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台州府城墙

台州府城墙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台州府城墙


台州府城墙位于临海市老城区。始建于南朝,北宋大中祥符年间(公元1008年至公元1016年)重建。后元代统治者下令拆毁各地城墙,台州府城墙以其防御水患的重要功能得以幸免。历代均有修缮,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建瓮城。是具有军事防御与防洪双重功能的府城城墙。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概况


台州府城座落在临海市老城区,亦即临海城。“台州府城墙”始建于何时,史书与方志均无确切的说法,唯南宋临海陈耆卿《嘉定赤城志叙山》中载:“大固

山,一名龙顾山,在(临海)州西北三百步。高八十丈,周回五里。按旧经,晋隆安末,孙恩为寇,刺史辛景于此凿堑守之,恩不能犯,遂以大固、小固名山。《壁记序》云:‘隋平陈,并临海镇于大固山,以千人护其城。’则得名旧矣”。《辞海》:说“旧城相传为辛景抵御孙恩所筑”。《辞源》认为:“东晋时郡守辛景于临海大固山筑子城以拒孙恩”。从临海的历史而言,东晋时,已经有临海郡、临海县的行政区划。很显然,东晋元兴元年(402年)辛景在大固山上的军事防卫工程为后来的台州府城奠定了基础。可以这么说,台州府城墙的雏形就在那时形成的。 台州府城大体上呈四方形,城墙东南西三面平地而建,北面蜿蜒跨建于大固山山脊。东面城墙“……自小鉴湖,循清心岭而南,萦抱旧放生池,直接城山岭古通越门土地庙处”(宋陈耆卿《嘉定赤城志》),长约二千余米。南面城墙始自今灵江大桥以东,由巾山南麓沿江而上至镇宁门;西面城墙由镇宁门折而北上至朝天门;两面城墙约长二千五百米。北面城墙则自朝天门沿大固山北上蜿蜒至山之东端,长约二千三百米。宋时曾对城墙作过实测,王象祖《重修子城记》的记载是“大城东、西、南三面为丈二千四百有奇,州后北山城为丈九百有奇”(宋?陈耆卿《嘉定赤城志》)。这与旧称城墙“周回一十八里,长二千四百九丈,高一丈八尺,阔一丈二尺”基本上相吻合。民国初年也曾对城墙作过测量,周回长度为“二千一百三十丈”(项士元《景藜阁日记》)。今实测为6000余米,四面城墙除东面城墙于1956年被拆外,余基本保存完好。

台州府城除子城二门外,原有古城门七道,东面一,西南二面六。分别为东崇和门、东南靖越门;南兴善门、镇宁门,西南丰泰门,西括苍门、朝天门。各门之上原都有

城楼,其中崇和门城楼名“惠风”,靖越门城楼名“靖越”,兴善门城楼曰“超然”,镇宁门城楼曰“神秀”,丰泰门城楼谓“霞标”,括苍门城楼谓“集仙”,朝天门城楼称“兴公”。七门中,西南面的丰泰门和括苍门因防洪的需要早已被堵塞。而东面的崇和门,则在五十年代被拆,同时被拆的还有城门外的吊桥。崇和门也是七门中唯一使用吊桥的城门。其它的靖越、兴善、镇宁、朝天四门,及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增筑的瓮城,基本上保存完好。台州府城除保留有四座城门外,尚保存“马面”六个。所谓“马面”,是指城墙中向外突出的附着墩台,因为它形体修长,如同马的脸面,故名。“马面”之设,既增强了城墙墙体的牢固性,又在城池的军事防御中得以消除战场上的死角,因此作用巨大。台州府城墙上的“马面”,因东面城墙已毁,原有的数目已不得而知。而保存下来的“马面”都在镇宁门以西至朝天门一带,由于这些“马面”把靠江上游方向的一面做成斜面或弧面,其中二个甚至把临江一面与江上游一面相合而成一个弧面。因此,就与一般古城上传统的“马面”有了明显的不同。六个“马面”的独特形制,注定了台州府城墙的特殊性,即具有军事和防洪的双重功能。这是其它古城尤其是北方古城所没有的,“可称得上是一个伟大的创造,全国罕见”(罗哲文《历史文化名城临海序》)。

介绍


台州府城墙(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年 代:宋、明

公布时间:2001年6月25日

台州府城墙平面呈方形,城墙周长6287米。西、南二面沿江城墙长237

0米,现存高度一般为7米,下宽9米,上宽4米。保存有四座城门、瓮城及八座马面。城墙内芯为宋代原构,按城砖规格可明确区分宋代以后的历代加修层面。由于城区地面不断淤积,宋代城墙已有2.5米沉于地表以下。东墙1615米于1956年被拆除。北墙长2300米,系20世纪90年代在原墙基上重修。因灵江经城外西南两面东流入海,而海潮汛位亦达城西6公里,故在城墙修筑中极其注重防洪措施。如城门在大木门外侧设有防洪闸槽;城墙马面的迎水面做成圆弧形或斜形,以减少江水冲阻力;西南城墙外侧固以捍城、内侧加筑护城,以增强防洪能力。城墙夯土做法亦极为讲究。

