便于1953年与苏联在联合国控告台湾当局“入侵”;联合国便经由泰国的同意,安排孤军来到泰缅边境的金三角和清莱美斯乐,一部分分三批52个梯次遣回台湾;另一部分在属荒山野岭的边陲地带,等候反攻故乡的佳机。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在泰国,孤军终于收到了运自台湾的新式美制武器,且重整成一支精锐部队。而论当时台湾当局掌政者蒋中正所重视之程度,据遗老回忆及“总统府”所公开之相片佐证,1953年7月间曾使蒋经国前往巡视中可见一般。蒋中正指示“择佳机,图反攻”;自愿接受“明撤暗留”指令的志愿军人,后来都能在当地收到从台湾运来的军需物资。但是为避免困扰泰国,反攻上仍须途经缅甸境内,缅军与中共以众击寡的围剿仍旧不断;联合国再次介入调停。由于孤军绝大多数都是云南人,思乡情浓,依然遵照“明撤暗留”指令。不同的是这一次形同向国际宣告,“当地军人”再有任何行动,与“中华民国政府”无关。

助泰平反,寄人篱下

因生存需要,应泰国军方要求,孤军主将段希文、副将李文焕、参谋长雷雨田与内部决议,出面协助远征泰国政府非常头疼又久攻不下的苗共和泰共。经孤军多番浴血决战再决战,最后完全将之平定,孤军亦死伤过半。消息传至曼谷,对泰国政府言之,乃天大喜讯,孤军用生命换取胜利的奋斗精神感动了泰皇普密蓬,主动邀请孤军将领踏上泰京之路,御赐公民权和居留权,由此方确定了孤军在泰北以佣军形式长久驻留的必要性。在颁授典礼上,段希文向泰皇跪下领受,由衷感激普密蓬愿意收容这批哀哀欲绝、天地不容的国际孤儿。

惨澹经营,幸遇救济

固然由于泰国人仍难以充分信任这批经过千锤百链方蜕变得骁勇善战的外籍军人,生活圈也在泰国反对党的要求下,完全被局限于泰国北部,子弟被要求不可以赴泰国一般乡镇或城市求职,仅允留住当地,面对大片贫瘠的土地活着的情况而使人不以为然,但这却是孤军孤悬异域多年,最渴求的身份。起码,他们可以凭著这个仅有的权利,合法地惨澹经营这片新家园。起初,约有20年的岁月,这批客寄在泰缅边境的荒野中、一度肩负“反共复国”大业的志愿军,论生活形式犹如难民;至1982年,始经柏杨亲访,方披露了孤军在当地仍过著没水没电的生活,引发了香港和台湾的救济风潮,孤军的生活型态和子弟的教育品质方有所改善。

发展经济,改善生活

根据汪咏黛(2007年2月出版,受托于柏杨而执笔所著之《重返异域》提及:继段希文将军之后为孤军领袖的雷雨田将军,为了美化当地荒凉的景色,派人广植樱花树,发展农业,改善了往日难民村的面貌。多年后,每逢春天,美斯乐一带由于樱花盛开而成为泰北最热门的赏樱胜地。即使当地的观光资源不若曼谷、芭达雅,就以清洁、卫生、舒适而论,当地生活水平堪属小康。

泰北孤军后裔


后裔的教育与情感归属

局势安定后,许多自缅甸掸邦、克钦邦撤出,参与扫荡泰国境内苗共、泰共等叛乱团体的泰缅孤军第一代已逐渐仙去。如雷雨田将军便是段希文将军辞世后而继任的当地领袖。多数自局势较为稳定后所出生的孤军第二代,多接受“中华民国”传统教育,追认“中华民国中央政府”所在地之台湾为祖国,因此情感上对台湾前来的人员多抱有亲切感;而自台湾前去泰北清莱一带的相关官员和民间团体,亦由于知此历史因素,对孤军后裔始终怀抱歉意、同理心和亲切感,从而拉近了交流上的情谊。例如1982年自台湾前往泰北探视的5位“立法委员”,亲见与生活变得富裕的台湾对比,孤军所驻守的美斯乐犹如难民营;在欢迎会上,“立委”因内疚激动而纷纷泣不成声,当中的葛雨琴女士回台后便投入泰北救援工作多年。 孤军后裔目前在泰北多过著安定而简朴的生活。教职人员出于尊师重道的传统,并且可与来自台湾的同胞和官员有相当密集的接触,是个相当令人称羡的职业。惟泰北地区幅员广大,目前相关资料仍需有心人士参与提供并编辑,如此泰北人民的生活型态及资讯方能更全面且多元。

