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三岔乡

三岔乡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三岔乡


1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三岔乡

中国地名,在中国同叫这个名字的地方有很多,主要有以下6个地方:1、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三岔乡;2、湖北省恩施市三岔乡;3、甘肃省临潭县三岔乡;4、四川省大邑县三岔乡;5、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三岔乡;6、陕西省黄龙县三岔乡等

^1、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三岔乡


^基本概况

三岔乡位于沂源县东北部,距县城25公里,与淄川、博山、临朐相邻,省道仲临路贯穿其中。全乡37个行政村,2.5万人,总面积117.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万亩。全乡最低海拔400米,属弥河发源地,山高气爽,昼夜温差大,无任何污染,具有得天独厚的绿色生态环境。全乡以农业生产为主,主要种植玉米、洋芋、红苕、黄豆、水稻等作物,兼种药材、李子、魔芋、烟叶等,畜牧业生产历史悠久,生猪饲养量逐年上升。 特色农产品: 桔梗、丹参、中药材、药材、蔬菜、烤烟、烟草、烟叶、黄烟、柿子、柿饼、蜜桃、苹果、果品、槐米、仁用杏、核桃、肉鸭、肉鸡、兰狐、獭兔、种禽、奶牛、山羊、桧柏、国槐

近几年来,三岔乡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三明显”、“一跨入”的发展目标和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扣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两条主线,全力实施“工业兴乡、外资强乡、旅游富乡、三产活乡”发展战略,突出抓好药业经济、农产品出口、小城镇建设、生态旅游和企业“两个培植”五项重点工作,全乡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2006年,全乡实现生产总值2.44亿元,增长30%;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000万元,增长40%;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42万元,增长2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348元,增长13%。

^第一产业

(一)久负盛名的桔梗GAP基地

 目前,三岔乡以桔梗、丹参为主的中药材面积稳定在1.6万亩。2004年10月,三岔乡桔梗中药材基地一次性顺利通过国家GAP认证。全乡的桔梗深加工企业达到5家,形成了“企业+基地+农户”的产、加、销为一体的新型药业经济发展模式。三岔乡中药材"买周边、卖全国"的中药材集散地作用明显显现。2005年,仅野生青蒿交易量达到500多吨,总收入150多万元,全乡人均增收近100元,产品全部出口越南、老挝等东南亚国家。为搞中药材基地建设,建成了沂源县第一个中药材标本室,标本数量达到120多件,并投资15万元与山农大签定了科研合同,努力搞好中药开发与建设,打造药业经济品牌。并突出抓了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2005年,全乡万亩桔梗基地被批准为全市首批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2006年,万亩桔梗基地又通过了国家A级绿色食品认证。

(二)建成省级烤烟示范基地

立足山区优势,紧紧抓住省烟草公司实施《千村万户烟农致富工程总体方案》的大好时机,切实搞好宣传发动,全力抓好烟叶生产生态村富民工程,在丝窝流域开发砂石山1500亩,全部用于发展烤烟,建设省级千亩烤烟示范基地1处,并以此带动全乡发展300亩以上的植烟大村6个,全乡落实黄烟合同种植面积5300亩,可实现人均增收4000元,乡财政增收100万元。同时,在全乡6个植烟大村,村党支部充分利用省、市、县烟草部门优惠政策,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在组织烤烟生产收购中,提取生产组织费和收购协调费用。成立在党支部领导下的烤烟生产协会组织,按照协会章程,负责生产技术服务、生产物资服务,搞好技术推广与指导,每年提取的费用,列入村集体经济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

(三)多点开花的林果业“四大基地”

按照“多种经营、多业并举”的原则,不断提升林果业规模优势和特色优势,在全乡形成了“一村一品、一流域一特色”的农业生产格局。

万亩柿子园建设初具规模。年产鲜柿子1万吨以上,年产柿饼0.3万吨,全乡年可增收900多万元,已初步形成了鲁中地区规模较大的柿子生产收购加工出口集散中心。

蜜桃基地成效显著。形成了以新川中岛、莱山蜜和中华寿桃等十几个高档品种相结合,早中晚熟相搭配的品种结构体系,年生产各类优质蜜桃1.8万吨。高档红将军苹果是在95年由三岔乡首先从国外引进,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高档果品示范基地。

新发展双季槐米、仁用杏、脆皮核桃等"名优新特"高档果品和适宜加工型果品1700亩。

(四)农民增收的新亮点--畜牧业

 一是以淄博宋家食品有限公司为产业龙头,带动肉鸭、肉鸡、猪等畜牧产业发展。

二是特色养殖实现新突破。新发展兰狐、獭兔养殖户120户,存栏达到了30000只。

三是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种禽孵化以及屠宰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全乡种禽孵化、屠宰加工点达到了5处。目前,全乡逐渐形成了以奶牛、肉鸭、兰狐、波尔山羊、鸡为主的特色养殖体系,畜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第二产业

(一)特色鲜明的工业板块

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地位不动摇,以抓好“1处园区、2个板块”为重点,着力在农产品加工、玻璃纤维、精密铸造等方面求突破。

1、抓好837工业小区的发展壮大。利用原837部队闲置资产,加快工业小区的发展壮大,目前,已有5个项目进驻小区。其中,完成了恒源饮料公司投资300万元的纯净水罐装生产线建设;上海丑牛公司投资2000万元的玻纤项目已完成投资300万元,新上织机30台;金和公司投资500万元的保温材料项目已完成投资200万元,新上生产线1条;鑫泉、金昊2个铸造项目也已入驻小区,并已进行厂房改造和设备安装。

2、抓好两个特色板块的规模扩张。食品(中药材)加工板块方面,在做好宋家、华康等7家企业的基础上,与临沂客商周巨军和潍坊客商黄建波就桔梗和农副产品加工2个项目达成了投资协议。继续抓好了针织刺绣、地毯加工等传统手工业板块建设,全乡有一定规模的手工业户达30多家。

3、抓好规模企业和利税大户的扶优扶强。在抓好华康、宋家2家规模以上企业的基础上,确定了年内再培植齐阳保温材料(流水化工)、丑牛玻纤、永泰食品等3家规模以上企业,并培植齐阳保温材料(流水化工)、丑牛玻纤2家利税过百万元的企业。

