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深夜里听到乐声

深夜里听到乐声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深夜里听到乐声


作品名称:深夜里听到乐声

作品出处:《新月诗选》(1931年9月)

文学体裁:现代诗

作者:林徽因



作品原文


这一定又是你的手指,

轻弹着,

在这深夜,稠密的悲思。

.

我不禁颊边泛上了红,

静听着,

这深夜里弦子的生动。

.

一声听从我心底穿过,

忒凄凉

我懂得,但我怎能应和?

.

生命早描定她的式样,

太薄弱

是人们的美丽的想象。

.

除非在梦里有这么一天,

你和我

同来攀动那根希望的弦。

诗歌赏析


赏析一

这乐声是一种感召,也是一种意念,更是一种思想。它那轻柔细腻的话语中蕴含着热烈和真挚,这是来自心灵深处的诗情。在艺术形象的建构上,这首诗更多地体现了音律美与建筑美。那意象细微的弹跳,好像赋格曲中最轻柔的音符,那旋律,让你心头荡漾,心弦颤动,余音袅袅;在句式建构上,两长一短的三段式,抑扬适度,抑扬顿挫,由如一曲回廊,往还复沓,曲径通幽,构成了深邃的意境,又渲染了那种悲思和凄婉的意味;在韵律上,流畅而不单调,和谐又复自然。

赏析二

寂静的深夜里,突然飘来一阵悲切的琴声……诗一开头就以清幽、哀婉的抒情吸引住了读者。从“轻弹着”“稠密的悲思”和“静听着”“颊边泛上了红”的细腻描写中暗示着弹琴者和听琴者之间隐密的感情和特殊的关系,同时又从琴的悲音中联想到他们之间的不幸。诗的后三节写“我”的独白,其中蕴藏了非常曲折的心态。“我”最清楚琴声中所表达的情愫。但却默然无言以答。因为命运是那样作弄人,美丽的想像在现实面前显得那么幼稚、脆弱。“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这不过是月老的祝愿罢了,而生命的排列组合却有着不可抗拒的自身规律。除了静听那凄凉的琴声,“我”还能说什么呢?作为昔日的一对情人,如今现实已把“我”和“你”分开。恋情虽时时浮上心头,也只能借助特殊的方式表达了。诗以真挚、细密的心理描写,表现了一种难以言状的爱的隐痛。男子的相思,女子的惆怅跃然纸上。

作者简介


林徽因(1904-1955)原名徽音,福建闽候人,建筑师、作家、新月派诗人之一。

1904年出生于福建闽侯一个官僚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林长民早年留学日本,是新派人物。1916年入北京培华女子中学,1920年4月至9月随父林长民赴欧洲游历伦敦、巴黎、日内瓦、罗马、法兰克福、柏林、布鲁塞尔等地,同年人伦敦圣玛利女校学习,与在伦敦经济学院上学的徐志摩相遇。1921年回国复人培华女中读书。1923年参加新月社活动。1924年留学美国,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选修建筑系课程,1927年毕业,获美术学士学位。同年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在G.P.帕克教授工作室学习舞台美术设计。1928年3月与梁思成在加拿大渥太华结婚,婚后去欧洲考察建筑,同年8月回国。1955年4月1日清晨,经过长达15年与疾病的顽强斗争之后,与世长辞,年仅51岁。

林徽因一生著述甚多,其中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作品,均属佳作,其中代表作为《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出版的诗集有《林徽因诗集》(1985)等。

相关分词: 深夜 听到 乐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