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全英俱乐部

全英俱乐部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全英俱乐部


温网举办地“全英草地网球和槌球俱乐部”的前身建立于1868年,当时是一家私人俱乐部,名字是“全英草地槌球俱乐部”,仅拥有草地槌球(一项击自己的球使其撞打对方的球的运动)一个项目。1875年,此前被叫作“Sphairistike”(该词来源于古希腊语,意思是用手或者肩膀击球)的草地网球运动被引入俱乐部,1877年俱乐部改为现在的名字,举办首届网球锦标赛,并制定了最初的网球运动规则。

历史追溯


首届比赛于1877年举行,当时仅有男子单打一个项目,结果冠军被斯宾塞格雷,一位来自老哈罗公学的学生夺得,全部参赛者共有22人,共有大约200人付出1先令现场观看了决赛。从1877年至1912年,温网的一切运作都由全英俱乐部独立承担,1913年,全英俱乐部同意将属下的3项比赛(男单、男双和女双)与英国草地网球协会(LTA)属下的5项比赛合并,以扩大比赛影响力,并且同意将门票收入的一部分送给LTA。但LTA此后最初几年并没有收取或只收取很少的门票收入,而将它们留给了全英俱乐部用于修缮场地设施。

1920年,一个名为“全英俱乐部场地有限公司”的组织成立,它的目标是进一步扩展市场,并且为寻找更具规模的比赛地点。1922年,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筹到资金,温网举办地从沃尔普路迁到了现在的教堂路,并修建了一座可容纳14000名观众的体育场。

从1884年开始,女单和男双比赛被引入到锦标赛中,首次女单比赛仅有13名选手参加。从1897年开始,著名的多赫蒂兄弟开始了他们对于温网男单和男双长达10年的垄断。在20世纪到来之际,温网也逐渐成为一项国际化赛事,1905年,夺得女单冠军的美国人梅萨顿成为首位来自英伦三岛之外的温网冠军得主。两年后,澳大利亚网坛鼻祖,身兼网球、高尔夫球和板球选手三重身份的诺曼布鲁克斯成为首位来自海外的温网男单冠军。

在20世纪20年代,法国人成为全英俱乐部的主角,这10年中他们每一年都至少夺得一座温网单打冠军奖杯,奇迹的缔造者是“四个火枪手”——博罗特拉、布鲁格农、科切特和拉科斯特,以及开创了女网新时代的苏珊朗格伦。进入30年代,温网继续兴盛的势头,1932年,观众总人数首次突破了20万人次。1934年至1937年是英国网球的黄金时代,本土选手在这4年间共夺得11项温网冠军。随后美国人唐布奇在1937年和1938年令人称奇地两次包揽男单、男双和混双三项冠军。

1940年至1945年,温网由于受到二战影响被迫停办,全英俱乐部也成了战时的后勤仓库。战后英国网球不复当年辉煌,先是美国人在50、60年代称雄,60、70年代的温网则是澳大利亚男选手崛起,玛格丽特考特也与金夫人垄断了60年代的温网女单赛场。1968年,温网进入公开赛时期,当年比赛总奖金为26150英镑,罗德拉沃和金夫人成为公开赛时期首批温网男女单打冠军得主。

1973年是温网悲伤的一年,由于声援被前南斯拉夫草地网协停赛的尼基皮利奇,81位ATP球员集体抵制了当年的温网,尽管如此,当年温网观众总人数仍突破了30万人次。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温网纪录不断被改写,先是1980年博格成为百年以来首位夺得温网男单5连冠的选手,1985年,贝克尔创造了3项纪录:最年轻的温网男单冠军、首位夺冠的非种子选手、首位来自德国的温网男单冠军。1987年,纳夫拉蒂诺娃创造了史无前例的温网女单6连冠伟业,并在1990年夺得创纪录的第9座“玫瑰盘”奖杯。2000年,桑普拉斯创纪录地第7次夺得温网男单冠军,2001年,伊万尼塞维奇成为首位持外卡参赛的温网男单冠军得主。

1977年,温网迎来了它的百年大庆,开幕日上,当时在世的41位前温网单打冠军登上全英俱乐部中心球场,从肯特公爵手中接过了珍贵的纪念奖章。当年温网还有两大举措,一是温布尔顿草地网球博物馆揭幕,二是引入了对现今网坛影响极大的外卡制度。此后,当1984年温网女单比赛创办百年大庆,以及1986年温网第100次举办时都举行了特别而隆重的庆祝仪式。

进入21世纪,为了维护它在世界网坛独一无二的尊贵地位,以传统著称的温网也在蕴酿和实施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较重要的有三项:第一项已经于1997年完成,即在奥兰吉公园建造新的1号球场,连带一个新的广播传媒中心,两片草地外场,还有连通教堂路和索默塞特路的地下通道;第二项是拆除旧的1号球场,为新千年球场建造让路,给球员、媒体、官员和俱乐部会员提供更好的设施,并且扩展中心球场的西看台;第三项是建造中的球场周边附属设施,目的是使中心球场观众赛后更易疏散,也改善公共设施的质量,中心球场的座席将从现在的13800个增加到15000个,并且搭上可伸缩的顶篷。

相关分词: 全英 俱乐部 俱乐 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