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汕尾人

汕尾人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汕尾人




汕尾人具体上分为四类;

原始居民后裔


1.原始居民后裔,这个可以追溯到六千年前前新石器时代,当代著名人类学家杨成志博士等人在海陆丰沿海地区发掘了许多石陶文物。后来,通过文物普查,在汕尾市又发现许多古文化遗址,同时,还出土了大量的文物。

有沙坑北遗址,位于市城区捷胜镇西南4千米处,遗址1千米处是沙坑村,南面约2千米处是龟龄海。这里出土的文物有磨光石器和夹砂粗陶片。沙坑北遗址时属新石器时代中期,距今约六千年。

其他还有位于城区捷胜镇南3千米处的沙角尾遗址,三角尾村原名为“沙角尾”(《粤东考古发现》一书开始写成“三角尾”)。其他还有位于遮浪半岛的菝仔村围遗址、沙坑南遗址、埔上蹲遗址等。出土的文物有身锛、穿孔石斧、石箭镞、石予、石戈等, 这些都足以证明该地的人文历史渊源。

福佬人


2.福佬人福建佬的意思,来自福建南部,也即是河洛人,根据史料记载;中原河洛人迁入闽,始于秦汉,兴盛于晋唐,两宋及明朝万历时期规模最大。历史上共有三次大规模的入闽迁移:

一.西晋怀帝永嘉五年(311年),由于西北的少数民族入侵中原,在黄河流域先后建立了16个不同的国家,形成了五胡乱华的局面,东晋统治者被迫将国都从洛河迁到南京,中原地区的许多官员、老百姓有的在长江流域定居下来,有的则进入闽地。

二.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河南固始县陈政、陈元光父子为首的123个将领南下“征蛮”,这批汉军“征蛮”后便定居下来了。

三.中晚唐时期,藩镇割据,河南固始县王潮、王审知乖乱起兵,带领大批人马南下入闽,占据了福建全境,不久,王潮被封为福建威武军节度使。后来,王审知的儿子成立闽国,自立为王。

这些人在福建定居若干年后,又辗转沿海两线向西、南迁移,进入粤东的海陆丰等地区,闽人入粤的高峰期是唐朝、五代和宋、元时期,明万历年间达到鼎盛。闽人入粤的原因有三点:

(1)闽人入粤为官,举家迁移,带来了文化,带来了影响。

(2)由于战乱、天灾等原因,许多闽人从莆田、泉州、漳州、安溪等地向粤东迁移,来到海陆丰地区。

(3)海陆丰沿海地区是一个大渔场,部分闽南渔民沿海岸线捕鱼,定居于此,并带来了福建渔民的守护神——妈祖。

闽人来到粤东的海陆丰等地区,带来了闽文化、闽方言,并与当地入粤更早的汉人、畲人、疍人进行互动文化,到了元朝时候,带有粤东特色而根在闽南的福佬人和福佬话就逐渐形成了,明清时期,海陆丰地区的福佬人的文化状况已经跟近代基本相同。

客家人


客家人在汕尾的人口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不仅陆河县是纯客家人居住县,在海丰县,陆丰县也有很多客家人居住。客家人的由来,也是我国历史上的中原汉人几次南迁有关,西晋永嘉南渡时,由于政局动荡,人民颠沛流离,造成大批南迁逃难的汉人户籍混乱,甚至失去了原来的户籍,结果只好托庇于当地的大姓。这些人多数暂居江西鄱阳湖周围,有的到了安微、福建,有的还到了广东的大埔。为了避免新迁来的中原汉人跟原户籍者混淆,新来者的户籍便称为“客”。晋元帝大兴四年特别下诏,正式肯定了这种附设客籍的做法,称之为“给客制度”。

唐朝末年,因黄巢起义第一次南迁至江西、安徽等地区的客家先民,备用战乱蹂躏,客家居民不得不再向皖南、赣南、闽西、粤东等地迁移。其中,粤东地区的客家人集中聚居梅州一带。

北宋末年,南宋初年,因金人、元人相继大举入侵中原,宋高宗南渡,又引发了一次大规模南下的避难潮。而客家居民中有不少人都参与抵抗元兵的战斗。宋亡后,他们只好退往更偏僻的粤东、粤北山区。

粤东、粤北地区与闽西、赣南一片相连,构成客家人居住的闽、粤、赣三角地带。在入唐以后,汉族和畲族是当地的主要居民。到了南宋时期 ,历代南迁进入闽、粤、赣的汉人,经过与该地区畲人长期互相学习,互相影响、互相融合,形成了一个新的群休,客家方言也在此时基本定形了。

