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丘北县

丘北县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丘北县


丘北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地理坐标:东经10334′~10445′、北纬2345′~2428′。东隔清水江与广南县毗邻,南与砚山县、开远市接壤,西隔南盘江同弥勒、泸西两县相望,北与师宗县、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县衔接。县境内东西宽100千米,南北长70.5千米,总面积4997平方千米。2004年末,全县总人口45.2万人。有汉、壮、苗、彝、瑶、白、回等七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共27.74万人。邮编:663200 代码:532626 区号:0876万人,占总人口的62%。县人民政府驻锦屏镇,海拔1452米,距省会昆明市280千米,距文山州府114千米。

中文名称:丘北县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云南省东南部

政府驻地:锦屏镇

电话区号:0876

邮政区码:663200

面积:4997平方千米



县情概况


拼音:Qiubei xian

丘北地处滇东南岩溶山原丘陵地带,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六诏山支系大总山纵横全境。境内最高海拔(羊雄山顶峰)2501.8米,最低海拔(弄位村)782米。主要河流有南盘江、六郎洞河、夸墨河、拖底河、官寨河、补挡河、清水江、南丘河、清水河、清平河、石葵河、盘龙河(马恒地段),分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和红河流域泸江水系。普者黑湖为较大的天然湖泊,水面10.8平方千米。气候总体上属中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有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4个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13.2~19.7℃,年平均降雨量1000~1270毫米。

历史沿革


春秋战国时属楚地,秦属进桑、句町部族区域。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属群舸郡,蜀汉、晋隶兴古郡,唐武德七年(624年)属郎州,天宝七年(748年)属南诏拓东节度,宋大理国时期属维摩部,元至元七年(1270年)属阿宁万户府隶广西路,明隶广西府维摩州,清康熙八年(1669年)隶师宗州,雍正九年(1731年)设师宗州同驻丘北,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降师宗州同知为丘北县丞,道光二十年(1840年)升丘北县为正县,隶广西直隶州,民国二年(1913年)隶蒙自道,后废道直隶云南省都督府,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隶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隶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属文山专区。1958年建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属州辖的县。

丘北因县城建于暮冶峰(丘山)之北得名,雍正三年上谕,除四书五经外,遇“丘”字加“阝”旁,作“邱”,地名字亦作“邱”,故“丘北”称谓与用字随建置衍变而延用至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省民政厅云民字[1991]7号文件规定,自2004年2月又将“邱”字改为“丘”。

2000年,丘北县辖1个镇、14个乡:锦屏镇、八道哨彝族乡、冲头彝族乡、舍得彝族乡、官寨乡、腻脚彝族乡、双龙营乡、树皮彝族乡、羊街乡、温浏乡、平寨乡、天星乡、曰者乡、戈寒乡、新店彝族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434009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锦屏镇 57977 、八道哨彝族乡 28527 、天星乡 39340 、平寨乡 31974、 树皮彝族乡 39888 、腻脚彝族乡 24719 、新店彝族乡 17657、 舍得彝族乡 17285 、日者乡 32330 、官寨乡 40644 、戈寒乡 17452 、双龙营乡 50887 、温浏乡 29033 、羊街乡 6296。现在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僰族等民族分布。

2004年,县城面积扩大到5.1平方千米,县城总人口3.1万人。

2006年,撤销戈寒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双龙营镇,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羊街乡,其行政区域并入温浏乡,温浏乡政府驻地不变。区划调整后,丘北县辖锦屏镇、双龙营镇、曰者镇、腻脚彝族乡、新店彝族乡、舍得彝族乡、树皮彝族乡、八道哨彝族乡、官寨乡、平寨乡、天星乡、温浏乡共3镇9乡。

丘北县以盛产辣椒和境内有“普者黑”山水田园风光而闻名。丘北辣椒又名“丘北小椒”,中外驰名,产品远销国内20多个省市及东南亚、韩日及欧美地区,1999年被国家命名为“中国辣椒之乡”。以喀斯特峰群、洞群、湖群为特点的普者黑,是云南省境内度假休闲基地之一、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丘北县还是云南省林业重点县、生猪基地县、牛羊基地县、英美优质烟叶基地县。

