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儒林戏

儒林戏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儒林戏


儒林戏,系闽剧前身之一,创始于明朝末年,流行于福州、闽侯、闽清、福清、罗源、永泰、古田、尤溪、长乐等地,创始人为曹学佺。

曹学佺(1571~1645年),字能始,侯官县(今福州)洪塘乡人,多年从政于河北、南京、江西、四川、广西等地。历任南京户部郎中,四川、广西参政,江西布政司,浙江按察使等要职。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遭魏忠贤迫害,被宗藩削职遣返故里。他在闲居福州西郊洪塘乡时,组织府中僮婢办起儒林班,邀请社会上的艺伎前往演唱。“构筑石仓园,设池馆林木之胜,且蛾绿粉黛,出入肩随,歌童狎客,晨夕满座,自以为乐。一时仕宦及墨客诗人游闽者,无不倾倒”(《福建通志列传》明卷十二《曹学佺》)。明末,周亮工在《闽小记》里记载:“能始家有石仓园,水木佳胜,宾友歙集,声伎杂进,享诗酒谈燕乐,近世所罕有也。”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冬至夜,许多名人会集石仓园,观看儒林班演出。吴兆在观剧诗中写道:“粉黛钗横影,雕窗烛散辉;不堪弦歌歇,残月尚栖帏”(《列朝诗集》吴兆《癸卯冬至夜集曹能始园亭观剧》)。

1985年,据儒林班第34代弟子林宝榕老艺人推算,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洪塘儒林班第一次参加洪塘乡普渡演出,应是第一代儒林班的开始。

当时,曹府究竟演过多少剧目,没有详细记载,但从曹学佺的《观演蔡忠惠剧》与《咏女优作男剧》诗:“妾本秦罗敷,教人唤子都。无心调越粉,任意效吴趋。顾影疑郎至,临场束带具。文君如见状,若个似当垆”(《曹大理诗文集》卷九《浮山堂集》)。可知有《蔡襄》、《子都》、《吴趋》、《卓文君》等以历史人物为题材的剧目与相传为曹学佺改编的《紫玉钗》、《女运骸》等。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中秋节后一日,曹学佺在福州城内乌石山凌霄台宴请著名戏曲家屠隆、福州推官阮自华,并带家班演出:“明月悬为幔,华灯绕作屏。闾阎有歌曲,醉里也堪听。”当屠隆要离开福州时,曹学佺的家班还为他饯行演出:“阳光歌罢渭城朝,恨结云峰黯不消。半岁简出催去棹,满囊诗卷滞征桡。难拭别泪江头雨,新长离愁铎伴潮。暂借余闲聊卜夜,传奇高演烛高烧。”可见当时所演属传奇剧目。

在曹学佺的儒林班里,已知有名字的女演员有文娟、玉翰、小双、小鬟、芝卿、小苏、长君、乔氏等人,她们除了晚上经常在石仓园夜光堂的红翟毛毹上演出外,还经常由曹学佺带领到官宦府第演出。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中秋节后二天,曹学佺又带卓长君等人到于山平远台演出,还到光禄坊陈泰始府中演出:“玉佩声何远,金钗色倍新。清歌犹剩技,浅黛出横陈。”

曹学佺不但创办儒林家班,他自己也精通音律,擅长度曲,创研出适合福州方言音韵演唱的新声:“曲调已从新”,“奏曲辨宫征”,“曲向花间度”,“翠管时调凤”。明崇祯六年(1633年),年逾花甲的曹学佺,在新居西峰草堂宴请高官蒋国平、申绍芳时,由家班演唱新编戏曲,得到来宾赞赏。徐(兴公)赞曰:“新编乐府莺喉啭”;徐在《叙曹能始石仓集》序言中评价曹学佺所创的新腔曰:“五音克谐,可歌可咏;一篇合道,可诵可观……自然中律,才情雅瞻,蔚尔名家。”这种新腔,后世艺人称为“逗腔”(音),成为以后闽剧的主要腔调。

清兵入关,翌年(1645年)曹学佺上吊身亡。当年日夜笙歌,名人云集的石仓园,便很快破落荒芜了。曹氏儒林班也从此沉寂了一个时期。但在福州邻县,儒林戏仍在民间流行。据清乾隆《闽清县志》载:“自清季以来,有所谓儒家者,系邑人所组织之娱乐部。始则琴歌雅宴,扬扢风流,后亦有流为梨园,出而卖伎者。”

