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上饶县四十八中学

上饶县四十八中学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上饶县四十八中学




学校简介


四十八中学创建于1958年,当年的校址在天香寺,校名全称为四十八中小学。在校学生200余人,教师校舍是国民党时期遗留下来的区政府办公楼,俗名“炮台“。当年,南乡里片五个区(乡)只有该校是一所完全初级中学。

办学历史


上世纪60年代初,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的影响下,学校办学规模扩大,校址重选,搬到离原校址直线距离约500米的“灰山垅”,即现在的校址。学校更名为四十八初级中学。校园面积一下子扩展到近5000平方米。校舍有了较大改观。新建了2幢青砖瓦房,共12个教室,面积700平方米,其余教学用房或为“干打垒”,或为土墙房,还有面积200余平方的破旧瓦房。当时在校学生约300人,(包括南乡五个乡)的学生,首届学生于64年。

1967年,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为了落实毛主席的“五七”指示,学校实行“一校两制”的模式,高年级的同学就到高洋的“里东坑”办“农中”,低年级的学生就在校本部学习。“农中”实行半工半读,在校生1个班级,30余人,历时一年。校本部约有初一学生100余人。

1968年冬,由于“里东坑”地处偏远且规模太小,学校又迁至里洋的“小船坑”,办学模式仍为“一校两制”,高年级学生2个班级60余人,仍实行半工半读。当时的“工”实际上就是做农活。60余名学生要完成近百亩的农活。初一近100余人,仍在校本部学文化课程,劳动课的主要任务是平整校园。

1967年—1982年,学校全称为“四十八‘五七’中学”。

1971年—1984年,学校规模继续扩大,班级数一般稳定在15—17个班,在校生有500—700余人,其中高中学生100—350人不等。

“五七”中学辖下的“小船坑”农中,断断续续直到81年才停办。校产移交给四十八公社。后改为农场、林场。

1984年,为了执行上级政策,高中停止招生。

1984年春季起,学校名称更名为“四十八乡初级中学”。

1996年,四十八撤乡建镇,又更名为“四十八镇初级中学”。该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如今,四十八中学共有在校生500余人,教职工56人(退休8人),学校校舍面积4441平方米,占地面积7337平方米。办学设施基本齐全。教学质量总体稳定在全县中等水平。

纵观四十八中学的办学历史,不难看出,这是一所老牌农村初中,办学50余年来,为南乡,为当地培养了七、八千合格的毕业生,为当地的社会发展作出应有了的贡献。

师资队伍


校长:陈礼先

教师:余 军 吴宪鬲 王身耀 苏孝金 付命旺 程 俊 王 华 叶瑞洲 吴福中 等

学生风采


浅谈理想

学生文章

曾经,有一位诗人这样说过;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我很喜欢这首诗,因为它深刻地阐述了理想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所起的作用。我想,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埋藏着一个理想。

曾经,我的愿望是当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那是因为一次,我看到某个医生为挽救一位母亲的生命而在手术台前忘我地工作,后来,他将那位母亲从死神的手中抢了回来。我想,他挽救的不只是一位母亲的生命,更是一个家庭的幸福。那时我就想,我立志要向他一样,救死扶伤。

曾经,我的愿望是做一名传道授业的老师,那是因为一次,我看到某位山区老师在背学生过河的途中,被大水冲走了他年轻的生命。我想,他献出的不仅是他的生命,更是他的灵魂。那一刻起,我就立志要向他那样,撒播希望的种子。

曾经,我的愿望是做一名伟大的足球运动员,那是因为于根伟一个精彩的射门,让中国加入了“世界杯”的多年梦想得以实现。这对中国来说是具有时代意义的!那时,我立志要像他一样,为国争光。而如今,这一切的一切都成为我努力奋斗的动力,这都将支撑着我,陪伴着我走过人生的坎坷和荆棘。

人的一生,醒悟的少迷茫的多,而大多数的迷茫,就是无法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但人的一生惟有目标方能奋斗,方能达到目标。若把人生比作是一次海上航行,那么理想就是你的方向灯,若有一天,你迷失了方向,理想会给你带来希望。或许,它对于茫茫大海来说,很渺小,很渺小,很渺小,但只要你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奋斗,终有一天你会看到黎明的曙光,它会带你踏上人生理想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