行政区划


丘北县辖3个镇、9个乡(其中5个民族乡):锦屏镇、曰者镇、双龙营镇、八道哨彝族乡、天星乡、平寨乡、树皮彝族乡、腻脚彝族乡、新店彝族乡、舍得彝族乡、官寨乡、温浏乡。

地理气候


丘北地处滇东南岩溶山原丘陵地带,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六诏山支系大总山纵横全境。主要河流有南盘江、六郎洞河、夸墨河、拖底河、官寨河、补挡河、清水江、南丘河、清水河、清平河、石葵河、盘龙河(马恒地段),分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和红河流域泸江水系。普者黑湖为较大的天然湖泊,水面10.8平方公里,境内最高海拔(羊雄山顶峰)2501.8米,最低海拔(弄位村)782米。由于地处低纬季风区域,气候总体上属中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有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4个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13.2~1 9.7℃,年平均降雨量1000~1270毫米。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全县耕地面积58.05万亩,其中:水田10.6万亩(含雷响田3.02万亩)、旱地47.49万亩、林业用地453.86万亩(含宜林荒山13.4万亩)。适宜种植粮食作物和烤烟、辣椒、莲藕、葡萄、薯蓣、三七等经济作物,以及多个树种和天然菌的生长繁育,发展山地和林下经济潜力巨大。

生物资源

境内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林木有76科197种,药类650种,菌类17种。珍稀植物有银杏、董棕、野茶树、红椿、云南七叶树、云南含笑、榉木、三尖杉、红花木莲、黑节草(石斛)、铁线莲、雪上一枝蒿等28种;珍稀动物有穿山甲、岩羊、锦鸡(箐鸡)、狐狸、眼镜王蛇、独眼鱼等33种。

矿产资源

已查明境内较多的矿产资源有煤、铜、铁、锰、金、硅、锑、铅、铝、汞、白云岩、滑石、天然瓷土等。六独铜矿(小型铜矿床)平均品位0.93%,储量1.35万金属吨。水米冲煤储量(C+D)270万吨,大铁铝土矿属中型矿床,塘房白云岩、石灰岩矿为大型矿。丘北矿产资源丰富,分布范围广,具有良好开发前景。水资源 丘北县年平均降水量为1183毫米,境内水系大部份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南盘江为界河,清水江为主干河,境内共有河流十三条,年径流量24.474亿立方米,又从砚山注入南丘河3.5亿立方米的入境水量,共27.974亿立方米。水资源比较丰富,全县水能理论蕴藏量为26.45万千瓦,可开发利用量为16.9万千瓦,为理论蕴藏量的64%(不含南盘江干流)。除地表水外,还有较丰富的地下水资源,著名的矣勒、水头、摆落、旧城四泉,均靠地下水补给。六郎洞地下河径流区约1020平方公里,总补给区约2280平方公里,1960年2月国家在此建成一座装机容量2.5万千瓦的地下水力发电站。目前已开发水电站总装机4.01万千瓦,只占可开发量的23.73%。可开发的水电站主要集中在:南丘河、清水河、清水江、官寨河和补党河上。其中清水河已建有红旗水库电站、碧松就电站,清水江上已建有格雷一级和格雷二级电站,官寨河上已建有官寨电站、小秧补电站和歹马电站。

人力资源

至2005年末,全县共有中专以上学历的人员8161人,其中大学本科580人,大学专科3345人,中专生4236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833人,其中副高职116人,中职1476人,初职3637人。

农田水利

2005年,累计动工兴建各类水利工程项目1248件,先后完成了全县面上二期国债人饮工程扫尾工作和烟水工程等水利项目。 “十五”期间,全县建成和完善各类水利工程10109件,新增灌溉面积1.94万亩,改善灌溉面积8.56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826万公顷,解决了5.98万人、1.97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增加蓄水库容1641万立方米,全县水利化程度达36.6%。

