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千年学府

千年学府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千年学府


千年学府特指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岳麓书院创办于唐末五代,为中国四大书院之一,历经宋、元、明、清各代,1926年正式定名为湖南大学至今,沧桑千年,弦歌不绝。岳麓书院是中国最古老的书院之一,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创办,历经宋、元、明、清各个朝代,迨及晚清(1903年)改为湖南高等学堂,相继改为湖南高等师范学校,1926年定名湖南大学,历史已逾千年。由古老的书院到湖南大学,一脉相承,弦歌不绝,被当世学者誉为罕见的“千年学府”。



百科名片


千年学府特指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在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的清风峡入口处,有一座著名的高等学府和文化中心——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创办于唐末五代,为中国四大书院之一,历经宋、元、明、清各代,1926年正式定名为湖南大学至今,沧桑千年,弦歌不绝。

占地2万多平方米的岳麓书院,现存建筑大部分为明清遗物,主体建筑有头门、二门、讲堂、半学斋、教学斋、百泉轩、御书楼、湘水校经堂、文庙及赫曦台、爱晚亭等,园林建筑分为讲学、藏书、供祀三大部分,它们相互联接,合为整体,完整地展现了古代书院建筑气势恢宏的壮阔景象,渲染了闲情逸致的士人风格。

作为书院的核心部分讲堂,则成为建筑的精华、文物的重点、精神的见证,依然在演绎着辉煌的历史,影响着新时代的建筑与社会经济发展。

博大精深的建筑神韵


讲堂位于书院的中心位置,参天古树环绕拥抱,是书院的教学重地和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所。五代时期(约958年前后)由智睿等二僧始建,宋太祖开宝九年(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因袭增拓而成。时设讲堂五间,名“成德堂”,后改称“静一堂”或称“忠、孝、廉、节堂”,历宋、元、明、清至今,屡毁屡建。建筑单檐歇山,前出轩廊七间,是清康熙二十六年所建。粉墙黛瓦、梁柱粗实、方砖铺地、圆石柱础、缕空雕栏、空间宽阔高大,显示出博大精深的建筑神韵。

讲堂的正中是高约1米的长方形讲坛,古代的老师在这里讲课。讲坛的上方摆有两把红木雕花座椅,是人们纪念朱熹和张轼两位先贤论讲于坛上而设的。朱熹和张轼都是中国理学史上的大家,同时齐名的集大成者。

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八月,朱熹从福建跋山涉水到岳麓书院讲学,与主教张轼会讲于坛上,从各地赶来听讲的人数以千计,人数之多,连池塘的水都被喝干了。

大师级学者汇聚书院


朱熹、张轼会讲时,分别是37岁和34岁,却都已跻身中国学术文化的最前列,他们用精密高超的思维探讨着哲学意义上人和人性的秘密,有时连续三天三夜论争都无法取得一致意见,听讲的学生也加入论争,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论争的结果是两人越来越佩服对方,都觉得对方启发了自己,使两人以后的学术道路更加拓展了,更增进了学术友情,开创了师长学术文化教育的高尚典范,影响和启迪了一代又一代的大师与莘莘学子。

一千多年来,岳麓书院的教师集中了大量的海内最高水平的教育家,其中包括可称世界一流的文化哲学大师朱熹、张轼、王阳明、王文清、王先谦。

从学堂里走出来的学生更令人叹为观止,光是清代,就有哲学大师王夫之、理财大师陶澍、启蒙思想家魏源、军事家左宗棠、学者政治家曾国藩、外交家郭嵩焘、维新运动领袖唐才常、沈荩,以及教育家杨昌济等等。正如余秋雨教授所言,“你看整整一个清代,那些需要费脑子的事情,不就被这个山间庭院吞吐得差不多了”。

古代教学以自学为主,老师每隔数日开讲一次,提纲挈领地讲些重点。上课时,学生自带蒲团席地而坐,以示尊师。学生从少年到花甲各个年龄层次的人都有,老少学生济济一堂,凝神听讲,专心答问,那场景,想来令人顿生敬意。而那渗透着人文精神的学术教育方式,更激励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

实事求是的办学方针


当人们走近讲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悬檐下的“实事求是”匾。“实事求是”源于《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汉书》说到献王治学时有“修学好古,实事求是”的评语。此匾为民国初期湖南工专1917年迁入岳麓书院办学时,由校长宾步程所撰。当时,中国的教育制度又一次处于大变革时期,各种观点层出不穷,莫衷一是,校长手谕“实事求是”作为校训,旨在教育学生从社会的实际出发,求得正确的结论。在教育制度发生变革的关键时期,这一校训起到了辨别方向的作用,并对这里的学生乃至整个中国的命运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毛泽东曾在这里求学


