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水沟穴

水沟穴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水沟穴


水沟穴为督脉经穴,别名人中、鬼宫,为督脉与手足阳明之会,位于人中沟正中线上1/ 3与中1/3交界处。其功能醒神开窍,清热熄风,主治昏迷、晕厥、癫狂、急慢惊风、消渴等多种疾病,为中医抢救危重病人的急救穴之一。



基本简介


取穴方法:取定穴位时常常采用仰靠坐位的姿势,该穴位于人体的上唇上中部,人中沟的上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的交点。指压时有强烈的压痛感。

主治疾病:此穴的主治疾病为:人事不醒、心腹绞痛、剧烈腰背痛等。该穴为人体最重要的穴位之一,而且也是一个相当危险的部位,如果采用此穴位来治疗疾病的时候,注意力道不要过于强烈。定位:人中沟的上1/3与下2/3交点处。

解剖:在口轮匝肌中;布有眶下神经的分支和上唇动、静脉。

操作:向上斜刺0.3~0.5寸(或用指甲按切) ;一般不灸。?

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治疗休克、癔病、精神分裂症、晕车(船)、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急性腰扭伤等。配中冲、合谷主治中风不省人事;配委中主治闪挫腰痛。

临床应用


病症简介

水沟穴为督脉经穴,别名人中、鬼宫,为督脉与手足阳明之会,位于人中沟正中线上1/ 3与中1/3交界处。其功能醒神开窍,清热熄风,主治昏迷、晕厥、癫狂、急慢惊风、消渴等多种疾病,为中医抢救危重病人的急救穴之一。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 ,运用本穴抢救神志不清的各种危重病人,疗效甚佳,兹举数例如下:

急性心肌梗塞昏迷

梅某,男,58岁,1996年8月16日晨4时急诊。主诉:心前区压榨样疼痛2小时。患者来诊时面色苍白,语声低微,大汗淋漓。病人在其家属挽扶下进入急诊室时突然意识丧 失,全身瘫软往下滑。急扶病人上诊床,查:心率118次/分,律不整,心音低钝,四肢湿冷 ,脉微欲绝,拟诊为急性心肌梗塞,随即以右手拇指甲角代针,按压水沟穴,施以强刺激手法 ,约一分钟后,病人“啊”的一声,渐渐苏醒,继以亚硝酸异戊脂雾化吸入,再以硝酸甘油 片压碎舌下含服,给氧和接上补液后护送到住院部治疗,入院10小时后,心电图证实急性 心肌梗塞,住院4周痊愈出院。

失血性晕厥

李某,女,22岁。1996年9月在门诊侯诊时突然晕倒,面色苍白,不省人事。笔者即赴现场以拇指甲角代针掐压水沟穴,施以强刺激手法,病人约一分钟后苏醒。患者诉说7天前曾做人流手术,仍出血,乃送妇科治疗。

高热抽搐

杨某,女,12岁,1996年6月16日急诊。主诉:发热两天,抽搐半小时。诊时病孩高热,T39.7℃,四肢厥冷,双手握拳抽搐,不省人事,即施手法掐压水沟穴 ,重刺激,一分钟后患孩苏醒,抽搐停止,再作常规治疗。

急性胃肠炎失水昏迷

陈某,男,21岁,1996年10月18日急诊。主诉:频繁呕吐伴腹痛2小时。患者于晚饭后不久即出现胃脘不适,频繁呕吐,开始为胃内容物,继而呕出绿色液体。患者来诊时全身疲倦,面色苍白。查:T36.2℃,BP60/30mmhg,肺(-),剑突下压痛,肠鸣亢进,舌干苔白,脉沉细。在进入注射室时突然昏迷、不省人事。即将病者平卧于病 床上,以拇指按压水沟穴,施以重刺激手法,约一分钟后苏醒,然后再作常规治疗。