经济社会发展


200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2.3亿元,完成“十五”计划的119.3%,“十五”期间年平均递增11%(可比价);工业总产值3.62亿元,完成“十五”计划的171.5%,年平均递增26.4%;农业总产值9.11亿元,完成“十五”计划的182.1%,年平均递增21.7%;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158万元,完成“十五”计划的103.2%,年平均递增9.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9亿元,完成“十五”计划的147.4%,年平均递增27.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2亿元,完成“十五”计划的103.5%,年平均递增9.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14元;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67亿元,比“九五”期末增加33649万元,增长78.2%;各项贷款余额6.45亿元,比“九五”期末增加21657万元,增长50.56%;年末总人口455607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03‰以内。

农业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发展迅速,烤烟、辣椒、畜牧业已发展成为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2004年,全县农业总产值77177万元(现价),同比增长21.5%;粮食总产量1.6亿公斤。2005年,全县粮经比例由“九五”期末的8.2:1.8调整到7.1:2.9,全县已形成以双龙营镇镇为主的万亩优质烟基地,以树皮为主的10万亩辣椒基地,以曰者、八道哨、普者黑景区为主的万亩葡萄、万亩莲藕和万亩油菜花基地,薯蓣、三七、草乌等生物药材迅速发展,已成为该县农村经济增长的一个亮点,产业结构规模化格局初具雏形。2005年全年完成烟叶收购11.6万担,实现烟农直接收入5052万元,烟叶特产税1010万元,辣椒种植13万亩,产量1361万公斤,产值超1亿元,发展葡萄6000余亩,蔬菜种植7168亩,产量129万公斤,种植油菜10367亩、莲藕10016亩、优质稻10800亩、名特优水产养殖385亩。完成公益造林6.37万亩,退耕还林0.4万亩,完成林浆纸造林地移交5.1万亩。实现生猪存栏25万头、出栏33.5万头,羊存栏18.9万只、出栏13.9万只,畜牧业总产值达38144万元,比“九五”期末增长94.3%,占农业生产总值的42.16%。

工业

丘北主要有采煤、电力、建筑建材、酿酒、冶炼等工业,2005年,全县工业总产值完成3.62亿元,比“九五”期末年均递增16.4%;工业对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11%,比“九五”期末提高1.7个百分点。

特色产业-丘北辣椒,又名“丘北小椒”,盛产于树皮、天星、双龙营、日者等乡(镇),具有个小、皮厚、肉多、色艳、含油量高、辣而香,味道纯正的特点,富含蛋白质、糖类、脂肪类、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六种营养素。丘北辣椒系列产品有:呼辣圈、胖大嫂、红椒娘、邱辣王、世霸辣、辣得爽、一吃福等,远销日本、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和地区,是本县的名优特产。2005年,全县辣椒种植13万亩,产量1361万公斤,产值超1亿元,成为本县独具特色的一大支柱产业。

旅游业

2005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3.35万人,同比增长26.5%;旅游直接经济收入934万元,综合经济收入10985万元,同比增长1.6%和16.9%。认真实施普者黑景区旅游国债项目,完成景区旅游厕所、步行游路、通信和电力线网改造等项目。“十五”期间,全县累计接待海内外游客287万人次,年均增长11.5%;实现旅游直接经济收入3833万元,年均增长16.8%;旅游综合经济收入累计近4亿元,年均增长13.7%,与“九五”期间相比,游客总人数增加87万人次,增长43.94%;直接经济收入增加2758万元,增长257.3%,综合经济收入增长15320万元,增长57.3%。旅游业带动了全县交通运输、通讯、饮食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十五”期末,全县第三产业增加值达4.76亿元,年均递增18.6%。