毛泽东青年时代曾在这里求学,“实事求是”对他的思想形成产生了影响。

1937年毛泽东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讲课后,曾仿岳麓书院,书“实事求是”作为校训。在后来的革命实践中,他丰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内涵,使“实事求是”成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核心的邓小平,更将毛泽东“实事求是”的思想上升为邓小平理论的基础,成为指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方针原则,现在,“实事求是”已成为中国建设现代化进程中处理一切复杂疑难问题的妙药良方。

学堂的大厅中央悬挂着两块鎏金木匾,“学达性天”和“道南正脉”,为清代康熙和乾隆两个皇帝御赐。“学达性天”意在勉励学子张扬理学,加强自身修养;同时告诉你在这里求学,可以获得德性修养,达到天人合一的学问的最高境界。“道南正脉”则表明了岳麓书院在中国理学传播史上的地位。

人文精神经久不衰


讲堂内另有八副对联。如湖南工专校长宾步程撰书:工善其事,必利其器;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北京大学教授张岱年撰书:岳麓书院传千载;书院育材有良规。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冯友兰撰书: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沅生芷草,澧育兰花。

在长沙这座城市中,岳麓书院所占的建筑比重很小很小,至于讲堂,更是微不足道的几所旧屋而已。然而,正是这处建筑,它以一种无形的巨大力量,以千年韧劲弘扬了教育对于一个民族的极端重要性;办学的传统,已作为社会人文精神的一部分,深深地附着在这些历史文物上,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民族繁荣昌盛而不懈追求与努力。

或许,这便是千年讲堂的神韵与魅力所在。

2中国书院制度自唐末兴起以来千数年之久为世人瞩目。院以山名,山因院盛。岳麓书院坐落在长沙风景秀丽的岳麓山下。为我国宋代四大书院之冠。书院之前,东晋陶侃在这里建杉庵,唐代修道林精舍于此,裴休、杜甫、沈传师、刘长卿等都曾在此开舍结庐。深爱岳麓山川之胜,栋宇之宏,流连不舍。直至976年(宋太祖开宝九年),潭州知州朱洞由官府投资创办。1001年(咸平四年),又由知州李允则向朝廷请以国子经籍。1015年(祥符八年),宋真宗召见山长周式,并赐书"岳麓书院"四字门额,书院因之名声大振。宋室南渡后,书院罹遭兵火。后于1131年(高宗绍兴元年)修复,宋代著名理学大师朱熹、张栻二人在书院主持讲学期间,书院规制一新,学生达1000人。

岳麓书院八景


桐荫别径

桐荫别径,为书院八景中的一景,指从黉门池经文庙北通往爱晚亭的一条曲径,古代连接麓山寺与道乡祠的山道。因路旁种有桐树而得名。清乾隆年间,书院山长罗典进行园林建设时始辟,后渐荒毁。1984年修缮书院时,仍置桐荫别径以留故迹。今之别径虽有别于古之别径,亦无桐树,但小路两旁古树参天,林木繁茂,闲来漫游其中也别有意趣,不失为休息散步、陶冶性情的好地方。 清代书院学生严如煜写有《桐荫别径》诗: 添得丛祠一段春,千株嘉植晓烟匀。 残碑字蚀崇台古,密叶阴沉曲径新。 绿草黄泥峰半路,青鞋白袷树前人。 他时郁郁孙枝老,会有丹山鸟宿频。 诗中“残碑字蚀”指唐麓山寺碑。“崇台”指讲堂朱张讲学处。“袷”,指双层衣。“丹山鸟”为凤鸟的别名。从诗中可以看出当日的景观。 书院八景分为前四景和后四景,前四景为:柳塘烟晓、桃坞烘霞、风荷晚香、桐荫别径;后四景为:花墩坐月、碧沼观鱼、竹林冬翠、曲涧鸣泉。清代俞超(字牧堂)曾概括八景名称写了一首《岳麓八景》诗: 晓烟低护柳塘宽,桃坞烘霞一色丹; 路绕桐荫芳别径,香生荷岸晚风抟。 泉鸣涧并青山曲,鱼戏人从碧沼观; 小坐花墩斜月照,冬林翠绕竹千杆。 岳麓书院的八景并不算华丽,也没有太多的人工雕饰,但因其独特的文化涵义和人文精神的渗透,了解它的来龙去脉,再观其景色,思其意趣,则自有它的妙处。