其他类


其他类是广义上的统称,其中包括清末与民国时代漂流过海,远渡重洋,旅居海外,港、澳、台各地的汕尾人,他们都因对家乡的思念情怀,而自称汕尾人。

汕尾是沿海地区, 清朝末期,清政府实施“锁国”、“海禁”政策,人们出海受到限制。在这期间,荷兰、英国殖民者看到在印尼、马来西亚的华侨吃苦耐劳,而且心灵手巧,善于经营。于是就想征用中国劳力,但因清政府的“锁国”政策,无法招到劳工,便勾海盗,掳掠、绑架壮丁到印尼、马来西亚,充当殖民资源开发的苦力。在那时期,汕尾 常常有人被掳掠到海外充当苦工,据统计,1935年集中在日里30个种植园的汕尾华工,就有四万多人。

这些人想念祖国,怀念家乡,教育后代,在心灵早有我是“中国汕尾人”的烙印!这样说来,算是汕尾人也是情理之中。

其他包括有少数民族,以及零散因工作、谋生等种种原因,举家移居到汕尾地区来,传宗接代,久而久之,自然而然的成了汕尾人了。

人口分布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的人口分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汕尾地区也是如此,但历来汕尾地区境内的人口主要有;学佬人、白话人、客家人、疍民,以及极少数的畲人、瑶人等。有人把白话人和疍民(后船)混为一谈,这是不正确的,两者之间无论在族系亲群、语言、传统文化、基本信仰、婚嫁、节日习俗都是不同的。

学佬人:汕尾地区境内,以学佬人为主体,海丰县、陆丰市、包括汕尾市城区大部分都是学佬人,有着河南河洛人与福建闽南人的传统文化、语言、习俗。

白话人:(使用粤语族群)汕尾地区的白话人只有聚居在汕尾市区红卫管区和市城区马宫街道深渔管区的部分人。在粤、港、澳三地,特别是在香港,都称白话人为本地人,来自珠江三角洲一带,是粤海民系后裔,属广府民系。汕尾的白话人与惠州地区的惠东港口镇的白话人、大亚湾澳头港的白话人、香港、澳门原白话渔民(香港与澳门本来就是渔村)深圳、珠海的白话渔民,与珠三角的原渔民,本是一脉,汕尾市区以东,就没有白话人聚居了。而且,汕尾地区包括原海陆丰两县,历史上除了1953年至1956年,1958年至1983年划归汕头地区管辖之外,晋代隶属南海郡,东晋成帝咸和六年(公元331年)建制成为海丰县,宋、元、明、隶属惠州府,直至到清朝雍正九年(1731年)再从海丰县东部划分出陆丰县,与海丰同是隶属惠州府管辖。直至1988年初经国务院批准,才成为今天的汕尾地级市政府,由此可见一斑。

客家人:主要聚居在现在的陆河县境内,分别为;河田、河口、新田、螺溪、水唇、上护、南万、东坑等地,其中包括现在海丰县、陆丰市(县级市)境内的个别山区也居住有客家人。

疍民:据新华字典解释;

疍民〖Tanpeople〗与黎族有远亲关系的水上居民,他们的船只在我国广州和福州形成密集的水上聚居区

过去在中国广东、广西、福建一带的水上居民,多以船为家,从事渔业、运输业。

清朝雍正皇帝在1729年发出的一个关于“疍”的上谕也有以下的描述:“粤东地方。四民之外,另有一种,名曰疍户,即瑶蛮之类。以船为家,以捕鱼为业,通省河路,俱有疍船。生齿繁多,不可数计”。

疍民有独特的服装特色、传统信仰、有自己的渔歌文化和自已的族群体系。汕尾地区的疍民分别居住在沿海线陆丰境内的碣石乌坎、金厢、汕尾市区占大部分,主要集中在新港街道,还有海丰县的鮜门、小漠等地。

畲人瑶人等数量不多。

语言文化


汕尾人,除陆河之外,通用汕尾方言,属闽方言闽南次方言。其中海丰和城区口音基本一致,但与陆丰口音有所区别。和普通话相比,汕尾方言有着非常显著的特点:

一、汕尾方言在声、韵、调上,要比普通话复杂。福佬话有17个声母,74个韵母,6个声调。

二、汕尾方言中保存了大量的古汉语语汇和一些句法,从下面的比较中,我们就能看出来,

古汉语 福佬话 客家话  普通话

睇 睇 看  看

惊 惊  惊 怕

唔(wu) 唔  唔  不

面 面 面 脸

细 细 细 小

伊(yi) 伊 伊 她

姑丈 姑丈 姑丈 姑父

目汁 目汁 目汁 眼泪 一个地方的语言,积淀着丰富的地方文化意蕴,因此,我们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也要注意对方言中主文化精华的提炼与传承,并充分地利用它进行古汉语的研究。

汕陆河大部分地区,陆河以外部分地区使用客家话,属客家方言粤台片新惠小片。市区红卫管区以及城区马宫镇,有一大部分深海渔民操粤语。其实,由于汕尾毗邻珠江三角洲,又毗邻香港,加之香港电视节目的影响和省内人口流动,当地居民,特别是年轻一辈,大多具备粤语交际能力。文化方面既受港澳大都市文化影响又保持着海陆丰传统习俗。