非公有制经济

2005年登记注册的非公企业达4617户,同比增长18.6%;从业人员7916人,同比增长10%;上缴税金1960万元,同比增长21%。

对外开放

积极开展项目的调研收集和包装工作,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组团参加“昆交会”、第二届泛珠江三角区经贸洽谈会等,采取上门招商、以商招商、网络招商等形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2005年共签订引资项目4个,协议资金17271万元。

社会事业

至2005年末,先后获科技成果奖101项,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33%。杂交水稻覆盖率77.7%,杂交玉米覆盖率72.8%,电脑农业专家系统示范推广取得明显成效。山区畜牧科技推广率达到86%,坝区达96%,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县、乡、村科技网络,2005年开展各种农村实用技术培训850期68000人次;十五期间,投入教育建设资金434万元,新建、扩建校舍75920平方米,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全县有中学20所,在校学生26267人,教师1125人;有小学696所(含校点),在校学生61775人,教师3199人;幼儿园17所,在校幼儿数6208人,幼儿教师187人;学前班85班,在班幼儿3550人。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5%,初中毛入学率96.5%,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积极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推动了全县体育事业的发展。全县有医疗卫生机构44个,床位501张,医务工作人员676人。全县99个村民委设有卫生室95所,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丘北县人民医院、丘北县中医院进入省二级乙等医院标准,双龙营中心卫生院、腻脚中心卫生院进入省一级乙等标准。全县广播覆盖率87.6%,截止2005年末,全县共建设有广播电视“村村通”地面卫星网站392座,电视覆盖率89%。

基础设施


石缸坝新城区开发建设进展顺利,新城区主干道、普者黑大街延长线、盛德花园等项目建设完成投资2000万余元;人民路包装改造结束,重阳路的包装改造正在建设中,完善了东门片区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完成了县城25平方公里的1:500数字化地形图、13个乡(镇)总体规划和双龙营住宅示范小区、农贸市场规划,建成和改善了温浏、羊街2个乡的街道。截止2005年底,城区主干道总长达11公里,道路面积28.67万平方米,城镇化水平达14.3%。发展思路和主要目标 十一五”期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抓住西部大开发和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珠江三角区域合作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全面实施旅游带动战略,壮大烤烟、辣椒、畜牧三个大支柱,突出工业经济、城镇化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教兴县四个重点,实现农民增收、财政解困两大目标,努力把丘北建设成为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和谐平安、山川秀美的山水旅游名县(1342工作思路:一大战略、三个支柱、四个重点、两大目标)。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为:“十一五”期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保持年均递增15%左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递增1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递增32%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9%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

旅游特色


普者黑(彝语意为鱼虾多的地方)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云南省旅游休闲度假基地,面积165平方公里,分布着54个湖泊,中心景区3个湖泊相连,旅游水面10.8平方公里,万亩荷花组成的40里荷路娴娜多姿,泛舟湖面令人心旷神怡。景区内256个景点各具千秋,312座孤峰星罗棋布,83个溶洞千姿百态,还有河流15条、地下暗河120公里,绿色长廊18里。以喀斯特峰群、湖群、洞群等奇丽自然风光为主体,辅以古崖画、少数民族风情等人文景观,与县内冲头片区的暗河、古驿道(茶马古道)、索道和温浏片区的峡谷、野生动植物以及歹马瀑布、革雷瀑布等自然景观相结合,形成“三区二瀑”格局,具有秀、奇、古、纯、幽的特点,为国家级旅游热线和云南三大热线线上的精品旅游区,是旅游观光、游憩、休闲、度假,进行攀岩、漂流、水上娱乐等的理想之地。境内有黑箐龙村的大龙山洞旧石器时代古人类活动遗址,新石器时代作品一狮子山崖画,春秋末战国初(公元前475年)的古代乐器一草皮铜鼓,未发掘的元梁王堆,明朝白蛮(白族)的火葬罐群;建于清朝时期的文庙、金塔(文笔塔)、象鼻岭水利工程;有内涵丰富的滇戏,独具特色的丘北花灯《放羊调》、《小小扁担》等,民族传统曲艺《天体歌》(瑶族)、《三胡说唱》(彝族撒尼人)、《唱芦笙》(苗族)等,以及多姿多彩的舞蹈《霸王鞭舞》、《脚恋舞》等民间文艺。是供专家学者科学考察和文学文艺工作者搜奇采风的重要地区。