体会

上述昏迷其临床表现和病因 各不相同,有虚有实,有寒有热,为何均取水沟穴而奏捷效?这是因为它们的临床表现和病因虽不一样,但它们都具有神志不清这一共同特点。水沟穴的功能是醒神开窍,清热熄风。 根据中医治疗急病的特点,不论是中风、 中暑、真心痛、惊风、晕厥,一旦出现神志不清的时候,就要急则治其标,以醒神开窍、回阳救逆为主。特别是在基层医院抢救心肌梗塞神志不清,而第一时间抢救药物还未到位或病 人未能送入住院的情况下,应用此法,为病人住院 治疗创造时机。具有抢救及时,不受条件限制和疗效快捷等优点。 心肌梗塞是冠状动脉急发生闭塞、血流中断,心肌因严重而持久的缺血以致局部坏死,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冠状动脉在粥样硬化的基础上产生 持久的痉挛,使心脏供血中断。指压水沟穴使病人能在一分钟左右苏醒,对于及早缓解患者冠状动脉的持久痉挛,挽救濒死和缺血的心肌,缩小梗塞面积和防止梗塞扩大, 渡过急性期,起了重要的作用。

水沟为督脉经穴,又为督脉与手足阳明之会,督脉为督辖诸阳之经络而 长于阳,以拇指掐压水沟穴,其内应龈交,龈交穴为督、任、足阳明之会,具有宁神镇痉之功,任脉统诸阴之血。 指压水沟穴,实际上是一指取两穴,任督 二脉,一阴一阳,能统领人体经络之阴阳,具有醒脑开窍、回阳救逆、敛阴固脱之功,此法 不失为抢救危重病人的有效方法。

人体穴位


头部穴位(正面) 头维穴 | 发际穴 | 阳白穴 | 印堂穴 | 攒竹穴 | 睛明穴 | 承泣穴 | 四白穴 | 迎香穴 | 水沟穴 | 瞳子髎穴

头部穴位(背面) 百会穴 | 后顶穴 | 风府穴 | 哑门穴 | 完骨穴 | 风池穴 | 天柱穴

头部穴位(侧面) 太阳穴 | 下关穴 | 客主穴 | 耳门穴 | 听宫穴 | 翳风穴 | 颊车穴 | 大迎穴 | 人迎穴

腹部胸部穴位 天突穴 | 膻中穴 | 鸠尾穴 | 巨阙穴 | 中脘穴 | 水分穴 | 气海穴 | 关元穴 | 中极穴 | 气舍穴 | 俞府穴 | 或中穴 | 期门穴 | 日月穴 | 天枢穴 | 气穴 | 大巨穴 | 大赫穴

人体背部穴位 大椎穴 | 陶道穴 | 身柱穴 | 神道穴 | 至阳穴 | 脊中穴 | 治喘穴 | 肩井穴 | 曲垣穴 | 天宗穴 | 命门穴 | 腰俞穴 | 腰阳关穴 | 上仙点穴 | 六华灸穴 | 风门穴 | 肺俞穴 | 心俞穴 | 膈俞穴 | 肝俞穴 | 膏肓穴 | 志室穴 | 肩外俞穴 | 厥阴俞穴 | 三焦俞穴 | 大肠俞穴 | 关元俞穴 | 小肠俞穴 | 膀胱俞穴

人体上肢穴位 内关穴 | 外关穴 | 曲池穴 | 尺泽穴 | 治痒穴 | 孔最穴 | 列缺穴 | 阳池穴 | 神门穴 | 合谷穴 | 中渚穴 | 少冲穴 | 落枕穴 | 指间穴 | 太渊穴 | 口内穴 | 胃肠穴 | 手三里穴

人体下肢穴位 膝眼穴 | 梁丘穴 | 复溜穴 | 阴谷穴 | 血海穴 | 承山穴 | 解溪穴 | 委中穴 | 足三里穴 | 阳陵泉穴 | 阴陵泉穴 | 三阴交穴 | 百里穴

人体足部穴位 涌泉穴 | 大敦穴 | 太冲穴 | 太白穴 | 太溪穴 | 申脉穴 | 丘墟穴 | 昆仑穴 | 足临穴 | 行间穴 | 里内庭穴 | 下痢穴 | 高血压点穴 | 第二厉兑穴 | 第三厉兑穴 | 阿基里斯腱穴

相关分词: 水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