(二)快速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农村道路建设快速发展。目前,全乡37个行政村全部实现了“村村通”。四条省、县道也全部铺上了柏油,结束了三岔乡土路的历史。同时,有线电视也实现了“村村通”。道路与有线电视的两个“村村通”为农民致富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二是水利设施建设卓有成效。三岔乡可以说“十年九旱”,地下水、地表水严重缺乏。近几年,三岔乡根据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因地治水,多方筹资900多万元,新建以小水池、小水窖、小塘坝、小谷坊为主的“四小”水利工程1.1万个,增加灌溉面积6000多亩。全乡7000多户,户均实现了1-2个水池、水窖的目标。投资22万元,基本完成了丝窝村吃水工程,新增自来水用户314户。同时,加快了乡驻地、郑家庄等9处吃水工程建设。“不用电,不用油,一根管子到地头”的“万池上山”工程计划的实施,走出了一条山区农民通过蓄水解决人畜用水和灌溉用水的新路子。

三是进一步加强了国土资源和乡村建设规划管理工作。加大了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法力度,依法对23处非法建筑进行了拆除。乡政府办公楼和中药材购销一条街开发、乡敬老院及乡驻地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正在施工当中。

四是加快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投资70万元,完成了丝窝流域1500亩的砂石山开发;投资20万元,完成了双石屋和丝窝村12000米的环山路建设。

五是抓好了驻地小城镇建设。按照“建好一个城镇、搞活一片经济”的总体思路,切实抓好乡驻地的规划建设和开发工作,不断增强乡驻地发展经济的承载力和推动力,逐渐使乡驻地成为对外招商引资的窗口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投资200万元,完成3000平方米的乡政府办公楼建设并正式投入使用,改善了办公条件和环境。完成乡驻地沿街商品房建设,铺开中药材购销一条街开发和驻地主干道硬化建设,使乡驻地的基础设施配套进一步完善。依法对23处非法建筑进行拆除,新增公共用地6900平方米,新整沿河绿化地1000平方米,进一步优化了乡驻地生态环境。铺开乡驻地河道治理工程,清淤挖槽300多米,清运土石方5000多立方,使乡驻地形象有了很大改善。

^第三产业

三岔乡原始生态保存完好,被山东省旅游专家赞誉为“山东省原始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 三岔乡具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历史资源和生态资源,旅游业有着极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立足资源优势,多措并举,加大对以凤凰山为中心的丝窝流域原始生态旅游的投资开发力度,充分挖掘整合现有自然、人文、历史、文化资源,逐步推动原始生态休闲游品牌做大做强。一是聘请省市旅游专家对凤凰山风景区进行了精心规划,并在此基础上,加大景区综合开发力度,加强景点宣传推介,进一步提升了景区的档次和知名度,凤凰山风景区被评为国家2A级风景区,并被省农信联社和省旅游局批准为2006年第二批财政资金再担保旅游贷款项目,争取到贷款资金2000万元,为景区的进一步开发建设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二是引导发展民俗生态旅游村2个,扶持发展“农家乐”生态农家20户,新建写生绘画基地2处,达到了农民参与、农民受益的目的。三是依托《南征北战》拍摄地和解放战争时期县委主要领导重要居留地,发展红色旅游,在有效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实现了旅游产业发展的新突破。四是结合“十里生态红叶谷”建设,植树造林2000亩,旅游区内森林覆盖率达到95%,进一步改善了生态环境,增强了旅游业发展后劲。五是充分发挥旅游业产业链长、带动力强的优势,大力发展餐饮、商贸服务等第三产业,不断拉长“行、游、住、食、购、娱”产业链条。今年,全乡接待各地游客3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00多万元。

^整洁文明、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是农村环境面貌焕然一新。首先重点抓好了三岔店、丝窝、双石屋三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先行带头村建设工作。2006年以来,在三个先行村栽植火炬12万余棵、垂柳1410棵、桧柏2080棵、国槐5000棵,平整绿化带160余米,山体绿化面积达到700余亩;建生活垃圾池8个;共投资15万元,治理河道3条、4100米;完成8条路段、共计12000米的路域环境治理;投资3万余元,协调供电、广播、电信等有关单位对先行村的电线、电话线、有线电视光缆等进行了排查和有序整理,保持了线路美观,并安装路灯52盏;认真抓好先行村的"一池三改",目前,已建成沼气池106个。其次,以点带面,全面抓好各村卫生整治,并投资8万余元,粉刷墙壁2万平方米。

二是农村社会风气焕然一新。深入开展了文明村庄、文明单位、美在家庭、"好媳妇、好婆婆"评选和文明市民等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围绕"四个好"的目标,完成了6个村文明一条街建设,新创建文明村庄示范点6个。

三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焕然一新。依托先进性教育的开展,加大乡、村干部培训力度,实行"党员先进性承诺卡"制度,深入开展“六争四做十带头”活动,使农村党员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真正成为科学技术的传播人、经济活动的中介人、困难群众的贴心人、民主法制的明白人。并不断健全基层组织,完善管理制度,加快实现村务管理民主化。以完善"三民主一公开"制度为突破口,进一步健全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完善村级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和村务公开制度,推进村务管理法制化、民主化和规范化,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务实、为民、清廉的机关作风

1、优化两支队伍。对全乡机关干部和包村干部实施了全员竞争上岗,有19名一般人员被提拔为中层干部或竞聘为包村干部,有13名原中层干部或包村干部落选为一般人员。

2、加强学习培训。坚持集中学习与分散自学相结合的方式,按月制定下发学习配档表,实行每周四下午乡领导班子成员或聘请县直业务部门骨干轮流授课,为机关干部统一配备了学习笔记,至目前,平均每人撰写学习笔记2万字、学习心得2篇。

3、健全完善制度。根据机关作风建设要求,重点完善了党委政府综合管理规定、重点企业驻厂员制度、加强包村工作意见等各项制度措施,实行了不定期检查通报和岗位跟踪巡查制度,特别是包村工作意见中,对人员选拔、工作职责、规范运行、监督管理、考核奖惩等方面制定了15条规定,确保了各项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