戏剧:白字戏、正字戏、西秦戏;

民间文化:滚地金龙、陆丰皮影戏;

* 5项目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歌舞:汕尾渔歌、海丰麒麟舞、钱鼓舞、陆丰皮影戏、河田高景

* 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出炉 汕尾9项目全入选

名人精英


军政界

陈炯明(1878-1933)原名捷,字赞之,又字竞存,海丰人。 粤军之父,联省自治提倡者。民国时期广东省省长、粤军总司令、内务部总长。主张“联省自治”,要建立与欧美民主国家相仿的联邦政制,以和平“南北妥协”的手段来谋求中国永久的统一.1922年6月指使所部叛变,炮轰孙中山驻地后回任粤军总司令。

彭 湃(1896年-1929年)海丰人,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农民运动领导人之一。

谢 非陆河人1991年至1992年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1992年10月当选为第十四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93年2月任广东省军区党委第一书记。1993年5月至1998年3月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1997年9月当选为第十五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98年3月当选为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98年5月任全国人大澳门特别行政区筹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中央委员,十四届、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黄志光东涌人,汕头市市长。

黄鼎臣全国政协常委,致公党中央主席

刘廷波(1909年-1976年)海丰县人,革命先驱,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12师上校团长,陆丰县临时人民政府县长兼应急勘乱指挥官,印度尼西亚惠州会馆会长。

黄毓民香港名嘴,立法局议员,香港社民联主席。

彭禹贤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广东省委员会副主席,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院长。

柯正平澳门第一届政府推委会委员。

高开贤澳门基本法咨询委员会委员。

吕 六(雷洛探长) 海丰县鹿境人,香港首位华人探长、总探长,香港影视银幕中的经典人物。

杨水桐海丰人,原深圳市公安局副局长,亲临前线指挥救火壮烈牺牲后被公安部追授为“全国公安战线一级英雄”的光荣称号。

学术界

马思聪(1912年—1987年)海城人, 中国最伟大的音乐家,小提琴大师。中国的“贝多芬”,中国的“乐圣”。1923年赴法留学,在巴黎师从奥博德菲尔学习小提琴,后考入巴黎音乐学院布舍里小提琴班。建国后出任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等职。

钟敬文(1903.3.20- 2002.1.10) 汕尾人,民俗民间文学泰斗,国学大师,诗人,散文家,教育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研究生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

郑思群海丰人,首任重庆大学校长

陈比纲海丰人,著名钢琴教育家。

陈 远 海丰人,音乐指挥家、评论人。

李 瑞陆丰籍,中国一级美术家。

庄玉庭海丰籍,象棋大师。

肖 穗海丰籍,“世界华人优秀艺术家”。

柯 麟海丰人,著名医学教育家。

余文烈陆丰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彭实戈海丰人,中国金融数学奠基人。

扬成志海丰人,中国民族学家。

林曼叔海丰人,文学作家,香港《文学研究》总编辑。

科技界

彭士禄海丰人,核动力专家,彭湃之子,民国时期被周恩来总理搜救到延安,并保送到前苏联深造,成为新中国第一批院士,是大亚湾核电站工程总指挥,中国核工业顾问、企业董事长、中国核动力名誉理事长。

黄旭华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

工商界

郑建源中国400富人榜第6名

林世荣海丰梅陇人,香港金王,金厕所发明人。

林伟华 汕尾附城林埔人,香港上市公司香港信利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总裁,汕尾市政协副主席,《胡润百富》2006“中国慈善家排行榜”第23名

向华强、向华胜 陆丰人,向氏兄弟,香港影业大亨,电影《赌神》出品人,香港社团“新义安”掌门人。

陈文清香港广东汕尾市同乡总会会长。

陈庆梓香港广东汕尾市同乡总会理事长。

潘良才(志云)马宫街道长新管区人,香港商界名人,香港广东汕尾市同乡总会领导成员。

演艺界

彭康亮海丰人,国际著名男低音歌唱家。

戴厦丹首届华语网络歌唱大赛季军。

徐 克 香港著名导演

李珊珊1996年度夺得“香港小姐”冠军、“最上镜小姐”、“友谊小姐”、“才艺小姐”四项殊荣。

1997年夺得“国际华裔小姐”亚军、“最受传播媒介欢迎奖”,时下为香港TVB无线电视台合约艺员。

林宝怡 海丰人,香港演艺界名人,电视剧"妙手仁心"主演.

魏美珍马宫街道长新后棚村人,香港亚洲电视台财经新闻主播,童年时随父母移居香港。

黎耀祥香港著名的演员 《巾帼枭雄》中饰演柴九的就是他。

蔡一智蔡一杰海丰鹿境人,香港歌星 草蜢组合成员。

体育界

黄曼丹海丰人,国家体操名将。

其 他

彭加木探险罗布泊第一人.

黄殿元晚清反清复汉三点会创始人之一,(道光八年中文科秀才,道光二十八年乡试武举人)。

相关分词: 汕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