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洪塘乡里有喜好戏曲者,追念昔日石仓园儒林班之盛,与乡耆及戏曲爱好者假石仓园旧址附近的真人庙,选拔乡里农家子弟,办起“洪塘儒林班”。起初专门为普渡酬神演出,首演剧目为《水漫金山》,戏台搭在洪塘金山寺岸畔,剧情内容与演出环境天然结合,产生良好效果。一举打响后,附近乡村纷纷前来邀请演出。这一时期,“洪塘儒林班”演出的剧目有《状元拜塔》、《女运骸》、《长亭别》、《赠金锁》、《柳荫记》、《玉堂春》、《南北斗增寿》等折子戏,以及早期根据《唐人说荟》中的《霍小玉传》改编的儒林戏《紫玉钗》,由此标志儒林戏作为独立声腔剧种业已成熟。到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在福州郊区先后出现“陈厝儒林班”、“珠湖儒林班”、“潘墩儒林班”、“义序儒林班”、“尚干儒林班”、“胪屿儒林班”等十余家以所在乡村命名的业余性质的儒林班。

清光绪初年,儒林班开始从农村乡镇向城市发展,于是出现了专业性质的戏班。由卢诗孙筹划组织、取名“醉春园”的戏班,采取津贴伙食和零用钱,公开招生,习唱“逗腔”戏文。一时四方城乡,凡遇谢神还愿、禳灾祈福、时令节日等多前来聘订。这时的儒林戏演员也从原来的“七子班”发展到20人(包括后台乐队),演出剧目也从过去的《紫玉钗》、《拜塔》等出,增加了《?间祭》、《卖画》、《递柬》、《打面缸》、《桃花村》等。

卢诗孙因剧务劳累病逝后,“醉春园”儒林班便告停演。该班原编剧兼导演高喜福决定重整锣鼓,把原已散伙的部分艺人招回,又亲自物色主要演员如花旦胜玉环、小生崔传龄、小丑吴友亮等,配以多名配角组成新班,取名“驾云天”。在福州鼓楼城隍庙戏台作开台首演时,由胜玉环主演开台戏《打铁锏》获得成功,一夜获资300多块银元。“驾云天”班声誉广传,演出应接不暇,随后在福州出现了13家儒林班。据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11岁时进入“达云霄”班的第六代艺人张秋藩忆述,从光绪三年(1877年)至民国九年(1920年),福州城区先后成立的儒林戏班有:“达云霄”、“驾云天”、“赛月宫”、“仿桃源”、“乐琼仙”、“庆云天”、“庆仙园”、“正天然”、“青云天”、“凤麟奇”、“乐云天”、“谱云霄”、“仿霓裳”等班。

此时儒林班达到历史上的鼎盛时期。清光绪九年(1883年)聂敦观在《呵呵道人诗草》的《观剧》诗中,描述当时演出盛况云:“歌风情,心欲醉;歌苦节,涕欲坠。灯竿高揭儒林标,一时传遍入麇至。就中闺门粗识字,听词能诵《鸾凤记》,香车逐队无猜忌。搭棚一丈为标识,棚前众目环相识,歌声未起人声沸。人声沸,何须避,侬自听歌不与旁人事,流连竟夕都忘寐。但觉歌词有情致,明朝锓本出坊肆,更买一篇藏箧笥。”儒林戏的剧本很快由坊间书肆刊刻出售。福州城里除“十三家儒林班”外,这时期又增加了“步云霄”、“海燕台”、“歌舞台”、“大春台”、“新天然”等班。

清末,儒林戏从福州向长乐、福清、永泰、罗源、古田、闽清等邻县流传。同治元年(1862年),罗源于祖盛创办儒林班,初期演员林三三因演关羽出名。据民国《闽清县志》卷五“礼俗志”记载:“乡人演戏赛神,每月有一二次,极见热闹。向皆省会及古田、永泰外来之剧班,自清季以来,有所谓儒林班者,系邑人所组织之娱乐。始则琴歌雅宴,扬扢风流,后亦流为梨园,出而卖伎者。”又据1992年版《永泰县志》第四章“戏剧”记载:永泰儒林班创建于清光绪末年,班主绰号“大头云”,班内有一男旦叫妹黁,主演《状元拜塔》、《女运骸》二剧蜚声闽中,名噪一时。而在尤溪县,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曾成立“沈水梨园儒家班”。

在儒林戏发源地的洪塘乡,乡间依然保持传统的师徒辈行相传的习俗,至民国23年(1934年)为最后一代,共传34代。民国3年(1914年),在连江县城内矩庚宫设儒林馆,集小生吴灼三、青衣庄八细以及后台“儒家十”、熊十呈等人,学演《拜塔》、《紫玉钗》、《后和番》等剧目。

相关分词: 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