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宋史

宋史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宋史


《宋史》是二十五史之一,於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宋史》与《辽史》、《金史》同时修撰。《宋史》全书有本纪47卷,志162卷,表32卷,列传255卷,共计496卷,约500万字,是二十五史中篇幅最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

书名:宋史

作者:脱脱,阿鲁图等

类别:史书

出版时间:至正六年(1346年)

成书时间:元至正五年(1345年)

卷数:496卷

字数:约500万字

体裁:纪传体通史



介绍


成书过程

其最早为至正刊本,次为成化朱英重刊本。元初,元世祖忽必烈就曾诏修宋史,然因体例、年号不一而未成。元惠宗至正三年(1343年)三月,下令修辽、金、宋三史。铁木儿塔识、贺惟一、张起巖、欧阳玄等七人任总裁官,还有史官斡玉伦徒、泰不华、于文传、贡师道、余阙、贾鲁、危素等23人,脱脱於至正四年五月(1344年)辞职,中书右丞相阿鲁图继任,阿鲁图虽名为都总裁,但不谙汉字。至正五年(1345年)十月成书,只用了两年半的时间。至正六年(1346年)在江浙行省予以刊刻。

特点

《宋史》的特点是史料丰富,叙事详尽。两宋时期,经济繁荣,文化学术活跃,雕版印刷盛行,编写的史书,便于刊布流传。科举制的发展,形成庞大的文官群,他们的俸禄优厚,有很好的条件著述。加之统治者重视修撰本朝史,更促成宋代史学的发达。修撰本朝史的工作,在北宋前期由崇文院承担;王安石变法改革官制后,主要由秘书省负责。官修的当代史有记载皇帝言行的起居注,记载宰相、执政议事及与皇帝问对的时政记,根据起居注、时政记等按月日编的日历,详细记载典章制度的会要,还有编年体的“实录”和纪传体的“国史”。元末修撰的这部宋史,是元人利用旧有宋朝国史编撰而成,基本上保存了宋朝国史的原貌。

宋史对于宋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关系、典章制度以及活动在这一历史时期的许多人物都做了较为详尽的记载,是研究两宋三百多年历史的基本史料。例如,从食货志中,不仅可以看到两宋社会经济发展的概况和我国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经济联击的加强,还可以看到劳动人民创造的超越往代的巨大物质财富和他们所遭受的残酷剥削。天文志、律历志、五行志等,保存了许多天文气象资料、科学数据以及关于地震等自然灾害的丰富史料。

除官修的当代史外,私家撰述的历史著作也不少,像南宋初年史学家李焘编撰的《续资治通鉴长编》,专记北宋一代史实;南宋孝宗时的史学家徐梦莘修撰的《三朝北盟会编》,专记徽宗、钦宗、高宗三朝与金和战的关系。因此元朝修《宋史》时,拥有足够的资料。以志来说,《宋史》共十五志,一百六十二卷,约占全书三分之一篇幅,仅次于列传。其例目之多,分量之大,也是二十五史所仅见。其中的《职官志》,详细地记述了宋朝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僚机构的组织情况,还包括职官的食邑、荫补、俸禄等,从中可以看出宋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此外,《地理志》、《职官志》、《食货志》、《兵志》编得也比较好。《宋史》的志书基本上能反映当时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各方面的情况。

优点

《宋史》尽管疏漏较多,但仍保存了不少已失散的原始资料,是了解和研究两宋历史的重要史书。明清以来,不少人对《宋史》加以纠正或补充。成书的有明朝柯维骐的《宋史新编》二百卷,合宋、辽、金史为一编,以宋为正统。《宋史新编》订正了《宋史》的一些错误,但史料的丰富远不及《宋史》。清末陆心源的《宋史翼》四十卷,根据历代碑文及私人笔记, 增补《宋史》列传七百八十三人,附传六十四人。

尽管《宋史》存在不少缺点,但是它卷帙浩繁,比《旧唐书列传》多出一倍;叙事详尽,就史料的学术价值而言详胜于略。同时《宋史》的主要材料是宋代的国史、实录、日历等书,这些史籍现在几乎全部佚失了,而《宋史》是保存宋代官方和私家史料最有系统的一部书。

《宋史》的体例完备,融会贯通了以往纪传体史书所有体例,纪、传、表、志俱全,而且有所创新。如外国和蛮夷分别列传,这就分清了国内的民族和国外的邻邦的界限。《宋史》的列传比前代史书都丰富,共收入两千多人。“五代史”中未列传的重要人物,如韩通,《宋史》把他和为拥周反宋的李筠、李重进一同列入《周三臣传》里,既弥补了“五代史”的不足,又反映了韩通等三人的历史作用,这种处理是十分恰当的。

《宋史》是研究辽、宋、金代历史的基本史籍之一。在现存的宋代重要史料中,唯有《宋史》贯通北宋与南宋,保存了三百二十年间的大量历史记录,很多史实都是其他书中所不载的。

特别是《宋史》的天文、五行、律历、地理、河渠、礼、乐、仪卫、舆服、选举、职官、食货、兵、刑和艺文十五志,记录了一代天文历法、典章制度、社会经济、行政沿革、图书目录等等,虽间失芜杂,为后代治史者所訾议,然其叙述之详,为二十四史中所仅见。《宋史》列传有忠义传,在儒林传外,又有道学传,也反映了宋代的一些历史特点。

缺点

《宋史》的最大缺点是比较粗糙。由于成书时间短,只用了两年零七个月,而且时值元朝濒临崩溃的前夕,因此编纂得比较草率。编写中对史料缺乏认真鉴别考订,资料也没有精心裁剪;书的结构比较混乱,编排失当,从整体来看,北宋详而南宋略,如《文苑传》里,北宋文人达八十一名,而南宋仅有十一名;《循吏传》里,南宋竟无一人。此外,宁宗以后的史实多缺而不载。列传虽然占的篇幅很大,入传的人物有两千八百多人,但缺漏的人物仍然不少。如南宋后期抵抗蒙古军守合州有功的王坚,其英勇程度,不减唐朝的张巡守睢阳,但在《宋史》中却无专传,其事迹只散见于《宋史》、《元史》的本纪和列传中。又如生祭文天祥的王炎午,终身面不向北的郑思肖,爱国诗人刘克庄等,也都没有列传。有的还出现一人两传的现象,如《宋史》列传一百一十六有《李熙靖传》,二百十二又有《李熙靖传》。还有列传的编排不以时间为序,造成了前后顺序的混乱。

《宋史》尊奉道学(理学)的思想倾向很明显。在《儒林传》之前,首创《道学传》,记载了两宋的道学家,如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邵雍、朱熹等,突出了道学的地位。再有忠义、孝义、列女三传也都是宣扬道学思想的。其中《忠义传》里的人物竟有二百七十八人之多。这些内容虽旨在宣扬封建的伦理道德,但为后世研究理学,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宋史》否定王安石变法,尊崇道学,将变法派吕惠卿、曾布、章敦等人列入奸臣传,南宋权奸史弥远祸国殃民,却未被列入奸臣传。这也反映了元朝史官认识问题的局限性。