4、强化目标管理。制定出台了《2007年度考核意见》,对全乡52项重点工作实行领导分工负责制和单位承办制,分别确定了各村、各单位4-6项重点工作,实行重点考核。每月的1日下发全乡月度工作要点,指导各村、各单位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

5、加强党的建设。制定完善了《加强党的建设意见》、《“设岗定责、争名升位、双标联创”活动意见》、《建立“支部+协会”发展模式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意见》、《设立共产党员“扶贫帮困互助金”决定》等文件,党的基层建设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党政干部中形成了“讲政治、守纪律、讲廉洁、会服务、敢创新”的良好氛围,全乡上下呈现出“多干实事、能干难事、干成大事”的大好局面。

现在的三岔乡,经济持续发展、社会稳定和谐、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乡党委政府一班人将继续团结带领全乡干部群众,站在新起点、谋求新策略、闯出新路子、实现新发展,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新三岔再续辉煌。

^三岔乡下辖村

三岔乡三岔店村 三岔乡南水沟村 三岔乡丝窝村 三岔乡郑家庄村

三岔乡双石屋村 三岔乡平地村 三岔乡璞邱一村村委 三岔乡璞邱二村村委

三岔乡璞邱三村村委 三岔乡璞邱四村村委 三岔乡璞邱五村村委 三岔乡北流水村

三岔乡南流水村 三岔乡东流水村 三岔乡车场村 三岔乡下文坦村

三岔乡中文坦村 三岔乡上文坦村 三岔乡东留村 三岔乡文泉村

三岔乡胜家庄村 三岔乡鄢家峪村 三岔乡毛台村 三岔乡陈家庄子村委

三岔乡田峪村 三岔乡董家峪村 三岔乡前坡村 三岔乡北鲍庄村

三岔乡南鲍庄村 三岔乡西鲍庄村 三岔乡流水店村委 三岔乡东鲍庄村委

三岔乡龙汪崖村委 三岔乡衣家庄村委 三岔乡芝麻峪村委 三岔乡水泉溜村委

三岔乡黑山峪村委

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22737

男 11621

女 11116

家庭户户数 7315

家庭户总人口(总) 22627

家庭户男 11553

家庭户女 11074

0-14岁(总) 6126

0-14岁男 3261

0-14岁女 2865

15-64岁(总) 14667

15-64岁男 7389

15-64岁女 7278

65岁及以上(总) 1944

65岁及以上男 971

65岁及以上女 973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22423

2 湖北省恩施市三岔乡


^简介


悠悠清江水滋润着鄂西这片神奇的土地,巍巍武陵山见证着恩施历史的沧桑。从恩施城区出发沿恩鹤公路东行23公里,便来到了处于清江之畔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三岔。三岔乡东与新塘、沙地交界,南与宣恩万寨相望,西与舞阳坝毗邻,北与白杨、崔坝接壤。国土面积259.35平方公里。乡人民政府驻地三岔口集镇。

全乡现辖12个村、1个社区、共6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2万,农村人口39499人。耕地面积4. 43万亩,其中旱地3. 84万亩,水田0.59万亩。全乡以农业生产为主,主要种植玉米、洋芋、红苕、黄豆、水稻等作物,兼种药材、李子、魔芋、烟叶等,畜牧业生产历史悠久,生猪饲养量逐年上升。

三岔乡属典型的二高山区域,境内山峦起伏,沟壑交错,地形复杂,风景别致。境内最高海拔1310米,最低海拔369米。属中纬度亚热带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春夏季多雨,冬季少雨较冷,年均气温11.5℃,无霜期210天,年均降水量1450mm。

三岔乡历史悠久,自商周始就有古代巴人在此繁衍生息。1999年,三岔乡浑水河渡口附近掘出商周陶窑遗址,并采集到部分绳纹陶片及豆柄,距今已2800年。而且三岔境内还出土了虎钮镦于残片巴式青钟扁钟等文物,证明春秋战国及以后巴人在此活动相当频繁,且多有祭祀及战事活动。

三岔首次设乡建制始于1937年。当年,恩施废联保,改设乡镇,三岔属第二东乡区,三里荒(现汾水村三里坊等地)、和湾(现河湾)属第一北乡区。1940年,恩施裁区设乡废联保,三岔单独设乡,编制等级为甲级,驻地三岔口,设14保;和湾另设乡,驻地和湾,编制等级为甲级,设13保;燕子另设乡,驻地燕子坝,编制等级为乙级,设9保。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1月7日,恩施县人民政府成立。当月12日,全县临时编为6个区,三岔、燕子、和湾乡属龙凤区管辖,1950年增设茅坝区。1953年,全县对乡、区、镇建制重新进行划分,燕子等地划入三岔区,全区设水池、燕子、水洞、茴坝、浑水、淹水、阳河、大果、阴坪、山羊、杜果、栗子、王家、石心、马尾、茅坝、龙潭、燕子溪、三岔镇等19个乡(镇)。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三岔区更名为东风人民公社,下设大河、阳荷、三元、梨子、王家、燕子、水池、水洞、茴坝、浑水、天池、二龙、茅坝、莲花等14个管理区。1961年人民公社体制改革,三岔复置区,下辖水池、茴坝、燕子、大河、王家、三元、浑水、阳荷、莲花、茅坝等10个公社。1975年7月,全县撤区并社,三岔改为公社,茅坝、莲花池划归七里公社。1984年,三岔设区,辖阳天坪、三元、王家、燕子坝、水洞、茴坝、和湾、汾水、鸦沐羽、三岔口等9乡1镇。1992年,三岔改设三元、王家、燕子坝、和湾、茴坝、鸦沐羽、三岔口等6乡1镇。1997年,三岔区改为三岔乡,下设4个管理区26个村。2001年,茅坝、莲花池划归三岔乡管辖,全乡共34个村294个组。2002年10月18日,全乡实行村组合并,设12个行政村1个社区共65个小组。

