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秦哀公

秦哀公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秦哀公


秦哀公(俞摧以为“哀”字无义,疑 “襄”字之误),其名不可考(一说名籍),中国春秋时期秦国国君,秦景公之子,公元前536-前501年在位。前 505年,吴国攻陷楚国国都,申包胥向秦国求救,哀公不理;包胥在秦国宫门外赖着不走,日日夜夜痛哭,竟哭了七天七夜。秦哀公动容道:“楚虽无道,有臣若是,可无存乎?” 于是发兵救楚,击败了吴军,吴王阖闾收兵回国。

中文名:秦哀公

别名:一作公、柏公

国籍:秦国

职业:国君

所处时期:春秋时期

重要事件:申包胥哭秦庭



简介


秦哀公(俞摧以为“哀”字无义,疑“襄”字之误),其名不可考(一说名籍),中国春秋时期秦国国君,秦景公之子,公元前536-前501年在位。前505年,吴国攻陷楚国国都,申包胥向秦国求救,哀公不理;包胥在秦国宫门外赖着不走,日日夜夜痛哭,竟哭了七天七夜。秦哀公动容道:“楚虽无道,有臣若是,可无存乎?” 于是发兵救楚,击败了吴军,吴王阖闾收兵回国。

人物概要


姓名 不明

谥号 哀公、毕公

陵墓 车里

政权 秦国

在世 ?—前 501年

在位 前 536年─前501年

前任:父秦景公 秦国君主 前536年—前501年

继任:子秦夷公

人物生平


在诸侯大国争夺霸权的斗争中,大国兼并小国,扩张了土地。可是大国的诸侯不得不把新得到的土地分封给立了功的大夫。大夫的势力大了起来。他们之间也经常发生斗争。大国国内的矛盾尖锐起来,都想把争夺霸权的战争暂时停止下来。

为了这个缘故,宋国大夫向戍(音shù)在晋、楚两国之间奔走,做调停人。

人物事迹


公元前546年,晋楚两国和其他几个国家,在宋国举行了“弭兵会议”(弭音mǐ,弭兵就是停止战争)。在这次会议上,晋国的大夫和楚国的大夫代表南北两个集团讲了和,订了盟约。规定除齐、秦两个大国外,各小国都要向晋、楚两国同样朝贡。晋楚两国平分霸权,以后五十多年里,没发生大的战争。

到楚庄王的孙子楚平王即位之后,楚国渐渐衰落了。公元前522年,楚平王要把原来的太子建废掉。这时候,太子建和他的老师伍奢正在城父(在河南襄城西)镇守。楚平王怕伍奢不同意,先把伍奢叫来,诬说太子建正在谋反。

伍奢说什么也不承认,立刻被关进监狱。

楚平王一面派人去杀太子建,一面又逼伍奢写信给他的两个儿子伍尚和伍子胥,叫他们回来,以便一起除掉。大儿子伍尚回到郢都(今湖北江陵西北,郢音yǐng),就跟父亲伍奢一起,被楚平王杀害。太子建事先得到风声,带着儿子公子胜逃到宋国去了。

伍奢的另一个儿子伍子胥,也从楚国逃出来,他赶到宋国,找到了太子,太子建报仇心切,竟勾结郑国的一些大臣想夺郑定公的权,被郑定公杀了。伍子胥只好带着公子胜逃出郑国,投奔吴国(都城在今江苏苏州)。

楚平王早就下令悬赏捉拿伍子胥,叫人画了伍子胥的像,挂在楚国各地的城门口,嘱咐各地官吏盘查。

伍子胥带着公子胜逃出郑国后,白天躲藏,晚上赶路,来到吴楚两国交界的昭关(在今安徽含山县北)。关上的官吏盘查得很紧。传说伍子胥一连几夜愁得睡不着觉,连头发也愁白了。幸亏他们遇到了一个好心人东皋公,同情伍子胥,把他接到自己家里。东皋公有个朋友,模样有点像伍子胥。东皋公让他冒充伍子胥过关。守关的逮住了这个假伍子胥,而那个真伍子胥因为头发全白,面貌变了,守关的认不出来,就被他混出关去。

伍子胥出了昭关,害怕后面有追兵,急忙往前跑。前面是一条大江拦住去路。伍子胥正在着急,江上有个打鱼的老头儿划着一只小船过来,把伍子胥渡过江去。

过了大江,伍子胥感激万分,摘下身边的宝剑,交给老渔人,说:“这把宝剑是楚王赐给我祖父的,值一百两金子。现在送给你,好歹表表我的心意。”

老渔人说:“楚王为了追捕你,出了五万石粮食的赏金,还答应封告发人大夫爵位。我不贪图这个赏金、爵位,难道会要你这宝剑吗?”