后裔的发展前途

孤军自第三代起,一部分于泰北落地生根,生活型态接近小康。 由于在泰国及缅甸政府未予于泰缅境内出生的孤军后裔拥一般身份之下,除了语言和生活习惯与当地人民一般,却由于形同仅持居留权,发展受限于泰北山区,要如一般华裔泰国人般地完全融入泰国主流社会仍有着看不见的阻碍,因此用功念书‘回台湾’深造发展是子弟最稳当的坦途之一,家长遂对此多抱以全力支持。 2004年2月20日,泰北义民文史馆在中国香港、泰国、中国台湾和当地居民的捐款下,属于泰北孤军子弟的新精神堡垒已然落成。

泰北孤军后裔在台湾


后裔身份问题

缅甸或泰国地区无国籍的孤军后裔如果想返台深造,皆须高价购买假护照方能从泰国出境而入境台湾。早期侨生若以无国籍护照来台,入境后官方都会发给身份证。惟后来“政府”修改“国籍法”,学生除非是依亲或结婚,否则毕业仍须离境。由于孤军第一代从前所持之“中华民国军籍证明”皆因战时为生存需要而全面焚毁,故情感上皆以为台湾当局“教育部”和“侨务委员会”赴泰北招考大学时已理解此情,所以子弟一旦回到台湾地区,理当可以顺利求学生活并得到“政府”的保护,居住五年以上可获一般国民身份,并得以安定工作生活或毕业后顺利返泰缅且协助提高升学品质;然而,由于“内政部”所存资料,全然未包括于身在泰缅、心犹效忠“中华民国”之同胞,因此后裔来台之后,完全无从提出自己的父祖辈确为“中华民国”公民、本是忠良之后的证明,遂皆曾长期面临异常难堪的处境。但是侨生多数不愿本身的苦境让远在泰北的父老知道原委,多未将实情透露出,从而引导出更多的子弟回台就读大学。

居留与权益问题

或幸昔有作家柏杨战争小说《异域》问世,世人方知泰缅边境北方有“中华民国”侨胞;每每有泰缅侨民的相关报道出现,即引发社会高度同情,并责难政府未善尽保护国民之道。 侨生返台多年之后,因未持有“中华民国”身分证,故无法顺利经一般管道在台求职(当初返台亦无泰国或缅甸正式护照),最后形同在台湾非法居留,返泰亦有问题。

争取生存的权利

台湾当局“立法院”与“内政部”移民署曾一度回溯孤军悲壮史及保家卫国之贡献,经酌情协商,予1999年5月21日以前持伪造或变造护照‘回台湾’读书之第一批“泰缅地区无国籍学生”取得中华民国公民身分,并保证子弟所有权益,包括循一般管道在台求职所应享之劳保,及全民健康保险、国内各级选举等公权同于一般国民。惟内政部和立法院皆或有诚意但未认真地彻底解决此种问题;时常一次又一次地经过媒体公诸于世,继而引起社会关注以后,方被动地出面解释‘于法无据’或‘需要修改相关条例’。 因上述原因,造成1999年5月21日以后入境之泰缅侨生再遭逢同一困窘。2007年11月12日“立法委员”赵永清、柯俊雄曾与泰缅学生代表会谈并决议: 情同第一批所曾面临之难处,经立法委员协助,已被送往收容之“泰缅地区无国籍学生”当先解救出来; 出面坦承逾期居留的学生不会被送往收容; 委员将提案送至立法院审议,以免同样情况一再重演。 因此目前在台仍属逾期居留之第二批泰缅侨生,暂时获得不会被收容的保证,但是在赵、柯两位“立委”及曾经从旁协助的赖幸媛委员皆不在任上之后,对照今立法院案件审查速度异常迟缓的同时,侨生所企望的彻底解决办法尚在拖延之中。 2008年7月3日,面临求助无门的孤军四百余名子弟前往台湾民主纪念馆前之自由广场集结公开哭诉,引发社会大众瞩目同情。“内政部长”廖了以当夜出面承诺,将由“内政部”修订相关法规,再由“立法院”于下一会期通过,方可成全1999年5月21日以后入境之孤军子弟取得“中华民国”身份证并享有一般国民权益。现场学生见廖“部长”确实同情且有解决侨生难题的诚意,于是宣告散会。 2008年7月12日,“中华民国内政部”公告,只要是在1999年5月21日至2007年12月26日期间经“侨务委员会”、“教育部”招生列册在案的泰缅学生,除(涉)犯行使伪造、变造护照或冒用他人身分入境之罪刑外,本身“没有在最近5年内因犯罪而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之刑”的学生们,一定要在2008年的7月15日及16日亲自前往台北县中和市公所登记申请“外侨登记证”。然后“内政部”的入出国及移民署就会派遣人员将此集中为专案一并受理;并表示一旦申请人经过核可,就会核发一年效期临时外侨登记证,解决其在台居留问题

