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苏子文

苏子文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苏子文


苏子文,铁路勘测设计专家。长期从事铁路勘测设计和科研工作。先后参与和主持过太焦、兖石、菏兖、新焦、北同蒲、大秦、京九、秦沈、哈大、京沪高速等包括国家重点工程在内的十几条主要铁路干线的勘测设计工作。研发新技术,优化线路方案,解决了许多复杂的技术难题,提高了设计质量,节省了大量工程投资,为铁路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生平简介


苏子文,1934年12月15日生于浙江省黄岩县(现台州市)。少年

时就读于海门镇中心小学、台州中学海门分部。1950年2月直升临海台州中学。1952年8月考入上海同济大学铁路系铁道建筑专业。1954年8月毕业后分配到大连铁道部东北设计分局参加铁路勘测设计工作。1955年2月抽调到北京铁道部干部学校学习俄语。1956年4月分配到天津铁道部第三勘测设计院跟随前苏联专家谢尔巴可夫学习。1956年底前苏联专家离开后,调到院勘测处,先后参加了詹东线、石太线、滨牡林线、大郑线和京原线等铁路勘测设计工作。1963年晋升为工程师,1970年任太焦线总体设计负责人,后调到一总队任专业工程师,1978年任一总队总工程师。1979年任院副总工程师,1983年至1984年兼任技术室主任。1991年至1995年底任院总工程师,1993年10月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晋升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96年退休,任院专家组组长。1976年在唐山地震抗震救灾中加入中国共产党。40多年来,苏子文长期从事铁路选线设计工作,参与和主持过包括太焦、兖石、菏兖、新焦、北同蒲、大秦、京九、秦沈、哈大、京沪高速等国家重点工程在内的十几条主要铁路干线的勘测设计工作,审定优化了很多重大线路方案和设计方案,确定了铁路主要技术标准和设计原则,解决了许多复杂的技术问题,为国家节省了大量的工程投资。他积极组织科研,开发新技术,推动京沪高速铁路的前期工作;参与和主持过的勘测设计项目多次获奖。由于苏子文业绩突出,1991年他被评为大秦铁路一期工程建设先进个人。

1988年至1990年苏子文担任中国铁道学会线路委员会主任、副主任、1992年至1995年担任天津铁道学会副理事长。1989 年至1993年担任中国测绘学会工程测量分会委员。1988年至2000年担任天津市测绘学会副理事长。1999年被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聘为专家委员会委员。

主要科学技术成就


发展重载运输

20世纪80年代铁路重载运输是世界许多国家竞相发展的运输模式。我国提出开发“三西”能源基地,修建大秦线,解决北路煤炭外运通路运输能力严重不足的问题,都寄希望于重载运输技术。但当时在我国还是空白,许多新问题、新技术有待去解决。苏子文担任院副总工程师兼技术室主任,1985年后主管大秦线工作,他与设计人员一起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资料,反复研究,瞄准国际先进水平,打破常规,制定出新的技术标准和设计原则。结合地形利用机车动力,突破现行规范,大胆采用轻车方向限制坡度大于重车方向的双机坡(重车4‰、轻车12‰),站间距离加大到30公里;部分车站设置供万吨列车使用1700米有效长度的会车线,从而减少了线路展线,缩短了线路长度;装卸点采用环线设计,减少了设备规模;采用了长交路、轮乘制,节省机车车辆购置费3000多万元,还少修一个机务段。为确保重载列车安全行驶,首次采用微机化调度集中系统、双方向行车自动闭塞系统、单模光缆数字通信系统、第二代红外轴温监测系统。这些都极大地提高了设计质量,节省了大量的工程投资。

在工程设计上,苏子文与设计人员一起密切同施工单位协作,采用重型轨道,加强路基基床,总结推广重载路基设计施工工艺与测试技术,隧道采用“眼镜法”(双侧壁导坑法)设计与施工技术以及电气化、电力“四个两合一”设计等新技术。秦皇岛三期煤码头港站采用统管方案,环线设计、不摘钩卸车,既节省工程,又缩短卸车时间,湖东编组站,主要供组织重载列车,缩减了设备规模。大秦线一期工程于1988年底建成通车。1990年5月大秦线进行了重载列车运行试验,结果表明,机车、车辆、线路基础设施和设备,完全能满足开行万吨重载列车的要求。

