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乳源瑶歌

乳源瑶歌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乳源瑶歌


乳源瑶歌,瑶语叫“拔勉钟”、“赛花柄”,汉语的意思是“赛过花朵的语言”。广东省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勉语系瑶族(过山瑶)群众中的民歌形式。乳源过山瑶山歌体系有三种。一种为严谨的传统原始体系;一种为近代古典体系;另一种为生活散歌体系。乳源瑶歌没有曲谱,没伴奏,主要由呵、呕、矮、哎四个大修饰音阶组成六个小修饰音阶,每个人在唱鸣时都有各自的区别。2009年入选广东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文名:乳源瑶歌

遗产级别:广东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批准日期:2009年10月16日

批准文号:粤府〔2009〕112号

项目类别:传统音乐

申报单位:广东省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



历史渊源


勉语系瑶族称过山瑶,据史书记载、南北朝瑶人举家随太守肖介赴始兴郡(广东韶关)守卫南疆。公元7-10世纪(隋唐时期)建立了韶、连、郴三州瑶军,驻守在南岭五十峒。由于历史的变迁,瑶族人民从平原的农耕文化慢慢退回到山地刀耕火种、守猎为生的原始文化生活、瑶人祖祖辈辈驻守大山里、无从得到外界文化的熏陶、礼行各种宗教信仰活动的技艺都用口传的原始方式。据相传瑶族山歌是从“日照中”产生,具体如何产生并没有文字记载。

根据口传和有关文史资料记载,具体可以追溯到16世纪时的瑶族进山五位祖先:盘安衫、邓法迎、赵俊一郎、赵松二郎、赵应三郎。由于生活环境的变迁,由平原转入山地,山歌也随平地的柔和、平稳的旋律演变为大山的高声呐喊形式,据老艺人口传:“当时的一首歌传遍了三州五十峒”(由于当时人稀路少,交通不便,信息很难传送,古瑶人只好用山歌形式,山对山大喊,一山传一山,一首歌传遍韶州、连州、郴州的五十峒。为便于准确无误地传递重要信息,把语音拉长,久而久之,过山瑶山歌形成了呐喊形式。)由此,瑶民世代生活在高山峻岭之中,为纪念古人和在生活中取乐、或传情、或驱赶孤独和心魔,山对山大喊是必不可少的,以祈求借助山外神灵,感动野鬼恩赐神力,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定居群居于南岭山中后,随着岁月的流失、祖祖辈辈生活在大山里的瑶人,生活及其朴实单纯,习惯了大自然赐于的满足,与世无争,得天特厚。这时期的“赛花柄”进化到日常生活习俗中,成为自编自唱、对唱、交流感情的第二语言。明、清时期、瑶族山歌“赛花柄”到了鼎盛时期。

“赛花柄”过山瑶山歌在14-19世纪较为流行于各个山寨,是瑶族少男少女成长必修的课程。据相传,瑶语“溜腊”是聪明的意思,以当时的“溜腊子”“溜腊妹”都属懂得谈唱旧歌自创新歌的瑶族勉讲端、勉西端(男孩、女孩)。据传17世纪以前,若是有人在山上唱起一首“赛花柄”,定会有人对上你一首,并挽留你留下来做客。会唱“赛花柄”的时代的瑶族男女青年都以对歌来寻找自己的伴侣。

艺术特点


勉语系山歌分为念歌、呕歌两种。念歌主要作用是传授和背颂歌词,为呕歌演唱打基础,是呕歌的基础知识。呕歌,也称喊歌,起音全唱鸣大部分都用高八度音完成。

过山瑶唱山歌,瑶语叫“拔勉钟”,“拔勉钟”没有曲谱,没伴奏,主要由呵、呕、矮、哎四个大修饰音阶组成六个小修饰音阶,每个人在唱鸣时都有各自的区别,由于瑶族没有具体乐谱,在“呵、呕、矮、哎”四大修饰音阶中,能把歌词内容表达出来,这样需要训练好长一段时间。学瑶族山歌,首先学发音呵、呕、矮、哎”四大修饰音阶,并把“哦、尔、乌、黑、喝、衣”六个小修饰音阶掺插在其中,其次把所表达歌词内容安排每个音阶中,使音、词溶为一体,需要长期苦练,才能达到和谐完美动听。

主要内容


乳源过山瑶山歌体系有三种。一种为严谨的传统原始体系;一种为近代古典体系;另一种为生活散歌体系。

传统古典原始体系

传统古典原始体系,依据五字句、七字诗格式的大歌书共二千多首,一般情况下的歌会,无法引唱古典体系,它由宗教信仰活动经文、古籍诗词组成的大歌,通常采用念歌,《拜王大典》、《神光书》、《解心愁书》、《过番书》、《入席拜》、《拜神圣》、《拜王歌》、《十保山书》、《千年歌堂》、《化十二醮坛书》等都属传统古典体系。此体系、歌词是祭祖和《拜盘王》时用。例如:《禾出世》(选摘自《拜盘王》第三步敬生魂),出世黄禾十二姓,六姓糯禾六姓粝。今日吾师招禾转,十二姓黄禾插下田。五谷出世仙人种,发下平田坪地先。今日吾师招禾转,旧禾丰熟救人民。今日吾师还良愿,九条王龙含水喷禾花。王龙含水喷禾花来结子,五谷结子结岁岁。