史学价值

《宋史》的主要史料来源是宋代的国史、实录、日历等宋朝史官的原始记述,而这些史籍现在几乎全部佚失了,在其他书中虽然也有引用,但取舍、详略各不相同,加上在记载宋朝历史的各种文献中,只有《宋史》比较全面、系统地反映了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状况,内容广泛而丰富,史料价值相当高。史料价值相当高。

史家普遍认为,《宋史》是保存宋朝官方史料和私人著述最系统全面的一部史书,具有相当高的史料价值。要想了解宋朝历史便不可能脱离《宋史》,后世众多的修订之作,虽然确实各有其长处,但却不能取而代之或者与之并行于世。

宋代文治、武功略逊汉唐,然经济的发达、文化的昌明、思想的繁荣则远超汉唐,近代大史学家陈寅恪认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经数千年之演变,造极于天水一朝。而要了解这一光辉灿烂的时代,《宋史》将是一部很好的入门参考书。

与《金史》比较

《宋史》和《金史》都是由元朝史官编写的,都是官修正史。然而,《宋史》和《金史》两书中的一些记述,尤其是关于宋金之间战事的记载,却有不少差异。

《宋史》的编者以南宋遗民为主,《金史》的编撰者则以金国遗民为主,但是辽、金、宋三史的审核权及最终决定权则掌握在蒙古史官手中。

《宋史》便是元朝史官在宋代官修史书的基础上稍加排次整理修订而成,《金史》则基本来源于原金朝史官所撰写的金国的国史、实录、日历。

在对待宋金两国以及《宋史》、《金史》中与宋金战事相关的描述上,元朝史官的态度是中立的,基本上不存在厚此薄彼的问题,而且在保留宋朝史官记载和金国史官记述的同时,在人物传记的结尾加入了作为局外人的元朝史官的客观评判。所以,我们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同样是元朝中央政府组织史官编撰的官修正史,关于宋金战事的某些记载,《宋史》和《金史》却存在一些差异。

与《金史》考辨分析

《宋史》缺少前期整理,而后期修撰时间又相当仓促。故《宋史》修撰者面对数量庞大、毫无整理的原始史料,匆匆急就,致使《宋史》在史料的裁剪、编次、修饰、检校,以及文字的修饰、全书体例等方面相当粗糙。尽管存在一些问题,但《宋史》却是保存宋代官方史料和私人著述最系统全面的一部史书,因而具有相当高的史料价值。关于这些,以往的史家早已指出。

《金史》不提蒙古对金国的威胁,也不提刘豫的伪齐政权,而关于宋金两国在1140年前后发生的诸多战役的记载,更是漏洞百出、自相矛盾。

《金史》记事经常避重就轻、为尊者讳,甚至刻意地隐瞒金国军队的败绩,片面地夸大金将的战绩,这些在《金史》卷七七《宗弼传》关于1140年宋金战事的描述中有很明显的体现。

与其他史书比较

全书〈本纪〉四十七卷,〈志〉一百六十二卷,〈表〉三十二卷,〈列传〉二百五十五卷,共四百九十六卷,是中国二十四史中最庞大的一部史书。《宋史》卷帙浩繁,共两千多人的列传,比《旧唐书》列传多出一倍,《周三臣传》将韩通、李筠、李重进同列,横跨五代至宋初,弥补过去新旧五代史之不足。〈志〉共有十五志(天文、五行、律历、地理、河渠、礼、乐、仪卫、舆服、选举、职官、食货、兵、刑、艺文),约占全书三分之一,仅次於〈列传〉,份量在二十四史中也是独一无二的,〈职官志〉详细地记述了宋朝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僚机构的组织情况,〈食货志〉、〈兵志〉亦编得好,叙述之详,为二十四史中所仅见。〈食货志〉十四卷,相当于《旧唐书食货志》的七倍。

影响

历代屡有重修宋史之议。明代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王洙完成《宋史质》100卷,嘉靖三十四年柯维祺编有《宋史新编》200卷,王惟俭有《宋史记》250卷。清代陈黄中编《宋史稿》219卷、陆心源编《宋史翼》40卷,朝鲜的李算也编了一部148卷的《宋史筌》。这些改订之作,虽然改进了《宋史》的某些缺点,但没有一部能够取代《宋史》。

