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死在柳州

死在柳州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死在柳州




“死在柳州”由来


俗语

“死在柳州”是一句民间谚语,与之相关的句子是:“食在广州,穿在苏州,玩在杭州,死在柳州。”这是一句民间谚语。从本意看,“食在广州”是指粤菜精致美味,食之堪称天下、一大享受;“穿在苏州”则因苏州丝绸誉满海内外,用苏州丝绸做衣服舒适、华丽、美观;“玩在杭州”,是指杭州西湖美如西子,佳景怡神,宽人心境;“死在柳州”则是指柳州有好木材,可以打一副好棺材,这在过去以土葬为主的岁月,一副好棺材确是有它的魅力,那时棺材是人的最后归宿,所以便有了人们对“死在柳州”的欣羡。

今天,随着人们丧葬观念的改变,“死在柳州”渐为人们所淡漠,而工艺棺材却以其新的寓意在市场上产生新的效应,使“死在柳州”这一古老的谚语绽发了新意。

名人效应让“死在柳州”出名

柳州棺材名满天下并有“死在柳州”之称,据说与“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有关。柳宗元到柳州做官,最后凄惨客死异乡,柳州乡亲父老为了纪念他,特意在当地订购了一口上好的楠木棺材,殓装着他的遗体千里迢迢地运回其老家去安葬。

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永济人),路上要花费好几个月的时间,可等回到河东打开棺材重新殓装遗体的时候,却发现柳公的遗体依然完好无损,面目仍栩栩如生,大家都十分惊讶。柳州棺材因此沾了柳宗元的名人效应而声名大噪,那些达官贵人无不以拥有一口上好的柳州棺材为荣,因此有了“死在柳州”的说法。

之后,在金庸、古龙等一批知名武侠小说家的名篇中的屡屡露脸,就更让“死在柳州”一说深入人心,例如前文提到古龙的《天涯明月刀》。其实古龙不少小说里只要与棺材、棺材铺有关的,几乎都会提“柳州”二字,看上去颇有些如今的名牌效应,提起其名,就知是信心保证,品质上乘。如古龙另一名篇《边城刀声》第二部第九章“王老先生的意图”中是这样写的:“拉萨城里最大的一家棺材铺叫‘柳州林记’。”

作家金庸对柳州棺材也赞不绝口,在他的名作《鹿鼎记》第三十三回中直接写道“柳州盛产木材,柳州棺材,天下驰名。是以有‘住在苏州,着在杭州,吃在广州,死在柳州’之谚。”许多武侠迷们表示对“死在柳州”一说印象深刻,也就在于此。

不仅在小说中出尽风头,在现实中,柳州棺材史上还真出了一口轰动一时的名贵棺材。1935年,曾任广州卫戍司令的陆军少将高景纯在柳州逝世,其家人为他花费银元2000余元,定制了一副特大号棺材,用的是一截重约1000公斤的大棺木,棺高1.33米,长2.33米,头尾刻有双龙戏珠和五囚捧寿等浮雕,华贵讲究,出殡时竟出动抬夫32人才抬得动,且葬器豪华贵重,因此轰动一时。

柳州的棺材


工艺棺材

古往今来,在柳州的大宾馆商场、旅游商场,琳琅满目的旅游纪念品中最醒目的是那小巧玲珑的与棺材形似的“工艺棺材”。棺材。官也、财也,取之“升官发财”理吉祥之意。这种“工艺棺财”是一种奇特的工艺品,长有10 厘米、15 厘米和25 厘米等多种,它选用木质细密,色如朱砂的上好红木为原料,造型精巧、雕镂工细、纹饰典雅,棺材篆刻有“寿”及“福寿双全”、“龙凤吉祥”等字样,有些还镶贴金片,棺盖“长寿”金印,深深地吸引着游客。游客买上这件纪念品回去置于案头欣赏,或盛印章、手饰,能留下一个温馨而甜蜜的柳州印象。这种旅游纪念品受到人们的青睐,盖因能跳出三界外,悟出人生死的客观规律,而以豁达、虔诚的心境,品味死亡的艺术。

柳木

柳州素有“桂中商埠”之称,是木材的集散地。附近的许多县是山区县,木材资源丰富。沿着水路,这些优质木材运到柳州,又从柳州运往外地,故称“柳木”。“柳木”是柳州的优质木材,用做家具、做棺材,深受人们的欢迎。于是,“死在柳州”就成为了民间流传的口碑。关于柳州木材,清代金在《广西通志》曰:

“柳州府:脂胭木各州县出,木坚致。色似胭脂;黑木,即乌木,融县(今融安、融水县)出。”

“庆元府:谷木,各州县出:虎斑木,河池出;衫木,出恩恩(环江)、荔波..出类牛角,入水即沉。”

