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三品说

三品说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三品说




概念


语言学用语。叶斯柏森(Jespersen)所首倡。叶斯柏森(Jens Otto Harry Jesperson,1860-1943),丹麦语言学家。1860年7月16日生于丹麦日德兰半岛的兰内斯,童年时就对拉斯克(Rasmus Rask)的著作发生浓厚的兴趣,开始学习冰岛语、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并读过缪勒(Max Muller)和辉特尼(Whitney)的著作。17岁时进入哥本哈根大学学习,初学习法律,后转向语文学,学过速记、法国文学,研究过丹麦方言,致力于语音学的学习和研究。1887年获哥大文学硕士学位。之后,他游学欧洲,拜见了许多著名的语言学家,然后在德国潜心研究古英语和中古英语。从1893年起,叶斯柏森在哥本哈根大学担任英文教授一直到1925年退休为止。1920--1921年任该大学校长。他也是许多科学院和学会的成员。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和苏格兰圣安德鲁斯大学曾授予他名誉博士学位。他还是1936年在哥本哈根举行的第4届国际语言学家会议的主席。1943年4月30日在罗斯吉尔德(Roskilde)去世,享年83岁。

叶斯柏森主要从事英语语法和语言理论的研究,对普通语言学和语法学有重大的贡献。百年来,他的一系列著作一直被视为语言科学历史上的经典文献,是人们公认的的英语语法的最高权威。拉波夫在评价20世纪最重要的3位语言学伟人时说:"索绪尔被认为是本世纪影响最大的语言学家,梅耶是历史语言学最杰出的语言学家之一,叶斯柏森是其著作在当代被最用心去阅读、最注意去引用的语言学家。" 三品说这一理论他最先在《现代英语语法》中提出的。他把一定句法结构中词与词的相互关系,按照受限或主限的不同(即充当句法职务的不同),分成若干品级(ranks),称为词品。一般分为首品(primary)、次品(secondary)和末品(tertiary)三品。如“extremely hot weather”(非常热的天气),其中weather是首要概念,为首品;hot是限制weather的,为次品;extremely是限制hot的,为末品。有些语言学家曾用于汉语语法研究,以词类为词的概念范畴的分类,以词品说明词在句中的作用,如“高飞之鸟”和“鸟高飞”的结构之中,名词“鸟”是首品,动词“飞”是次品,形容词“高”是末品。 “三品说”开创了语法研究的新模式,弥补了传统语法研究的不足。即使在后来的应用中受到了一些质疑,叶斯柏森本人也承认三品说有本身的不足,但其在英语语法研究中的地位和对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影响仍然是弥足珍贵的。

主要内容


三品说可以表述为如下形式:在任何一个表示事物或人的词组中,总是其中一个词最为重要,而其他的词则结合在一起,从属于该词。“品级(ranks)”是根据词语词之间限定与被限定的关系而确定的。在一个词组或短语中,首品词(primary)受到次品词(secondry)的限定,次品词受到三品词(tertiary)的限定,三品词受到四品词的限定,依此类推。经典例子如词语“狂吠的狗”。在这个例子中,作主语的名词“狗”是首品词,作定语的动补结构短语“狂吠”中的“吠”,是次品词,或称之为修品词,修饰“吠”的副词“狂”是三品词。

叶斯柏森认为,在应用中,并没有分出三种以上的词品的必要,因为“这些低品级词在形式和特点上与三品词没什么区别。即,若是这个词组为“一条不停地狂吠的狗”,那么“一条”和“不停”作为低品级词,并未对词组本身的结构产生影响,所以并没有区分其为三品或四品的必要。

通常来看,名词是习惯上担任首品的词,形容词是习惯上担任修品的词,副词是习惯上担任次修品的词。但三品词与词的名词、形容词、副词等词性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对应关系,词性与品级的对应并不是绝对化的。如在“神童”一词中,名词“神”是用来限定另一个名词“童”的,此时“神”为修品。而形容词作首品经常出现在英语当中,“poor”(穷),“modern”(现代)在汉语中形容词和名词的形式不同,但在英语中这些形容词在句中有着“穷人”、“现代人”的含义等,可以作为首品出现在词组、句子中。如“you should help the poors”,“poor”作为一个形容词,在句子中居于首品的地位。

另外,还有名词作次修品,形容词作次修品,副词作首品和修品;词组和从句分别作为首品、修品、次修品等多种形式。

而他规定,动词只可以作为修品,若作为首品或三品,只能以不定式的方式存在,由于汉语几乎没有动词的形态变化,所以这是英语与汉语极大的一点不同。在汉语中,动词作为主语或宾语,出现在首品的位置上的例子比比皆是。典型例子如“进攻是最好的防守”中的“进攻”、“防守”、“失败乃成功之母”中的“成功”、“失败”等。

特点


优点

三品说对于词的划分标准不同于以往的词类划分标准,即以词的外部标准“形式”划分词类的标准。以英语为例,叶斯柏森在他的《语法哲学》一书中举例说明道:“如果把最严格的定义的形式作为唯一的检验标准,那么我们就会得到如此可笑的结果,英语中的must因为无词形变化,就应该与the,for,as,enough等同属一类了。”由此可见,若想知道一个词属于哪一个种类,居于什么样的地位,不能只看一个词孤立的形式,更应该看其应用的具体场合。

缺点

三品说的缺点在于,在修饰关系的结构中,词虽然可以分品级,可也并不是必要;而在主谓结构中将主语及宾语定为首品,谓语定为次品,动宾结构中的动词定为次品,就未免有些牵强附会。原因为,在主谓结构中,谓语动词的地位至关重要,排为次品并放在宾语之后,有其并不妥当之处。

影响


三品说对于我国现代汉语研究有着深刻的影响。二十世纪上半叶,吕叔湘先生的《中国文法要略》、王力先生的《中国语法理论》和《中国现代语法》等书中都不约而同地引进了“三品说”的内容。 王力先生的《中国现代语法》有《词品》一节,依照词语词的关系,将词分为首品、次品、末品等;而吕叔湘先生在其《中国文法要略》中《词的等级》一节中,将词分为甲级、乙级、丙级。 吕叔湘、王力两位老师的语法著作,被公认为揭示了汉语的特点,建立了新的语法体系,是真正取得了革新成果的开放性著作。

相关分词: 三品 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