乾隆末年,邵晋涵发愤重修《宋史》,钱大昕、章学诚曾参与制定体例,邵先撰《南都事略》,然後再修《宋史》,惜书未竟而卒。

全书目录


本纪

卷一 本纪第一 太祖一

卷二 本纪第二 太祖二

卷三 本纪第一 太祖三

卷四 本纪第四 太宗一

卷五 本纪第五 太宗二

卷六 本纪第六 真宗一

卷七 本纪第七 真宗二

卷八 本纪第八 真宗三

卷九 本纪第九 仁宗一

卷十 本纪第十 仁宗二

卷十一 本纪第十一 仁宗三

卷十二 本纪第十二 仁宗四

卷十三 本纪第十三 英宗

卷十四 本纪第十四 神宗一

卷十五 本纪第十五 神宗二

卷十六 本纪第十六 神宗三

卷十七 本纪第十七 哲宗一

卷十八 本纪第十八 哲宗二

卷十九 本纪第十九 徽宗一

卷二十 本纪第二十 徽宗二

卷二十一 本纪第二十一 徽宗三

卷二十二 本纪第二十二 徽宗四

卷二十三 本纪第二十三 钦宗

卷二十四 本纪第二十四 高宗一

卷二十五 本纪第二十五 高宗二

卷二十六 本纪第二十六 高宗三

卷二十七 本纪第二十七 高宗四

卷二十八 本纪第二十八 高宗五

卷二十九 本纪第二十九 高宗六

卷三十 本纪第三十 高宗七

卷三十一 本纪第三十一 高宗八

卷三十二 本纪第三十二 高宗九

卷三十三 本纪第三十三 孝宗一

卷三十四 本纪第三十四 孝宗二

卷三十五 本纪第三十五 孝宗三

卷三十六 本纪第三十六 光宗

卷三十七 本纪第三十七 宁宗一

卷三十八 本纪第三十八 宁宗二

卷三十九 本纪第三十九宁宗三

卷四十 本纪第四十 宁宗四

卷四十一 本纪第四十一 理宗一

卷四十二 本纪第四十二 理宗二

卷四十三 本纪第四十三 理宗三

卷四十四 本纪第四十四 理宗四

卷四十五 本纪第四十五 理宗五

卷四十六 本纪第四十六 度宗

卷四十七 本纪第四十七 瀛国公二王

卷四十八 志第一 天文一 仪象 极度 黄赤道中星 土圭

卷四十九 志第二 天文二 紫微垣 太微垣 天市垣

卷五十 志第三 天文三 二十八舍上

卷五十一 志第四 天文四 二十八舍下

卷五十二 志第五 天文五 七曜 景星彗孛 客星 流星 妖星 星变 云气日食日变 日煇气月食月变 月煇气

卷五十三 志第六 天文六 月犯五纬 月犯列舍上

卷五十四 志第七 天文七 月犯列舍下

卷五十五 志第八 天文八 五纬犯列舍

卷五十六 志第九 天文九 岁星昼见 太白昼见经天 五纬相犯 老人星景星 彗星 客星

卷五十七 志第十 天文十 流陨一

卷五十八 志第十一 天文十一 流陨二

卷五十九 志第十二 天文十二 流陨三

卷六十 志第十三 天文十三 流陨四

卷六十一 志第十四 五行一上

卷六十二 志第十五 五行一下

卷六十三 志第十六 五行二上

卷六十四 志第十七 五行二下

卷六十五 志第十八 五行三

卷六十六 志第十九 五行四

卷六十七 志第二十 五行五

卷六十八 志第二十一 律历一

卷六十九 志第二十二 律历二

卷七十 志第二十三 律历三

卷七十一 志第二十四 律历四

卷七十二 志第二十五 律历五

卷七十三 志第二十六 律历六

卷七十四 志第二十七 律历七

卷七十五 志第二十八 律历八

卷七十六 志第二十九 律历九

卷七十七 志第三十 律历十

卷七十八 志第三十一 律历十一

卷七十九 志第三十二 律历十二

卷八十 志第三十三 律历十三

卷八十一 志第三十四 律历十四

卷八十二 志第三十五 律历十五

卷八十三 志第三十六 律历十六

卷八十四 志第三十七 略

卷八十五 志第三十八 地理一

卷八十六 志第三十九 地理二

卷八十七 志第四十 地理三

卷八十八 志第四十一 地理四

卷八十九 志第四十二 地理五

卷九十 志第四十三 地理六

卷九十一 志第四十四 河渠一

卷九十二 志第四十五 河渠二

卷九十三 志第四十六 河渠三

卷九十四 志第四十七 河渠四

卷九十五 志第四十八 河渠五

卷九十六 志第四十九 河渠六

卷九十七 志第五十 河渠七

卷九十八 志第五十一 礼一

卷九十九 志第五十二 礼二 吉礼二

卷一百 志第五十三 礼三 吉礼三

卷一百零一 志第五十四 礼四 吉礼四

卷一百零二 志第五十五 礼五 吉礼五

卷一百零三 志第五十六 礼六吉礼六

卷一百零四 志第五十七 礼七吉礼七

卷一百零五 志第五十八 礼八 吉礼八

卷一百零六 志第五十九 礼九 吉礼九

卷一百零七 志第六十 礼十 吉礼十

卷一百零八 志第六十一 礼十一 吉礼十一

卷一百零九 志第六十二 礼十二 吉礼十二

卷一百一十 志第六十三 礼十三 嘉礼一

卷一百一十一 志第六十四 礼十四 嘉礼二

卷一百一十二 志第六十五 礼十五 嘉礼三

卷一百一十三 志第六十六 礼十六 嘉礼四

卷一百一十四 志第六十七 礼十七 嘉礼五

卷一百一十五 志第六十八 礼十八 嘉礼六

卷一百一十六 志第六十九 礼十九 宾礼一

卷一百一十七 志第七十 礼二十 宾礼二

卷一百一十八 志第七十一 礼二十一 宾礼三

卷一百一十九 志第七十二 礼二十二 宾礼四

卷一百二十 志第七十三 礼二十三 宾礼五附录

卷一百二十一 志第七十五 礼二十五 凶礼一

卷一百二十二 志第七十四 礼二十四 军礼

卷一百二十三 志第七十六 礼二十六 凶礼二

卷一百二十四 志第七十七 礼二十七 凶礼三

卷一百二十五 志第七十八 礼二十八 凶礼四

卷一百二十六 志第七十九 乐一

卷一百二十七 志第八十 乐二

卷一百二十八 志第八十一 乐三

卷一百二十九 志第八十二 乐四

卷一百三十 志第八十三 乐五

卷一百三十一 志第八十四 乐六

卷一百三十二 志第八十五 乐七 乐章一

卷一百三十三 志第八十六 乐八 乐章二

卷一百三十四 志第八十七 乐九 乐章三

卷一百三十五 志第八十八 乐十 乐章四

卷一百三十六 志第八十九 乐十一 乐章五

卷一百三十七 乐志第九十 乐十二 乐章六

卷一百三十八 志第九十一 乐十三 乐章七

卷一百三十九 志第九十二 乐十四 乐章八

卷一百四十 志第九十三 乐十五 鼓吹上

