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青阳镇

青阳镇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青阳镇


1 江苏江阴市青阳镇


^基本概况


青阳镇位于江阴市南部,面积67平方千米,其中水面面积12平方千米,户籍人口6.852万,镇人民政府驻地在青阳南环路76号,在市政府驻地向南18千米处。东接霞客镇,南邻无锡惠山区,西至常州武进区,北靠月城镇。辖街西、青联、小桥、南陈、里泾坝、建义、普照、小兆、树家、东方、悟空、芦塘、西庄、昌里、邓阳、塘头桥、新安、里新、停塘、里旺里、泗河口、冯家圩、黄泥观、赵宕、桐岐25个村和旌阳、迎秀、桐岐3个社区。1958年成立青旸人民公社,1961年青阳集镇恢复青旸镇,划出运河西部地域建立桐岐人民公社,1965年10月江苏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改“青旸”为“青阳”。1984年9月,青阳镇、青阳人民公社合并为青阳镇。2001年6月桐岐镇并入青阳镇。

青阳镇位于新兴工业港口城市--江阴市南端,是中国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著名的苏锡常金三角经济区的几何中心(附世界地图)。地理坐标为东经120。14′,北纬31。36′。全镇总面积67.6平方公里,7.2万人口。

青阳镇交通便利,北临长江,南接无锡,西连常州、南京,东邻上海,离对外开放港口江阴港18公里,离无锡20公里。锡澄高速公路、沿江高速公路(建设中)和新长铁路分别在东北西三面穿镇而过,沪宁高速在镇南与本镇连成一体,返往上海虹桥机场仅需1小时30分钟,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青阳镇物产丰富,工商并茂,经济繁荣,素有"小无锡"之称。

改革开放以来,本镇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1985年,被评为江苏省长江三角洲苏锡常地区首批对外开放重点工业卫星镇;其后,又先后被评为全国综合经济实力百强乡镇和全国投资环境百强乡镇。

青阳自古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据考证已有5000年的人类活动史、2500年的文明史和1700年的文字记载史。据北宋《江阴全境图》,青阳乡列境内17乡之一,距今有千年历史。太平盛世现舍利,古镇青阳是福地。2003年悟空寺塔基出土了泗洲大圣僧伽的舍利子等一批有价值的文物,进一步印证了青阳千年古镇的历史。

^经济发展


青阳素有“小无锡”的美誉,这里是我国民族工业和乡镇企业的发源地,著名的“苏南模式”就在这里诞生。1986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视察青阳,欣然题词“发展乡镇企业,建设现代化农村”。近年来,青阳镇党委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工业立镇,三产兴镇,农业稳镇,富民强镇”的发展方略,青阳的经济社会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果,青阳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8年,青阳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25亿元,同比增长21%;完成工业开票销售收入182.4亿元,同比增长29.7%;完成财政收入4.45亿元,一般预算收入1.78亿元,同比增长23%和21%。工业经济提速增效,全年引进开工项目17个,完成协议注册外资2447万元,同比增长388%,到帐外资1260万美元,自营出口7025万美元,同比增长57%。

^工业发展


青阳镇是有相当工业基础的工业型城镇,全镇拥有各类工业企业390多家,产品70000多种,分为建材、轻工、化工、电子、冶金及金属制品、纺织、机械(汽车配件、机械设备)等七大行业。主要产品涉及印刷品、电扇及配件、汽车配件(空调、减震器、座椅、汽辅导线等)、冷拨油缸管、制氮机械、精细化工机械、纺织品、建材、电子材料、橡塑制品、印染设备、金属制品、化学原料等。

2001年工业销售收入下达20亿元,可望达到25亿元。

利税总额可望达到1.5亿元。外贸供货值可望达到5.5亿元。

工业增加值可望达到6.6亿元。

工业投入可望达到3亿元。

^农业发展


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基础地位,积极实施科教兴农,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进程。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多种经营,种、养齐头并进,农、林、牧、副、渔协调发展。近年来,农业的多种经营化更是硕果累累,已逐渐形成了种植业规模化经营,实现了部分农产品产销服务系统化。

^历史人文


青阳镇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鱼米之乡。70年代,境内南楼村一带出土有石刀、石锛、石斧、石凿等磨制石器和黑皮陶、炭化稻谷等属良渚文化的文物,证明了早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此聚居,繁衍生息。

