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四十二章经

四十二章经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四十二章经


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六十七年)伊存授卢景佛经之后六十八年,开始有汉译本佛经出现,名为《四十二章经》,是中印度人竺法兰所译。他在永平初和另一高僧迦叶摩腾相偕来中国。迦叶摩腾自然也参加了这项翻译工作。经凡四十二章,故以之为名。乃连缀大小乘佛法而成,虽不精微,但确是佛经汉译伊始。《四十二章经》一卷。包含四十二篇短短的经文。一般认为是最早的汉译佛经。收在《大正藏》第十七册。《四十二章经》论其胜义,盖有四端:一、辞最简驯,二、义最精富,三、胪者古真,四、传最平易。用以上四重以观察于佛,则佛之全体大用明。



由来


“四十二章”者,一经之别目;以此经分段为义,有四十二段故。‘经’者,梵语修多罗,此云契经,凡佛所说真理皆可曰经。经又训为常,以所说为常法故。此经以四十二段经文,摄佛说一切因果大义,故名四十二章经。

简介


相传汉明帝感梦遣使西行求法,使者在大月氏抄写了佛经四十二章。由此,佛教史上常常把《四十二章经》作为中国第一部汉译佛经。

《四十二章经》共一卷,包含42篇短短的经文。有关《四十二章经》译传的文献记载很多。据《四十二章经序》说,后汉孝明帝夜寝南宫,梦见金人,于是便派张骞、秦景、王遵等12人到大月氏国写取佛经四十二章,但不载年月。据《出三藏记集》卷二载, 《旧录》云:《孝明皇帝四十二章》,安法师(指东晋道安)所撰《录》阙此经 ,并加以说明,认为汉明帝派张骞、秦景等 于月支国遇沙门竺摩腾译写此经还洛阳.《高僧传》卷一又说此经于洛阳译出。由此可见,《四十二章经》究竟是抄于大月氏,或是在洛阳译出,自梁代就已弄不清楚了。至于译者,现在通行本的《四十二章经》,署款为 迦叶摩腾并竺法兰共译.《四十二章经》所传版本较多,主要有三种:(1)《高丽藏》所收本,它源出于宋初蜀版的《开宝藏》;(2)宋朝真宗注本,收在明朝《永乐南藏》中;(3)宋朝守遂注本,流行比较广,明朝智旭的 解 ,了童的 补注 ,道霈的 指南 ,清朝续法的 疏抄 均用此本。

《四十二章经》由42段短小的佛经组成,内容主要是阐述早期佛教(小乘)的基本教义,重点是人生无常和爱欲之蔽。认为人的生命非常短促,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无常变迁,劝人们抛弃世俗欲望,追求出家修道的修行生活。

现把《四十二章经》的各章内容简介如下:第一章是说出家沙门行道和四果的意义;第二章是说沙门道法应该少欲知足;第三章是说在家男女能遵守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五条戒条,也能得道;第四章是说犯有过错就应悔改,改正了错误之后也能得道;第五章是说要用好心肠对待恶人;第六章是说人作恶会祸及自身,就像送礼别人不收只好拿回;第七章是说恶人害贤人,就像仰天吐唾沫,天不会被他的唾沫弄脏,而唾沫掉下来正好落在自己头上,又像迎风扬尘土,最终弄脏的是自己的身体;第八章是说施舍得多福气就大;第九章是说随喜人施也得福报;第十章是说较量施福何者最大;第十一章是说世界有五难;第十二章是说污秽的东西去掉后就会干净,就像擦镜子一样,镜子上的脏东西抹掉后,就变得明亮;第十三章是说行道者善,志与道合者大,忍辱者多力,除心垢者最明;第十四章是说心垢(三毒五盖)尽,乃知生死所趣,诸佛国土道德所在;第十五章是说学道见谛,就像持着火炬进入暗室,黑暗就立即消失;第十六章是说应念道不应稍息;第十七章是说恒念无常则得道疾速;第十八章是说念道得信根其福无量;第十九章是说念四大无我;第二十章是说华名危身,如香自烧;第二十一章是说贪求财色,就像舔刀刃上的蜜糖,很可能会割破舌头;第二十二章是说妻子情欲,患甚于牢狱;第二十三章是说爱欲莫甚于色;第二十四章是说爱欲之于人,就像迎风持火炬有烧手的祸患;第二十五章是说佛诃玉女如革囊众秽;第二十六章是说修道不要被七情六欲所诱惑,保其得道,就像一根木头顺流而下,不碰撞两岸,就会顺利地流到大海;第二十七章是说意不可与色会合;第二十八章是说无视女人,见之当如莲花不为泥污;第二十九章是说人为道去情欲,当如草避火;第三十章是说止息淫欲当先断心;第三十一章是说无爱即无忧,无忧即无畏;第三十二章是说坚持精进,欲灭得道;第三十三章是说学道调心,就像调弦缓急得中;第三十四章是说学道应渐渐去垢,就像锻铁;第三十五章是说人不为道,生、老、病、死其苦无量;第三十六章是说人离三恶道乃至信三宝值佛世等八种难得;第三十七章是说为道须念人命在呼吸间;第三十八章是说离佛虽远,念戒必得道;第三十九章是说佛经如蜜,中边皆甜,行者得道;第四十章是说为道须拔爱欲恨,就像摘悬殊,终有尽时;第四十一章是说沙门行道,当如牛负重行于泥中急求出离;第四十二章是说轻视富贵如过客,视金石如砾石。全经文字虽然很短,但叙述却生动活泼,特别是妙用各种比喻,娓娓道来,颇具说服力。《四十二章经》的内容多见于阿含部经典。如第三章见《中阿含经》卷三《思经》、《伽兰经》、《伽弥尼经》,第六、第七章见《杂阿含经》卷四十二,第十章见《中阿含经》卷三十九《须达多经》及别译《须达经》、《长者施报经》,第十七章见《杂阿含经》卷三十四,第二十四章见《中阿含经》卷三十四,第二十四章见《中阿含经》卷五十五《晡利多经》,第二十六章见《杂阿含经》卷四十三,第二十八章见《长阿含经》卷二以下《游行经》,第三十章见《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五《五王品》之四、卷二十七《邪聚品》、卷四十九《非常品》之三,第三十二章见《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五《五王品》之三,第三十三章见《杂阿含经》卷九、《增一阿含经》卷十三及《中阿含经》卷二十九《沙门二十亿经》,第三十九章见《中阿含经》卷二十八《蜜丸喻经》等。《四十二章经》各章的文字,均比这些经文简略很多,可以说《四十二章经》是这些经文的摘抄。