卷一百四十一 志第九十四 乐十六 鼓吹下

卷一百四十二 志第九十五 乐十七

卷一百四十三 志第九十六 仪卫一

卷一百四十四 志第九十七 仪卫二

卷一百四十五 志第九十八 仪卫三

卷一百四十六 志第九十九 仪卫四

卷一百四十七 志第一百 仪卫五

卷一百四十八 志第一百一 仪卫六

卷一百四十九 志第一百二 舆服一

卷一百五十 志第一百三 舆服二

卷一百五十一 志第一百四 舆服三

卷一百五十二 志第一百五 舆服四

卷一百五十三 志第一百六 舆服五

卷一百五十四 志第一百七 舆服六

卷一百五十五 志第一百八 选举一 科目上

卷一百五十六 志第一百九 选举二 科目下

卷一百五十七 志第一百十 选举三 学校试律学等

卷一百五十八 志第一百十一 选举四 铨法上

卷一百五十九 志第一百十二 选举五 铨法下

卷一百六十 志第一百一十三 选举六 保任考课

卷一百六十一 志第一百一十四 职官一

卷一百六十二 志第一百一十五 职官二

卷一百六十三 志第一百一十六 职官三

卷一百六十四 志第一百一十七 职官四

卷一百六十五 志第一百一十八 职官五

卷一百六十六 第一百一十九 职官六

卷一百六十七 第一百二十 职官七

卷一百六十八 志第一百二十一 职官八 合班之制

卷一百六十九 志第一百二十二 职官九 叙迁之制

卷一百七十 志第一百二十三 职官十 杂制

卷一百七十一 志第一百二十四 职官十一 奉禄制上

卷一百七十二 志第一百二十五 职官十二 奉禄制下

卷一百七十三 志第一百二十六 食货上一 农田

卷一百七十四 志第一百二十七 食货上二 方田赋税

卷一百七十五 志第一百二十八 食货上三 布帛和籴

卷一百七十六 志第一百二十九 食货上四 屯田常平

卷一百七十七 志第一百三十 食货上五 役法上

卷一百七十八 志第一百三十一 食货上六 役法下

卷一百七十九 志第一百三十二 食货下一 会计

卷一百八十 志第一百三十三 食货下二 钱币

卷一百八十一 志第一百三十四 食货下三

卷一百八十二 志第一百三十五 食货下四

卷一百八十三 志第一百三十六 食货下五

卷一百八十四 志第一百三十七 食货下六

卷一百八十五 志第一百三十八 食货下七

卷一百八十六 志第一百三十九 食货下八

卷一百八十七 志第一百四十 兵一 禁军上

卷一百八十八 志第一百四十一 兵二 禁军下

卷一百八十九 志第一百四十二 兵三 厢兵

卷一百九十 志第一百四十三 兵四 乡兵一

卷一百九十一 志第一百四十四 兵五 乡兵二

卷一百九十二 志第一百四十五 兵六 乡兵三

卷一百九十三 志第一百四十六 兵七 召募之制

卷一百九十四 志第一百四十七 兵八

卷一百九十五 志第一百四十八 兵九

卷一百九十六 志第一百四十九 兵十

卷一百九十七 志第一百五十 兵十一

卷一百九十八 志第一百五十一 兵十二

卷一百九十九 志第一百五十二 刑法一

卷二百 志第一百五十三 刑法二

卷二百零一 志第一百五十四 刑法三

卷二百零二 志第一百五十五 艺文一

卷二百零三 志第一百五十六 艺文二

卷二百零四 志第一百五十七 艺文三

卷二百零五 志第一百五十八 艺文四

卷二百零六 志第一百五十九 艺文五

卷二百零七 志第一百六十 艺文六

卷二百零八 志第一百六十一 艺文七

卷二百零九 志第一百六十二 艺文八

卷二百一十 表第一

卷二百一十一 表第二

卷二百一十二 表第三

卷二百一十三 表第四

卷二百一十四 表第五

卷二百一十五 表第六

卷二百一十六 表第七

卷二百一十七 表第八

卷二百一十八 表第九

卷二百一十九 表第十

卷二百二十 表第十一

卷二百二十一 表第十二

卷二百二十二 表第十三

卷二百二十三 表第十四

卷二百二十四 表第十五

卷二百二十五 表第十六

卷二百二十六 表第十七

卷二百二十七 表第十八

卷二百二十八 表第十九

卷二百二十九 表第二十

卷二百三十 表第二十一

卷二百三十一 表第二十二

卷二百三十二 表第二十三

卷二百三十三 表第二十四

卷二百三十四 表第二十五

卷二百三十五 表第二十六

卷二百三十六 表第二十七

卷二百三十七 表第二十八

卷二百三十八 表第二十九

卷二百三十九 表第三十

卷二百四十 表第三十一

卷二百四十一 表第三十二

列传

卷二百四十二 列传第一 后妃上

卷二百四十三 列传第二 后妃下

卷二百四十四 列传第三 宗室一

卷二百四十五 列传第四 宗室二

卷二百四十六 列传第五 宗室三

卷二百四十七 列传第六 宗室四

卷二百四十八 列传第七 公主

卷二百四十九 列传第八 范质王溥魏仁浦孙昭亮

卷二百五十 列传第九 石守信王审琦高怀德韩重斌

卷二百五十一 列传第十 韩令坤慕容延钊 符彦卿

卷二百五十二 列传第十一 王景王晏郭从义李洪信义(弟洪义) 武行德杨承信侯章

卷二百五十三 传第十二 折德扆冯继业王承美李继周孙行友

卷二百五十四 列传第十三 侯益孙延广 张从恩扈彦珂 薛怀让赵赞 李继勋药元福 赵晁

卷二百五十五 列传第十四 郭崇杨廷璋 宋偓向拱 王彦超张永德 王全斌康延泽 王继涛

卷二百五十六 列传第十五 赵普

卷二百五十七 列传第十六 吴廷祚李崇矩 王仁赡楚昭辅 李处耘

卷二百五十八 列传第十七 曹彬潘美李超

卷二百五十九 列传第十八 张美郭守文 尹崇珂刘廷让 袁继忠崔彦进 张廷翰皇甫继明 张琼

卷二百六十 列传第十九 曹翰杨信 党进 李汉琼刘遇 李怀忠米信 田重进刘廷翰 崔翰

卷二百六十一 列传第二十 李琼 郭琼陈承昭 李万超白重赞 王仁镐 陈思让孙若拙 焦继勋刘重进 袁彦祁廷训 张铎李万全 田景咸

卷二百六十二 列传第二十一李谷昝居润 窦贞固 李涛孙仲容 王易简赵上交 张锡张铸 边归谠 刘温叟 刘涛边光范 刘载 程羽

卷二百六十三 列传第二十二 张昭 窦仪吕余庆 刘熙古石熙载 李穆

卷二百六十四 列传第二十三 薛居正沈伦 卢多逊 宋琪宋雄

卷二百六十五 列传第二十四 李昉宗谔 孙昭述等 吕蒙正张齐贤 贾黄中