随着木材贸易的发展,柳州的棺材制造业迅速兴起,工艺也愈益精湛,有些街售因棺材业兴旺而被冠以寿板街、寿木街、长寿街,成为许多富家豪门订购“寿方”的地方,一时名声鹊起,蜚声域外。

直至今天,柳州地区的融水、三江、融安、金秀等县仍是广西杉木林基地,其中尤以融水县为最,杉木林面积达100 万亩。

柳州棺材变身工艺品

话说柳州棺材随着国家火葬推行之后,本应该“寿终正寝”了,但谁知一个点子却让柳州棺材“死过翻生”,得以继承下来,且声名远扬海内外,甚至超过了以往。这个颇具传奇色彩的柳州人正是如今已经68岁的王菊。

1941年,王菊出生于柳州市郊柳城县一个棺材制作世家。明朝以前,王家的老祖宗就开始制作棺材,后来,王菊的曾祖父为自家出产的棺材创下“鸿德”字号,到王菊这一辈,鸿德棺材铺已历经4代。

1979年,随着改革开放,不少华人及港澳同胞开始进入内地经商旅游。一次,有几位香港客人专程来柳州见识天下第一的柳州棺材,四处托人打听,几经周折,找到了昔日“鸿德”王家的后人王菊,希望能了结他们这个心愿。王菊也不客气,带着这些港商客人回到了老家祖宅,看保存下来的自家棺材样品,并一一详尽解释柳州棺材精巧之处,让几位港商听了大赞“厉害,厉害”之余,也生出了想带几副棺材回港的念头。

当然,真棺材体积庞大,重量惊人,托运带走不是易事,港商不死心,又提出能不能把大棺材按比例缩小,做成微缩仿制品也行。这个要求是王菊从来没有遇到过的,但难得有人对柳州棺材如此一片热爱。她硬着头皮,自己动手摸索,设计制作了4个10厘米长的小棺材送给了这几位港商。尽管这几副小棺材几乎没有任何复杂雕刻花纹,手工也粗糙,但港商仍喜爱得不得了,甚至回港之后又专程打电话给王菊,希望再订购一些小棺材拿来赠送亲友。

这时,头脑灵活的王菊如醍醐灌顶,名闻天下的柳州棺材不用担心绝迹了,完全可以以小型工艺品的形式重新发扬光大,而且棺材音谐“官”和“财”,“升官发财”是世人普遍的真实心愿,棺材可从一个“霉物”变身为带着好意头的吉祥物,相信会有许多人喜爱并收藏。

王菊是那种有了目标就会不顾一切为之努力的人,她一边翻阅资料古书为工艺棺材设计款式、装饰花纹,一边寻访过去帮家里做棺材的老师傅研究微缩工艺,解决技术难题,甚至专程到“工艺美术之乡”浙江东阳学习全国四大木雕之首的东阳木雕刻法,运用到制作工艺棺材之上。功夫不负有心人。王菊为工艺棺材设计出了近10种规格大小,近百种花色图案,或是福寿双全字样,或是龙凤、双龙、双凤、百寿等等,工艺涉及半浮雕、全浮雕,线雕等等。当这些造型精美、不亚于一件艺术品的工艺棺材问世,港澳客人惊讶不已,不仅与王菊签下长期订单,而且在他们的帮助下,逐渐打开了港澳甚至东南亚市场,订单如雪片般飞来。这时,王菊才感觉稍松了一口气,能为家乡柳州作点贡献,历史悠久的柳州棺材没有失传,她心满意足了。

如今,68岁的王菊拥有16项工艺棺设计专利,她拥有的经营了30年、每月可制作上万副工艺棺材的工艺厂,是柳州销量最大的工艺棺材生产厂家。她的事迹不仅上了中央电视台、多家国内报纸、杂志,甚至多次有台湾、香港的电视媒体专程来采访报道。现在,王菊精神矍铄,依然劳碌精明,不肯休息,仍在亲力亲为管理厂务。前段时间,她还在为柳州工艺棺材申请非物质文化保护所奔忙。

王菊说,柳州工艺棺材的前景发展如今还面临着几个难题让她尤其担心:第一,工艺制作水准不高,许多生产厂家没有过硬的手艺师傅,也没有设计开发的能力,只懂得抄袭模仿,粗糙制作,长此以往严重影响柳州棺材的声誉;第二,如今柳州工艺棺材主要还是销往港澳地区、东南亚一带及欧美国家,国内的北方市场一直很难打开,主要还是观念问题;第三,在桂林、阳朔等地,现在也有人模仿柳州经营工艺棺材生意,产品的精美程度甚至超过柳州棺材,所以怎样大力宣传柳州棺材,保持优势竞争力,也是十分紧迫的事。

相关分词: 死在 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