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

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




院系历史


四川音乐学院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学科自1953年建立作曲系以来,在首任系主任,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刘文晋先生的辛勤努力下,聚集起一大批著名专家、学者,专业教师队伍实力雄厚,培养出不少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作曲家和音乐理论家,1982年成为四川省首批音乐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

所获荣誉


建系五十余年来,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在音乐创作方面硕果累累,人才辈出。从1981年起,作曲学科师生创作的音乐作品连续在国内外举行的各种作曲比赛中取得十分优异的成绩。

如:

1980年“全国第一届音乐作品评选” ,常苏民获优秀奖;

1981年“全国第二届音乐作品评选” ,李忠勇、高为杰、黄万品及何训田分获一、二、三等奖;

1983年“全国第三届音乐作品评选” ,高为杰、俞抒、朱舟、何训田和易柯分获一、二等奖;

1985年“全国第四届音乐作品评选” ,敖昌群获三等奖;

1986年“首届中国唱片奖比赛” ,何训田、贾达群分获第一、二名;

1987年“德国国际韦柏作曲比赛” ,何训田获三等奖;

1988年“全国第八届音乐作品评选” ,易柯获作品奖;

1991年“日本第十二届IRINO国际作曲比赛” ,贾达群获大奖;

1993年“全国管弦乐作曲大赛” ,邹向平获特别奖;

1994年“台湾室内乐作曲比赛” ,觉嘎、郭龙分获二、三等奖;

1994年“全国第九届音乐作品评选” ,敖昌群、宋名筑和贾达群获作品奖;

1995年“台湾第九届中国器乐作曲比赛” ,胡晓获二等奖;

1995年“中国钢琴国际作曲比赛” ,邹向平、杨晓忠分获一、三等奖;

1995年“全国五个一工程音乐作品评选” ,昌英中获金奖;

1996年“美国第五届长风奖国际作曲比赛” ,胡晓获三等奖;

1996年“海内外华人中国风格小提琴作品比赛” ,宋名筑获优秀奖;

2003年宋名筑获中国文联、中国音协、广州市政府“中国音乐金钟奖”铜奖;

2004年杨新民获“全国第十届交响音乐作品评选”三等奖等。

理论研究


在作曲技术理论研究方面,同样也成绩斐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四川音乐学院作曲学科培养造就了一批优秀的音乐理论家,他们始终站在音乐理论研究的前沿,其研究成果为作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奠定了十分坚实的基础。如:蓝光明、杨路应用计算机对管弦乐作品所进行的分析研究,系我国计算机音乐专业的发端,以此为基础建立的电脑音乐工作室,在全国音乐院校中尚属首家;何训田创立的RD作曲法,是由中国作曲家自己创建的第一种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音乐创作理论,该理论一经问世立即受到国内外作曲界的广泛关注。

此外,宋大能的《中国民歌概论》,李忠勇的《肖斯塔科维契复活了帕萨卡利亚》,黄虎威的《转调法》,高为杰的《和声力学研究》,胡晓的《音级集合理论研究》,邹向平的《现代音乐中复调新形态》,杨晓忠的《非线性回归作曲技法的可行性探讨》,高畅的《AM—音高节奏易加增殖研究》等课题,同样从不同角度填补了我国音乐理论研究的空白,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受到全国其他音乐院校的一致好评。 同时,基本乐科和指挥专业也培养了大批专家,作出了令人注目的成绩。

近几年,作曲系师生在全国专业核心期刊及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公开发表了论文、音乐作品44篇(首);在国内外专业学术研讨会上发表的论文15篇;立项开展《巴蜀乐派研究》、《声乐作品的结构与风格研究》、《计算机音乐研究》等具体研究的科研课题8项;出版发行《管弦乐配器法1.0》(电子教程)、《2006“东方纪元”中韩作曲家作品集》等音乐作品集、专著和电子教程8部(件)。

重点学科


辉煌的成就,显示出四川音乐学院作曲学科自身具有的强大实力,在全国音乐院校中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对我国音乐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有鉴于此,四川音乐学院作曲课程于1994年经专家论证,被四川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省级重点建设课程,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学科于1996年经专家论证,被四川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省级重点学科。

下属机构


作曲主科教研室

作曲主科教研室负责作曲系研究生、本科以及附中作曲主科和音乐基础写作课程教学。目前有在职教学人员14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3人,讲师3人,助教1人,见习2人。

鉴于在教学研究领域里的实力和成绩,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省级重点课程”、“省级特色专业”、“省级教学团队”、“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作曲理论教研室

作曲技术理论教研室负责作曲系的《主科和声》、《复调音乐》、《曲式与作品分析》、《管弦乐配器》等专业技术理论课程及各全院各系研究生的《曲式与作品分析》、《二十世纪音乐文献》等理论课程的教学。另外,还担负钢琴、管弦、民乐、现代器乐、声乐、音乐学等系《基础和声》及《副科曲式》的音乐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及附中作曲专业的《主科和声》课程的教学。

作曲技术理论教研室师资力量雄厚,目前有在职教学人员14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人,讲师4人,助教3人,见习2人。

鉴于在教学研究领域里的实力和成绩,本教研室的《管弦乐配器》与《基础和声》课程被评定为“学院省级精品课程”;《主科和声》与《副科曲式》获学院“院级优秀基础课程奖”。

基本乐科教研室

基本乐科教研室从事《基本乐理》课程和《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学工作。承担了学院附属中等音乐专科、大学本科以及硕士研究生、研修生的教学任务。教学对象涉及到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表演等各个专业。基本乐科教研室师资齐备,目前有在职教学人员9人,其中副教授2人,讲师3人,助教4人。鉴于在学院教学中的成绩,其中多位教师被评为优秀教师。本教研室教师勤于钻研,共撰写论文20篇,编写多套听写教材,建立分级制教学视唱练耳题库,参与编著《全国部分音乐院校乐理与视唱练耳习题汇》,在2007年的"全国艺术高校视唱练耳&乐理试题设计大赛"中,乐理和视唱练耳试题分别获得优秀设计奖。

教研室广泛参加了全国的教学活动,包括:2001年10月,北京中国音乐学院召开的全国基本乐科理论与教学专题学术研讨会;2004年全国视唱练耳协会举办的全国艺术高校视唱练耳及乐理研讨会;2006年10月,中央音乐学院举办的“中法视唱练耳教学论坛——柯达依周”;2006年8月,出席在深圳举行的全国视唱练耳教案设计大赛颁奖仪式;2006年8月,深圳召开的全国数字化视唱练耳考试系统研讨会;2006年4月,中央音乐学院举办的“中法视唱练耳教学艺术周”;2007年5月, 中央音乐学院举办的“中美视唱练耳教学艺术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