在大秦线二期工程设计中,苏子文和设计人员一起在总结一期施工、运营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做了改进和完善。在设计过程中,他与设计人员进行了大量的线路方案比选工作。通过设计复查不断优化设计,降低工程造价。1992年全线配套建成。

国家验收委员会认为,大秦选线和总体布局合理,采用的各项技术装备先进,是我国建成的第一条双线电气化重载单元列车运煤专线,其综合技术水平和运输能力达到20世纪8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

1996年,苏子文组织了大秦线一亿吨配套工程设计。1998年建成投产。大秦线开通以来,运量急增,满足了各地对煤炭的需求,2003年运量达1.2亿吨。其企业和社会效益显著。

大秦线一期工程1991年获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金奖,二期工程1995年获铁道部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大秦线获全国最佳工程设计特等奖。

为满足晋煤外运组织大秦线重载列车的需要,设置了18个装煤点,大多分布在北同蒲线上。因此,国家要求对北同蒲线韩家岭至朔县段按开行重载单元列车进行电气化改造。1984年,苏子文与设计人员一起研究,深入现场,调查落实,完成该段开行重载单元列车运输设备配套设计,国内首次采用了直供加回流线的供电方案,技术合理,投资最省。该线1993年获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铜奖。装煤点由于采用了进口装煤漏斗仓不允许电力机车通过,需改用内燃机车。苏子文组织有关专业协同攻关,发明了不落弓装置,使电力机车不落弓通过漏斗仓,此技术在8个装煤点上使用后,每套设计可为国家节省配套费2000多万元,经济效益显著,现正在推广使用。

苏子文还把大秦线重载运输技术推广到其他线。20世纪80年代末,在修建朔县至黄骅港的第二条运煤大通道时,苏子文组织设计人员,在回访并总结大秦线运营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该线地形与运输特点,制定了朔黄线的主要技术标准,以开行6000吨重载单元列车为主,选定了合理的线路走向,确定了分期投资的方案,年输送能力达1亿吨以上。该线一期工程于2001年建成通车,二期工程肃黄段增二线2004年建成,通车以来运量增长较快,2003年已达5300万吨,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都很好。

1986年,准格尔煤炭经大秦线下海需要修建大同至准格尔铁路,苏子文决策其主要技术标准基本上采用重载运输模式,预留1050米到发线有效长度和部分1700米会车线,目前该线运量增长很快,2004年拟增建第二线开行重载单元列车。

优化选线方案

苏子文长期从事铁路选线设计,参与和主持十几条主要铁路干线的勘测设计工作,他深入实际,精心设计,选出了不少高质量的线路方案,为国家节省了大量的资金。

1978年至1984年,兖州至石臼所铁路是一条供宝钢和华东煤炭而修建的铁路,该线临沂至莒南段线路横跨我国著名的沂沭断裂带,经过沂河和沐河。该段地质复杂,构造运动强烈,断裂十分发育,为九度高烈度地震区,成为控制兖石线线路走向的关键。时任总队总工程师、后为院副总工程师的苏子文,亲自与设计人员一起深入现场,调查研究线路方案,组织大面积地质测绘和综合勘探工作,发现原选定桥位在安丘—莒县和昌邑—大店两个活动主干断裂间的大龙家—朱崔深断陷区内。该深断陷区南北长20公里,宽3.5~5.0公里,深80~140米,断距大于40米。后经多桥位、地震地质综合选线,合理选定了在深断陷区北侧通过的梨杭沭河桥位线路方案,沐河桥位基础稳固可靠,为降低地震影响,以低路堤通过4条主干断裂带。沂河桥位于鲁西断块与沂沐断裂带交界处,断裂发育构造复杂,经南北桥比选,采用了抗震条件较好的临沂南桥位方案,这段线路经施工运营证明基础可靠,线路走向合理。该段地震地质综合选线1987年获国家优秀工程勘察金奖。