伍子胥连忙向老渔人赔礼,收了宝剑,辞别老渔人走了。

伍子胥到了吴国,吴国的公子光正想夺取王位。在伍子胥帮助下,公子光杀了吴王僚(音liáo),自立为王。这就是吴王阖闾(音hé lǘ)。

吴王阖闾即位之后,封伍子胥为大夫,帮助他处理国家大事;又用了一位将军孙武,是个善于用兵的大军事家。吴王依靠伍子胥和孙武这两个人,整顿兵马,先兼并了临近几个小国。

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拜孙武为大将,伍子胥为副将,亲自率领大军,向楚国进攻,连战连胜,把楚国的军队打得一败涂地,一直打到郢都。

那时,楚平王已经死去,他的儿子楚昭王也逃走了。伍子胥恨透了楚平王,刨了他的坟,还把平王的尸首挖出来狠狠鞭打了一顿。

吴军占领了郢都。楚国人申包胥逃到秦国,向秦国求救。秦哀公没同意出兵。申包胥在秦国宫门外赖着不走,日日夜夜痛哭,竟哭了七天七夜。秦哀公终于被感动了,说:“楚国虽然暴虐无道,但是有这样好的臣子,怎能眼看他们亡国!”

秦哀公派兵救楚国,击败了吴军,吴王阖闾才撤兵回国。

吴王阖闾回到吴国都城,把第一大功归给孙武。孙武不愿意做官,回乡隐居去了。他留下的一部《孙子兵法》,是我国最早的杰出的军事著作。

史籍记载


《史记秦本纪》

景公立四十年卒,子哀公立。后子复来归秦。

哀公八年,楚公子弃疾弑灵王而自立,是为平王。十一年,楚平王来求秦女为太子建妻。至国,女好而自娶之。十五年,楚平王欲诛建,建亡;伍子胥奔吴。晋公室卑而六卿强,欲内相攻,是以久秦晋不相攻。三十一年,吴王阖闾与伍子胥伐楚,楚王亡奔随,吴遂入郢。楚大夫申包胥来告急,七日不食,日夜哭泣。于是秦乃发五百乘救楚,败吴师。吴师归,楚昭王乃得复入郢。哀公立三十六年卒。

人物作品


《无衣》见于《诗经》“秦风”。原诗为: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有些研究者认为此诗是秦哀公所作,其根据是《左传定公四年》有“秦哀公为之赋《无衣》”的记载。原文为:

初,伍员与申包胥友。其亡也,谓申包胥曰:“我必复楚国。” 申包胥曰:“勉之!子能复之,我必能兴之。”及昭王在随;申包胥如秦乞师,曰:“吴为封豕长蛇,以荐食上国,虐始于边楚。 寡君失守社稷,越在草莽,使下臣告急曰:‘夷德无厌,若邻于君,疆场之患也。逮吴之未定,君其取分焉。若楚之遂亡,君之士也。若以君灵抚之。也以事君’。”秦伯使辞焉,曰:“寡人闻命矣。子姑就馆,将图而告。”对曰:“寡君越在草莽,未获所伏,下臣何敢即安?”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哀公为之赋《无衣》。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

沈玉成先生《左传译文》(1981年版)将“秦哀公为之赋《无衣》”译为“秦哀公为他赋了《无衣》这首诗”,直接套用原文中的“赋”字,表述并不明确。

在位期间诸侯年表


前536 乙丑 周景王九年 鲁昭公六年 秦哀公元年 陈哀公33年 蔡灵侯七年 郑简公30年 宋平公40年 楚灵王五年 齐景公12年 晋平公22年 燕简公九年 卫襄公八年