普者黑位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城西北,距县城13公里处。普者黑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树皮彝族乡距丘北县城34公里,辖区内居住着汉、彝、壮、苗等民族共9390户41539人,其中,少数民族23820人。村民民风淳朴,热情好客,爱好文艺。在很多自然村都活跃着一支生动活泼文艺(花灯)队伍,每逢过年过节或是农闲时节,文艺(花灯)宣传队员换上节日盛装,用自编自导的舞蹈、秧歌、弦步和甜美的歌声歌颂党和幸福美好生活,充分体现了逐步富裕起来的农民的精神风貌。在树皮彝族乡存在着特别流行的一种文艺活动,就是每逢村上的老人去世时,去世老人的女儿都要邀请这“一”支文艺(花灯)队伍去为去世的老人送葬,这是儿女们的一片孝心。

主要旅游景点


丘北县普者黑省级风景名胜区,由普者黑(县城东11公里处)、温浏(县城西56公里处)和冲头(县城西80公里处)三个片区及革雷(县城东53公里处)、歹马(县城北70余公里处)两条瀑布组成,总面积983.7平方公里。以喀斯特湖群、洞群、峰群以及峡谷景观为主,古崖画、革命纪念地、少数民族风情等人文景观相辅助,可供国内外游客观光、游憩、休养、度假、攀岩、漂流、水上娱乐及科学考察,是多功能、大容量的风景名胜区。54个湖泊形成21公里的水上旅游线,沿途可观赏300余座孤峰、5000亩荷花湖、83个溶洞。壮族的祭龙节,彝族的抹花脸、火把节、摔跤节,苗族的采花山等民族节庆风情浓郁。另外变幻无穷的冲头云海、垂直落差500米全长9公里的清水江大峡谷、三千年前古代鸟氏民族先民绘制的“鸟图腾”岩画、全国仅有的古石油田地质奇观等,无一不令人心弛神往。

凤尾洞

凤尾洞位于戈寒乡平龙村公所境内,平龙村西2.5公里处的凤尾村后山。凤尾河支流之一在平坦村公所瓦窑附近潜入暗河,伏流约3里后于尾村后山脚出露,当地群众称为“凤尾水洞”。在水洞的上方后山山腰,有两个相距约5米并立的洞口,群众称“凤尾干洞”(即凤尾洞)。干、水洞在河内是相通的,在干洞的一些地段可清楚地听到暗河的水流声,进出水洞需涉水。干洞虽险,但洞内硝土甚多。凤尾洞,两个洞口,一大一小,大的一个洞口宽约4米,高约6米;小的一个洞口宽约3米,高约5米。从两个洞口进去约15米,便交汇了。洞内道路崎岖,个别地段还十分险要,需架桥搭梯方能通过,人们称为“沪定桥”。有几处通道低矮狭窄,一个人过往也要低头、弯腰、侧身,人们称“腊子口”。然而,大多数地段都很宽敞,并有若干个高二三十米,能容纳几百人,甚至上千人的大洞室,人们称“万人大会堂”。形态各殊,精美无比的钟乳石比比皆是,有成片的“酥肉地”、“铁砂滩”、“龙冠凤尾”、“送子观音”以及洞中峡谷等。