石臼所站与港站并列受港区标高控制,设在深挖方内,不仅工程量大,还切断天然排水系统,不能保证工期。苏子文与设计人员研究提出提高港区标高的方案,在交通部一航院的配合下,采取提高翻车机标高和联络线采用6‰下坡等措施后,可减少土石方280 万方,节省1550万元,保证了工期。

兖州接轨方案,考虑了预留新菏兖线引入条件,使兖州地区铁路结构合理。1985年国家验收评价为,铁路选线和沂沐河断裂带桥位选择合理。兖石线1987年获铁道部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现今兖石线已成为晋煤外运南通道的组成部分,并已增建第二线,经济效益显著。

北京至九江铁路是贯通南北的长大铁路干线,任丘至衡水段铁路经过华北油田和滹沱河滞洪区。苏子文在前期设计中,与设计人员一起深入现场,反复调查,并与有关单位协商,经多方案比选,合理确定了经肃宁、东进西出衡水的线路走向方案,从油田边缘通过,经过滞洪区上游边缘,并扩大桥梁孔跨,以减少对滞洪区的影响,符合城市规划,运输作业顺畅。衡水至商丘段线路走向受黄河特大桥桥位控制,苏子文组织设计人员,共研究了4个黄河桥位线路方案。经现场调查,反复比选,最后推荐孙口黄河桥位方案。该方案工程投资虽多1.4亿元,但桥位好,经聊城和菏泽两地市,有利于地方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还能充分利用菏泽和刘庙区段站。上述两大线路走向方案,均得到铁道部鉴定委员会审查批准。京九线总体设计1999年获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金奖。

朔县至黄骅港铁路是衔接神朔铁路,为开发神府东胜煤田,缓解晋煤外运而修建的我国第二条运煤大通道。该线神池南至原平段线路需跨越恒山山区。1983年朔石线曾做过朔县至原平的雁门关越岭隧道方案,该段可以利用它再从朔县并行神朔线增建第二线至神池南,但是线路绕行较长。而神池南经宁武取直至原平段,距离短,高差大,地形困难,地质条件复杂,采煤区遍布,选线难度很大,尤其是宁武至原平段是北同蒲采用24‰大坡度展线越岭地段。1988年,苏子文在前期设计中,积极组织设计人员,深入现场,反复调查,采用长大隧道,12‰大坡度,大站距,合理利用沟谷展线,研究了几个不同越岭隧道长度的线路走向方案,经过初测,进行大面积地质调查和综合勘探,查明了不良地质,煤炭采空区和开采区,通过多方案比选,合理采用了避开不良地段和采空区,少压煤的长梁山特长越岭隧道(12780米)的线路方案。该方案虽多投资1.7亿元,但可缩短运营长度66公里,节省年运营费929 万元,节省机车车辆购置费9200万元,具有较好的企业和社会效益。该方案得到铁道部鉴定委员会审查批准。经施工运营证明,线路走向是合理的。

提高勘设质量

苏子文任院副总工程师和总工程师期间,重视科技管理,发展新技术,促进设计质量的不断提高。

积极推行限额设计。1987年秦沈线作为部限额设计试点,苏子文认真组织总体组制定限额设计措施,亲自深入现场逐队检查指导,改善方案,降低工程造价,努力把投资控制在限额之内,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后来,铁道部在第三勘测设计院召开了现场经验交流会,国家计委还转发了该院的经验。在院内推广限额设计后,提高了设计质量,他主管的大秦线就是在总结秦沈线经验基础上,把总投资控制在限额之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积极发展航测技术。1983年航测技术首次在朔石线初测中应用,苏子文组织勘测设计,研究制订勘测程序和方法,深入现场,帮助解决技术问题,成功地总结出一套航测程序和工作方法,并推广到其他线。苏子文任院总工程师时,带领技术处长等人到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等单位考察航测工作,提出了“加强航测工作的三年规划”,为推动本院的航测工作奠定了基础。

