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清朝的国家认同:新清史研究与争鸣

清朝的国家认同:新清史研究与争鸣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清朝的国家认同:新清史研究与争鸣




图书信息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12月1日)

丛书名: 清史研究丛书

平装: 432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7300124240, 9787300124247

条形码: 9787300124247

尺寸: 23 x 16 x 2.4 cm

重量: 621 g

作者简介


刘凤云,黑龙江哈尔滨人,历史学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应邀到日本东海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做访问研究员,并进行合作研究。著有《清代三藩研究》、《吴三桂传》、《明清城市空间的文化探析》等。

刘文鹏,河北宁晋人,先后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历史学博士,曾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做访问学者。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著有《清代驿传及其与疆域形成关系之研究》、《李鸿章外交之道》(合著)等。

内容简介


《清朝的国家认同:"新清史"研究与争鸣》除选辑国外“新清史”的代表性论著,还汇集国内学术界的相关论述与评议,对前者的某些理论进行剖析,期待以此深化中国史尤其是清史研究。“新清史”着重强调了清朝与众不同的满州元素,倾向于从边缘的观点审视清史;或从满洲及清的形成,八旗制度的内部结构及其作用等,来判定清朝有别于中原王朝的朝代特征;或将清朝置于内亚这一空间,放大可汗体制对清影响,颇有借鉴意义。但其否认满族的汉化过程,否认满汉之间的民族融合与文明共生,显然还值得商榷。

媒体评论


在美国或者也可说在欧洲,当代的学者重新评估了满文史料在研究清史上的重要性。学者们曾经忽视这些材料,然而近来即使不是全部,也已经有相当多的学者体认到(或者正开始体认到),在重建清代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各种不同层面更完整的图像中,满文档案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与满文档案被重新定位的同时,在西方中国史家必定要遭遇的研究中国之方法论与理论架构上,亦发生了根本的转变,而使得之前受压抑的声音、被隐藏的叙述,逐渐地浮出水面。正是这两股不同的潮流交会,引导出我们现在所说的“新清史”的兴起。

——哈佛大学东亚系讲座教授欧立德

目录


再观清代

——论清代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捍卫汉化

——驳罗友枝之《再观清代》

中国皇权的多维性

也谈满族汉化

清八旗的种族性

谁是满洲人?

——综合书评

杭州旗人和他们的汉人邻居

——一个清代城市中民族关系的个案

从族谱编纂看满族的民族认同

关于15—17世纪东北地区民族关系的几个问题

——以满洲民族共同体的发展为视角

清朝皇帝的中国观

重建关于“中国”的历史论述

——从民族国家中拯救历史,还是在历史中

理解民族国家?

现代“中华民族”观念形成的历史考察

——兼论辛亥革命与中华民族认同之关系

我看“大一统”历史观

“后16世纪问题”与清朝

世界史及清初中国的内亚因素

——美国学术界的一些观点和问题

满族统治下中国的研究新进展和亚洲帝国的历史书写

从内亚到江南

——评张勉治《马背上的王朝》

满文档案与“新清史”

“新清史”

评《满洲之道》

新清帝国史

“新清史”英文论著索引(1987—2006)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