卷二百六十六 列传第二十五 钱若水 苏易简郭贽 李至辛仲甫 王沔 温仲舒王化基

卷二百六十七 列传第二十六 张宏赵昌言 陈恕魏羽

卷二百六十八 列传第二十七 柴禹锡 张逊杨守一 赵镕周莹 王继英 王显

卷二百六十九 列传第二十八 陶谷扈蒙 王著王祐子旭 孙质 杨昭俭鱼崇谅 张澹 高锡从

卷二百七十 列传第二十九 颜衎剧可久 赵逢 苏晓高防 冯瓒边珝王明 许仲宣杨克让 段思恭

卷二百七十一 列传第三十 马令琮 杜汉徽张廷翰 吴虔裕蔡审廷 周广张勋 石曦张藏英 陆万友

卷二百七十二 列传第三十一 杨业王贵 荆罕儒 曹光实 张晖司超

卷二百七十三 列传第三十二 李进卿子延渥 杨美何继筠 李汉超子守恩 郭进牛思进

卷二百七十四 列传第三十三 王赞张保续 赵玭卢怀忠 王继勋 丁德裕张延通 梁迥史珪 田钦祚

卷二百七十五 列传第三十四 刘福安守忠 孔守正 谭延美 元达 常思德 尹继伦 薛超丁罕 赵瑫

卷二百七十六 列传第三十五 刘保勋 滕中正刘蟠 孔承恭 宋珰袁廓 樊知古 郭载

卷二百七十七 列传第三十六 张鉴姚坦 索湘宋太初 卢之翰 郑文宝王子舆 刘综 卞衮 许骧 裴庄

卷二百七十八 列传第三十七 马全义雷德骧王超

卷二百七十九 列传第三十八 王继忠 傅潜张昭允附 戴兴 王汉忠 王能张凝 魏能 陈兴 许均张进 李重贵 呼延赞刘用 耿全斌 周仁美

卷二百八十 列传第三十九 田绍斌王荣 杨琼钱守俊 徐兴王杲 李重诲 白守素张思钧 李琪王延范

卷二百八十一 列传第四十 吕端毕士安 寇准

卷二百八十二 列传第四十一 李沆王旦 向敏中

卷二百八十三 列传第四十二 王钦若林特附 丁谓夏竦

卷二百八十四 列传第四十三 陈尧佐 宋庠

卷二百八十五 列传第四十四 陈执中刘沆 冯拯贾昌朝 梁适

卷二百八十六 列传第四十五 鲁宗道薛奎 王曙蔡齐

卷二百八十七 列传第四十六 杨砺 宋湜王嗣宗 李昌龄赵安仁 陈彭年

卷二百八十八 传第四十七 任中正 周起 程琳姜遵 范雍赵稹 任布高若讷

卷二百八十九 列传第四十八 高琼范廷召 葛霸

卷二百九十 列传第四十九 曹利用张耆 杨崇勋夏守恩 狄青张玉

卷二百九十一 列传第五十 吴育宋绶 李若谷 王博文王鬷

卷二百九十二 列传第五十一 李谘 程戡夏侯峤 盛度 丁度 张观郑戬 明镐王尧臣 孙抃田况

卷二百九十三 列传第五十二 田锡王禹偁 张咏

卷二百九十四 列传第五十三 掌禹锡 苏绅 王洙 柳植 聂冠卿 冯元赵师民 张锡张揆 杨安国

卷二百九十五 列传第五十四 尹洙 孙甫谢绛 子景温 叶清臣杨察

卷二百九十六 列传第五十五 韩丕师颃 张茂直梁颢杨徽之 杨澈吕文仲 王著 吕祐之

卷二百九十七 列传第五十六 孔道辅 鞠咏 刘随曹修古 郭劝段少连

卷二百九十八 列传第五十七 彭乘 嵇颖梅挚 司马池李及燕肃 蒋堂刘夔 马亮陈希亮

卷二百九十九 列传第五十八 狄棐子遵度 郎简孙祖德 张若谷石扬休 祖士衡 李垂 张洞李仕衡

卷三百 列传第五十九 杨偕 王沿杜杞 杨畋周湛 徐的 姚仲孙陈太素 马寻杜曾

卷三百零一 列传第六十 边肃 梅询马元方 薛田 寇瑊 杨日严李行简 章频 陈琰 李宥

卷三百零二 列传第六十一 王臻鱼周询 贾黯 李京吴鼎臣 附 吕景初 马遵附 吴及 范师道

卷三百零三 列传第六十二 张昷之 魏瓘 滕宗谅刘越附 李防 赵湘唐肃

卷三百零四 列传第六十三 周渭梁鼎 范正辞子讽 刘师道 王济方偕 曹颖叔 刘元瑜 杨告赵及

卷三百零五 列传第六十四 杨亿晁迥 刘筠薛映

卷三百零六 列传第六十五 谢泌朱台符 戚纶张去华 乐黄目 柴成务

卷三百零七 列传第六十六 乔维岳王陟附 张雍 董俨魏廷式 卢琰宋抟 凌策 杨覃陈世卿

卷三百零八 列传第六十七 上官正 卢斌周审玉 裴济李继宣 张旦张煦 张佶

卷三百零九 列传第六十八 王延德 常延信程德玄 王延德 魏震张质 杨允恭秦羲 谢德权阎日新

卷三百一十 列传第六十九 李迪王曾弟 张知白 杜衍

卷三百一十一 列传第七十 晏殊庞籍孙恭孙 王随 章得象 吕夷简张士逊

卷三百一十二 列传第七十一 韩琦曾公亮陈升之吴充王珪

卷三百一十三 列传第七十二 富弼文彦博

卷三百一十四 列传第七十三 范仲淹范纯仁

卷三百一十五 列传第七十四 韩亿韩绛韩维韩缜

卷三百一十六 列传第七十五 包拯吴奎赵抃

卷三百一十七 列传第七十六 邵亢冯京钱惟演

卷三百一十八 列传第七十七 张方平王拱辰

卷三百一十九 列传第七十八 欧阳修刘敞 曾巩

卷三百二十 列传第七十九 蔡襄吕溱 王素 余靖彭思永 张存

卷三百二十一 列传第八十 郑獬陈襄 钱公辅 孙洙丰稷 吕诲刘述 刘琦钱顗 郑侠

卷三百二十二 列传第八十一 何郯 吴中复 从孙择仁 陈荐 王猎孙思恭 周孟阳 齐恢杨绘 刘庠朱京

卷三百二十三 列传第八十二 蔚昭敏高化 周美阎守恭 孟元刘谦 赵振张忠 范恪 马怀德安俊

卷三百二十四 列传第八十三 石普 张孜许怀德 李允则 张亢刘文质 赵滋

卷三百二十五 列传第八十四 刘平郭遵 任福王珪 武英桑怿 耿傅王仲宝

卷三百二十六 列传第八十五 景泰 王信蒋偕 张忠 郭恩张岊 张君平史方 卢鉴李渭 王果郭谘

卷三百二十七 列传第八十六 王安石唐坰附王安礼王安国

卷三百二十八 列卷第八十七 李清臣安焘 张璪蒲宗孟 黄履 蔡挺 王韶薛向 章楶

卷三百二十九 列传第八十八 常秩 邓绾 李定蹇周辅 徐铎王广渊 王子韶何正臣陈绎

卷三百三十 列传第八十九 任颛李参 郭申锡 傅求张景宪 窦卞 张瑰孙瑜 许遵

卷三百三十一 列传第九十 孙长卿 周沆李中师 罗拯马仲甫 王居卿孙构张诜 苏寀马从先

卷三百三十二 列传第九十一 滕元发 李师中陆诜 赵禼 孙路游师雄 穆衍

卷三百三十三 列传第九十二 杨佐李兑 沈立张掞 张焘 俞充刘瑾 阎询 葛宫

卷三百三十四 列传第九十三 徐禧李稷附 高永能 沈起刘彝 熊本萧注 陶弼林广

卷三百三十五 列传第九十四 种世衡师道 师中

卷三百三十六 列传第九十五 司马光吕公著

卷三百三十七 列传第九十六 范镇

卷三百三十八 列传第九十七 苏轼