《四十二章经》在流传转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讹误,特别是有的传抄人会根据自己的理解或自己的需要作些改动,加进些内容,使得这部经各本内容互有出入。如宋朝真宗注本卷首没有经序,将《高丽藏》中八、九章合为一章,第十一章天下五难增为二十难。其他相同的各章,文字也略有出入。后人增加的内容,比较突出的,如第一章加入了 识心达本 等内容,第七章加入了 佛言……子以礼从人,其人不纳,礼归子乎对曰归矣 这种儒化语言;第十四章加入了 行道守真 的道家语言。从以上所举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四十二章经》夹带有儒、道两家的内容,表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也渗进最早的佛教译经里了。

《四十二章经》是佛教在中国初传的时期,在社会上比较流行的一部佛经,文字简炼而又包含了佛教基本修道的纲领,对当时佛教的传播和发展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东汉襄楷给汉桓帝上奏章时,就引用过其中的一些内容。

《牟子理惑论》第二十一章所载几乎与《四十二章经序》完全相同,记载着汉明帝感梦求法的故事,足见两书有密切关系,说明此书在当时是有相当影响的。

历史


东汉永平七年(公元64年)的一天晚上,汉明帝做了一个梦,看到一位神仙,金色的身体像朝霞一样闪闪发光,身上有日光环绕,飘飘荡荡从远方飞来,降落在大殿前。汉明帝非常高兴。第二天上朝,他把自己的梦告诉众大臣,询问是何方神圣。太史傅毅博学多才,他告诉汉明帝:我听说西方天竺(印度)有一位得道的神,号称佛,能够飞身于虚空中,全身环绕着日光,君王您梦见的大概是佛。汉明帝对傅毅的话很感兴趣,于是便派使者羽林郎中秦景、蔡愔、博士弟子王遵等13人去西域。蔡愔和秦景跋山涉水,到达了天竺国。天竺国的人听到中国派来使者求佛经,表示欢迎。天竺有两位沙门(就是高级僧人),一位叫摄摩腾,另一位叫竺法兰,帮助蔡愔和秦景得到了一些佛教的义理。后来在蔡愔和秦景的邀请下决定前来中国。三年后,他们一同来到洛阳,带回经书和佛像,开始翻译一部分佛经,相传是现传的《四十二章经》。同时在首都洛阳建造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即今天的洛阳白马寺(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这一寺院据说是以当时驮载经书佛像的白马而得名,而白马寺也成为佛教的“祖庭”和“释源”。

有关本经传译的记载,与汉明帝求法传说有密切关系,因此有关本经传译的记载也有许多异说。本经的传来,最早的记载是〈四十二章经序〉(《丽藏》本经首及《出三藏记集》卷六所载与《弘明集》卷一《牟子理惑论》)。经序说,后汉明帝梦金人,因遣张骞、等至大月支国写取佛经四十二章;但不载年月。西晋王浮撰《老子化胡经》说是永平七年(64)遣使,永平十八年(75)还(《广弘明集》卷九《笑道论》第十四)。《历代三宝纪》以后的记载则都说是十年还汉。根据这些记载,本经的初传当在西元64年至75年之间。

经文译本


经序和《牟子理惑论》仅言从大月支国写取此经,未说翻译。《出三藏记集》卷二始说张骞、秦景等于月支国遇沙门竺摩腾,译写此经还洛阳,肯定此经译于月支。《高僧传》卷一又说此经于洛阳译出。由此可见,此经翻译地点,自梁以来尚无定说。至于译者,《出三藏记集》说竺摩腾译写,《历代三宝纪》所引《宝唱录》,又以为竺法兰所译。《高僧传》卷一云:“腾译四十二章经一卷,初藏在兰台石室第十四间中。”后又说竺法兰译经五部,唯《四十二章经》现存。似乎并存以上两种说法。因之,后来本经通行本,遂皆题迦叶摩腾共竺法兰译。

《历代三宝纪》载本经前后有两译本,即:(1)迦叶摩腾于白马寺译,(2)吴支谦译,与摩腾译者少异;又谓支译“文义允正,辞句可观”。今人有说现存本经《丽藏》本,虽题汉译,实系支谦所译。汉译文或因朴拙早佚,后人乃误以支译当之云。

本经有多种异本,现存主要的有五种:(1)《丽藏》本,(2)宋真宗注本,(3)唐《宝林传》本,(4)宋六和塔本,(5)明了童补注、宋守遂注本。

《丽藏》

《丽藏》本出于北宋初蜀刻,为现存各异本中最近于旧写本的一种,其后宋、元大藏经皆依之。经文前面有序,与《出三藏记集》所载者相同。次为《四十二章经》文,各章内容大略如下:

(1)说出家沙门行道得果和四果的意义;(2)说沙门道法应少欲知足;(3)说十善恶业和在家修五戒十善亦能得道;(4)说有过应悔,改过灭罪,后会得道;(5)说以慈心对恶人;(6)说人以恶来反祸自身,如送礼不纳还自持归;(7)说恶人害贤者,如仰天而唾,又如逆风以土坌人还污己身;(8)说博施福大;(9)说随喜人施亦得福报;(10)较量施福何者最大;(11)说天下有五难;(12)说垢去明存,犹如磨镜;(13)说行道者善,志与道合者大,忍辱者多力,除心垢者最明;(14)说心垢(三毒五盖)尽,乃知生死所趣,诸佛国土道德所在;(15)说学道见谛,如持炬火入于暗室,其冥即灭;(16)说应念道不应稍忽;(17)说恒念无常则得道疾速;(18)念道得信根其福无量;(19)念四大无我;(20)华名危身,如香自烧。(21)财色如刀上蜜,贪之截舌;(22)妻子情欲,患甚于牢狱;(23)爱欲莫甚于色;(24)爱欲之于人,如逆风执炬有烧手患;(25)佛诃玉女如革囊众秽;(26)为道不为情欲所惑,保其得道,如水中木顺流入海;(27)意不可与色会合;(28)无视女人,见之当如莲花不为泥污;(29)人为道去情欲,当如草避火;(30)说止息淫欲当先断心;(31)说无爱即无忧,无忧即无畏;(32)坚持精进,欲灭得道;(33)说学道调心,应如调琴弦缓急得中;(34)说学道应渐渐去垢,如锻铁;(35)说人不为道,生老病死其苦无量;(36)说人离三恶道乃至信三宝值佛世等八种难得;(37)说为道须念人命在呼吸间;(38)说离佛虽远,念戒必得道;(39)说佛经如蜜,中边皆甜,行者得道;(40)说为道须拔爱欲根,如摘悬珠,终有尽时;(41)说沙门行道,当如牛负重行于泥中,急求出离;(42)轻视富贵如过客,视金玉如砾石。全经大意说出家、在家应精进离欲,由修布施、持戒、禅定而生智慧,即得证四沙门果。文中包含了佛教基本修道的纲领。