位于县城东北56公里的猴爬岩一革夺一带。景区面积4.39平方公里,由峡谷、动植物、瀑布、暗河、溶洞构成。爬岩峡谷,在清水江上游鱼洞—革夺之间,长9公里,顶宽500—800米,底宽30—100米,深400一500米。两岸绝壁连绵,江面最窄处仅25米,十分险峻,谷底有多级瀑布和险滩,岸边原始森林掩映,暗河、大泉、溶洞常现。在猴爬岩峡谷底部,有一植被群落,分布于海拔840—1000米之间,长约9公里,宽25—250米,主要树种有榕树、毛麻楝、麻芋叶(俗名)等。为当今少有的亚热带一热带原始森林。区内,古木参天、苍藤掩蔽、枯树倒挂、苔藓遍地,保持着原始群落状。林中有猴、蛇、蟒、岩羊、野猪、狐狸等珍奇动物。猴子常绝壁嬉戏,少者数十只,多数白余只,故名猴爬岩。因原始森林沿峡谷展布,似廊遣,故取名“十八里绿色长廊”。景区具有险于峡、趣于猴、魂于绿、游于幽的特点,是景区观光、探险之佳地。主要景点介绍:

猴爬岩大峡谷

位于清水江油鱼洞至革夺之间,大致呈南北向延伸,长约7KM,顶宽500-800米,底宽30-100米不等,崖顶至江面高差一般400-500米,最高达560米。系侵蚀、溶蚀作用形成的峡谷。两岸绝壁对峙,最高达400米,而江面最窄处仅25米,地势十分险峻。是开展攀岩、探险的理想场所。谷底热带-亚热带植被茂密,动物繁多,成群的猴子常在绝壁上出没,故名猴爬岩。

十八里绿色长廊

因原始森林沿7公里长的峡谷展布,似廊道,终年常绿,故得名“绿色长廊”。猴爬岩峡谷高差大,谷底海拔仅为1000-860米,故气候炎热,气温高,亚热带、热带植物生长十分茂盛,主要有榕树、野海芋、落红叶、野棕树、兰花等,滕类和苔藓类植物繁多,林中栖息有猴子、蛇、蟒、岩羊、狼、野猪、狐狸、红腹锦鸡、松鼠、刺猬、穿山甲等动物。这里古木参天,苍滕掩蔽、枯木倒挂,植物基本保持原始群落状态。清水江内还繁殖有娃娃鱼、鲢鱼、鲤鱼、马鱼等鱼类,这一切与绝壁、江水、瀑、险滩、溶洞、暗河等有机结合,构成一个峡谷型的天然动植物园。

清水江

清水江由南向北贯穿景区,沿途汇集了油鱼洞、仙人洞、革夺等四条流量在133.67-357.84升/秒的暗河水。江面宽30-70米,最窄处仅25米。江水在峡谷底部穿碰折旋,在巨石间奔腾跳跃,形成许多险滩和多级瀑布。雨季,江中咆啸,洪流急下,银浪排空,水吞巨石,浪花四溅,激起千堆雪,响声如雷,气势壮观,摄人心魄;枯季,江中巨石裸露,岸边黄白色的砾石滩夺目耀眼。江水碧绿,宛如“青罗带”,与险峻的峡谷、苍翠的原始森林构成天然画廊,游于其中,有超凡脱俗之感。

石洞石油矿化遗址

位于温浏乡石洞村西,壁高约40米,由二叠系厚层地状灰岩组成,其间夹有内碎屑灰岩,,内碎屑大小一般为1-3厘米,为灰白色灰岩,油页岩及沥青质油页岩,呈透镜状或似层状在灰岩中断续分布,延伸走向为NE65,结核大水不一,最大为74×25厘米,再向西20为左右,陡壁上可见到似层状沥青质油页岩,厚10-40厘米,延伸3米左右。曾有中外石油地质学家到此进行过考察研究。

猴爬岩瀑布

位于猴爬岩峡谷清水江主流上,瀑布总落差16米,分三级跌落,第一级落差3米,宽10米;第二级高5米,宽6米;第三级高8米,宽约10米,最有观赏价值的是二、三级瀑布。枯季江水流量小,水面巨石裸露,浪花飞溅,“激起千堆雪”;雨季洪流急下,巨浪腾空,浪高5-6米,响声轰然远闻,是观瀑看浪的佳处。