卷三百三十九 列传第九十八 苏辙

卷三百四十 列传第九十九 吕大防刘挚苏颂

卷三百四十一 列传第一百 王存孙固 赵瞻傅尧俞

卷三百四十二 列传第一百一 梁焘王岩叟 郑雍孙永

卷三百四十三 列传第一百二 元绛 许将 邓润甫 林希蒋之奇 陆佃 吴居厚 温益

卷三百四十四 列传第一百三 孙觉弟览 李常孔文仲 弟武仲 平仲 李周鲜于侁 顾临李之纯

卷三百四十五 列传第一百四 刘安世邹浩 田昼 王回 曾诞附 陈瓘任伯雨

卷三百四十六 列传第一百五 陈次升 陈师锡彭汝砺 吕陶张庭坚 龚夬孙谔

卷三百四十七 列传第一百六 孙鼛 吴时 李昭鑫馐礼王汉之 黄廉 朱服 张舜民盛陶章衡

卷三百四十八 列传第一百七 傅楫沈畸 萧服附 徐勣 张汝明黄葆光 石公弼张克公附 毛注 洪彦升

卷三百四十九 列传第一百八 郝质 贾逵窦舜卿 刘昌祚 卢政燕达 姚兕杨燧 刘舜卿

卷三百五十 列传第一百九 苗授王君万

卷三百五十一 列传第一百一十 赵挺之张商英 刘正夫何执中 郑居中张康国 朱谔 刘逵林摅

卷三百五十二 列传第一百一十一 唐恪李邦彦 余深薛昂 吴敏 王安中王襄 赵野曹辅 耿南仲

卷三百五十三 列传第一百一十二 何栗 孙傅陈过庭 张叔夜 聂昌张阁 张近 郑仅 宇文昌龄

卷三百五十四 列传第一百一十三 沈铢 路昌衡 谢文瓘 陆蕴 黄寔 姚祐 楼异 沈积中 李伯宗汪澥

卷三百五十五 列传第一百一十四 贾易董敦逸 上官均来之邵 叶涛杨畏 崔台符 杨汲 吕嘉问

卷三百五十六 列传第一百一十五 刘拯钱遹 石豫 左肤附 许敦仁 吴执中吴材 刘昺 宋乔年

卷三百五十七 列传第一百一十六 何灌 李熙靖 王云谭世勣 梅执礼程振刘延庆

卷三百五十八 列传第一百一十七 李纲上

卷三百五十九 列传第一百一十八 李纲下

卷三百六十 列传第一百一十九 宗泽赵鼎

卷三百六十一 列传第一百二十 张浚

卷三百六十二 列传第一百二十一 朱胜非吕颐浩 范宗尹范致虚 吕好问

卷三百六十三 列传第一百二十二 李光许翰 许景衡张悫 张所 陈禾蒋猷

卷三百六十四 列传第一百二十三 韩世忠

卷三百六十五 列传第一百二十四 岳飞

卷三百六十六 列传第一百二十五 刘锜吴玠 吴璘

卷三百六十七 列传第一百二十六 李显忠杨存中 郭浩杨政

卷三百六十八 列传第一百二十七 王德王彦 魏胜张宪 杨再兴 牛皋胡闳休

卷三百六十九 列传第一百二十八 张俊张宗颜 刘光世 王渊解元曲端

卷三百七十 列传第一百二十九 王友直李宝成闵 赵密刘子羽 吕祉胡世将 郑刚中

卷三百七十一 列传第一百三十 白时中徐处仁 冯澥 王伦宇文虚中 汤思退

卷三百七十二 列传第一百三十一 朱倬王纶 尹穑 王之望 徐俯沈与求 翟汝文王庶 辛炳

卷三百七十三 列传第一百三十二 朱弁 郑望之张邵 洪皓

卷三百七十四 列传第一百三十三 张九成 胡铨廖刚 李迨 赵开

卷三百七十五 列传第一百三十四 邓肃李邴 滕康张守 富直柔 冯康国

卷三百七十六 列传第一百三十五 常同 张致远薛徽言 陈渊 魏矼潘良贵 吕本中

卷三百七十七 列传第一百三十六 向子諲陈规 季陵卢知原 陈桷李璆李朴 王庠王衣

卷三百七十八 列传第一百三十七 卫肤敏 刘珏胡舜陟 沈晦刘一止 胡交修綦崇礼

卷三百七十九 列传第一百三十八 章谊韩肖胄 陈公辅胡松年 曹勋 李稙韩公裔

卷三百八十 列传第一百三十九 何铸王次翁 范同 杨愿 楼炤 勾龙如渊薛弼罗汝楫

卷三百八十一 列传第一百四十 范如圭吴表臣 王居正 晏敦复黄龟年程瑀张阐 洪拟 赵逵

卷三百八十二 列传第一百四十一 张焘 黄中孙道夫 曾几 李弥逊

卷三百八十三 列传第一百四十二 陈俊卿虞允文 辛次膺

卷三百八十四 列传第一百四十三 陈康伯梁克家 汪澈叶义问 蒋芾 叶颙叶衡

卷三百八十五 列传第一百四十四 葛邲钱端礼 魏杞 周葵施师点 萧燧龚茂良

卷三百八十六 列传第一百四十五 刘珙王兰 黄祖舜 王大宝金安节 王刚中李彦颖 范成大

卷三百八十七 列传第一百四十六 黄洽汪应辰 王十朋吴芾 陈良翰 杜莘老

卷三百八十八 列传第一百四十七 周执羔 王希吕陈良祐 李浩陈橐 胡沂唐文若 李焘

卷三百八十九 列传第一百四十八 尤袤 谢谔颜师鲁 袁枢 李椿刘仪凤 张孝祥

卷三百九十 列传第一百四十九 李衡王自中 家愿 张纲张大经 蔡洸莫蒙 周淙刘章 沈作宾

卷三百九十一 列传第一百五十 周必大留正 胡晋臣

卷三百九十二 列传第一百五十一 赵汝愚

卷三百九十三 列传第一百五十二 彭龟年 黄裳罗点 黄度周南附林大中 陈骙黄黼 詹体仁

卷三百九十四 列传第一百五十三 胡纮何澹 林栗 高文虎 陈自强郑丙京镗 谢深甫许及之 梁汝嘉

卷三百九十五 列传第一百五十四 楼钥 李大性任希夷 徐应龙庄夏王阮 王质陆游 方信孺

卷三百九十六 列传第一百五十五 史浩王淮 赵雄权邦彦 程松陈谦张岩

卷三百九十七 列传第一百五十六 徐谊 吴猎项安世 薛叔似 刘甲杨辅刘光祖

卷三百九十八 列传第一百五十七 余端礼 李璧丘 倪思 宇文绍节李蘩

卷三百九十九 列传第一百五十八 郑王庭秀附 仇悆高登 娄寅亮 宋汝为

卷四百 列传第一百五十九 王信 汪大猷 袁燮吴柔胜 游仲鸿李祥 王介宋德之 杨大全

卷四百零一 列传第一百六十 辛弃疾何异 刘宰刘龠 柴中行李孟传

卷四百零二 列传第一百六十一 陈敏张诏 毕再遇安丙 杨巨源李好义

卷四百零三 列传第一百六十二 赵方 贾涉扈再兴 孟宗政 张威

卷四百零四 列传第一百六十三 汪若海 张运柳约 李舜臣孙逢吉 章颖商飞卿 刘颖徐邦宪

卷四百零五 列传第一百六十四 李宗勉袁甫 刘黻王居安

卷四百零六 列传第一百六十五 崔与之 洪咨夔许奕 陈居仁刘汉弼

卷四百零七 列传第一百六十六 杜范杨简 钱时附 张虙 吕午

卷四百零八 列传第一百六十七 吴昌裔 汪纲陈宓 王霆

卷四百零九 列传第一百六十八 高定张忠恕 唐璘

卷四百一十 列传第一百六十九 娄机 沈焕舒璘附 曹彦约范应铃 徐经孙

卷四百一十一 列传第一百七十 汤璹蒋重珍 牟子才朱貔孙 欧阳守道

卷四百一十二 列传第一百七十一 孟珙杜杲 子庶 王登 杨掞 张惟孝陈咸