曲涧鸣泉

曲涧鸣泉为书院八景之一,曲涧,指从清风峡爱晚亭流经书院园林的溪涧,自古有之。曲涧边,最好的去处就是爱晚亭,山中各峡谷的溪水在此汇聚,每当春雨潇潇或秋雨绵延,山中水流顺涧而下,喧泄于此,声如洪钟,状如瀑布。而若云收雨散,独剩清涧山泉缓缓而下,送来数点桃花、几片红叶,流水簇拥着它们,欢欢笑笑,触石有声,其情景,闲适之极。择一青石而坐,书声雨水声相唱和,那画面也只有诗里才有。宋代书院山长张曾作诗“流泉自清泻,触石短长鸣。穷年竹根底,和我读书声。”此涧的好处,便可略见一斑。 清代乾隆年间,罗典深悟此中佳境,在涧边建亭,以供观景的人躲避风雨,并将欣赏曲涧的鸣泉声,并以此命名。清代岳麓书院学生吉启楠写过《曲涧鸣泉》诗: 岩溜穿云一径清,涓涓幽韵惬闲情; 应分山涧松涛响,似听蕉窗夜雨声。 枕石客归烟两岸,挂瓢人去月三更; 潺潺雅与弦歌答,天籁琅然耳暂明。 诗中描写溪水缓缓流过的那份幽韵闲情,与山中林涛、夜窗蕉雨遥相呼应,以及隐居山中之人夜晚听这水声的心情,反映了“听溪”人的一种心态。曲涧鸣泉,只有用心去“听”,才会体会那份幽韵闲情…… (注:岩溜,指溪流;蕉窗夜雨,指夜雨打在窗外的芭蕉之上;枕石客、挂瓢人,均指隐居山林中的人;)

桃坞

桃坞指书院头门外公路坡下的一片桃林。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山长罗典始植。原桃坞长宽百余丈,植桃树数百株,后渐渐荒废。现桃林面积较之古时要少得多,桃林亦为新植,师生称之“桃李坪”。 每当春天来临,桃花盛开,春光与桃花交相辉映,故以“桃坞烘霞”命名此地景观,作为书院八景之一。清代著名学生严如煜曾作《桃坞烘霞》诗: 晴云香霭午融融, 簇锦花团羡化工。 禁火不烧寒食后, 绮霞疑灼赤城中。 芳枝春放千株艳, 暖气晴蒸半里红。 莫道本来根叶好, 须知颜色待东风。 诗歌描写了清明前后岳麓山下桃花盛开,凝霞满林,红雨塞途,隔江犹把长沙映红的热闹场景。桃花如火,虽有冷冷寒食如湘江横卧,也阻挡不了桃花的火焰向东,向贾谊的书窗,向妙高峰城廓的炮楼焚烧。朝霞向西,桃花向东,空间感何其壮阔。朴素的风景,经过诗人妙手重造,有了艺术的质感。 (注:坞,周围高而中间低的地方。赤城,指长沙城)

花墩坐月

书院园林中另一有名的景致就是花墩坐月。这是要用心灵的假设去感受的景色,因为夜晚园林高墙锁闭,一般无人目睹。遥想月在中天,人在园中,或阴或晴、或圆或缺,设若独自一人,则会凭添许多清闲之胜;如是三五成群,又会生出许多风月闲情。清代书院学生蒋鸿曾写过这样一首诗: 良夜花阴静,庭空皎月浮。

境悬心朗朗,人定意悠悠。 玉露清如濯,银河淡不流。 栏干风细起,虚室已澄秋。 美丽的夜晚,花园静寂,空旷的庭院洒满皎洁的月色,明月高悬,心地也清朗起来,在这样的夜晚,思想也变得深远了,露珠清凉晶莹,银河疏朗娴静,凭栏夜眺,微风徐徐,空明的心已澄碧如秋…… 其实,这花园中最有名的景致远不止这两种(另一处为碧沼观鱼),人到了花园,景致也就是自己的了……因而用心之时,可在花上,在草上,在石上,在风上,在雨上,也可在行上、立上、坐上。人各有其心境,各怀有其情趣,若不亲临其境,又岂知纯美之景妙不可言哉!