三岔乡是一个农业大乡,尤以旱粮生产为主。建国以来,三岔乡旱粮生产一直是全市乃至全州的一个亮点,特别是境内科研基地为鄂西地区乃至全国提供了大量优良品种。

三岔乡大部分村主要种植玉米、洋芋、红苕、黄豆、小麦等,莲花池、茅坝两村则兼种水稻。据2003年统计,全乡玉米播种1.84万亩,洋芋2.2万亩,大豆0.82万亩,红薯1.1万亩,小麦0.4万亩,水稻仅0.59万亩。

玉米居本乡大宗粮食作物之首,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占粮食作物的三分之一强。上世纪50年代,本地以大子黄、罗汉托、金黄早等品种为主。60年代,恩施县引进东林白、胜利红并在我乡推广,东林白与品杂同时推广,与自交系间杂种并存,持续时间较长。1959年,县农业局旱粮组在三元坝试验苞谷品种间杂交成功,并向全乡推广。1961年,省农科院、天池山农科所均派员到三元坝协助县农业局旱粮组进行品杂一代示范工作。当年,品杂一代亩产145公斤,增长16%。1970年,“恩单二号”问世,农民普遍欢迎。1973年,县农业局在三岔进行“恩单二号”正规试验,并全面开始制种。随后,我乡梨儿坪旱粮场大量生产“恩单二号”亲本原种,种子不仅满足本乡需求,还销往全市。

在旱粮生产过程中,三岔乡推行科学种田,讲究精耕细作,以提高旱粮单产。70年代以来,全乡推行“三套三丰收”(苞谷、洋芋、大豆宽窄行套种,三种作物增产),玉米平均单产提高到180余公斤。1980年以后,全乡开始推广玉米营养钵(块)育苗移栽、沟施垄栽和配方施肥技术等,玉米产量不断增长。1987年,三岔乡3000亩样板田喜获丰收,平均亩产386.6公斤。1989年,玉米平均单产337.3公斤,2003年玉米平均单产达到391公斤。

三岔旱粮生产的经验和成果也多次在省、地区获奖。1981年,“三套三丰收”获省政府科技成果三等奖。次年,黄豆“六月黄”新品种获省政府科技成果三等奖。1979年,三岔玉米三交种的选育、黄豆大面积增产经验以及腐殖类肥料的生产应用均在恩施县科学大会上获奖。

三岔旱粮生产得益于境内的天池山农科所。该所直接带动了天池山、鸦沐羽一带农民科学种田,发家致富,同时从这里研制的优良品种源源不断地销往全国各地。该所建于1952年,因所在地名为天池坝,便取“天池”二字命名为恩施地区天池山农科所,属地区农业局管理。该所以研究玉米、洋芋新品种为主,玉米“恩单二号”、“恩二XC103”和马铃薯“6—764”、“双丰收”、“新芋四号”、“694—11”等都是在这里研制成功的。玉米“恩单二号”和“马铃薯694—11”曾获1977年全国科技大会科研成果奖。1988年,天池山农科所成功研制 “鄂马铃薯3号”。该品种在我乡鸦沐羽等村试种成功,亩产1612-1969.3公斤,并很快在全乡乃至恩施地区推广开来。目前,三岔乡“鄂马铃薯3号”种植面积2万余亩,普及率达88%。每到收获季节,大批外地客商便来三岔购买原种和商品薯,三岔乡已成为恩施地区重要的“鄂马铃薯3号”种薯繁殖基地和商品薯供应基地。

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粮食产量逐年上升。1978年,三岔区粮食总产量1350多万公斤,人均550公斤。同时,全乡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业也开始迅猛发展。从1975年起,三岔区粮食增产幅度和生猪发展连续几年在恩施县排名第一。80年代以来,三岔乡因地制宜,狠抓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业发展,生猪饲养量和出栏数多次排在全市首位。2002年,全乡原34个村有31个村跻身于全市生猪出栏百强村之列。2003年,全乡生猪饲养量10.1万头,出栏5.5万头,肉产品产量居全州第8位;生猪产值5700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42.2%。为加强畜牧产业化建设,我乡自1997年起开始全面推行生猪品种改良,同时还积极引导农民改善生猪栏圈、改变饲养方式。目前,全乡建起了高标准的生猪人工授精站24个,二元母猪繁殖群2个,生猪三元杂交率达85%。全乡生猪品种改良工作走在了全州的前列,2003年州畜牧局将三岔乡评为“生猪品改示范乡”。目前,三岔乡已经成为全州生猪品改示范点。2004年9月,全州生猪品改现场会在我乡成功召开。

全乡油菜、烟叶、药材、魔芋等经济作物栽培面积较大,产量高。据2003年统计数据显示,全乡油菜面积1.4万亩,产量1375吨。从1972年推广白肋烟种植以来,我乡大力发展“两烟”生产,烟叶已成为财政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2003年,全乡共落实烟叶面积近6000亩,实现产值336.69万元,创税67.8万元。全乡中草药品种比较丰富,主要有厚朴、杜仲、牡丹、桔梗、天麻等。2002年以来,梨子坝、阳天坪先后引进客商建立了中药材种植基地。目前,全乡药材面积已达2000余亩。全乡魔芋种植面积3000余亩,产值可达700余万元。李子是我乡特色小水果,本地“童子李”深受消费者青睐。2003年,我乡成立林果业办公室,专门负责以童子李为主的高效经济林管理。