各章的内容多见于阿含部经典,例如:第三章见《中阿含经》卷三《思经》、《伽兰经》、《伽弥尼经》,第六章及第七章均见《杂阿含经》卷四十二,第十章见《中阿含经》卷三十九《须达多经》及别译《须达经》、《长者施报经》,第十七章见《杂阿含经》卷三十四,第二十四章见《中阿含经》卷五十五《晡利多经》,第二十六章见《杂阿含经》卷四十三,第二十八章见《长阿含经》卷二以下《游行经》,第三十章见《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五《五王品》之四、卷二十七《邪聚品》、卷四十九《非常品》之三,第三十二章见《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五《五王品》之三,第三十三章见《杂阿含经》卷九、《增一阿含经》卷十三及《中阿含经》卷二十九《沙门二十亿经》,第三十九章见《中阿含经》卷二十八《蜜丸喻经》等。但本经文字,比这些经简略,很像是其摘要。《历代三宝纪》卷四引《旧录》云:“本是外国经抄,元出大部,撮要引俗,似此孝经十八章。”此说当有所本。

宋真宗注本

《丽藏》本以外的各本内容互有出入。如宋真宗注本,卷首没有经序,而另加序分“尔时世尊”至“为说真经四十二章”九十七字。又于第一章加了“识心达本,解无为法”两句,第一章后加“出家沙门断欲去爱,识自心源”一章;将《丽藏》本八、九两章合为一章;第十一章天下五难增为二十难;第四十二章增加“视大千世界如一诃子”等十喻。又在经末增加“诸大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十二字的流通分。此外与《丽藏》本相同的各章,文字上亦有些不同。现今坊间影印唐大历十三年怀素草书《四十二章经》,与此本同,似唐代宗时已有此本。房山石经明刻《四十二章经》,明正统五年(1440)德经等刻《四十二章经》及清乾隆印四体合璧本,皆与此本同。《明藏》亦收录此本经文及序。

《宝林传》

又《宝林传》(《金藏》残本)卷一所载《四十二章经》,现存本缺第五章前半各段,但真宗注本新加的十五难和十喻,此本俱有,真宗注本所加的第二章大概也有(这在依据《宝林传》撰成的《祖堂集》上见有此章文字,可以旁证)。它比真宗注本更大量增加了禅宗思想的字句。如第十一章末说“饭千亿三世诸佛,不如饭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第十八章改“吾何念念道”为“吾法念无念”等;第十九章改“睹万物形体丰炽念非常”为“睹灵觉即菩提”;第二十三章增“牢狱有散佚之文,乃至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等句;第三十六章末增“既发菩提无修无证难”一句;第四十一章增“身虽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等句。它又有些地方改为禅宗常用的韵语文体,有些新改的词句与旧本意义相反,如改旧本“为道务博爱”为“为博爱道必难会”。此外,章节较旧本也有开合增损,且有不少费解的词句。经末无流通文而有后记,内容略同经序而较详。并说“此经梵书一十九叶,即竺法兰所翻”。未详何据,《宝林传》的记载,从来多有人怀疑。作《续宝林传》的惟劲,和依《宝林传》本作注的守遂,都是南岳怀让的后裔,智炬可能亦出于同一法系,而传本增减之处或即是禅宗中人(也许即是智炬本人)随自己的意见加以修改的。

宋六和塔本

又宋六和塔本是杭州六和塔现存的宋绍兴二十九年(1159)石刻。第五章以上略同真宗注本,但将注本第一章开为两章。其余内容则与《宝林传》本几乎全同,惟第四十一章仍保留了旧本的“牛负重行深泥”一段文。经末无后记而有西蜀武翃的跋。

又明了童补注宋守遂注本,乾隆元年(1736)庄亲王府重刻,今收在日本《续藏经》中,它与《宝林传》本、六和塔本大体相同,惟章节开合偶有出入。有些《宝林传》本中费解的字句,此本依《丽藏》本作了更正。经末也没有流通文。明智旭解,清道霈《指南》,续法《疏钞》,金陵刻经处本,皆依此本,故它在近世最为通行。

以上各本,《丽藏》本最早。如所说天下有五难,和凉译《三慧经》复次所说相同,可见其必有所本。又唐初《法苑珠林》卷二十三及后周义楚《释氏六帖》卷四引本经文也只五难,余本多出十五难,可见皆后世所加。《丽藏》本与真宗注本第五、第二十六、第二十八等章均与《阿含经》文相近,其余三本则不同。又《丽藏》本与真宗注本均有‘人不为道亦苦’章,又在‘牛行深泥’章前有‘摘悬珠’章,梁陶弘景《真诰》中都曾用其全文,《宝林传》本等则删去这些。由此可见《丽藏》本所据,乃南朝以来的旧文,而《宝林传》本为晚唐改作。六和塔本、守遂注本与《宝林传》本同一类型,真宗注本则是从《丽藏》本演变为《宝林传》本过程中间的产品。

