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石狮大仑渡槽

石狮大仑渡槽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石狮大仑渡槽


大仑渡槽建于1975年,是泉州新华电灌站的渠系配套工程,当时主要负责晋江南部和石狮部分地区的农业灌溉。

渡槽总长1089米,拱高13米,设计的过流断面为2.45米宽、1.5米高,设计流量为每秒2.61立方米,下游受益农田核定灌溉面积近5万亩。

上世纪90年代初,渡槽两个跨拱曾被水冲垮,随后泉州水利部门进行了修补。随着晋江、石狮经济发展,下游地区农业渐渐退出历史舞台,渡槽也失去了作用,加上水质等原因,大仑渡槽于1993年正式“退役”。过去的18年里,大仑渡槽都以“风景线”的方式屹立在石狮服装城。不过墙体老旧,裂缝以及部分石块脱落等让渡槽变为“危槽”,石狮市政府最终决定将它拆除。

寻访

编者按:泉州现存的最长渡槽,石狮大仑渡槽昨天已拆除。渡槽一度承载着人们对丰收的期望。如今,因灌溉方式的转变,城市的变迁,大部分渡槽已坍塌或毁弃,日渐远离人们的生活。也许你不知道,在很多年前,这样的渡槽遍布泉州城;也许你不知道,现在还有一些渡槽仍在使用;也许你不知道,当年修建渡槽的他们,仍然在怀念那段火红岁月……专访建设者:

“三餐吃地瓜饭但浑身是劲”

渡槽成功爆破,随着一股浓烟散尽,在远处围观的群众也各自散开,而他们当中,有不少老者的身影却久久没有离去,他们出神地望着刚才还屹立着渡槽的地方。这其中包括当年参加建设大仑渡槽的当地村民老蔡,今年已经62岁的他回想起当年的建槽场景,仿佛又回到了那个肩挑手扛的日子。

老蔡介绍,上世纪70年代,为解决晋江南部一带用水紧张问题,石狮大仑渡槽横空出世,将水输送到晋江龙湖、金井等地。其于1975年建成,当时是全省最大的浆砌条石拱渡槽,也曾是全省水利的标志性建筑。渡槽总长1089米,高约13米,在使用中,渡槽每年通水量最高峰曾达近千万立方米,灌溉面积最大达5.25万亩,灌溉范围包括晋江、石狮的多个乡镇,为晋江南部一带农业灌溉立下“汗马功劳”。

“这一片那时候都是农田,要是不把这个水道修起来,这些农田有时候就没有收成。”老蔡说,“当时还处于困难时期,大家一日三餐都是吃地瓜饭为主,但浑身是劲!”

老蔡说,当时只是一声令下,各个生产大队的人都带上了锄头、扁担、小推车,用双手一块块地砌起了大仑渡槽。“每块石条重200斤左右,都是用肩膀扛上去的。”老蔡感叹着。

渡槽为当地的村民带来了四季用水的保障。1990年发大水时,大仑渡槽两个跨拱被冲垮,尽管泉州水利部门进行了重新修补,但从那时起渡槽便显现出衰老的迹象。1993年,龙湖一带灌溉缺水时,大仑渡槽再次发挥了作用。而现在,渡槽已经不复存在,老蔡的心里也多少有些失落。

看到刚刚倒下的渡槽,再看看周围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老蔡感叹到,虽然渡槽已经成为了历史,但它却见证了一个城市从旧到新,从农田到现代化都市的变迁,也把那一段艰苦岁月里人们敢于吃苦、拼搏的精神留在心里。

渡槽昨天轰然倒地,此前一个多月时间里,有不少附近的居民和参建的老人,纷纷前来观看渡槽,以期留下最后印象。

75岁的石狮人蔡经斗是当年的建设者之一,回忆起当年建设的过程,老蔡总有讲不完的话。“每天有上百个人在工地上作业,石头都是用肩膀一块块扛上去的。”老蔡说,他开始负责运送石头,后来才到渡槽上参建。“既然不能发挥作用了,爆破也无可厚非。不过这样一个宏伟的工程没了,真有些可惜。”

家住大仑村的蔡女士说,“看了这个渡槽30多年,要爆破了很是不舍。”