近代古典体系

近代古典体系,歌会中通常作为歌引。通过歌引子“到生活散歌”,“散歌”瑶语称“歌磊”也叫“歌谈”。“歌引子”较严谨,五字句、七字诗体有《盘古王出世》、《天地旱》、《洪水发》、《洪水净》、《甲子歌》、《桃花洞》、《吕山学堂》、《梁山伯与祝英台》、《十二月花》等为“歌引子”。“歌引子”是在歌会当中起主要的作用,是老歌手歌古、歌姆领唱。一人一段、把歌会气氛提升。代表性歌词:①《盘王出世》共有三十二小段,如:“出世盘王先出世,盘王出世在福江,盘王出世福江庙,庭前水碗十三双。”②《天地旱》:寅卯二年天大旱,深山竹木尽焦枯,到处深潭无流水,到处深潭无细鱼。寅卯二年天大旱,深山竹木尽焦枯,到处深潭无水路,到处坪田空得无。③《十二月花》描写瑶山十二个月的景色,基本歌词内容是“正春二月李花开,三月桐木花正绽、四月金汁发出间,五月南球岗上发,六月芙蓉花正红,七月莲花塘下发、八月禾花谷里生,九月葛藤花过路,十月鸡公花正红,十一月梅花谢落地,十二月山茶满树红。”《十二月花》也可作情歌对唱型歌词,女问男答,基本格式:女问,复问子,问子花园花几蔸?花园几蔸有几朵?几朵拗来插几头?男答:不使问,报妹花园有一蔸。花园一蔸有一朵,一朵拗来插一头。女问:复问子,问子桃花几月开?几月花开几月谢谢落重中成重台?男答:不使问,报妹桃花正月开。正月花开正月谢,谢落地中成地台。

生活散歌体系

进入散歌是由歌手自己发挥,此时的山歌是“即兴而作”,是作为交流思想、感情段络、也是山歌会的高潮部分。歌会最后的部分一般以欢乐的情歌作尾声,较常唱的歌词有《甲子歌》、《日出早》、《春耕》、《酒歌》、《老松柏》、《好主人》、《梧桐花》等。

生活散歌歌词:

①《甲子歌》选段甲子乙丑海中金,见娘样貌白英英。得娘变得郎共对,共得食宿心甘甜。

②《日出早》选段:“日头出早挨松柏,松柏若生若不生,转上转坳松柏树,郎小单身独自行。日头初出白石岭,有边灼热有边凉,有边热照人有偶,有边天热子相怜。”

保护措施


一是树立“抓文化就是抓发展”的理念。该县积极转变思维,解放思想,将文化遗产保护提升到新的高度,化被动为主动,通过深化传承与保护的对接,将项目的传承保护与带动经济产出结合起来,突出资源优势,打破资金瓶颈,使申遗工作取得了显着成效,2009年,《乳源瑶歌》列入省、市级名录。

二是建立健全传承和保护机制。建立健全非遗联席会议机制,成立瑶绣研究所、瑶绣协会等,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五纳入”,使非遗传承有机构、有组织、有保障。将非遗的传承和保护与人们生活无缝联接起来,关爱项目传承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实现瑶绣、瑶歌校园教学常规化,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面扩展到最大,通过各种媒体广泛宣传营造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们关注、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积极性。

三是强化民族文化交流和研究。邀请苏绣工艺大师顾金珍在乳源设立工作室,开设瑶绣培训班;组织瑶族绣娘赴广州学习粤绣技法,加快刺绣技艺提升;举办瑶绣艺术节,邀请省内外绣娘进行技艺比拼,交流、学习刺绣技艺。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撰出版了《瑶绣》、《拜盘王》、《乳源瑶族山歌选编》、《过山瑶的乡源》等30多册书籍,为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提供了珍贵的文字材料。

四是着力打造文化产业基地。突出瑶绣、瑶歌、瑶舞的品牌引领作用,着力张扬传统节庆文化,延伸并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衍生出的经济产出,使其反馈并促进新的传承与保护,实现良性循环。通过积极的示范引领和交流展示,引进广州番禺壹雅工艺、中山博爱名城、深圳福德公司等企业,从事瑶族节庆文化、瑶绣工艺、瑶族服饰等产品开发经营,积极打造集瑶绣文化研究、人才培训、工艺营销等于一体的瑶绣产业基地,带动3000多瑶族群众从事瑶绣生产经营。

五是大力实施文化精品工程。瑶绣、瑶歌、瑶舞成为提升瑶族文化吸引力和影响力的重要载体,“瑶歌”走入中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该县民族艺术团成为广东省民族艺术团分团,并与乳源东阳光公司联合打造东阳光民族艺术团。

相关分词: 乳源 源瑶 瑶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