其他译本

有不少人怀疑本经是东晋时的中国人撰述,又因《出三藏记集》说本经为《道安录》所不载,故疑此经非汉时译。但《历代三宝纪》引《旧录》明说“本是外国经抄”,《出三藏记集》也说本经见于《旧录》。《旧录》为晋成帝时(326~342)支敏度所作,约与道安同时,当出于翻译,而且流行很早,在安世高译经以前,有这样的一种简单说明佛教基本修道的经典。也就因为它是最早的一部汉译佛经,文字简短而又包含了佛教修道纲领,所以直到现在它仍为佛教徒重视典籍。至《宝林传》本一类的经本给南宗禅法作了有力的佐证,尤为宗门所喜用。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敕依《明藏》本转译本经为满、蒙、藏三种文字,连同汉译为四体合璧本印行。日文译本有山上曹源译《四十二章经》(收于日本《国译大藏经》经部第十一)、高岛宽我译《现代意译四十二章经》(收于《现代意译佛教圣典丛书)第六)等。1871年有英人的译本,1878年法人又校印了汉、藏、蒙文《四十二章经》。1906年日本铃木大拙又出版英译本,还有1947年伦敦出版的《四十二章经》及其他两经的合本。本经汉文注解有宋智圆《注》一卷,《正义》一卷;仁岳《通源记》二卷,《科》一卷;均佚。现存的有《宋真宗注》一卷,天禧三年入藏,但现存宋、明大藏经皆无此书,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长沙叶德辉始据日本《缩藏》刻出单行。宋守遂《注》一卷,收在《注佛祖三经》(即《四十二章经》、《遗教经》、《沩山警策文》)中。明了童《补注》一卷,即补守遂《注》,每章前有四字标题。明智旭《解》一卷,较《补注》稍详。清道霈《指南》一卷,成于顺治二年(1645),仅分章,无标题。清续法《疏抄》五卷,成于康熙十八年(1679),每章前也有四字标题,与《补注》略异。(隆莲)[参考资料]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吕澄《中国佛学源流略讲》;《四十二章经与牟子理惑论考辨》(《现代佛教学术丛刊》);望月信亨《佛教经典成立史论》;常盘大定《支那佛教の研究》。

经书原文


世尊成道已,作是思惟。离欲寂静,是最为胜。住大禅定,降诸魔道。於鹿野苑中,转四谛法轮,度憍陈如等五人,而证道果。复有比丘所说诸疑,求佛进止。世尊教敕,一一开悟,合掌敬诺,而顺尊敕。

佛言: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常行二百五十戒,进止清净,为四真道行,成阿罗汉。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次为阿那含,阿那含者,寿终灵神,上十九天,证阿罗汉;次为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还,即得阿罗汉;次为须陀洹,须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证阿罗汉。爱欲断者,如四肢断,不复用之。

佛言:出家沙门者,断欲去爱,识自心源,达佛深理,悟无为法。内无所得,外无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结业。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为道。

佛言:剃除须发,而为沙门。受道法者,去世资财,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慎勿再矣。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 佛言: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何等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杀、盗、淫。口四者: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三者:嫉、恚、痴。如是十事,不顺圣道,名十恶行。是恶若止,名十善行耳。

佛言:人有众过而不自悔,顿息其心。罪来赴身,如水归海,渐成深广。若人有过,自解知非,改恶行善,罪自消灭。如病得汗,渐有痊损耳。

佛言:恶人闻善,故来扰乱者,汝自禁息,当无瞋责。彼来恶者,而自恶之。

佛言:有人闻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致骂佛。佛默不对,骂止。问曰:子以礼从人,其人不纳,礼归子乎?对曰:归矣。佛言:今子骂我,我今不纳,子自持祸,归子身矣。犹响应声,影之随形,终无免离,慎勿为恶。

佛言: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圣不可毁,祸必灭己。

佛言:博闻爱道,道必难会,守志奉道,其道甚大。

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欢喜,得福甚大。沙门问曰:此福尽乎?

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数千百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佛言:饭恶人百,不如饭一善人;饭善人千,不如饭一持五戒者;饭五戒者万,不如饭一须陀洹;饭百万须陀洹,不如饭一斯陀含;饭千万斯陀含,不如饭一阿那含;饭一亿阿那含,不如饭一阿罗汉;饭十亿阿罗汉,不如饭一辟支佛;饭百亿辟支佛,不如饭一三世诸佛;饭千亿三世诸佛,不如饭一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

佛言:人有二十难: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弃命必死难,得睹佛经难。生值佛世难,忍色忍欲难。见好不求难,被辱不瞋难。有劫不临难,触事无心难。广学博究难,除灭我慢难。不轻未学难,心行平等难。不说是非难,会善知识难。见性学道难,随化度人难。睹境不动难,善解方便难。沙门问佛:以何因缘,得知宿命,会其至道?佛言: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沙门问佛:何者为善,何者最大?佛言:行道守真者善,志与道合者大。沙门问佛:何者多力,何者最明?佛言:忍辱多力,不怀恶故,兼加安健。忍者无恶,必为人尊,心垢灭尽,净无瑕秽,是为最明。未有天地,逮於今日,十方所有,无有不见,无有不知,无有不闻,得一切智,可谓明矣。

佛言:大怀爱欲,不见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搅之,众人共临,无有睹其影者。人以爱欲交错,心中浊兴,故不见道。汝等沙门,当舍爱欲,爱欲垢尽,道可见矣。

佛言:夫见道者,譬如持炬,入冥室中,其冥即灭,而明独存。学道见谛,无明即灭,而明常存矣。

佛言:吾法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会者近尔,迷者远乎,言语道断,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须臾。

佛言:观天地,念非常,观世界,念非常,观灵觉,即菩提。如是知识,得道疾矣。

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佛言:人随情欲,求於声名,声名显著,身已故矣,贪世常名,而不学道,枉功劳形。譬如烧香,虽人闻香,香之烬矣,危身之火,而在其后。佛言:财色於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舔之,则有割舌之患。

佛言:人系於妻子舍宅,甚於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於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

佛言:爱欲莫甚於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佛言: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天神献玉女於佛,欲坏佛意。佛言:革囊众秽,尔来何为?去,吾不用。天神愈敬,因问道意,佛为解说,即得须陀洹果。

佛言:夫为道者,犹木在水,寻流而行。不触两岸,不为人取,不为鬼神所遮,不为洄流所住,亦不腐败。吾保此木,决定入海。学道之人,不为情欲所惑,不为众邪所娆,精进无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

佛言: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与色会,色会即祸生。得阿罗汉已,乃可信汝意。

佛言:慎勿视女色,亦莫共言语,若与语者,正心思念。我为沙门,处於浊世,当如莲华,不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念。

佛言:夫为道者,如被干草,火来须避。道人见欲,必当远之。

佛言: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断阴。佛谓之曰:若断其阴,不如断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从者都息。邪心不止,断阴何益!佛为说偈:欲生於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静,非色亦非行。佛言:此偈是迦叶佛说。

佛言: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若离於爱,何忧何怖!

