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石库门里弄住宅

石库门里弄住宅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石库门里弄住宅


老式石库门里弄住宅始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左右,多为砖木立帖结构。其总体布置采用欧洲联排式,单体平面结构脱胎于中国传统的三合院或四合院的形式。该种建筑由于住宅单元入口采用石库门的大门而得名,成为上海租界内在19世纪末期以后一种较为普遍的居住建筑类型。



历史


早期老式石库门里弄住宅其单体平面设计受民间传统建筑的影响,外观呈现江南传统民居特色,大门用石发券上砌三角形或长方形,半圆形或弧形凹凸花纹。封火墙做马头形式或观音兜压顶。清末民初的老式石库门里弄住宅,因渐受国外建筑影响,在局部装修方面模仿西洋建筑细部处理手法。

老式石库门里弄住宅平面布局共同特点是大门置于房屋的中轴线上,大门内有一横向长方形或方形天井,屋正中为客堂间,左右为次间和厢房间,横向扶梯在客堂的后面通向二楼。扶梯间之后有横向长方形天井,最后排为单层灶披间等。早期开间(指明间)平均在4米左右,客堂进深(指明间)在6米左右,总进深为15米左右,偶有18米者。

后期老式石库门里弄住宅,增加了后厢房的布置,因而长方形后天井的面积相应缩小。同时又出现了比较经济的单开间平面,主要将早期的横向后天井改为纵向小天井。这种布置方式,在后来建造的里弄住宅中较为普遍。

清同治九年~宣统二年,早期老式石库门里弄住宅的总平面布置,为结合地形多建房屋起见,对通风、采光、朝向多欠考虑,往往形成房屋排列拥挤和凌乱。清宣统二年~民国8年后期老式石库门里弄住宅总平面布置比较注重排列整齐和好的朝向,支弄数量也有增多,但弄的宽度仍在4米以下,加上石库门围墙甚高,因而外观比较封闭。

方法


老式石库门里弄住宅的构造和用料主要沿循传统做法,承重内外山墙及木柱多数用清水三和土、灰浆三和土做基础。木桩基础之上常置柱墩,桑皮石再上置圆形石墩,以防木柱脚受潮。非承重分间墙,则多用半砖墙,筑于碎砖基础之上。所用砖料多为土坯制黄道砖。正屋一般所用立帖为5柱落地,后期也有4柱落地,进深较大的房屋则常用7柱落地,木质地板。客堂地坪常铺方砖或实铺木地板。屋面采用蝴蝶式泥瓦。天井前面的围墙为一砖墙,常用条石为基础。

意义


老式石库门里弄住宅初期建筑规模不大,一般在10~20个单元之间。随着市内人口激增,工商业日益繁荣,建筑材料大量倾销于市上,房地产商以其租金收益扩大投资,建筑规模逐渐扩大,如民国5年(1916年)建于新闸路的东西斯文里,住宅高达510个单元之多。

地点


上海早期老式石库门里弄住宅有:北京东路兴仁里;中山南路吉祥里;豆市街敦仁里;中山南路棉阳里。这些均为清光绪二年(1876年)以前的老式石库门住宅,约于宣统二年(1910年)后翻建过。此外还有建于清光绪二十二年的厦门路仁兴里;建于二十六年左右的广东路老昌兴里;建于三十三年的浙江中路洪德里;建于清宣统二年的广东路公顺里等。

后期老式石库门里弄住宅有:建于民国3年的淮海中路宝康里;建于民国4年的北京西路联珠里;建于民国5年的云南中路老会乐里;建于民国8年的北京东路余荫里和湖北路迎春坊等。

相关分词: 石库门 石库 库门 里弄 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