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社会信息化的哲学之思

社会信息化的哲学之思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社会信息化的哲学之思




作 者:李荫榕 著出 版 社: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5-1

版 次:1

页 数:172

字 数:158000

印刷时间:2008-5-1

开 本:大32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

I S B N:9787560326979

包 装:平装

内容简介


本书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益信息化的社会现实出发,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就如何准确把握、正确评价和科学预测信息化对社会的种种影响,从多层面、多角度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全书内容共分三编:第一编:社会信息化与社会进步。从宏观角度分析了社会信息化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作用。第二编:社会信息化与人的发展。从微观层面上探讨了社会信息化对社会活动的主体——人的诸方面影响。第三编:虚拟社会与虚拟实践。着重研究了社会信息化催生出的新型社会形式——虚拟社会和新型实践方式——虚拟实践。

本书可作为该领域的理论研究工作者、高等院校哲学专业教师和研究生参考用书。

作者简介


李荫榕,1949年生于哈尔滨,现为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会员、黑龙江省社会学学会理事。自1983年本科毕业留校以来,一直在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从事哲学教学和科研工作。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围绕社会信息化对人的主体性、实践方式、价值观念的影响等问题进行研究,在《自然辩证法研究》、《哲学动态》、《科研管理》等主要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多篇论文被转载、引用,研究成果产生了较大社会反响。参与或承担了多项该方向的国家、省部级课题,获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2项。

目录


第一编 社会信息化与社会进步

信息科学技术的社会影响

信息高速公路将引起社会结构变革

信息技术革命和可持续发展

论生产方式及其在信息时代的变革

社会信息化条件下的社会时空变革

关于网络时代民族文化保护的思考

交往实践视阈下的多元文化共存

技术何以可能?——海德格尔论现代技术本质的形而上学基础

第二编 社会信息化与人的发展

试论网络社会的实践与人的主体性

人类实践及其在信息时代的发展

社会信息化进程中的实践方式变革

社会信息化对人类实践方式影响的效应分析

社会信息化对人的主体性影响的二重效应

主体能力及其在信息时代的发展

社会信息化与主体能力的“负发展”

主体价值观念与社会信息化

论信息时代的主体认识结构

第三编 虚拟社会与虚拟实践

虚拟社会的建构

实践基本形式初探

虚拟实践中的信任理性

虚拟实践视野下的主体性危机

论虚拟实践方式

虚拟实践的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