佛言:夫为道者,譬如一人与万人战,挂铠出门。意或怯弱,或半路而退,或格斗而死,或得胜而还。沙门学道,应当坚持其心,精进勇锐,不畏境前,破灭众魔,而得道果。沙门夜诵迦叶佛遗教经,其声悲紧,思悔欲退。佛问之曰:“汝昔在家,曾为何业?”对曰:“爱弹琴。”佛言:“弦缓如何?”对曰:“不鸣矣。”“弦急如何?”对曰:“声绝矣。”“急缓得中如何?”对曰:“诸音普矣。”佛言:“沙门学道亦然,心若调适,道可得矣。於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恼,意若生恼,行即退矣,其行既退,罪必加矣。但清净安乐,道不失矣。”

佛言:如人锻铁,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学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净矣。

佛言:人离恶道,得为人难;既得为人,去女即男难;既得为男,六根完具难;六根既具,生中国难;既生中国,值佛世难;既值佛世,遇道者难;既得遇道,兴信心难;既兴信心,发菩提心难;既发菩提心,无修无证难。佛言:佛子离吾数千里,忆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虽常见吾,不顺吾戒,终不得道。

佛问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数日间。佛言:子未闻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饭食间。佛言:子未闻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呼吸间。佛言:善哉,子知道矣!

佛言:学佛道者,佛所言说,皆应信顺。譬如食蜜,中边皆甜,吾经亦尔。

佛言:沙门行道,无如磨牛。身虽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佛言: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右顾视,出离淤泥,乃可苏息。沙门当观情欲,甚於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佛言:吾视王侯之位,如过隙尘;视金玉之宝,如瓦砾;视纨素之服,如敝帛;视大千界,如一诃子;视阿耨池水,如涂足油;视方便门,如化宝聚;视无上乘,如梦金帛;视佛道,如眼前华;视禅定,如须弥柱;视涅盘,如昼夕寤;视倒正,如六龙舞;视平等,如一真地;视兴化,如四时木。

诸大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十二章经》文,各章内容大略

(1)说出家沙门行道得果和四果的意义;(2)说沙门道法应少欲知足;(3)说十善恶业和在家修五戒十善亦能得道;(4)说有过应悔,改过灭罪,后会得道;(5)说以慈心对恶人;(6)说人以恶来反祸自身,如送礼不纳还自持归;(7)说恶人害贤者,如仰天而唾,又如逆风以土坌人还污己身;(8)说博施福大;(9)说随喜人施亦得福报;(10)较量施福何者最大;(11)说天下有五难;(12)说垢去明存,犹如磨镜;(13)说行道者善,志与道合者大,忍辱者多力,除心垢者最明;(14)说心垢(三毒五盖)尽,乃知生死所趣,诸佛国土道德所在;(15)说学道见谛,如持炬火入于暗室,其冥即灭;(16)说应念道不应稍忽;(17)说恒念无常则得道疾速;(18)念道得信根其福无量;(19)念四大无我;(20)华名危身,如香自烧。

(21)财色如刀上蜜,贪之截舌;(22)妻子情欲,患甚于牢狱;(23)爱欲莫甚于色;(24)爱欲之于人,如逆风执炬有烧手患;(25)佛诃玉女如革囊众秽;(26)为道不为情欲所惑,保其得道,如水中木顺流入海;(27)意不可与色会合;(28)无视女人,见之当如莲花不为泥污;(29)人为道去情欲,当如草避火;(30)说止息淫欲当先断心;(31)说无爱即无忧,无忧即无畏;(32)坚持精进,欲灭得道;(33)说学道调心,应如调琴弦缓急得中;(34)说学道应渐渐去垢,如锻铁;(35)说人不为道,生老病死其苦无量;(36)说人离三恶道乃至信三宝值佛世等八种难得;(37)说为道须念人命在呼吸间;(38)说离佛虽远,念戒必得道;(39)说佛经如蜜,中边皆甜,行者得道;(40)说为道须拔爱欲根,如摘悬珠,终有尽时;(41)说沙门行道,当如牛负重行于泥中,急求出离;(42)轻视富贵如过客,视金玉如砾石。

全经大意说出家、在家应精进离欲,由修布施、持戒、禅定而生智慧,即得证四沙门果。文中包含了佛教基本修道的纲领。

各章的内容多见于阿含部经典,例如:第三章见《中阿含经》卷三《思经》、《伽兰经》、《伽弥尼经》,第六章及第七章均见《杂阿含经》卷四十二,第十章见《中阿含经》卷三十九《须达多经》及别译《须达经》、《长者施报经》,第十七章见《杂阿含经》卷三十四,第二十四章见《中阿含经》卷五十五《晡利多经》,第二十六章见《杂阿含经》卷四十三,第二十八章见《长阿含经》卷二以下《游行经》,第三十章见《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五《五王品》之四、卷二十七《邪聚品》、卷四十九《非常品》之三,第三十二章见《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五《五王品》之三,第三十三章见《杂阿含经》卷九、《增一阿含经》卷十三及《中阿含经》卷二十九《沙门二十亿经》,第三十九章见《中阿含经》卷二十八《蜜丸喻经》等。但本经文字,比这些经简略,很像是其摘要。《历代三宝纪》卷四引《旧录》云:“本是外国经抄,元出大部,撮要引俗,似此孝经十八章。”此说当有所本。

关于[鹿鼎记]


在金庸先生的小说《鹿鼎记》中,《四十二章经》表面上是一本普通佛经,其实关乎大清龙脉——满人入关时曾在关外藏了很多宝藏,而在这部经书中,就藏有宝藏地图。

第一、二部:镶黄旗、正白旗

原著出处:

第五回:金戈运启驱除会 玉匣书留想象间

只见一名卫士递上一只白玉大匣,匣上刻有五个大字,填了朱砂,前面三字正是“四十二”。韦小宝急忙接过,打开玉匣盖子,里面是薄薄一本书,书函是白色绸子,封皮上写着同样的五字,问道:“索大人,这便是《四十二章经》罢?我识得‘四十二’,却不识‘章经’。”索额图喜道:“是,是。是《四十二章经》。”韦小宝道:“这‘章经’两字,难认得很,其实也不必花心思去记,只消五个字在一起,上面三个是‘四十二’,下面两字非‘章经’不可。”索额图心道:“那也未必。”含笑道:“正是。”接着那侍卫又递上一只玉匣,匣里有书,书函果是黄绸所制,镶以红绸边。两部书函都已甚为陈旧。但宝库里已无第三只匣子,韦小宝心下微感失望。

解释:

出现地点:鳌拜府中

书函:镶黄旗是黄绸镶红边,正白旗是白色绸子

先皇顺治命四大臣辅政,其中鳌拜是镶黄旗旗主,苏克萨哈是正白旗旗主,鳌拜害死苏克萨哈后,得其经书,后被康熙抄家,经书归韦小宝所有,后呈交假太后毛东珠。

第三部:正红旗

原著出处:

第十回 尽有狂言容数子 每从高会厕诸公

韦小宝深深吸了口气,只见包袱中是一部经书。世上书本何止万千,他识得书名的,却只有《四十二章经》一部,而这一部却正便是《四十二章经》。经书形状,和鳌拜府中抄出来的一模一样,只是书函用红绸子制成。

解释:

出现地点:康亲王府中

书函:红色绸子

康亲王是正红旗旗主,神龙教派教徒齐元凯盗取经书,过程被韦小宝所看,故经书落韦小宝手中。后取出碎羊皮交给神龙教(见二十九回)

第四部:镶红旗

原著出处:

第十一回 春辞小院离离影 夜受轻衫漠漠香

韦小宝也不识得,顺手放在一旁,忽然触到他后腰硬硬的藏着什么物件,用匕首割开袍子,见是一个油布包袱,说道:“这是什么宝贝了,藏得这么好?”割断包上丝绦,打开包袱,原来包着一部书,书函上赫然写着《四十二章经》五字,这经书的大小厚薄,与以前所见的全然一样,只不过封皮是红绸子镶以白边。

解释:

出现地点:小桂子屋中

书函:红绸白边

假太后毛东珠差遣瑞栋去处死宗人府的镶红旗旗主和察博 ,取了他府中所藏的「四十二章经(见第十四回),瑞栋又奉其命令取韦小宝性命,却被韦小宝杀死,经书被韦小宝所得。后取出碎羊皮,交给神龙教(见二十九回)

第五部:镶白旗

原著出处:

第十四回 放逐肯消亡国恨 岁时犹动楚人哀

只觉这主意妙不可言,当即闪身进屋,掀开被褥,见床板上有个小铜环,伸指一拉,一块阔约一尺、长约二尺的木板应手而起,下面是个长方形的暗格,赫然放着三部经书,正是他曾见过的《四十二章经》。两部是他在鳌拜府中所抄得,原来放经书的玉匣已不在了。另有一部封皮是白绸子的,那晚听海老公与太后说话,说顺治皇帝送给董鄂妃一部经书,太后杀了董鄂妃后据为己有,料想就是这部了。

解释:

出现地点:太后寝宫

书函:白绸红边(见二十九回)

镶白旗旗主因事获罪,镶白旗经书没入宫中,顺治赐予爱妃董鄂氏(端敬皇后),假太后毛东珠害死董鄂妃,将镶白旗经书据为己有(见第二十九回),现在被韦小宝所得。后康熙知经书秘密,命康亲王上缴经书,康亲王不知自己的正红旗已被韦小宝所得,求小宝偷书,韦小宝将镶白旗经书给他,康亲王将镶白旗经书改封面为正红旗,上交皇宫。(见二十九回)

到此回:韦小宝已得五本经书,分别是正白旗、镶黄旗、正红旗、镶红旗、镶白旗,将这五部经书放在棺材里,立牌位:海桂栋(海大富、小桂子、瑞栋)(见第十五回)。

第六部:正黄旗

原著出处:

第十八回 金刚宝杵卫帝释 雕篆石碣敲头陀

韦小宝记起陶红英的话来,心道:“莫非这又是一部《四十二章经》?”见行痴将小包递来,伸双手接过……韦小宝回到灵境寺,关上房门,打开包裹,果然是一部《四十二章经》,只不过书函是用黄绸所制。

解释:

出现地点:清凉寺

书函:黄色绸子

正黄旗经书自然为一国之君所有,行痴即为出家的顺治皇帝,后韦小宝将经书呈交康熙(见第二十一回),康熙将之放在御书房,在康熙去探顺治时,建宁公主奉假太后之命盗走呈交毛东珠,白衣女尼九难师太,即前朝长平公主,探宫之际取走经书,并得经书真正秘密,并取走碎羊皮(见二十五回),后在避难时,韦小宝将此经书倒上化尸水,扔给了桑杰,此书虽被桑杰所得,却已毁,真正内涵之物已为韦小宝所得。(见二十六回)

第七部:镶蓝旗

原著出处:

第二十八回 未免情多丝宛转 为谁辛苦窍玲珑

韦小宝回到下处,从怀中取出书来,果然便是见惯了的《四十二章经》,这部是蓝绸书面,镶了红边,寻思:“这是镶蓝旗的经书,嗯,是了,陶姑姑说,她太师父在镶蓝旗旗主府中盗经书,经书没盗到,却给神龙教的高手打得重伤而死,这部经书多半便落入了那神龙教高手的手里。怎地事隔多年,仍不将经书交给洪教主?也说不定当时没得到,最近才拿到的。”

解释:

出现地点:太后寝宫

书函:蓝绸红边

镶蓝旗旗主鄂硕克哈府中经书已被神龙教所得,康熙因其不能上缴经书,将其下狱拷问。却不知道在他和韦小宝揭穿假太后真面目时,经书已为韦小宝所得。

第八部:正蓝旗

原著出处:

韦小宝一瞥眼间,忽见书桌上放着一部经书,正是他见之已熟的《四十二章经》,不过是蓝绸封皮,登时心中怦的一跳,寻思:“这第八部经书,果然是在老乌龟这里,妙极,妙极!”