小桥明烟

城东门外小河横跨小桥一座,桥上建“观澜亭”,小桥流水,晚霞映天,田园风光,别有一番情趣。

除老八景外,在丘北境内还有:“茶马古道”中的买马道;黑箐龙古人类遗址;曰者狮子山崖画;桥背水古水利工程等文化遗址和风景名胜。这些是丘北旅游的宝贵财富。

水围寺

为丘北八景之冠。位于县城西北12公里的九连山脚下,坐落在一个大湖正中,峰高20米左右,底部周长约200米,林木苍翠茂密,野花遍布,鸟雀嘤嘤。据考证,民国《丘北县志》有诗云:“山从何处拟飞来,屹立湖心不染埃;云影倒拖天上下,月光斜照水楼台;峰环翠翠屏间列,髻拥青青镜里开;直把尘心消遣去,飘飘如在小蓬莱”。

文笔山森林公园

文笔山,形如青龙,故亦称青龙山,其实更似雄狮静卧于县城东南一公里处。清咸丰二年(1852),在“雄狮”,背部建高22米的七层文笔塔,后来,塔顶上自生一株海石榴(即只开花不结果的重瓣石榴),称“塔顶琼株”。山上,森林茂密,古衫参天。1984年新建观景亭,辟为公园,称文笔山森林公园。1986年6月,县广播站又建一座卫星地面接收差转站于其巅。每逢节日,游人胜多,或乘车、或徒步沿蜿蜒小路上下、络绎不绝。登观景台远眺,环山如黛;鸟瞰西北,县城景致尽收眼底。清风拂来,疲乏顿消。

彩云观公园

彩云观公园位于城南白虎山(又名城予山),依山面水,丛林繁荫。主体有彩云观、清末建有三殿、有亭台、云梯、天桥和大量的摩崖石刻。岸壁建观音殿,阶下有磐安楼(即星海楼),楼下有一潭清水,面积20余亩,名莲花塘,常有人垂钓于崖边。宣统三年(1911年),临安知府李世楷题联云:“楼下清潭涵半月,山头怪石凌云宵”。民国时,县长关汝贤在悬岸上题“仁寿千秋”石刻四个大字。因此得“清潭涵月”景观名,旧时为丘北八景之一。八十年代建为彩云公园,每逢节假日,游人不绝。

六郎洞景区

六郎洞景区位于丘县城西80公里,南部与开远市相望,面积11平方公里,区内景观以六郎洞暗河系统、地下水发电站为中心,热带植物郁郁葱葱,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辅相衬。323国道、“七江”公路横贯景区,交通极为便利。主要景点介绍:

六郎洞暗河

六郎洞位于新店乡中寨村东,传说因北宋年间杨文广追侬智高驻兵于此而得名。六郎洞暗河为省内目前发现最大的暗河系统,全长110公里,总补给面积2064平方公里,暗河主管道沿西北方向断裂发育,长约37公里,暗河出口位于南盘江东岸中寨旁陡壁下部,洞口高程为1060米,出口流量最大92M/S,最小10.5M/S,多年平均23.2M/S。因流量和落差大,1959年在洞内筑坝形成深30米的地下水库。六郎洞因暗河水位变幅大,目前可进入深度仅100米。洞分上下两层,上洞高大宽阔,因建电站水位抬高而分割为南北两面三刀厅,南厅洞口位于峭壁下部,沿东北向延伸,长约60米,高30米,高大宽敞,洞内钟乳石、石笋、石幔和边石等造型粗犷宏大,石柱、石笋高达8-18米,当地人命名为“六郎马”、“六郎马槽”、“六郎洗脸池”等景点。北厅沿电站开凿的廊道进入,廊道宽3米,长60米,洞长约160米,高约60米,博大幽深,东面可见暗河(地下水库),厅内石钟乳、石柱、石幔等十分发育,千恣百态,琳琅满目,色彩十分丰富,造型细腻而密集,有灰白、灰黄、纯白、铜绿等色。六郎洞景观质量好,洞室宏大,地下水库深广,是观光和科普科考的理想之地。