据记载,西晋武帝太康二年(281),置江阴这地为暨阳县,青阳位于县境南部。现存《宋志全境图》已有青阳乡建置的记载,至今已有千年历史。又据县志《葛密传》,葛于北宋仁宗治平年间辞官归田,卜居青阳。据此,青阳建置乡,当于北宋初年,属江阴县。至明代,青阳镇已是"烟火千家"、"舟车辐辏",市况繁盛。清代,青阳镇成为江阴、无锡、武进3县10多个集镇联系苏锡常的纽带。乾隆《江阴县志》载:青阳大桥头街衢四达,运河蜿蜒向南,水柁风樯,衔头接尾,市廛繁密与县城匹。每逢集市,便是一幅"桥上行人千担挑,桥下航船千稿撑"的景象。

^建制沿革


青阳镇位于江阴市南端,距江阴市区18公里。东与徐霞客镇接壤,南与无锡市惠山区堰桥镇、前洲镇相邻,西与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镇隔河相望,北与月城镇毗邻,镇域面积67.56平方公里。

宋氏为青旸乡,属江阴军。元、明沿袭宋。

清康熙三年(1664年),江阴县分十七乡三十六镇,原青旸乡分设青旸、泗河、黄桥3镇,另将原金凤乡的孔寺、华村、悟空、妙静、南楼下一带和原凤戈乡的闵家场、柏树头、陈家村、小桥头、邵其头一带划入青旸镇。

民国二年(1913年)青旸镇改称乡。后多次变更。

1945年设青旸镇、丹同镇、桐岐乡、西岐乡、塘头乡、泗河乡。

1948年7月,原悟空乡并入丹同镇,桐岐乡并入青旸镇,西岐乡并入凤戈乡,塘头乡并入泗河乡。

1949年4月,青旸镇为江阴县城南区区政府驻地。同年9月,撤城南区,设青旸区。

1956年3月定为江阴县属镇。

1958年8月,泗河乡乡建立人民公社,泗河乡建立泗河人民公社,撤青旸区。

1959年3月,青旸镇和泗河人民公社并入青旸人民公社。

1961年9月,青旸人民公社西部地区建桐岐人民公社。

1963年7月,建置青旸镇为县属镇。

1965年10月,“青旸”更名“青阳”。

1984年10月,青阳镇、青阳人民公社合并为青阳镇,桐岐人民公社改为桐岐乡。

1987年4月,桐岐撤乡建镇。

2001年6月,桐岐镇并入青阳镇。

2007年末该镇下辖15个行政村、1个街道办事处、3个社区居委会,设村民小组606个。

2 江苏泗洪县青阳镇


^基本概况


青阳镇是泗洪县人民政府所在地,位于洪泽湖西岸、古汴河之滨,南距淮河30公里,古汴河、濉河穿境而过。北与金锁镇接壤,南与石集乡相邻,东邻孙园镇,西靠车门乡,与安徽泗县接壤。全镇下辖56个居委会、1个国营农场,1个园区管委会,2个社区管委会,总人口20.5万人。镇域面积262平方公里。青阳镇是千年古镇,据《泗虹合志》载:“‘青阳’古国名,黄帝孙少昊青阳氏分支子于此”所以得名。青阳原本是复姓,是青阳镇最早姓氏记载,于北宋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设镇。元代为关,明代为镇、清代为汛。抗日战争时期的1941年,中共皖东北军政委会在这里设立青阳区委、区政府,1947年撤镇设市,1949年4月成立泗洪县,青阳镇为县委、县政府所在地,同时设立青阳区和青阳镇,1958年撤区、镇成立青阳人民公社,1962改为青阳镇,1983年成立青阳镇人民政府至今。

^交通便利


青阳镇水陆交通便利。宁宿徐高速公路纵贯南北,(青双路、青临路、洋青路、青宿路等)省道、县道密如蛛网,四通八达;汴河、濉河穿镇向东流入洪泽湖,由洪泽湖和运河通往南北数省。经宁宿徐高速公路至南京仅1.5个小时,离徐州观音机场仅1小时的路程,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青阳自古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3 福建晋江市青阳镇

青阳镇为一地名,在我国福建省(2个)、江苏省以及山东省都有同名乡镇,由于受自然条件影响,以及当地政策规划不同,在发展建设方面,各个乡镇存在差别。



^自然地理


青阳镇位于晋江市北部,东与陈埭镇接壤,北与池店镇相邻,西邻磁灶镇,南邻罗山镇。青阳因坐落于镇北的青梅山之阳而得名。地形自西向东稍微倾斜,地势较为平坦,地貌以平原为主,属于晋东平原的一部分,辖区面积29.29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14.2平方公里。