三岔乡属二高山地区,境内无大型河流。建国前,水库、塘堰等水利设施落后,全乡生产生活用水相当困难。土地改革后,三岔开始有计划地兴修水利。1966年,三岔区莲花池水库工程动工,后因“文化大革命”影响,工程被迫下马。1970年,茅坝村寨沟水库竣工,库容70万立方米,基本解决了当地人畜饮水困难。1978年,县水电局工作组在三岔区创办“修建人畜饮水池试点”。同年秋,恩施地区在三岔召开地区人畜饮水建设现场会,推广我乡修建人畜饮水池的经验。1980年,三岔口左家淌饮水池竣工,库容1.63立方米,集镇用水困难得以缓解。为彻底解决集镇用水困难,三岔乡党委、乡政府多次邀请市水利专家到集镇周围勘测水源,寻找修建水库的最佳地点。1999年10月,市水利水产局、省地质工程大队勘测结果表明,距集镇1.5公里的大河沟可以修建水库。2002年3月,恩施市发展计划局、恩施市水利水产局正式批准三岔大河沟水库立项建设,6月28日,工程破工动工。开工后,工程建设者顶风冒雪,餐风宿露,硬是在地势险恶、交通不便的大河沟筑起了一座23米高的大坝。次年9月18日,水库胜利竣工!水库相应库容10.35万立方米,每天可向集镇及周边3个村提供580立方米的生产生活用水,彻底解决了集镇及周边地区困难。目前,全乡共有塘堰约1100处,人畜饮水小水窖(池)约6500口,全乡人民吃水难的问题基本解决。

三岔乡农业生产一直抓得扎实,故防洪抗涝、水土保持等工作成效也十分显著。莲花池是全乡水稻主要产地,但因四周山高坡陡,另有冷水沟等小溪注入,过去该地800亩农田几乎年年受洪涝灾害影响、产量很低。1951年,恩施县委组织三岔、七里等区劳力800余人,由彭集成、杨南轩具体负责施工,在莲花池西面乌龙沟开挖排水沟860米,将水引至茅坝河。翌年8月,排水沟土堤被洪水冲毁。1953年,县委又派王蹇组织劳力100余人开挖淤泥,加固保坎,疏通了排水沟。1975年七里公社又组织劳力开始投入“消灭围子台、改造龙潭坝”的工程建设。11月20日,龙潭坝工程正式开工。经过近4个月的奋战,莲花池围子台被炸掉,冷浸田用红砂石填平,800余亩农田从此受益。从20世纪50年代起,三岔就推行坡改梯,积极开展水土保持工作。1957年,三岔区三元乡坡改梯经验在全县推广并获国务院表彰。为从根本上解决水土流失问题,我乡大力推行生物治理和工程治理相结合的办法。一是继续兴修沟渠等水利设施;二是实施人工造林和退耕还林。目前,三岔乡天然林保护工程已实施204929亩,退耕还林工程完成3664.6亩。

三岔供电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1979年,下角河一级电站竣工,装机1台125千瓦。翌年,下角河二级电站竣工,装机1台160千瓦。该电站向河湾、三岔口及周边12个大队输电,供1200余户照明。1982年,龙凤坝变电站的供电所建成,三岔乡小水电并入市电网运行。同时,市电网开始给三岔乡调配供电,三岔人民生产生活用电开始普及。2000年,全乡开始进行农村电网改造,2003年全面完工。共改造低压台区104个,安装新台区13个,架设和改造10千伏线路158千米,400伏低压线路540千米,全乡各地达到了优质、安全、经济用电。

三岔一直是恩施至鹤峰的必经之地,自晚清以来即有主干道从三岔口集镇穿过。1939年,施鹤(峰)线设驿站于三岔口,三岔乡交通运输条件明显改善。1958年,恩鹤公路开工建设,同年通车到浑水河,并在三岔口设道班。目前,全乡村级公路四通八达,总里程约360公里。2004年,全乡第一条通村油路——沙(子坝)鸦(沐羽)公路全线通车。目前,全乡村村通公路,交通运输便利,从三岔口至州城有客运车辆近30辆,到鸦沐羽、河湾等集镇有客运车辆近10辆。从州城到茅坝还有公交汽车往返,每天4班。

清江从三岔东南边境流过,浑水河一直是三岔至新塘等地一个重要的渡口。该地原称风水河,“为往天生桥、新塘之大路”。1966年,恩施县交通局在此建渡口,设渡船。1976年,渡口改扩建,成为全县第一个汽车渡口。1984年,浑水河大桥建成。

为加快农村发展步伐,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我乡自2000年起开始实施以“五改三建”为主要内容的文明新村建设。2001年,阳天坪、大淌及叶家台3个村被定为文明新村建设试点,共28个村民小组1057户投入到文明新村建设之中。截至2004年8月,全乡已累计修建沼气池2741口,粉墙垛脊、改圈改厕1600户。目前,全乡已建成孙家坝、沙子坝、白杨坪、梨儿坪等文明示范小区,居住在小区的村民吃上了自来水,住进了水泥房,用上了沼气灶,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市直单位的帮扶下,我乡村级阵地建设也取得了明显成效。2003年,市林业局投入10万元为阳天坪村修建了办公楼。2004年,市粮食局、市畜牧局分别投入10万元、8万元帮助莲花池、燕子坝村新建了高标准的办公场所。市委组织部、市烟草专卖局、市二中、市残联也挤出资金投入到所帮扶的村加强村级阵地建设,为老百姓办好事实事。

全乡文教卫事业发展较快。全乡现有中学1所,全日制小学 14所,教学点1个,在校学生4709人,教职工230人。三岔乡设公办小学始于1950年5月,时称龙凤区三岔小学,为现乡中心小学前身。嗣后,各地开始开办小学。1958年,三岔乡始设初中,称恩施八中,1961年被撤销。1966年,三岔口复设中学,称恩施第十中学。3年后,三岔各公社均设初中。1980年,全区中学合并,设三岔中学、鸦沐羽中学、和湾中学,1993年3所中学合并为现三岔中学。1971年至1983年,三岔初中设戴帽高中班,培养高中毕业生2000余人。

三岔乡傩文化历史悠久,蕴涵深厚,傩戏被誉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傩戏起源于驱疫避邪的巫术活动,后逐渐演变为娱人的民间艺术形式。近代的三岔傩戏虽然也有祈福的因素,但其观赏性不断突出。特别是三岔傩戏团把傩戏从地方戏台演到中央电视台的直播室,使傩戏不断接近生活,也不断艺术化。现在,三岔傩戏表演已成为恩施地区一道必不可少的民族文化大餐,每遇重要节庆日,三岔傩戏团必到场助兴。当地傩戏艺人谭学朝属第11代傩坛传人,现已从事巫傩活动60余年。谭学朝傩戏演技高超,尤善傩戏面具雕刻,2003年被恩施自治州授予“民间艺术大师”称号。他的傩面作品曾被美国西雅图大学鲍梅立博士称为“鬼斧神刀”,并曾多次在国内外展出。三岔傩戏至今仍然十分繁盛,这不失为恩施民间文化领域中一大幸。目前,三岔乡有关部门正在抓紧挖掘、整理傩文化。