解释:

出现地点:平西王府中

书函:蓝色绸子

韦小宝奉康熙之命以送婚为命,查探吴三桂虚实,在其书房发现经书,以计谋盗取经书。并呈交康熙,康熙说会呈交太后,拿到太庙烧毁。殊不知已被韦小宝取走碎羊皮。(见第三十四回)

据此,韦小宝已得全部经书,主要是碎羊皮,他遵从师父陈近南之意,让双儿将碎羊皮拼好,找了笔帖式问清地点,记熟了,将其用火烧毁。

四十二章经疏钞


四十二章经疏钞

No. 671-A 序

圣人作。贤人述。而大道弘矣。如来说。菩萨论。而佛教盛矣。然而作者述者说者论者。为经为传为藏为典。几令学者望洋焉。佛氏马鸣作大乘论。先归真之博。后起信之约。龙树记华严经。先上本之详。后下本之略。不特为利钝诸根均其教泽。且可以总统真如圣凡一致矣。摩腾竺法兰之四十二章即此意也。盖当汉帝兆梦之后。法兰于月氏说法以三藏之汪洋五乘之浩瀚也。乃于十二部中。取四十二章。以为诸宗之纲领。东渡之舟航焉。其见性学道者性也。识自心原者相也。观灵觉即菩提者密也。不历诸位而自崇最者禅也。为四真道无作无为者。小乘之有宗大乘之空宗也。如一真地无不见知者。华严之法界法华之知见也。律宗则止恶行善也。净宗则达佛深理也。统摄诸宗。其有过于此者乎。云栖讲而未遂。凤山注而未详。今慈云伯亭法师为腾兰使行佛祖事。重为疏钞。显义则如珠现彩。分科则如光辨相。点睛出髓。当下释黏。缅思我

皇上诚孝

太皇太后懿旨。刊刻经藏。

裕亲王理其事。卿贰咸襄助之。(衢)忝与焉。今伯亭法师刊此疏钞。是体

圣意以广化。亦吾儒之能述释氏之能论者也。敢不为之序。以使欲通佛国者。得从流沙以达葱岭。拈茎草者。一阅疏钞。而作丈六金身耶。是为序。

奉直大夫钦天监左监副邵泰衢拜题

No. 671-B 四十二章经疏钞序

六道之所以为凡者。欲而已矣。三乘之所以为圣者。道而已矣。是故狥道则升。贪欲则坠。然道之与欲。俱出吾心。心念道也。道理长而欲情消。心念欲也。欲情强而道理弱。则知自心之动念也。岂可以不识哉。吾佛出世。大事因缘。在于识自心。达佛理。断爱欲。修道行。以是正觉始成。即说三乘之教。鸡园初唱。便空二执之障。直指心源。广明理性。务在得中而守真。慎勿信意以思想。然后欲爱干枯。会其至道。心地澄清复于本有。是则此经说也。其功不亦大乎。经虽美矣。奈之何。自西天白马敋。优钵火中开后。竺法摩腾。最先译出。汉明帝缄之石室兰台。晋魏朝固兴像教。所宗尚者。皆余法门。而此一典。不能传布。唐宋及今。未见善本。亦未曾闻解此章者。犹秘之海藏龙宫。岂不惜哉。嗟夫。三藏十二部。皆佛语也。譬如食蜜。中边皆甜。何得举后遗前。弃本逐末。将此妙法。存而不论。虽欲从之。末由也已。予于坊间。偶得善本。遂乃禀云栖之遗训。随文注释。遵贤首之义门。悬演宗承。欲令微尘刹土。无非四十二章。欲不断而自断。恒沙世界。总为五百余言。道也证而自证。纵文身不到。闻熏处尽作法身。或浅智不解。疑信时亦成佛智。竺法之教光。于今犹放。摩腾之神变。厥后还彰。此述作之真实心也。略叙本致。普告后之览者。

康熙庚申年九月重阳日灌顶行者续法题于慈云丈室

No. 671-C 佛说四十二章经

后汉 沙门迦叶摩腾竺法兰 同译

初序分

尔时世尊。既成道已。作是思惟。离欲寂静是最为胜。住大禅定。降诸魔道。当转法轮度脱众生。于鹿野苑中。转四谛法轮。度憍陈如等五人而证道果。

复有比丘所说诸疑。求佛进止。世尊教诏。一一开悟。合掌敬诺而顺尊敕。

二正宗分

尔时世尊。为说真经四十二章。

一出家证果章

佛言。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当行二百五十戒进止清净。为四真道行。成阿罗汉。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

次为阿那含。阿那含者。寿终神灵。上十九天。证阿罗汉。次为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还。即得阿罗汉。次为须陀洹。须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证阿罗汉。爱欲断者。如四肢断不复用之。

二达理崇道章

佛言。出家沙门者断欲去爱。识自心源。达佛深理。

悟无为法。内无所得。外无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结业。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为道。

三割爱取足章

佛言。剃除须发而为沙门。受道法者。去世资财。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慎勿再矣。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

四转恶成善章

佛言。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何等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杀盗淫。口四者。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三者。嫉恚痴。如是十事。不顺圣道。名为恶行。是恶若止名十善行耳。

五改过灭罪章

佛言。人有众过而不自悔。顿息其心。罪来赴身。如水归海。渐成深广。若人有过。自解知非。改恶行善。罪自消灭。如病得汗渐有痊损耳。

六忍恶无瞋章

佛言。恶人闻善故来挠乱者。汝自禁息。当无嗔责。

彼来恶者而自恶之。福德之气常在此也。

七呵佛招祸章

佛言。有人闻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致骂佛。佛默不对骂止。

问曰。子以礼从人。其人不纳。礼归子乎。对曰归矣。佛言。今子骂我。我亦不纳。子自持祸。归子身矣。犹响应声。影之随形。终无免离。慎勿为恶。

八害贤灭已章

佛言。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哇不污天还从己堕。逆风飏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