台方政策修正

2008年7月15日计有386名泰缅孤军在台子弟已经申请了“外侨登记证”,并可获得“政府”身份特赦。“内政部”预估尚有400名以上的子弟将于7月16日前往申请。移民署再度表示:只要出面坦诚是持假护照回台湾,且无因犯罪而被处以有期徒刑以上的子弟,于7月15日及16日持应备文件即允办理登记,取得内政部所核发的1年效期的临时居留证。持证人日前身份明朗化以后,虽然侨生们尚未得以合法工作,但已首先解决子弟们的居留问题;毋庸再闪避警察。内政部廖了以部长并当场鼓励学生:‘做个正当的公民!’并承诺将为学生们再努力。部长廖了以表示:尽管要全然达到泰缅侨生的期望尚费诸多时日,然而针对工作权、全民健保和1年后居留权事宜,内政部移民署定将再跨部会仔细协商,并呈请“立法院”于下一期的院会上一一解决有关泰缅侨民合法工作及加入全民健康保险等一般权益问题。 2008年7月16日有491名泰缅侨生申请“外侨登记证”,预定3个工作天之后,申请人即可前往领证。 2008年7月20日“内政部”公布,共核发873张外侨证,尚有4张申请人因事故未能即时领取。移民署表示,已主动联络,且不会影响其权益。另外,已根据这次受理的申请案件,分析其原委及侨生未能返泰缅的因素,将于1个月内提出处理方案及入出国及移民法修正草案,请“内政部”召开跨部会会议,整合成具体可行之政策建议,上陈“行政院”支持。 2008年7月31日,为深入协助无国籍学生暨侨民的历史困扰,“内政部”再公布“台湾地区无户籍国民申请入国定居许可办法”。

台湾地区无户籍国民申请入国定居许可办法


2008年8月14日,台湾当局“内政部”为解决前述因教育部、侨委会前往泰国北部招募侨生而衍生之问题,已邀集“教育部”、“侨委会”、“外交部”、“劳委会”、“法务部”及“健保局”共同研议后,最终决定通过修正“入出国及移民法第16条”,提供泰缅学生最适切的解决方案,并将函请“立法院”修法。 2009年1月8日,“立法院”经朝野协商,同意通过“入出国及移民法第16条”修正案,予自1999年5月21日至2008年12月31日期间入国之泰缅孤军后人,连同1999年5月21日至2008年8月1日期间入国之藏民于2009年2月13日将取得居留证,未来孤军子弟将同时享有合法工作权及劳健保等一切权益,3年后可正式取得“中华民国”国民身分证;藏民则时间仓促,虽确实经“蒙藏委员会”取得居留证,犹需“立法院”进一步修法藏人方可取得工作权。 2009年1月12日,经朝野多方关注与督促,“立法院”三读通过修正“入出国及移民法第16条条文”,孤军子弟与藏民由此正式取得合法居留身分。

无户籍国民领取“消费券”之办法


有关消费券将于2009年1月18日对全民发放乙事,“内政部”于2009年1月16日表示:于“民国”97年12月31日前已获核发外侨居留证者具领取资格,携带“领取消费券通知单”及“居留证”(如外侨居留证、永久居留证等)前往指定处所即可领取。若领取人“民国”98年1月18日当天无法前往,可在第二阶段2月7日至4月30日之间前往邮局领取(第二阶段的领取时间应该皆于下午1时30分开始)。而第二阶段中的2月7日下午1时30分及2月8日全天,民众在指定邮局可领取消费券。 如委托他人领券,除填妥“委托书”外,也要将居留证交给委托人供工作人员查验,还有,未成年人必须由监护人领券。发放方式为每人6张500元券、3张200元券,全民每人总金额新台币3,600圆,不能要求更换,民众领券时应该当面点清,免生争议。 如果没有收到通知单或通知单‘遗失’可如何补救?移民署指出,“领取消费券通知单”是方便提供给工作人员查验名册资料,但非领券之必备文件,所以不会影响领券权益。惟不携带者或将增加工作人员确认领取人身份的时间、影响到其他排队等候者,领取人也可能临时忘记自己的指定处所地址,故建议携带通知单,免除不必要的麻烦。民众如果不清楚应该在哪里领券,可电话询问户政事务所,亦可直接上网至 http://3600.moi. gov .tw 查询,只要输入“居留证统一证号”即可查询领券地点;此外,民众有任何与消费券有关的疑问,也可以于上午8点至晚上10点间拨打免费服务专线 0800-88-3600,由专人提供咨询服务。

相关分词: 泰北 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