正是因为“傩”文化这一重要的民间文化,三岔乡于2003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三岔乡文化部门也以傩文化开发为突破口,加强文化产业建设,全乡文化事蓬勃发展。1990年,三岔文化站被国家文化部、财政部评为全国先进文化站。是年12月又被省文化厅、省财政厅评为湖北省山区特级文化站。2003年,我乡将乡文化站与广播站合并,组建三岔文化服务中心。目前,文化服务中心正以傩文化为品牌,全力投入全乡文化事业的发展之中。由文化服务中心负责的有线电视光纤并网工程已于2004年秋完成。

三岔乡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早,因本地为通往东乡的要道,故人口流动较大,自古以来在此行医之人不少。1880年,陈德女昱的祖父在三岔集镇开中药铺,家传子孙三代。三岔卫生院前身为一卫生所,后不断壮大。1985年病床38张,有医务及管理人员54人,全年诊疗人次31599,住院人次316,但病床利用率仅12.1%。进入21世纪后,三岔卫生院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先后配置了B超机、麻醉呼吸机和X光机等高级医疗设备。同时,医院还多次选派医务人员到州、市医院进修,提高业务水平。2003年,该院业务收入首次突破百万元大关。目前全乡共有医务人员96人,各村共有26个村级卫生室,完全满足了全乡人民就医的需要。

自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乡广泛宣传计划生育政策,积极组织“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认真开展育龄妇女“三查三落实”。全乡计生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1995年、2000年我乡先后被国家计生协会评为先进集体。2001年又被中宣部、国家计生委评为“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单位。2004年,我乡人口增长率为0.24‰,远远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出生人口性别比1.05,符合正常比例。

自清朝以来,我乡莲花池、三里荒(现三里坊)、和湾(现河湾)、三岔口、鸦沐羽等地便建有农村集贸市场,每逢集日,商贾云集,热闹非凡。目前,三岔口、鸦沐羽、和湾、茅坝为我乡主要集镇,三岔口每逢单日逢集,其他集镇则无固定集日。三岔口集镇距城23公里,位于海拔920米的山槽中。面积0.98平方公里,2004年有住户590户1800人,乡直单位21个。集镇有东西向老街一条,长400余米,宽4米许,水泥路面;沿恩鹤公路有新街一条,长约1000米。建国以来,三岔口集镇一直是全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虽然乡建制多次调整,但该地一直是区公所、人民公社或乡人民政府驻地。近年来,乡人民政府加强集镇建设与管理,集镇面貌日益改善。2003年,集镇安装路灯,实现了集镇亮化。2004年、2005年乡政府宿舍楼、办公楼及政府广场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

全乡民营经济发展状况良好。2003年,全乡从事加工制造业的有1460人,收入2400万元;从事建筑业的140人,收入215万元;从事交通运输业的371人,收入350万元;从事批发零售业的3300人,营业额350万元;从事住宿、餐饮业及其他社会服务业的278人,收入335万元。近年来,乡人民政府加强招商引资,引进商前来投资建基地、办企业。目前,全乡有药材基地2个,面积近千亩;生猪养殖基地2个,年饲养量1200头;山羊养殖基地1个,饲养量200只;蔬菜基地3个,面积450余亩。 我乡浑水河码头是全省闻名的“清江漂流”的起岸点,每年可接待省内外游客约2万人次。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恩鹤公路沿线 “农家乐”山庄不断发展。目前,“凉风垭山庄”、“望城山庄”等生意兴隆,顾客络绎不绝。境内天池山海拔1300余米,冬季大雪纷飞,夏季凉爽宜人,是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回顾过去,无限感慨;展望未来,豪情满怀。在新的历史时期,三岔乡党委、乡政府将继续带领全乡人民举团结之旗,兴实干之风,思创新之策,奔发展之路,努力加快全乡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步伐,为全面建设小康而不懈奋斗!

^特殊产业


三岔乡是一个农业大乡,尤以旱粮生产为主。建国以来,三岔乡旱粮生产一直是全市乃至全州的一个亮点,特别是境内科研基地为鄂西地区乃至全国提供了大量优良品种。

三岔乡大部分村主要种植玉米、洋芋、红苕、黄豆、小麦等,莲花池、茅坝两村则兼种水稻。据2003年统计,全乡玉米播种1.84万亩,洋芋2.2万亩,大豆0.82万亩,红薯1.1万亩,小麦0.4万亩,水稻仅0.59万亩。

玉米居本乡大宗粮食作物之首,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占粮食作物的三分之一强。上世纪50年代,本地以大子黄、罗汉托、金黄早等品种为主。60年代,恩施县引进东林白、胜利红并在我乡推广,东林白与品杂同时推广,与自交系间杂种并存,持续时间较长。1959年,县农业局旱粮组在三元坝试验苞谷品种间杂交成功,并向全乡推广。1961年,省农科院、天池山农科所均派员到三元坝协助县农业局旱粮组进行品杂一代示范工作。当年,品杂一代亩产145公斤,增长16%。1970年,“恩单二号”问世,农民普遍欢迎。1973年,县农业局在三岔进行“恩单二号”正规试验,并全面开始制种。随后,我乡梨儿坪旱粮场大量生产“恩单二号”亲本原种,种子不仅满足本乡需求,还销往全市。

在旱粮生产过程中,三岔乡推行科学种田,讲究精耕细作,以提高旱粮单产。70年代以来,全乡推行“三套三丰收”(苞谷、洋芋、大豆宽窄行套种,三种作物增产),玉米平均单产提高到180余公斤。1980年以后,全乡开始推广玉米营养钵(块)育苗移栽、沟施垄栽和配方施肥技术等,玉米产量不断增长。1987年,三岔乡3000亩样板田喜获丰收,平均亩产386.6公斤。1989年,玉米平均单产337.3公斤,2003年玉米平均单产达到391公斤。