九守志会道章

佛言。博闻爱道。道必难会。守志奉道。其道甚大。

十助施得福章

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欢喜。得福甚大。

沙门问曰。此福尽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数千百人各以炬来。分取火去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十一举田较胜章

佛言。饭凡人百不如饭一善人。饭善人千不如饭一持五戒者。饭持五戒者万不如饭一须陀洹。饭百万须陀洹不如饭一斯陀含。饭千万斯陀含不如饭一阿那含。饭一亿阿那含不如饭一阿罗汉。饭十亿阿罗汉不如饭一辟支佛。饭百亿辟支佛不如饭一三世诸佛。饭千亿三世诸佛不如饭一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

十二尊亲显孝章

佛言。凡人事天地鬼神。不如孝其二亲。二亲最神也。

十三详难勉行章

佛言。人有二十难。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弃命必死难。得睹佛经难。生值佛世难。忍色离欲难。见好不求难。有势不临难。被辱不瞋难。触事无心难。广学博究难。不轻未学难。除灭我慢难。心行平等难。不说是非难。会善知识难。见性学道难。随化度人难。对境不动难。善解方便难。

十四守导净命章

沙门问佛。以何因缘得知宿命。会其至道。佛言。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

十五行善志大章

沙门问佛。何者为善。何者最大。佛言。行道守真者善。志与道合者大。

十六忍力心明章

沙门问佛。何者多力。何者最明。佛言。忍辱多力。不怀恶故。兼加安健。忍者无恶。必为人尊。心垢灭尽污无瑕秽。是为最明。未有天地逮于今日十方所有。无有不见无有不知无有不闻。得一切智。可谓明矣。

十七澄浊见道章

佛言。人怀爱欲不见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揽之。众人共临。无有睹其影者。人以爱欲交错。心中浊兴。故不见道。汝等沙门。当舍爱欲。爱欲垢尽。道可见矣。

十八灭暗存明章

佛言。夫见道者。譬如持炬入冥室中。其冥即灭而明独存。学道见谛。无明即灭而明常存矣。

十九无相会真章

佛言。吾法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会者近尔。迷者远乎。言语道断。非物所拘。差之毫。失之须臾。

二十观觉得道章

佛言。观天地念非常。观世界念非常。观灵觉即菩提。如是知识。得道疾矣。

二十一推我成空章

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二十二求名危身章

佛言。人随情欲。求于声名。声名显著。身已故矣。贪世名常而不学道。枉功劳形。譬如烧香。虽人闻香。香之烬矣。危身之火而在其后。

二十三贪财招苦章

佛言。财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之则有割舌之患。

二十四系妻溺泥章

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于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

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

二十五恋色亡道章

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二十六欲损道益章

佛言。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天神献玉女于佛。欲坏佛意。佛言。革囊众秽。尔来何为。去吾不用。天神愈敬。因问道意。佛为解说。即得须陀洹果。

二十七逆觜顺性章

佛言。夫为道者。犹木在水寻流而行。不触两岸。不为人取。不为鬼神所遮。不为洄流所住。亦不腐败。吾保此木。决定入海。学道之人。不为情欲所惑。不为众邪所娆。精进无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

二十八疏意远色章

佛言。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与色会。色会即祸生。得阿罗汉已。乃可信汝意。

二十九正念待女章

佛言。慎勿视女色。亦莫共言语。若与语者。正心思念。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华。不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应当谛观。彼身何有。惟露秽恶盛诸不净。生度脱心。息灭恶念。

三十趣道避欲章

佛言。夫为道者。如被干草。火来须避。道人见欲。必当远之。

三十一患淫断心章

佛言。有人患淫不止。欲自除阴。佛谓之曰。若使断阴。不如断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从者都息。邪心不止断阴何益。佛为说偈。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静。非色亦非行。佛言。此偈是迦叶佛说。

三十二离爱绝忧章

佛言。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

三十三坚心得果章

佛言。夫为道者。譬如一人与万人战。挂铠出门意或怯弱。或半路而退。或格斗而死。意若无惧。或得胜而还。沙门学道。应当坚持其心。精进勇锐。不畏前境。破灭众魔而得道果。

三十四处中证理章

沙门夜诵迦叶佛遗教经。其声悲紧。思悔欲退。佛问之曰。汝昔在家。曾为何业。对曰爱弹琴。佛言。弦缓如何。对曰不鸣矣。弦急如何。对曰声绝矣。急缓得中如何。对曰诸音普调。

佛言。沙门学道亦然。心若调适。道可得矣。于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恼。意若生恼。行即退矣。其行既退。罪必加矣。但清净安乐道不失矣。

三十五去垢成行章

佛言。如人锻铁。去滓成器。器即精好。

学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净矣。

三十六举胜显准章

佛言。人离恶道得为人难。既得为人去女即男难。既得为男六根完具难。六根既具生中国难。既生中国值佛世难。既值佛世遇道者难。既得遇道兴信心难。既兴信心发菩提心难。既发菩提心无修无证难。

三十七忆戒得果章

佛言。佛子离吾数千里。忆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虽常见吾。不顺吾戒。终不得道。

三十八知命了道章

佛问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数日间。佛言子未知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饭食间。佛言子未知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呼吸间。佛言善哉。子知道矣。

三十九学佛信经章

佛言。学佛道者。佛所言说皆应信顺。譬如食蜜。中边皆甜。吾经亦尔。其义皆快。行者得道矣。

四十尽恶圆觉章

佛言。沙门行道。应渐拔去爱欲之根。

譬如摘悬珠者一一摘之。会有尽时。恶尽自得道也。

四十一出欲免苦章

佛言。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右顾视。出离淤泥乃可苏息。沙门当观情欲甚于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四十二视法了幻章

佛言。吾视王侯之位如过隙尘。视金玉之宝如瓦砾。视纨素之服如敝帛。视大千世界如一诃子。视阿耨池水如涂足油。视方便门如化宝聚。视无上乘如梦金帛。视佛道如眼前华。视禅定如须弥柱。视涅槃如昼夕寤。视倒正如六龙舞。视平等如一真地。视兴化如四时木。

三流通分

诸大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相关分词: 四十二章 四十 十二 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