新华电灌站的工作人员说,大仑渡槽见证了两个时代,一个是石狮、晋江的农业发展,另一个则是工业发展的历程。

今天,我们重拾渡槽的故事,那段记忆属于所有的参与者,属于泉州城的回忆。

渡槽引水 “地瓜县”变成“米粮川”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泉州时常大旱,人们以地瓜和野菜度日。兴修水利成为那个时代人民的集体志愿,从上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末,是泉州大兴水利时期,当时究竟修建了多少蓄水水库和引水渡槽,泉州水利和农业部门已无详细数据。但据山美水库管理处、惠女水库管理处保存的资料显示,当时在沿海就修建了数以百计的引水渡槽。渡槽将水库的水引到田间,地不再旱,收成越来越好,沿海的“地瓜县”变成了“米粮川”,十年九旱成了旱涝保收。

如今,从洛江到南安,再到晋江、石狮、惠安,大部分渡槽已不复存在。经过寻访,我们还是找到了其中一些现存的渡槽,它们的破旧或雄伟都值得一提。

最高:洛江南塘渡槽近12层楼高

洛江河市的南塘渡槽是泉州现存最高、保护最好的石头渡槽。渡槽位于南塘村两个山头之间,远远望去就像一道“天桥”。

走近渡槽脚下仰望时头上的帽子都会都掉下来。据1991年版《泉州水利志》记载,渡槽1960年建成,桥墩高35米总高37米,有近12层楼那么高。渡槽一共5跨,每个桥墩之间距离20米,一条水泥公路穿过两个桥墩之间,即使三辆车并排也显宽绰。

登上渡槽,宽3米的槽上通水时可行船。一侧有宽近1米的人行道,从上往下望,只感到心虚脚软,不由得佩服当年那些建桥者的勇气。目前洛江河市及惠安几个乡镇农业用水仍然依靠这座渡槽引水灌溉。

最长:溪南渡槽桥下已成居民区

溪南渡槽位于水头镇区南侧,村民说,渡槽有1公里长。大仑渡槽消失后,它可能是泉州现存最长的渡槽了。

整条渡槽由钢筋混凝土制成,槽身是整体浇铸的水泥墙,槽底是水泥板。整座槽浑然天成,走了几百米也未发现明显的拼接痕迹,也不知当时是怎么浇铸的。

每个桥墩腰部都有两个铁环,村民蔡火灶说,铁环是当年工人起吊渡槽槽板和运送水泥系绳所用。蔡火灶说,渡槽建于1958年,当时他负责在渡槽上写标语。如今不少桥墩的水泥已经剥落,它已日显衰老。

将近一公里的渡槽两侧还修建了不少民房。槽身上挂满了电缆。渡槽下,村民也盖起了房子或搭起了棚,有超市、有工厂,甚至还有猪圈。“原来溪南渡槽建的时候,两边都是稻田。”村民说。

眼下南安水头南部的土地仍需依靠溪南渡槽从石壁水库引水灌溉。

简陋:小白山渡槽孤守杂草丛

晋江东石镇白山村小白山自然村,一条20多米长的渡槽孤零零地耸立在光秃秃的田野之中。

村民说,20多年前,渡槽那头还连着水管和抽水机,如今已不知去向。

渡槽由条石构成,条石之间还有缝隙,看着它随时都有种摇摇欲坠的感觉。

村民说,这座渡槽已经荒废了20多年了。如今大部分村民已不种地,土地承包给外地人种。外地人取水直接用塑料长管和水泵从地里吸水,“方式变了,地也不种了,根本不用渡槽了。”

另类渡槽:

过车渡槽(下图):在南安水头石壁水库大坝下,有一座桥,桥上人来车往。桥体半圆,里面中空,需要灌溉时,水从桥中过,车在桥上行,成为渡槽。

竹竿渡槽(下图):南安水头镇田野间,剖空的竹竿从一边田地流向另一边。这种因陋就简的引水方式是山间农民常用的取水方法,饮水、灌溉,一条竹竿解决。

每处渡槽都凝聚了成千上万人的心血,而这些渡槽中,惠女水库的关键性配套工程——南塘渡槽是当时修建难度最大的。当年有上万名来自惠安黄塘、紫山的妇女参与渡槽建设。“惠女精神”至今仍让当地居民津津乐道。那些当时的建设者和见证者,回忆起那段峥嵘岁月时,仍难掩激动之情。

