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双花千里光

双花千里光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双花千里光


双花千里光是菊科千里光族的一种多年生草本,高达1 m。叶片披针形;小花管状,黄色,花柱分枝,先端截形。瘦果圆柱形,被微毛,冠毛浅红褐色。生于海拔3 000~3 900 m的山坡、灌丛、林缘、河滩。分布于西藏、四川、云南等地。它的全草可用于清热解毒。



简介


双花千里光 油苦兴嘎保《四部医典》

Shuanghuaqianliguang

【异名】:帕当巴、木布塔压根《度母本草》,油苦兴《妙音本草》,朗巴鲁《如意宝树》,朗巴接久如坐误《蓝琉璃》,支支新、刚坐、鲁马、朗杰、牛苦新、达目、姨新、球冬桑威门、卡当结久如、误八结久《晶珠本草》。

【品种考证】:

《妙音本草》云:“油苦兴生于高山,根块状,茎状如竹子细而长,叶状如桃树叶,叶背具小毛,花红黄色,状如秃鹫头,气香。”

《蓝琉璃》云:“生于温热之地,叶大而叶背白,茎紫色而甚长,花小,被绒毛。由于生境不同而分白黑二种或分油苦兴嘎保和那保。油苦兴嘎保叶背大而浅裂,背面灰绿色,表面带紫色,花甚小,具小毒。”

《甘露本草明镜》云:“多年生草本,根灰色,木质,松软,茎淡绿色,状似竹子,细而长,茎上部有绒毛,具分枝,老后呈蓝紫色。叶青绿色,叶背具白毛似火绒草,叶披针形,或状似桃树叶,边缘具细齿。头状花序多数,花白色微带黄色光泽。”

今各地藏医所用油苦兴嘎保的用药及记载基本-致,均为菊科千里光属多种植物。其中双花千里光叶片长圆状披针形,边缘具齿,似桃树叶,花黄色,有香气等特征与上述文献记载相符,应为正品。

【来源】: 为菊科植物双花千里光的全草。

【原植物】:双花千里光Senecio dianthus Franch.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达1 m。有粗壮的地下茎;茎上部有密绒毛。下部近光滑,有长而直立的分枝,叶互生,有长柄,叶片披针形,长10~20 cm,宽2~6 cm,先端渐尖成尾状,边缘有密的细齿,基部圆形或近心形,有时为楔形,两面近无毛或下面沿脉被毛,具4~5对羽状侧脉;最上部叶小,线状披针形。头状花序多数,在茎和枝端排列成伞状;伞房花序轴短或较长;总苞筒状,长4~5 mm,宽2 mm,总苞片4,线状长圆形,先端钝,基部被绵毛;小花1~3,通常2,管状,黄色,花柱分枝,先端截形。瘦果圆柱形,被微毛,冠毛浅红褐色,长约4 mm,稍短于花冠。

地理分布


生于海拔3 000~3 900 m的山坡、灌丛、林缘、河滩。分布于西藏林芝、波密、米林、山南等地,四川、云南等地也有分布。

药用价值


【采收加工】:7~8月有嫩枝时采集全草,洗净,切段,制成膏状。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全草长60~80 cm,密被微毛。茎圆柱形,具粗纵棱,黄绿色或紫红色,易折断,断面边缘淡黄色,髓部白色,叶皱缩,完整叶片矩圆状披针形,长4~12 cm,宽1~3.5 cm,先端渐尖,基部圆状斜楔形,叶面绿褐色,背面较淡,脉明显,边缘具密的浅锯齿,有长柄。花序复伞状,生于上部叶腋或茎端,花黄色,瘦果,圆柱形,长3 mm,冠毛浅红褐色。气微香,味辛。

【炮制】:取切好的油苦兴嘎保加3倍量的水,温火中加热煎煮,第-次煎煮1 h,过滤,药渣上再加水适量,第二次煎煮约2 h,过滤,去掉药渣。两次煎煮液合并浓缩成膏状后使用。

【药性】:苦,寒。

1.《度母本草》:“味苦,性凉。”

2.《甘露本草明镜》:“味苦而涩,消化后味苦。性凉,钝而糙。”

【功能与主治】:清热止痛,祛风止痒,解毒疗疮。主治伤口发炎,肿胀疼痛,皮炎,跌打损伤。

1.《度母本草》:“清热解毒,生肌愈伤,消炎。”

2.《宇妥本草》:“生肌愈伤,治各种中毒症。”

3.《新编藏药配方》:“愈创,消炎消肿,解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2 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粉撒或调敷。

【附方】:治中毒症,食欲不振水柏枝八钱,糖茶藤中皮、小檗皮、船形乌头、贯众各七钱,翼首草、蒂达、乌奴龙胆各五钱,藏红花二钱,芫荽、唐古特青兰、扎桑各六钱,油苦兴七钱。以上十三味研成细粉,混匀,即得。早晚各服五分。(《藏医如意大全》)

【制剂】:愈创汤 油苦兴嘎保膏20 g,独一味30 g,石韦30 g,查江30 g,大叶獐牙菜30 g,熊胆5 g。以上六味除熊胆外,粉碎成粗粉,加3倍量的水,煎煮约30min,去掉药渣,上清液里加熊胆,搅拌均匀,即得。功能消炎止痛,生肌愈创。治创伤,伤口发炎,肿痛等诸刨伤。日服1次,每次服15 ml。(《新编藏药配方》)

相关分词: 双花 千里光 千里 里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