^历史沿革


青阳镇历史悠久,据考证,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青阳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唐开元六年置晋江县,青阳属晋江县。入宋以后,青阳为二十七都及二十八都,均称永福里。其地域为现在的青阳镇全部,还包括陈埭、罗山及磁灶的一个村。明清时期,青阳有了长足的发展。1935年,青阳为晋江县三区区治所在地。1944年,撤区为乡(镇),青阳为示范乡,是乡公所署地。1949年9月,青阳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青阳属晋江县第八区。1951年成立泉州市,县市分设,晋江县人民政府由泉州城内迁至青阳。自此,青阳成为晋江县(市)所在地。1956年,青阳改为区级镇;1958年改为公社;1980年又由公社划分为镇、公社二个机构;1985年,镇、乡合并成为一个青阳镇。

^行政区划


青阳镇下辖24个村委会、5个居委会,常住人口15万人,其中户籍人口93640人。旅居海外的侨胞、港胞同胞7.1万人。

村委会名称:高霞村:高霞;洪宅安村:洪宅安、仑顶;象山村:象山、新乡;陈村村:陈村;曾井村:曾井;苏塘村:苏塘;后间村:后间村;岭山村:顶岭、下岭;许厝村:许厝、崎山、后圳坑;竹树下村:竹树下、田洋;三光天村:三光天、霞塘、许塘;王厝村:王厝、岩下;屿头村:屿头、山头;霞浯村:霞浯;烧厝村:烧厝;赖厝村:赖厝;普照村:普照;霞行村:顶陈、下陈、下行张;青华村:内头李、烟边巷、大井口、一门官下、西边宅、井仔口;桂山村:后塘、后塘街、后崎、轩内、隘门头;梅青村:孙厝头、大石脚、凤美山、三角内;青阳村:杏厝王、东岩口、新田、沿塘头;莲屿村:沿塘、西宫、中堡、尾透、田洋;蔡厝村:蔡厝。

居委会名称:青华居委会、梅山居委会、青阳居委会、莲屿居委会、青新居委会。

^基础设施


供水工程:市区拥有1座日供水20万吨的自来水厂和1座日供水4万吨的自来水厂。

供电工程:拥有1座11万伏输变电站。

交通设施:市区高等级水泥公路纵横交错,贯通各村(居),并以市区为中心辐射全市各镇。4D级泉州晋江机场坐落于青阳镇。

邮电通信:程控电话装机总数4.25万户,是全省第一个电话四万户镇,开通移动电话3万户。

土地开发:累计投资5000万多元开发建设梅岭、洪山两个镇级工业小区,目前已初具规模。

城市建设:被省委、省政府列为现代小城镇。推动实施市区旧城改造,市区旧城改造第一期工程总拆迁面积7.3万平方米,新建工程建筑面积10.2万平方米,将建成一条新塘岸大街和两条步行街区。

^经济发展


2002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38.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0.89:48:51.11;财政总收入3.99亿元,其中上缴税收3.8亿元;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890元.综合经济实力名列全省乡镇50强第一。

城郊农业初具规模。发展城郊型特色农业,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进行粮食生产基地、蔬菜基地、禽畜养殖加工基地、果林生产基地、农业综合开发基地等五大基地建设,其中五万株龙眼基地被农业部评为全国龙眼名优基地。大力加强以水利和生态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仕头粮食自给工程建设;完成许塘蔬菜基地排淤灌水工程建设;进行陈村———普照溪整治、霞浯直溪整治和九十九溪青阳沿江支流整治。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全镇有乡镇企业1235家,拥有服装鞋帽、针织漂染、电子塑料、电脑绣花、织带包装、机电部件、食品罐头等多门类行业,数千个规格品种。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是青阳镇主要经济支柱。2002年乡镇企业总产值81.5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60亿元,出口交货总值5.57亿元。乡镇企业产值超千万元的有66家,其中产值超亿元的3家。全镇有农业部全面质量达标企业13家,管理基础工作达标企业14家,13项产品被评为省部级名牌产品,省级以上新产品4项。全镇累计获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企业8家,获得ISO9002产品质量认证企业4家。凤竹集团公司取得全省首张国际“生态纺织品标准100”认证证书。