卷四百一十三 列传第一百七十二 赵汝谈 赵汝谠赵希 赵彦呐 赵善湘赵与欢 赵必愿

卷四百一十四 列传第一百七十三 史弥远郑清之 史嵩之 董槐叶梦鼎 马廷鸾

卷四百一十五 列传第一百七十四 傅伯成 葛洪曾三复 黄畴若袁韶危稹 程公许罗必元 王遂

卷四百一十六 列传第一百七十五 吴渊余玠 汪立信向士璧 胡颖冷应澄 曹叔远王万 马光祖

卷四百一十七 列传第一百七十六 乔行简 范钟游似赵葵 谢方叔

卷四百一十八 列传第一百七十七 吴潜程元凤 江万里王龠 章鉴陈宜中 文天祥

卷四百一十九 列传第一百七十八 宣缯 薛极陈贵谊 曾从龙 郑性之李鸣复 邹应龙余天锡

卷四百二十 列传第一百七十九 王伯大 郑寀应亻繇 徐清叟 李曾伯王野 蔡抗张磻

卷四百二十一 列传第一百八十 杨栋姚希得 包恢 常挺陈宗礼 常家铉翁 李庭芝

卷四百二十二 列传第一百八十一 林勋刘才邵 许忻 应孟明 曾三聘 徐侨度正 程珌

卷四百二十三 列传第一百八十二 吴泳 徐范李韶 王迈史弥巩 陈埙

卷四百二十四 列传第一百八十三 陆持之 徐鹿卿赵逢龙 赵汝腾 孙梦观洪天锡 黄师雍徐元杰

卷四百二十五 列传第一百八十四 刘应龙潘牥 洪芹赵景纬 冯去非徐霖徐宗仁 危昭德

卷四百二十六 列传第一百八十五 循吏

卷四百二十七 列传第一百八十六 道学一 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

卷四百二十八 列传第一百八十七 道学二 程氏门人

卷四百二十九 列传第一百八十八 道学三 朱熹张栻

卷四百三十 列传第一百八十九 道学四 朱氏门人

卷四百三十一 列传第一百九十 儒林一

卷四百三十二 列传第一百九十一 儒林二

卷四百三十三 列传第一百九十二 儒林三

卷四百三十四 列传第一百九十三 儒林四

卷四百三十五 列传第一百九十四 儒林五

卷四百三十六 列传第一百九十五 儒林六

卷四百三十七 列传第一百九十六 儒林七

卷四百三十八 列传第一百九十七 儒林八

卷四百三十九 列传第一百九十八 文苑一

卷四百四十 列传第一百九十九 文苑二

卷四百四十一 列传第二百 文苑三

卷四百四十二 列传第二百一 文苑四

卷四百四十三 列传第二百二 文苑五

卷四百四十四 列传第二百三 文苑六

卷四百四十五 列传第二百四 文苑七

卷四百四十六 列传第二百五 忠义一

卷四百四十七 列传第二百六 忠义二

卷四百四十八 列传第二百七 忠义三

卷四百四十九 列传第二百八 忠义四

卷四百五十 列传第二百九 忠义五

卷四百五十一 列传第二百一十 忠义六

卷四百五十二 列传第二百一十一 忠义七

卷四百五十三 列传第二百一十二 忠义八

卷四百五十四 列传第二百一十三 忠义九

卷四百五十五 列传第二百一十四 忠义十

卷四百五十六 列传第二百一十五 孝义

卷四百五十七 列传第二百一十六 隐逸上

卷四百五十八 列传第二百一十七 隐逸中

卷四百五十九 列传第二百一十八 隐逸下

卷四百六十 列传第二百一十九 列女

卷四百六十一 列传第二百二十 方技上

卷四百六十二 列传第二百二十一 方技下

卷四百六十三 列传第二百二十二 外戚上

卷四百六十四 列传第二百二十三 外戚中

卷四百六十五 列传第二百二十四 外戚下

卷四百六十六 列传第二百二十五 宦者一

卷四百六十七 列传第二百二十六 宦者二

卷四百六十八 列传第二百二十七 宦者三

卷四百六十九 列传第二百二十八 宦者四

卷四百七十 列传第二百二十九 佞幸

卷四百七十一 列传第二百三十 奸臣一蔡确邢恕吕惠卿章惇曾布安惇

卷四百七十二 列传第二百三十一 奸臣二蔡京赵良嗣

卷四百七十三 列传第二百三十二 奸臣三 黄潜善汪伯彦秦桧

卷四百七十四 列传第二百三十三 奸臣四 万俟禼韩侂胄丁大全贾似道

卷四百七十五 列传第二百三十四 叛臣上 张邦昌刘豫苗傅杜充吴曦

卷四百七十六 列传第二百三十五 叛臣中 李全上

卷四百七十七 列传第二百三十六 叛臣下 李全下

卷四百七十八 列传第二百三十七 世家一 南唐李氏

卷四百七十九 列传第二百三十八 世家二 西蜀孟氏

卷四百八十 列传第二百三十九 世家三 吴越钱氏

卷四百八十一 列传第二百四十 世家四 南汉刘氏

卷四百八十二 列传第二百四十一 世家五 北汉刘氏

卷四百八十三 列传第二百四十二 世家六 湖南周氏 荆南高氏

卷四百八十四 列传第二百四十三 周三臣 韩通李筠李重进

卷四百八十五 列传第二百四十四 外国一 夏国上

卷四百八十六 列传第二百四十五 外国二 夏国下

卷四百八十七 列传第二百四十六 外国三 高丽

卷四百八十八 列传第二百四十七 外国四 交阯大理

卷四百八十九 列传第二百四十八 外国五 占城真腊蒲甘邈黎三佛齐阇婆勃泥注辇丹眉

卷四百九十 列传第二百四十九 外国六 天竺于阗高昌回鹘大食层檀龟兹沙州拂菻

卷四百九十一 列传第二百五十 外国七 流求国 定安国渤海国日本国 党项

卷四百九十二 列传第二百五十一 外国八 吐蕃

卷四百九十三 列传第二百五十二 蛮夷一

卷四百九十四 列传第二百五十三 蛮夷二

卷四百九十五 列传第二百五十四 蛮夷三

卷四百九十六 列传第二百五十五 蛮夷四

各种版本


主要有下列几种:

公元1346年(元至正六年)杭州路刻印的至正本;

公元1480年(明成化十六年)的成化本(朱英在广州按元刻本的抄本刻印,后来的版本大都以此为底本):

明嘉靖南京国子监本(南监本):

明万历北京国子监本(北监本);

清乾隆四年武英殿本(殿本);

清光绪元年浙江书局本(局本);

1934年上海商务印书馆百衲本(1958年缩印本个别卷帙有抽换)。由于百衲本是用至正本和明成化本配补影印而成,又同殿本作了对校,修补和改正了某些错字,是一个较好的版本。

1977年中华书局出版《宋史》标点校勘本,是以百衲本为工作本,同时吸收叶渭清《元椠宋史校记》和张元济《宋史校勘记》稿本的成果,参校了殿本和局本,是目前较好的版本。但中华书局校点本中亦有不少错误,故百衲本仍不可废。