三岔旱粮生产的经验和成果也多次在省、地区获奖。1981年,“三套三丰收”获省政府科技成果三等奖。次年,黄豆“六月黄”新品种获省政府科技成果三等奖。1979年,三岔玉米三交种的选育、黄豆大面积增产经验以及腐殖类肥料的生产应用均在恩施县科学大会上获奖。

三岔旱粮生产得益于境内的天池山农科所。该所直接带动了天池山、鸦沐羽一带农民科学种田,发家致富,同时从这里研制的优良品种源源不断地销往全国各地。该所建于1952年,因所在地名为天池坝,便取“天池”二字命名为恩施地区天池山农科所,属地区农业局管理。该所以研究玉米、洋芋新品种为主,玉米“恩单二号”、“恩二XC103”和马铃薯“6—764”、“双丰收”、“新芋四号”、“694—11”等都是在这里研制成功的。玉米“恩单二号”和“马铃薯694—11”曾获1977年全国科技大会科研成果奖。1988年,天池山农科所成功研制 “鄂马铃薯3号”。该品种在我乡鸦沐羽等村试种成功,亩产1612-1969.3公斤,并很快在全乡乃至恩施地区推广开来。目前,三岔乡“鄂马铃薯3号”种植面积2万余亩,普及率达88%。每到收获季节,大批外地客商便来三岔购买原种和商品薯,三岔乡已成为恩施地区重要的“鄂马铃薯3号”种薯繁殖基地和商品薯供应基地。

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粮食产量逐年上升。1978年,三岔区粮食总产量1350多万公斤,人均550公斤。同时,全乡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业也开始迅猛发展。从1975年起,三岔区粮食增产幅度和生猪发展连续几年在恩施县排名第一。80年代以来,三岔乡因地制宜,狠抓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业发展,生猪饲养量和出栏数多次排在全市首位。2002年,全乡原34个村有31个村跻身于全市生猪出栏百强村之列。2003年,全乡生猪饲养量10.1万头,出栏5.5万头,肉产品产量居全州第8位;生猪产值5700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42.2%。为加强畜牧产业化建设,我乡自1997年起开始全面推行生猪品种改良,同时还积极引导农民改善生猪栏圈、改变饲养方式。目前,全乡建起了高标准的生猪人工授精站24个,二元母猪繁殖群2个,生猪三元杂交率达85%。全乡生猪品种改良工作走在了全州的前列,2003年州畜牧局将三岔乡评为“生猪品改示范乡”。目前,三岔乡已经成为全州生猪品改示范点。2004年9月,全州生猪品改现场会在我乡成功召开。

全乡油菜、烟叶、药材、魔芋等经济作物栽培面积较大,产量高。据2003年统计数据显示,全乡油菜面积1.4万亩,产量1375吨。从1972年推广白肋烟种植以来,我乡大力发展“两烟”生产,烟叶已成为财政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2003年,全乡共落实烟叶面积近6000亩,实现产值336.69万元,创税67.8万元。全乡中草药品种比较丰富,主要有厚朴、杜仲、牡丹、桔梗、天麻等。2002年以来,梨子坝、阳天坪先后引进客商建立了中药材种植基地。目前,全乡药材面积已达2000余亩。全乡魔芋种植面积3000余亩,产值可达700余万元。李子是我乡特色小水果,本地“童子李”深受消费者青睐。2003年,我乡成立林果业办公室,专门负责以童子李为主的高效经济林管理。

3 甘肃省临潭县三岔乡

三岔乡位于临潭县东南方63公里处,平均海拔2875米,年均降雨量502毫米,年平均气温4℃,全年无霜期60天。年末常用耕地面积485万亩,乡镇行政区域面积8239万亩。辖村民委员会5个,总户数827户,总人口3370人,乡镇从业人员2037人。

1949年设三岔乡,1958年并入洮阳公社,1962年析改三岔公社,1983年复置乡。岷(县)合(作)公路穿境而过。辖斜沟门、高楼子、半沟、直沟、岳家河5个村委会。东、西、北三面大山环绕,东南侧濒 = 临洮河。乡镇企业有采矿、地毯制造等厂和锑精矿。农业主产小麦、青稞、豆类,盛产胡麻、油菜籽、当归等。

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stlZ万元,粮食播种面积194.40万亩,粮食总产量367.87吨,财政总收入34. 6万元,财政支出34.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24元。

学校总数5所,在校学生总数478人,教师总数14人;医院、卫生院1所,医生数5人,病床3张。

名优特产:蚕豆、豌豆、油菜籽、大芥、当归等。

4 四川省大邑县三岔乡

三岔乡位于大邑县南。乡人民政府驻地三岔街,距县城17公里左右。乡依治得名。清代乾隆时,今三岔地区为南忠乡地;清咸丰三年(1853)编为上南乡二甲,设孝友、弟恭、忠良、信仰、礼乐、义和、廉明、耻勇8个团,团下设甲、牌。民国2年,二甲改为二区。23年,上南乡改为第三区。24年,置三岔镇,辖27个保,治所在三岔街。同时原属二区的丛树林、余塔子、杨河碥等地划出归高山乡,编为第二、三、四保。次午8月,高山乡建制撤销,3个保还属三岔镇。29年6月,三岔镇改为三岔乡,下辖21个保,203个甲。次年1月调整为14个保,171个甲。37年,又调整为152个甲。

解放后,三岔乡仍置。1950年12月,保、甲改为村、小组。1951年1月土改结束时,全乡辖14个村,下为居民小组,乡人民政府由三岔街迁共和村(今名梅花村)。1953年9月,山岗、民胜2个村划归高山乡。1955年11月,高山乡撤销,山岗、民胜及从山岗村分出组建的建新村还属三岔乡。1958年10月,三岔乡成立英雄人民公社,行政村改为管理区,下为生产队,乡人民委员会迁三岔街。次年初,英雄公社改为三岔公社,下辖11个管理区,53个生产队。1961年12月,高山乡复置,原山岗、民胜、建新3个村仍划归高山乡管辖。此时三岔乡(公社)调整为13个生产大队,120个生产队。1968年11月,三岔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成立,政区只称三岔公社,不再同时称三岔乡。1984年3月,三岔乡复名,下辖13个村,138个村民小组。

