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山原红壤

山原红壤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山原红壤


红壤土体深厚,剖面发生土层分化明显。在植被茂密的林地,地表常有枯枝落叶层(O)。A层呈暗红棕色,一般厚度为10-20厘米,碎块状或屑粒状结构,疏松,植物根系较多。红壤B层是脱硅富铝化的典型发生层。该土层粘粒含量高于相邻的上下土层,多半是由原生矿物就地风化的“残积粘化层”。



基本信息


土壤类型: 山原红壤

PH值: 5.0-5.5

有机质含量: 30-40

全N含量: 平均1.15

全P含量: 平均0.72

全K含量: 10.0-15.0

成土环境


红壤主要分布于云南高原的中部,北纬24-26之间、海拔1500-2400米的残存高原面、湖盆边缘以及丘陵低山。此外,四川省西南部与云南毗邻的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等山地也有零星分布。总面积为4461.3万亩,其中云南省3737.3万亩,四川省724.0万亩。山原红壤地区自第三纪末期以来,伴随着新构造运动,大面积间歇性均衡抬升隆起,形成高原面。以后,侵蚀、剥蚀作用又较弱,使残存高原面和古红色风化壳较多地保留下来。该区属中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干湿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如春。年均温15℃左右,年降水量约1000毫米,其中80%以上集中于5-10月;≥10℃积温4000-5500℃,相对湿度约70%。现存植被以次生云南松、华山松及灌丛草地为主,部分为常绿阔叶林。

形态特征


红壤土体深厚,剖面发生土层分化明显。在植被茂密的林地,地表常有枯枝落叶层(O)。A层呈暗红棕色,一般厚度为10-20厘米,碎块状或屑粒状结构,疏松,植物根系较多。红壤B层是脱硅富铝化的典型发生层。该土层粘粒含量高于相邻的上下土层,多半是由原生矿物就地风化的“残积粘化层”。其厚度一般在30-50厘米之间,有的甚至可高达1米以上(如第四纪红色粘土发育的红壤),颜色变动于红、红棕、橙色之间,这与母质含铁、锰氧化物及其土壤的发育程度有关。红壤的B层多为块状或棱块状结构,铁、铝氧化物胶结的微团聚体普遍存在,以富含铁、镁母质上发育的红壤尤为明显。棕红壤的B层还有明显的铁、锰焦斑层,并常见铁锰结核或铁子。红壤类B层的下段大多具有红、白、黄色蠕虫状孔隙和枝形裂隙的网纹层(Bv),尤以第四纪红色粘土发育的红壤更明显。这是湿热古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并非现代成土过程的产物。C层为母质层或红色风化壳。

理化性质 根据云南、四川两省18个剖面B层分析结果统计,山原红壤质地为壤质粘土,<0.002毫米的粘粒含量一般小于40%,粉/粘比0.5左右。酸性至微酸性反应,pH5.3-6.3。阳离子交换量和盐基饱和度均显著高于红壤中的其他亚类,分别为12.8me/100g和60%以上,反映了近代气候具有长达半年的旱季,土壤的现代风化淋溶程度相对较弱,而有别于红壤。但是由于受红色古风化壳的影响深刻,土壤风化淋溶系数也只有0.1左右。粘粒的硅铝串均小于2.0,平均为1.8,最低仅有1.02;硅铁铝率小于1.6,最低为0.8。粘粒矿物组成以高岭石为主,其次是伊利石和三水铝石,以及少量的蛭石等。这牲性状同样反映了山原红壤曾经历古气候的强烈风化淋溶作用,具有明显的脱硅富铝化特征。

利用与改良


山原红壤分布区的水热条件较好,地势平缓,土体深厚,适宜多种林木、牧草和农作物生长。现今地表以灌木草地为主,局部甚至沦为寸草不生的红色荒原。据云南省资料,目前山原红壤区的森林覆盖度比全省低5个百分点,荒山荒坡比全省高8个百分点。山原红壤现有耕地626.1万亩,其中云南就占559.2万亩,是全省粮、烟、油、果桑与蔬菜的主产区和高产区。但是现有耕地中,中低产田占80%左右,有效灌溉面积仅占1/3。由此可以看出,只要农业经营管理措施得当,山原红壤的综合开发利用潜力是巨大的。山原红壤区因其存在长达6个月的旱季,极大地限制了耕地复种指数和冬季作物单产的提高,使冬季较高的气温和较强的光照难以发挥作用,成为种植业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此外,土壤缺磷较突出,施用磷肥效果极为显著。据云南曲靖越州山原红壤(低肥力旱地)13年定位监测试验资料,农肥加磷肥区比对照区玉米平均每亩增产428千克,单施磷肥或农肥的产量上升缓慢,而对照区10年以后种植玉米基本无收。

相关分词: 山原 红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