曹武公19年 杞文公14年 吴夷昧八年

前535 丙寅 周景王十年 鲁昭公七年 秦哀公二年 陈哀公34年 蔡灵侯八年 郑简公31年

宋平公41年 楚灵王六年 齐景公13年 晋平公23年 燕悼公元年 卫襄公九年

曹武公20年 杞平公元年 吴夷昧九年

前534 丁卯 周景王11年 鲁昭公八年 秦哀公三年 陈哀公35年 蔡灵侯九年 郑简公32年

宋平公42年 楚灵王七年 齐景公14年 晋平公24年 燕悼公二年 卫灵公元年

曹武公21年 杞平公二年 吴夷昧十年

前533 戊辰 周景王12年 鲁昭公九年 秦哀公四年 蔡灵侯十年 郑简公33年宋平公43年

楚灵王八年 齐景公15年 晋平公25年 燕悼公三年 卫灵公二年 曹武公22年

杞平公三年 吴夷昧11年

前532 己巳 周景王13年 鲁昭公十年 秦哀公五年 蔡灵侯11年郑简公34年宋平公44年

楚灵王九年 齐景公16年 晋平公26年 燕悼公四年 卫灵公三年 曹武公23年

杞平公四年 吴夷昧12年

前531 庚午 周景王14年 鲁昭公11年 秦哀公六年 蔡灵侯12年 郑简公35年 宋元公元年

楚灵王十年 齐景公17年 晋昭公元年 燕悼公五年 卫灵公四年 曹武公24年

杞平公五年 吴夷昧13年

前530 辛未 周景王15年 鲁昭公12年 秦哀公七年 郑简公36年 宋元公二年 楚灵王11年 齐景公18年

晋昭公二年 燕悼公六年 卫灵公五年 曹武公25年 杞平公六年 吴夷昧14年

前529 壬申 周景王16年 鲁昭公13年 秦哀公八年 陈惠公元年 蔡平侯元年 郑定公元年

宋元公三年 楚灵王12年 齐景公19年 晋昭公三年 燕悼公七年 卫灵公六年

曹武公26年 杞平公七年 吴夷昧15年

前528 癸酉 周景王17年 鲁昭公14年 秦哀公九年 陈惠公二年 蔡平侯二年 郑定公二年

宋元公四年 楚平王元年 齐景公20年 晋昭公四年 燕共公元年 卫灵公七年

曹武公27年 杞平公八年 吴夷昧16年

前527 甲戌 周景王18年 鲁昭公15年 秦哀公十年 陈惠公三年 蔡平侯三年 郑定公三年

宋元公五年 楚平王二年 齐景公21年 晋昭公五年 燕共公二年 卫灵公八年

曹平公元年 杞平公九年 吴夷昧17年

前526 乙亥 周景王19年 鲁昭公16年 秦哀公11年 陈惠公四年 蔡平侯四年 郑定公四年

宋元公六年 楚平王三年 齐景公22年 晋昭公六年 燕共公三年 卫灵公九年

曹平公二年 杞平公十年 吴王僚元年

前525 丙子 周景王20年 鲁昭公17年 秦哀公12年 陈惠公五年 蔡平侯五年 郑定公五年

宋元公七年 楚平王四年 齐景公23年 晋顷公元年 燕共公四年 卫灵公十年

曹平公三年 杞平公11年 吴王僚二年

前524 丁丑 周景王21年 鲁昭公18年 秦哀公13年 陈惠公六年 蔡平侯六年 郑定公六年

宋元公八年 楚平王五年 齐景公24年 晋顷公二年 燕共公五年 卫灵公11年

曹平公四年 杞平公12年 吴王僚三年

前523 戊寅 周景王22年 鲁昭公19年 秦哀公14年 陈惠公七年 蔡平侯七年 郑定公七年

宋元公九年 楚平王六年 齐景公25年 晋顷公三年 燕平公元年 卫灵公12年

曹悼公元年 杞平公13年 吴王僚四年

前522 己卯 周景王23年 鲁昭公20年 秦哀公15年 陈惠公八年 蔡平侯八年 郑定公八年

宋元公十年 楚平王七年 齐景公26年 晋顷公四年 燕平公二年 卫灵公13年

曹悼公二年 杞平公14年 吴王僚五年

前521 庚辰 周景王24年 鲁昭公21年 秦哀公16年 陈惠公九年 蔡蔡朱元年 蔡悼侯元年

郑定公九年 宋元公11年 楚平王八年 齐景公27年 晋顷公五年 燕平公三年

卫灵公14年 曹悼公三年 杞平公15年 吴王僚六年

前520 辛巳/周景王25年/周悼王 鲁昭公22年 秦哀公17年 陈惠公十年 蔡悼侯二年

郑定公十年 宋元公12年 楚平王九年 齐景公28年 晋顷公六年 燕平公四年

卫灵公15年 曹悼公四年 杞平公16年 吴王僚七年

前519 壬午 周敬王元年 鲁昭公23年 秦哀公18年 陈惠公11年 蔡悼侯三年 郑定公11年

宋元公13年 楚平王十年 齐景公29年 晋顷公七年 燕平公五年 卫灵公16年

曹悼公五年 杞平公17年 吴王僚八年

前518 癸未 周敬王二年 鲁昭公24年 秦哀公19年 陈惠公12年 蔡昭侯元年 郑定公12年

宋元公14年 楚平王11年 齐景公30年 晋顷公八年 燕平公六年 卫灵公17年

曹悼公六年 杞平公18年 吴王僚九年