5 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三岔乡

三岔乡位于永定区东南部,乡政府距市城区22公里,东界慈利县金岩乡,南邻永定区双溪桥乡,西连永定区大坪镇,北接永定区西溪坪街道办事处。全乡版土面积65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7510.3亩,其中稻田6603.18亩,乡域内有林面积达6.5万多亩。

三岔乡设1个党委,13个基层党支部,现有268名中共党员。全乡辖晓坪、蔡家溪、丁家界、许家庄、天乐山、三岔、梳妆塔、伍家界、郭家溪、邢家峪10个行政村,80个村民小组,农业户1823户,农业人口6628人。相关职能站所健全。全乡有九年制中心学校一所,片小一所,共有教职员工37人,在校学生658人。

三岔乡物产资源丰富

全乡以种植业、畜牧业、加工业、林业为主要产业,盛产稻谷、玉米、茶叶,以“龙虾花茶”、“青岩茗翠”为主要品牌的茶叶享誉国内外,产品出口欧盟,三岔是全区发展养殖业的重要基地,湘西黄牛、本地山羊均上万头(只),三岔豆腐加工历史渊源深远,“三岔豆腐”品牌誉满市内外,三岔是全区林业大乡,木材蓄积量在15万方以上,楠竹蓄积量3万方以上,三岔矿产资源贮量大,镍钼矿在300万吨以上,磷矿在200万吨以上。

三岔乡基础设施完善

全乡交通便利,村村通公路,是沅古坪、大坪等乡镇的必经之道,是沅陵、桃源等县的交通咽喉。电力状况良好,村村都实施了农电改造,全年都能保证正常用电。移动通讯网络覆盖全乡,村村都接通了程控电话。政府、学校、医院都进行了翻修或整修,办公条件大为改善,集镇街道也实现了硬化、绿化、净化和亮化。

三岔乡经济环境良好

全乡干群同心,政令畅通,人民思想解放,民风淳朴,人人维护环境的风气日趋形成,人人都是环境的观念日趋成熟。从近年来招商引资的土木溪电站、白鹤井茶业及实施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情况看,都能顺利施工、兴业,没有出现霸工、阻工、强讨、恶要等现象。

6 陕西省黄龙县三岔乡

三岔乡位于黄龙县西部的黄土残塬区,乡政府驻地距县城19.5公里。东与石堡镇(城关)相连,西与洛川县土基镇毗邻,北靠要先乡,南接界头庙乡,辖区总面积177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50000亩。下辖12个村民委员会,4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669户,6316人。304省道横穿全乡,交通便利,有“黄龙西大门”之称。

该乡地形为三梁一沟,气候属大陆性高山型气候,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该乡大力实施“一基两业”发展战略,按照“基础奠基、项目带动、产业巩固、和谐发展”的思路,围绕“产业兴乡、产业富民”的目标,狠抓核桃、玉米等主导产业,积极调整产业机构,经济发展呈现出增速快、亮点多的良好态势。

7 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县三岔乡

三岔乡,位于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县城西南,民国18年为建制镇,民国23年改称乡,沿用至今。东连二圣、环城两乡,南滨赤山湖,西与郭庄乡和江宁县土桥乡毗邻,北与石狮乡接壤。乡人民政府设在三岔镇,距县城14公里。现辖9个行政村,3431户,分居于34个自然村及一个自然镇上。1.37万常住人口中,回族18人,余为汉族。

全乡面积27.4平方公里,是全县最小的乡。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00人,仅次于下蜀、郭庄,居全县第三。全乡除赤山和东部有少量起伏的岗地外,其余为平原,属赤山湖圩区,耕地1.9万亩,其中水田1.6万亩,可资利用的水域面积1.28万余亩,约占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二。

境内河、塘密布,沟渠纵横,水源丰富,土地肥沃。解放前,由于水利设施简陋,每逢雨季,来自北面及东南面800多平方公里的山水,滞屯赤山湖,连年泛滥成灾,农业生产低而不稳。解放后,在全县人民大力支持下,治理赤山湖,重建赤山闸和排灌站,疏浚加固句容河、北河,开挖渠道24条,新建节水闸6座,整修塘坝,形成河湖相通,沟渠排灌成网,使80%以上的耕地旱涝保收,成为全县水稻高产乡之一,连续多年人均向国家提供商品粮名列全县第一,受到省、市、县人民政府的嘉奖。55%的水域已养殖鱼苗,1500亩的赤山湖荒滩已围堤辟为鱼场,堪称“鱼米之乡”。

乡村工业发展较慢,到1985年,有红砂、电石、电镀、制鞋、针织内衣、农具厂等乡村工业企业,工业产值880万元,为当年农业产值的1.6倍。尤以赤山红砂,质量好,远销外地,深得用户好评。1985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为398元。

境内赤山,明《弘治句容县志》载曾名绛岩山、赭山、丹山。山上有龙穴祠坛圆寂寺,建于宋乾道八年(1172年),还有般若寺、绛岩寺及半山腰的大茅篷、东茅篷、西茅篷,均为明清时佛教建筑。日本侵略期间尽遭烧毁,今遗址尚存。大茅篷前的桂花树,已有700余年历史,为县内最古老的花树,开花季节,芳香四溢,沁人心肺。赤山东南角有戛玉泉,泉水清澈,终年不竭,用此水泡茶,水过杯口而不溢,见者无不以一尝为快。

境内交通称便,三岔集镇处于句容河及南北中河汇集点,下通秦淮河。40年代有船商9户,开设途经江宁湖熟直达南京的航班,为县内通向外地的第二个水埠。解放后,新建张(庙)谢(桥)公路贯穿东西与宁杭、宁溧公路相连,水运渐衰。

现全乡有初中3所,小学17所(其中完小9所),广播站、卫生院、电影队各1个。

相关分词: 三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