台州府城墙,南濒灵江,东临东湖,东南依着巾子山,西北枕着龙顾山,城垣龙蟠虎踞,以雄跨一方。原城有城门7道,城楼7座,楼冠门上,巍峨雄伟,适于当时战争的需要,易守可攻。

崇和门——惠风楼,位于城正东,近东湖,通护城河,筑有月城,架吊桥,俗称“吊桥头”。崇和门的命名是由城墙的建筑高大雄伟,匀称适当而得。惠风楼是以古城山水风光之美,把造城的实惠好处留给老百姓而得名。这正是天地合一,美不胜收。

靖越门——靖越楼,位于城东南,依巾子山近灵江。靖越门、靖越楼,门楼命名重复叠用,意在强调筑城抗敌,保家卫国,让老百姓更好地过上平安的生活。

兴善门——超然楼,位于城南稍偏东,也是东近巾子山,南濒灵江。兴善门由于靠近巾子山,山上多寺庙,佛道的做善事给人们的启示,人要多做善事,不做恶事,在城中盛行慈善而得名。超然楼靠近巾子山和灵江,古城的山水风光又是超过寻常的,如此的美丽,应当保护。而楼又在城门上,有利于观看巾子山和灵江的风光,故而得名超然。

镇宁门——神秀楼,位于城正南,南际灵江,北通州治,俗称“大南门”。镇宁门镇定而宁静,它的涵义是让老百姓的生活有一个宁静安定的家园。神秀楼这个楼名的命名,是把一种愿望寄托于此,希望把鹿城的家园建设得神奇而秀美,让人看了神往。

丰泰门——霞标楼,位于城西南角,两面靠近灵江。丰泰门的命名,是从感受台州、临海的丰富物产,人民生活的安宁,祝福年丰人寿,生活安康。霞标楼的取名,标志着鹿城人民的生活如彩云一样,多姿多彩,无限美好。

括苍门——集仙楼,位于城正西,面对灵江。括苍门是以浙东南第一高山括苍山

而命名的。集仙楼是根据传说中括苍山多仙人居住,他们在山中炼丹、练术,得道升天而得。括苍山人文景观、自然风光奇异秀美,让人遐想和向往。朝天门——兴公楼,位于城西北角,西临灵江,北倚龙顾山,是一道天然雄关,俗称“西门”。朝天门凭借龙顾山的天险,雄伟壮美,把城门取名为朝天,更使城墙显得有气魄有活力。兴公楼的取名,是为了兴盛公益事业,造福古城老百姓,让老百姓永远铭记在心。

1984年以来,台州市政府于西城中段新辟望江门,在龙顾山北面,城隍庙旁新筑北固门外,在原崇和门遗址重建崇和门。望江门的开辟,成了望江揽胜之地,门上建楼,登临其上,凭栏顾盼,大有“赤城九门数此壮,灵江千姿秀其间”之感。

特点


素有“江南八达岭”之称的浙江台州府城墙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始建于晋,是当时的台州府城,在唐代时又扩建。城依山,山傍水,水抱城,山、水、城相融,别具一格。城墙依青山蜿蜒而进,全长6000多米,兼具防御和防汛的双重功能。尤其是北固山一段,建于危崖之颠,飞舞盘旋,城楼高峙。登高远眺,江海滔滔;古城秀姿,尽收眼底。

台州府城除保留有四座城门外,尚保存“马面”六个。所谓“马面”,是指城墙中向外突出的附着墩台,因为它形体修长,如同马的脸面,故名。“马面”之设,既增强了城墙墙体的牢固性,又在城池的军事防御中得以消除战场上的死角,因此作用巨大。台州府城墙上的“马面”,因东面城墙已毁,原有的数目已不得而知。而保存下来的“马面”都在镇宁门以西至朝天门一带,由于这些“马面”把靠江上游方向的一面做成斜面或弧面,其中二个甚至把临江一面与江上游一面相合而成一个弧面。因此,就与一般古城上传统的“马面”有了明显的不同。从镇宁门方向往西延伸,以城门上部西端至“马面”正中间。第一个“马面”在镇宁门西面153.75米处,“马面”外凸6.16米,外端面宽4.2米,内宽7.5米,江上游一面呈弧形。第二个“马面”与第一个相距223.5米,外凸6.4米,外端面宽6.6米,内宽9米,江上游一面为斜面。第三个“马面”与第二个相距178.15米,“马面”外凸4.6米,内宽3.4米,外端与江上游不分面而合呈弧形。第四个“马面”与第三个相距56.3米,“马面”外凸4.4米,内宽5.2米,外端与江上游亦成弧形。第五个“马面”与第四个相距74.8米,“马面”外凸6.1米,外端面宽4.4米,内宽6.4米,江上游一面呈斜面。第六个“马面”与第五个相距101.68米,形制更为独特。其内宽7.6米,外凸江下游方向8.2米、上游方向6.45米。外端反成斜面,宽6.7米。这样,出现了或许世界上都是唯一的两个斜面的“马面”。六个“马面”的独特形制,注定了台州府城墙的特殊性,即具有军事和防洪的双重功能。这是其它古城尤其是北方古城所没有的,“可称得上是一个伟大的创造,全国罕见”(罗哲文《历史文化名城临海.序》)。

相关分词: 台州 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