万人血汗浇筑37米高南塘渡槽

8女合力抬500斤巨石上37米高空

南塘渡槽高37米,相当于一栋12层高的楼,整个桥墩都是由条石垒成,当年工程的不易可想而知。南塘村里的老人说,当时所用的石料来自5公里之外,整个山头被挖去了一半。据载,南塘渡槽共耗条石4800立方米,填土方3.9万立方米。如果将所用的石头和泥土堆成宽、高各1米的墙,可砌成一道长4.8公里的石墙、一道长39公里的土墙。

参与当年建设的年近八旬的惠安紫山镇杨阿婆回忆说,那年她才19岁,她们一组8个姑娘,年龄都在20岁左右,各自组成车队,相互比赛。“最初一个人只能拉一根条石,到后来一个人能拉3根条石。大家都在拼,有的人晕倒了,醒来继续推车。当时有位60多岁的老人叫郭煎,每天推着车来回8趟运送石料,一天要跑80公里。”

说起最艰苦的工作,杨阿婆说,那时没有起吊设备,将石头运上桥墩顶端全靠人力。“架子有30多米高,空手爬上去都感到头晕,还别说抬石头。”当时工地上的男同志放话,能将条石抬上去的女同志还没出生。“周蜜、钱素她们不服气。”她俩邀了另外6个已经生过孩子的妇女,一起合力将一块重500斤的石头抬了上去。抬到顶端时,上千人为她们喝彩。“我也使劲鼓掌。”

高高渡槽下牺牲了三位惠安女

“那时的人真是拼命。尽管大伙吃不饱,可还是经常加班。”南塘村老书记曾国启如此回忆。

为了爆破出更多石料,大伙就天天在山上挖洞埋炸药。当年参加爆破的张阿婆说,挖的洞只有一米高,只能猫着身子在里面挖。“挖浅了不行,要往里面挖两三米,埋炸药才够劲。没日没夜地猫在里面,出洞时个个都是一张黑脸。一天干下来,腰痛得翻身都困难。”

张阿婆说,她们苦一点不算什么,有的女同志还献出了生命。那时候缺少钢筋,搭的主要是杉木架。记得那天渡槽修好后在拆杉木架时,架子突然倒塌,一位妇女从架子上摔下来牺牲了。曾国启说,修建南塘渡槽期间,一共有三位惠安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生病和受伤的人更是不计其数。

1960年7月,仅用240天,南塘渡槽建成。“为了表示庆祝,建渡槽的惠安妇女们找来鹅卵石在渡槽左墩头镶嵌了‘红千女闹天桥’六个大字。如今这些字已经被铲掉了。”曾国启遗憾地说。

声音:

因地制宜利用和保护渡槽

福建省政协委员、泉州学研究所所长林少川:大部分渡槽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产物,对于渡槽的去与留,相关部门应全盘考虑、因地制宜地进行科学规划。目前仍在发挥作用的渡槽,要保护好维护好。对于荒废破败的渡槽,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渡槽妨碍了工农业发展且失去了作用,该拆除的还是要拆除。总之,我们要最大限度地珍惜和利用这些劳动成果。

1991年版的《泉州水利志》零星地记录了各地的部分渡槽:

石狮:大仑渡槽、檀林渡槽。

晋江:上水池渡槽(180支柱)、上宅渡槽、草洪塘渡槽;仕头渡槽。

南安:水头石壁水库配套的后园、朴山、风吹、溪南、苏内和张塘渡槽;罗东镇笋塔水库,配套的跨溢洪道渡槽、半崎渡槽;官桥岩前村岩前渡槽。

安溪:蓬莱镇百里渠道,1965年12月动工,1974年10月完工,有渡槽20座。

永春:县城南10公里的南石村有诗中渡槽。

洛江:南塘渡槽、小溪渡槽。

惠安:螺城镇溪西村侨群渠。

相关分词: 石狮 大仑 渡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