前517 甲申 周敬王三年 鲁昭公25年 秦哀公20年 陈惠公13年 蔡昭侯二年 郑定公13年

宋元公15年 楚平王12年 齐景公31年 晋顷公九年 燕平公七年 卫灵公18年

曹悼公七年 杞悼公元年 吴王僚十年

前516 乙酉 周敬王四年 鲁昭公26年 秦哀公21年 陈惠公14年 蔡昭侯三年 郑定公14年

宋景公元年 楚平王13年 齐景公32年 晋顷公十年 燕平公八年 卫灵公19年

曹悼公八年 杞悼公二年 吴王僚11年

前515 丙戌 周敬王五年 鲁昭公27年 秦哀公22年 陈惠公15年 蔡昭侯四年 郑定公15年

宋景公二年 楚昭王元年 齐景公33年 晋顷公11年 燕平公九年 卫灵公20年

曹悼公九年 杞悼公三年 吴王僚12年

前514 丁亥 周敬王六年 鲁昭公28年 秦哀公23年 陈惠公16年 蔡昭侯五年 郑定公16年

宋景公三年 楚昭王二年 齐景公34年 晋顷公12年 燕平公十年 卫灵公21年

曹声公元年 杞悼公四年 吴阖闾元年

前513 戊子 周敬王七年 鲁昭公29年 秦哀公24年 陈惠公17年 蔡昭侯六年 郑献公元年

宋景公四年 楚昭王三年 齐景公35年 晋顷公13年 燕平公11年 卫灵公22年

曹声公二年 杞悼公五年 吴阖闾二年

前512 己丑 周敬王八年 鲁昭公30年 秦哀公25年 陈惠公18年 蔡昭侯七年 郑献公二年

宋景公五年 楚昭王四年 齐景公36年 晋顷公14年 燕平公12年 卫灵公23年

曹声公三年 杞悼公六年 吴阖闾三年

前511 庚寅 周敬王九年 鲁昭公31年 秦哀公26年 陈惠公19年 蔡昭侯八年 郑献公三年

宋景公六年 楚昭王五年 齐景公37年 晋定公元年 燕平公13年 卫灵公24年

曹声公四年 杞悼公七年 吴阖闾四年

前510 辛卯 周敬王十年 鲁昭公32年 秦哀公27年 陈惠公20年 蔡昭侯九年 郑献公四年

宋景公七年 楚昭王六年 齐景公38年 晋定公二年 燕平公14年 卫灵公25年

曹声公五年 杞悼公八年 吴阖闾五年

前509 壬辰 周敬王11年 鲁定公元年 秦哀公28年 陈惠公21年 蔡昭侯十年 郑献公五年

宋景公八年 楚昭王七年 齐景公39年 晋定公三年 燕平公15年 卫灵公26年

曹隐公元年 杞悼公九年 吴阖闾六年

前508 癸巳 周敬王12年 鲁定公二年 秦哀公29年 陈惠公22年 蔡昭侯11年 郑献公六年

宋景公九年 楚昭王八年 齐景公40年 晋定公四年 燕平公16年 卫灵公27年

曹隐公二年 杞悼公十年 吴阖闾七年

前507 甲午 周敬王13年 鲁定公三年 秦哀公30年 陈惠公23年 蔡昭侯12年 郑献公七年

宋景公十年 楚昭王九年 齐景公41年 晋定公五年 燕平公17年 卫灵公28年

曹隐公三年 杞悼公11年 吴阖闾八年

前506 乙未 周敬王14年 鲁定公四年 秦哀公31年 陈惠公24年 蔡昭侯13年 郑献公八年

宋景公11年 楚昭王十年 齐景公42年 晋定公六年 燕平公18年 卫灵公29年

曹隐公四年 杞悼公12年 吴阖闾九年

前505 丙申 周敬王15年 鲁定公五年 秦哀公32年 陈怀公元年 蔡昭侯14年 郑献公九年

宋景公12年 楚昭王11年 齐景公43年 晋定公七年 燕平公19年 卫灵公30年

曹靖公元年 杞僖公元年 吴阖闾十年

前504 丁酉 周敬王16年 鲁定公六年 秦哀公33年 陈怀公二年 蔡昭侯15年 郑献公十年

宋景公13年 楚昭王12年 齐景公44年 晋定公八年 燕惠公元年 卫灵公31年

曹靖公二年 杞僖公二年 吴阖闾11年

前503 戊戌 周敬王17年 鲁定公七年 秦哀公34年 陈怀公三年 蔡昭侯16年 郑献公11年

宋景公14年 楚昭王13年 齐景公45年 晋定公九年 燕惠公二年 卫灵公32年

曹靖公三年 杞僖公三年 吴阖闾12年

前502 己亥 周敬王18年 鲁定公八年 秦哀公35年 陈怀公四年 蔡昭侯17年 郑献公12年

宋景公15年 楚昭王14年 齐景公46年 晋定公十年 燕惠公三年 卫灵公33年

曹靖公四年 杞僖公四年 吴阖闾13年

前501 庚子 周敬王19年 鲁定公九年 秦哀公36年 陈湣公元年 蔡昭侯18年 郑献公13年

宋景公16年 楚昭王15年 齐景公47年 晋定公11年 燕惠公四年 卫灵公34年

曹曹阳元年 杞僖公五年 吴阖闾14年

相关分词: 秦哀公 秦哀 哀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