六郎洞地下水发电站

六郎洞地下水发电站是我国建成的第一座地下式水库发电站,曾载入教科书。该电站于1954年开始勘查,1958年2月开工,1960年2月两台1.25千瓦的机组全部建成投产.电站装机容量为2.5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1.5亿度。地下水库总库容量8.24万立方米,实测最小流理24M/S,最大74M/S。电站采用引水式开发,发电后尾水直接泄入南盘江。六郎洞电站自投产以来,已运行46年,总发电量达60亿度。

半边寺及古驿道

半边寺也称“云庵寺”,建于清光绪七年(1881年),半边寺依山势而建造,为木架穿斗式结构,半嵌于岩壁之中,有飞阁流丹之势,寺内依壁在正堂塑有观音像,其前塑单卒韦驮菩萨像,两旁塑有大大小小的人物形象和一个喷水龙头。寺前丛林密布,古林参天,环境静雅,风光秀丽。古人有寺云“半壁灵岩半边寺,半边风景半边雾,扬柳岸上柳如烟,红石岩头花滴露”。寺东侧大红石岩下,原有清康熙年间建的“云居茶庵”,清咸丰六年(1856年)毁于兵乱,现仅存石缸等遗迹。寺前还保留有宋代修通广西的古驿道。

铁索桥

位于六郎洞电厂北六郎河上,1958年建,桥长90米,宽1米,其下是六郎河峡谷,谷深30-40米,长近700米,两岸绿树苍翠,谷底流水轰鸣,踏着上下晃动的钢筋桥面,手扶两侧残破的围栏,大有幽谷历险之感。

冲头云海

位于新店乡老熊箐、水头、蚌厂、花园等数条大冲沟山顶,海拔1998米,每年秋东两季,南盘江河谷内的云雾沿着江岸向老熊箐等冲沟飘移,扩散,蒸腾,上升,构成了一幅幅绚丽多姿的富有动感的画面,条条山脊似青龙腾云,时出时没,座座山峰如海中小岛,若隐若现,云遮雾断的奇景变化莫测,象海浪,象硝烟,象磨茹,象丝棉,如置身于仙境之中。气象万千的云海位于冲头片区,区内气候复杂多样,云象景观丰富多彩,出现的云状达29种,分三族、十二属,以碎积云、保状层积云、芙状层积云、碎层云、芙状高层云、毛卷云、密集云、钩卷云、卷积云为奇特,形态丰富,景观绚丽,变幻莫测,奇妙无穷,令人叹为观止。

天坑

天坑风景区位于新店乡云上村,距“七江”公路200米,该景区为天然地质奇观,占地面积5KM2,集观光、科考、探险、度假为一体,具有较高的游览价值。

歹马瀑布

位于官寨乡黄果树村西北,实为歹马河流的出口,河水跌落而成。瀑布地处禹乐河峡谷中,分四级。总落差约83米。第一级为洞内瀑,高13米,宽2米;第二级高挂洞口,高13米,宽3——5米。瀑底为一三角形台地,水石相击,银花万朵;第三级呈“之”字形激烈回旋,高16米,宽3——5米。第四级高30米,宽14米,瀑水顺一陡壁垂直滑落,瀑底水雾弥漫,响声隆隆。总观之,气势壮观,惊心动魄,两岸陡壁连绵,林木苍翠,环境优美。

歹马古榕

位于歹马平寨中,树高25米,基径9米,冠幅直径23米,根系发达,由北往南看,长10——14米的五条树根放射状向四周伸开,其上数枝小枝着地,象一条条天然木长凳。尤为有趣的是,离地面3米左右的主干上,一枝茎向东伸出,似一开屏的孔雀,形态逼真,每至节日,村中壮民集聚在树下,古树映盛装,歌声飞扬。

相关分词: 丘北县 丘北 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