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嵌绿松石饕餮纹铜牌饰

嵌绿松石饕餮纹铜牌饰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嵌绿松石饕餮纹铜牌饰


又名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

镶嵌铜牌饰是一种主要流行于夏代的青铜器,以镶嵌绿松石为最大特征,是集铸造和镶嵌于一身的神秘艺术品。它是史前兽面纹到商周饕餮纹的中介和传承,这种传承不仅是沿用了一种艺术传统,而且是传承了信仰和神话。所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镶嵌铜牌饰对于研究中国文明起源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是名副其实的夏代遗宝。

二里头遗址出土此类铜牌饰共3件,形制大同而略有小异。所嵌绿松石磨成种种形状,互相结合,非常工巧。如此精美的杰作,表明夏代绿松石镶嵌技法已相当成熟,同时也开启了青铜器镶嵌工艺的先河。

嵌绿松石饕餮纹牌饰(甲)

这件铜牌饰于1981年在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长14.2厘米、宽9.8厘米。牌饰 为青铜衬底,略呈弧角长方形,表面凸起,两侧有两组穿钮,用以固定在织物上。出土时,牌饰背面尚存麻布痕迹。牌饰表面用数百块形状各异的绿松石小片铺嵌成饕餮纹图案。

饕餮双目正圆,稍凸起,鼻与身脊相通,上唇向内卷曲,对钩“T”形角,两角长而上延,卷曲似尾,均不同于后来的饕餮。

饕餮纹是青铜器上最常见的花纹之一,广义上也可称为兽面纹。这种纹饰最早可追溯到距今五千年前长江下游地区良渚文化玉器上的神人兽面纹,山东龙山文化继承了这种纹饰。饕餮纹,本身就有浓厚的神秘色彩。《吕氏春秋先识》篇有云:“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故此,一般把这种兽面纹称之为饕餮纹。

这件牌饰的饕餮纹,是青铜器上已知最早的一例。此后的商周两代,饕餮纹日益丰富起来,类型很多,或像龙像虎、或像鸟像凤。西周晚期之后,青铜器纹饰的神秘色彩逐渐减退,但饕餮纹始终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作 为寻找夏文化的重要途径,二里头文化的重要地位自然不必多说,同时,二里头文化也是公认的中国最早的青铜文化,因为在二里头文化的代表遗址——二里头遗址出土了一批铸造工艺水平非常高的青铜器,如鼎、爵、盉、戈等,其中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可说是最精美的一件作品。

嵌绿松石饕餮纹牌饰(乙)

夏代

河南博物馆藏

1984年秋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

通高16.5,宽11cm。为盾牌形,面微突起,它是先铸好牌形框架,

然后有数百枚方、圆或不规则的绿松石粘嵌成突目兽面。

这件牌饰出土于死者胸前,很可能是一件佩戴饰品。是目前发现最早

也是最精美的镶嵌铜器,可以说它的发现开创了镶嵌铜器的先河。

嵌绿松石饕餮纹牌饰(丙)

夏晚期

长15.9,宽7.5-7.8CM

1987年河南偃师二里头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呈上宽下窄圆角长方盾牌形,弧面,两侧各有圆鼻一对。作工奇物。牌饰不是满托,而是如剪纸那样,镂空成兽面纹的基本图案的框架,绿松石即镶嵌于框架之空隙中。图案为虎头纹,圆眼,直鼻,有须,形象生动。此物出土于墓中部东侧,约当墓主人腰侧。

其他地区所藏的铜牌饰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这类铜牌饰,目前共发现10余件。其中以美国收藏的最多:哈佛大学赛德勒博物馆有3件,《保罗辛格医生所藏古代中国文物》内记录1件,《火奴鲁鲁艺术研究院所藏中国古代青铜器、陶瓷器合玉器》内著录1件,檀香山艺术学院内收藏1件;日本京都附近的MIHO博物馆收藏1件;英国伦敦古董行内曾有1件 。

英国伦敦埃斯肯纳齐行收藏的二里头文化铜牌饰 , 美国檀香山艺术学院收藏的“商代”铜牌饰 , 哈佛大学赛德勒博物馆所藏的铜牌饰 ,以及日本京都附近MIHO博物馆收藏的铜牌饰 ,均为兽面纹,大小纹饰都和二里头出土的牌饰相仿。

哈佛赛德勒博物馆藏嵌绿松石饕餮纹铜牌饰

一共两块

相关分词: 绿松石 绿松 松石 饕餮 铜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