第三产业繁荣活跃。市区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日趋繁荣活跃。市场建设取得新进展,全镇集贸市场30多处,商业网点650多处。形成了一批独具特色的专业批发市场,晋江市装饰材料市场、青华小区小商品市场、阳光东路鞋材市场相继开业融市。阳光百货、金明电器城、威兰新超市等大型现代商场建成营业。市镇联合投资扩建曾井果蔬批发市场,建设竹园综合市场。市区综合市场、曾井蔬菜批发市场、翰林池市场、下行钢村市场保持了较好的销售势头。商贸流通业、传统服务业、酒店业发展迅速,市区有星级酒店12家,每年接待宾客20万多人次。信息、金融、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物业管理等现代服务业也日趋活跃。

^社会事业


科技:是福建省科技示范镇,企业科技含量逐年增加。

教育:实施 “科教兴镇”战略,初步实现教育强目标。全镇有5所中学、1所职专、18所小学、20所幼儿园。迁建晋江华侨职业中专学校,首期工程2002年9月竣工并投入使用。“九五”以来镇财政共投入教育事业8358万元,被评为泉州市“小学十配套”达标镇,全省教育“两基”工作先进单位。

文体:全镇有业余文化社团17个。被省文化厅确定为福建省文化信息网络工程试点单位。镇体育代表团参加晋江市第九届运动会,获得总分、金牌数、成年组团体总分、少年组团体总分四个第一。篮球运动是青阳镇的传统体育项目,镇男子篮球队代表福建省参加全国农运会获三连冠,青阳镇被评为全省群众体育先进镇、被农业部、国家体委、农体协评为“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

卫生:参与晋江市全国、省级卫生先进城市,通过达标验收。

广播电视:至2000年4月底,全镇29个村(居)通过有线电视,进村率100%;有线电视户数15445户,入户率71%。

此外,青阳镇还被评为泉州市文明镇,双拥模范镇、老干部工作先进单位、福建省双拥工作先进单位、环境保护先进集体,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先进单位。是全国综合经济实力“百强”侨乡晋江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总面积29.29平方公里,总人口9.3万人。旅居海外的侨、港澳同胞7.1万人,台胞4万多人。

1978年,青阳镇仍是个以农业为主的乡镇,全镇工农业总产值仅8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0元,经济基础还相当薄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青阳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抢抓机遇,艰苦创业,经济发展年年上新台阶,城镇面貌日新月异,社会事业同步发展。被评为福建省“明星乡镇”、“福建省乡镇第一强”、“首届中国乡镇投资环境300佳”乡镇之一,被国家财政部列为“中国百名财政大乡”、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省50强乡镇榜首,镇党委被省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经济腾飞结硕果。2002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38.5亿元,工农业总产值60亿元(90年不变价);财政总收入3.99亿元,其中上缴税收3.83亿元;全社会出口总值1.75亿美元。经济总量和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在全省前列,综合经济实力名列全省乡镇50强榜首。

4 山东邹平县青阳镇


^行政概况


青阳镇位于邹平县西南部,东邻邹平县城、西邻章丘市,距县城11千米。面积54(一说49.29)平方千米,人口3.5万人。辖17个行政村,17个自然村。镇政府驻韩家村。县玉米种主产地。矿藏有花岗石、黄沙。济(南)青(岛)高速公路、章(丘)索(镇)公路过境。名胜古迹有会仙山、醴泉寺、雕窝峪等。

^历史沿革


1958年设青阳公社,1966年青阳、明家集合并为明家集区,1968年称青阳公社,1984年建乡,1994年改镇。1997年,面积54平方千米,人口3.1万,辖青阳、浒山、韩家庄、马埠、钟家、刘家、西董庄、贾庄、代家庄、新立、徐家、耿家、西窝陀、郭家庄、化庄、南陈、东窝陀17个行政村。

^行政区划


[邮编]256217 [2006年代码]371626112(17村):~200西窝陀村 ~201耿家村 ~202刘家村 ~203钟家村 ~204马埠村 ~205东窝陀村 ~206浒山村 ~207化庄村 ~208徐家村 ~209郭家庄村 ~210青阳村 ~211南陈村 ~212新立村 ~213代家庄村 ~214西董村 ~215贾庄村 ~216韩家村

相关分词: 青阳镇 青阳 阳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