其他考订著作


宋史偶识3卷(明秀水项梦原) 明刊本

宋史记250卷(明王维俭) 北京图书馆藏抄本

宋史记凡例(明王维俭) 同治1年溪山书屋刊本

宋史稿170卷(清陈黄中) 未见传本

宋史札记(清李慈铭) 二十五史三编第7册第935-949页

宋史地理志考异1卷(近人聂崇岐) 二十五史补编本第6册据稿本

宋史艺文志补1卷(清卢文弨) 群书拾补本 八史经籍志本 金陵丛刻本 广雅书局刊本

史学丛书二集影印广雅本 二十五史补编第6册 丛书集成第11册

宋史艺文志(清朱文藻) 清吟阁书目有抄本16册

宋史艺文志宋史新编艺文志歧异表(上海书报合作社编) 中国历代艺文志本

宋史宰相表2卷(清赵晓荣) 见江苏采辑书目

宋大臣年表2卷(万斯同) 二十五史补编第6册据稿本

宋中兴三公年表1卷(宋失名) 藕香零拾本 二十五史补编第6册藕香零拾刻永乐大典本

宋史方镇年表1卷(近人吴廷燮) 景杜堂铅印本

北宋经抚年表2卷(近人吴廷燮) 景杜堂铅印本 二十五史补编第6册据稿本分5卷

南宋制抚年表2卷(近人吴廷燮) 景杜堂铅印本 二十五史补编第6册

宋史孝宗纪补脱1卷(清卢文弨) 群书拾补本 脱文已见百衲本宋史

宋史李重进列传传注1卷( ) 黄氏逸书考附刊本 二十四史订补第12册第269-273页

宋史忠义传王禀补传(近人王国维) 学术丛编二集本 观堂集林卷22 二十四史订补第12册第261-269页

广仓学社丛书本

宋人世系考2卷(清劳格) 读书杂识卷9-10

宋史翼40卷(清陆心源) 潜园丛书本 二十五史三编第7册第479-934页

宋史外国传地理考证1卷(清丁谦) 浙江图书馆丛书一集本 二十五史三编第7册第950-963页

宋史夏国传集注14卷系表1卷(近人罗福苌撰今人罗福颐补) 1937年石印本

西夏艺文志1卷(近人王仁俊) 西夏文缀附刊本 二十五史补编第6册

西夏志略二十四史订补第12册第273-375页

西夏纪(戴锡章) 二十四史订补第12册第375-697页

西夏书事42卷(清吴广成) 二十四史订补第12-13册民国印本

二十五史列表


书名 成书年代 作者 本纪 列传(传) 志 其它体裁及卷数

史记 西汉 司马迁 12 70 8 30世家 10表,共130卷

汉书 东汉 班固班昭 12 70 10 8表,共100卷

后汉书 南朝宋 范晔司马彪 10 80 30 共120卷

三国志 西晋 陈寿    魏书30 蜀书15 吴书20,共65卷

晋书 唐 房玄龄等 10 70 20 载记30,共130卷

宋书 南朝梁 沈约 10 60 30 共100卷

南齐书 南朝梁 萧子显 8 40 11 原书60卷,亡佚1卷

梁书 唐 姚思廉 6 50  共56卷

陈书 唐 姚思廉 6 30  共36卷

魏书 北齐 魏收 12 92 30 有些篇幅过长,分为上下卷,实130卷

北齐书 唐 李百药 8 42  共50卷

周书 唐 令狐德棻等 8 42  共50卷

隋书 唐 魏徵等 5 50 30 共85卷

南史 唐 李延寿 10 70  共80卷

北史 唐 李延寿 12 88  共100卷

旧唐书 后晋 刘昫等 20 150 30 共200卷

新唐书 北宋 欧阳修宋祁 10 150 50 15表,共225卷

旧五代史 北宋 薛居正等 61 77 12 共150卷

新五代史 北宋 欧阳修 12 45  私修 11世家 3考4四夷附录,共74卷

宋史 元 脱脱等 47 255 162 32表,共496卷

辽史 元 脱脱等 30 45 32 1国语解,8表,共116卷

金史 元 脱脱等 19 73 39 4表,共135卷

元史 明 宋濂等 47 97 58 8表,共210卷

明史 清 张廷玉等 24 220 75 13表,共332卷

清史稿 中华民国 赵尔巽等 25 316 142 53表,共536卷

作者简介


脱脱

脱脱(1314年-1355年),亦作托克托,亦作脱脱帖木儿,蔑里乞氏,字大用,蒙古族蔑儿乞人 脱脱幼养于伯颜家,从浦江吴直方学。元朝元统二年(1334年),脱脱任同知宣政院事,迁中政使、同知枢密院事、御史大夫、中书右丞相。当时伯颜为中书右丞相,权倾朝野,向为元顺帝所忌,脱脱恐受其累,与顺帝密谋逼退伯颜。至正一年(1341年)脱脱为相,大改伯颜旧政,复科举取士。至正三年(即1343年),脱脱主编《辽史》、《宋史》、《金史》,任都总裁官。至正四年(即1344年),脱脱因病辞职,到至正九年(即1349年)复出为相,发行新钞票“至正交钞”,并派贾鲁治理黄河,成绩斐然卓著,赢得水患灾民的民心,上赐号答剌罕(意谓:自在),被赞誉为“贤相”。至正十二年(1352年)九月,脱脱亲率大军镇压镇压徐州芝麻李红巾军起义,执意屠城,军事成就卓著,功封太师。至正十四年(1354年),脱脱被派往讨伐高邮(今属江苏)张士诚起义军,正酣战即将攻陷士诚之际,为朝中弹劾,功亏一篑。事因皇太子不满“未授册宝之礼”,而支持康里人哈麻弹劾脱脱,致使脱脱于至正十五年(1355年),革职流放云南,后被中书平章政事哈麻假传元顺帝诏令自尽。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昭雪复官。脱脱的死使得他殚精竭虑修补元王朝统治的堤坝付诸东流,也成为元王朝走向崩溃灭亡的转折点。

阿鲁图

阿尔拉阿鲁图:(生卒年待考),蒙古族;蒙古阿儿剌部人。著名元朝末期重臣。

元顺帝(元惠宗)孛儿只斤妥欢贴睦尔执政时期,中书右丞相蔑里乞脱脱于元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农历5月因病辞职,由阿尔拉阿鲁图继任中书右丞相。

阿尔拉阿鲁图继脱脱之后,主持了纂修辽、金、宋三史,颁《至正条格》等工作,特别是三史中的《宋史》部分,是由阿尔拉阿鲁图主持的。

虽然在参与修纂《宋史》的人之中,阿尔拉阿鲁图名为都总裁,但他素不识汉字,因而并没有参与实际编修,但他在财政、管理、史料提供上给予了莫大支持,因此在元至正五年(公元1345年)农历10月,三史皆修成,中书右丞相阿鲁图奏进。《宋史》在三史中虽然是最后完成,但只历时两年半。

阿尔拉阿鲁图主持《宋史》的修撰,在时间上是相当仓促的,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问题和缺陷,尽管如此,《宋史》仍为极其重要的史书,为二十四史之一,至今仍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在这一方面,阿尔拉阿鲁图功不可没。

其他人员

《宋史》由丞相脱脱挂名任都总裁,帖睦尔达世、贺惟一、张起岩、欧阳玄、李好文、王沂和杨宗瑞等七人任总裁,史官有斡玉伦徒、泰不华、杜秉彝、赵普、宋褧、王思诚、干文传、汪泽民、张瑾、麦文贵、贡师道、李齐、余阙、刘闻、贾鲁、冯福可、赵中、陈祖仁、王仪、余贞、谭慥、张翥、吴当和危素等二十三人,绝大多数为汉族文人。《宋史》即是由总裁与史官三十人集体编撰,而总裁的作用尤为重要,如欧阳玄、张起岩、李好文等,都颇有名望。历代有重修宋史者。

相关分词: 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