积极推行TQC(全面质量控制)和ISO9000认证工作。1989 年,苏子文获天津市TQC先进推进者称号。1996年至1997年,他参与组织制定勘测设计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通过了英国劳氏质量认证有限公司ISO9000认证。

重视发展新技术。苏子文积极组织科研,推动电算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他组织过多项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不少项目获得铁道部科技进步奖:“大同—北京—秦皇岛间点线能力协调的研究”1987年获铁道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大秦重载铁路修建及运营管理新技术”1999年获铁道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他在推动电算技术上,做出了很大努力,多项软件获国家或部优秀软件奖,特别是他亲自组织在发展各专业电算软件的基础上,实现了以站场、房建为龙头的站后联合设计软件,得到各方面好评,为进一步实现勘测设计一体化创造了条件。

学术交流

苏子文经常参加各种学术交流会和项目论证咨询评审工作。1986年随中国代表团在波兰参加华沙中波铁路研讨会。他多次参加国内重大工程项目和规划的论证会,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几次参加北方交通大学博士论文评审会,还多次参加铁道部设计竞标评审会以及科研项目的评审工作。

1998年退休后,苏子文任本院专家组组长,参与项目方案竞选,协助院总工程师研究解决重大技术问题,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

1999年,苏子文被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聘为专家委员会委员。几年来,作为专家组组长或成员参加过十几条铁路干线和城际快速轨道交通项目的评估工作,提出过许多对建设方案和技术标准的改进意见,提高了前期立项工作质量。他还作为特邀专家对数条地方铁路进行咨询,提出了初期缓建工程和改善设计的很多建议,节省了大量投资。

苏子文勤奋好学,不断总结经验。1962年曾编写过 《线路设计手册》 “既有线改建和增建第二线平面计算”一节的初稿,使理论与方法更为严谨系统。他在科技刊物上发表过多篇文章,还主审过《铁路项目可行性研究编制纲要》一书,主编了《大秦重载铁路工程总结》。

苏子文作为20世纪90年代一名主管技术领导,对事业严谨执著,领导作风平和,为人胸怀坦荡,处事光明磊落,生活简朴节俭,待人真诚平等,体现了一名老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和老一代知识分子正直、谦逊的品质,赢得了普遍的赞誉和钦佩。他处事决策讲究民主,不以势压人;他作风平和,不摆架子,不颐指气使,表现出儒雅风范;他谨慎行事,专心自己的职责范围,不越权干预,不为自己和身边工作人员谋取私利;他为人低调,不喜张扬,对自己要求严格。

苏子文现已70多岁,仍在默默耕耘,为发展铁路勘测设计事业发挥着光和热。

简历


1934年12月15日 生于浙江省黄岩县(现台州市)。

1954年 上海同济大学铁路系铁道建筑专业毕业。

1954-1955年 铁道部东北设计分局实习生。

1955-1956年 铁道部干部学校学习俄文。

1956-1978年 铁道部第三勘测设计院技术员、工程师、总体设计负责人。

1978-1979年 铁道部第三勘测设计院—总队总工程师。

1979-1983年 铁道部第三勘测设计院副总工程师。

1983-1984年 铁道部第三勘测设计院副总工程师兼技术室主任、高级工程师。

1984-1991年 铁道部第三勘测设计院副总工程师。

1991-1995年 铁道部第三勘测设计院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1996年至今 退休聘为铁道部第三勘测设计院专家组组长。

1999年至今 兼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专家委员会委员。

主要论著


[1] 苏子文.开展限额设计控制工程造价.中国投资与建设,1992(1).

[2] 苏子文.重载铁路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探讨.铁道标准设计,1994(5).

[3] 苏子文.大秦重载铁路工程总结(主编).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4.

[4] 苏子文.铁路项目可行性研究编制纲要(主审).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6.

[5] 苏子文,译.用有限单元法分析弹性基础上混凝土轨道板的应用.铁道第三勘测设计院科技通信,1980(单行本).

[6] 苏子文,译.钢轨的爬行及防治.铁道建筑,1959.

相关分词: 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