碧沼观鱼

书院园林位于书院中轴线后部南侧,建于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当时罗典任山长,辟书院周围空地,修池塘泽沼,筑亭台假山,引岳麓山清风峡溪泉涧流,植名花树木,形成最初的园林景观。今存园林为1992年修复。 园林中部,以水池为中心,山涧清泉穿行其中。池内遍种睡莲,鱼游其中。环池缀以花草、树木、拙石。筑有石桥,流水泻于桥下,声似琴笙。池与桥的南面有一巨石,临水一面上书朱熹“鸢飞鱼跃”,面岸一面刻张栻“招隐”二字。临池观鱼,古人看过,今人仍然可以享受,“碧沼观鱼”是为书院八景之一。 清代举人陈融观曾作《碧沼观鱼》诗: 山池残雨收,细浪鳞而作。 悠然濠濮心,一镜不肯唾。 偶然啖苹花,波动云影破。 雨收云散之后,细浪像鱼一样涌动,这时纵有庄子垂钓濠水和濮水之上的心境,可池水如境,不忍心破坏这宁静的景色,鱼儿偶尔浮出水面,池中的云彩的倒影就破碎了……这些,足可将世间的烦恼琐事尽洗干净。

风荷晚香

书院头门北侧、文庙照壁之外,有黉门池,始凿于宋代,与饮马池相对应。“黉”,即古时的学校。池上有亭,名曰吹香亭;相传为宋代尚书钟仙巢所建,宋理宗亲书“仙巢吹香亭”额,并书杜荀鹤《题衡山隐士山居》诗“放鹤去寻三岛客,任人来看四时花”为柱联,久废。清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山长罗典筑今亭,名为东亭,并建有木桥通往亭内。嘉庆二十四年(1819),山长欧阳厚均为存故迹,改东亭名为“吹香亭”。道光六年(1826年)改木桥为石桥。抗日战争中亭毁桥存。现亭为1984年修复。因池中遍种荷花,岳麓八景之一的“风荷晚香”即取景于此。 夏季来临,莲叶田田,荷花竞艳,习习轻风送来缕缕馨香,徘徊在桥上停下,人面荷花相应成趣。夏日观荷,最好的时段是黄昏。如果天晴,斜阳西照,浮光耀金;莲荷被涂上油画的颜色,那种儒雅的景致,也只有画里才有;如果碰上雨天,沥沥夏雨打在荷叶上,夹带着淡香的天籁之音,黄昏的风骚,被这一池的莲荷独占…… 清代岳麓书院学生严祜曾作诗《风荷晚香》,诗中所谈到的不是夕阳留去、细雨情浓的黄昏,而是夜风渐起、月上梢头的夜景: 何处消残暑,池荷入夜风。 香清衣欲袭,波静月初融。 晚景微茫里,函芳淡远中。 由来怀茂叔,应许赏心同。 (注:茂叔,即 周敦颐)

柳塘烟晓

书院头门南边原有无名古井一口,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朱熹来岳麓书院讲学“朱张()会讲”,前来听讲的人不计其数,载人的马匹多得将池塘的水都喝光了,古池故得名“饮马池”。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山长罗典在池中修筑了一座蘑菇状的草亭,又在池的周围种植垂柳,取名“柳塘烟晓”,列入“岳麓八景”。嘉庆二十四年(1819)山长欧阳厚均重修,改名风雩亭,亦存宋代古亭名。抗日战争被毁,现亭为1984年重修。

柳塘烟晓是一处空灵的景致,罗典的一位学生罗绮曾作诗一首: 灵和漫独擅风流,曙景平添曲沼头。 朝露未青欲滴,春波渐暖碧初浮。 不妨吟兴偏因晓,那信诗情易感秋。 试向林前聊徙倚,溶溶新绿尽消愁。 站在融融春色里,用一根灵漫风流的柳丝驱赶愁绪,一圈清朝的“春波”从池塘的中心向看风景的人荡过来。如果这是碰巧手中有一本书,倚在池中古亭的栏杆上,无中生有就翻到了名叫“早晨”的那一章,单薄而纯粹的烟霭将文字覆盖,柔和的视觉镀上淡淡的晨光,读第一行,就已鹅黄如雪,读第二行,已碧绿如玉……

竹林冬翠

竹林冬翠为岳麓书院八景之一。清乾隆年间书院山长罗典建于园林西边。竹林历来为名人墨客所称颂,其最好的景致莫过于冬季。冬季雪落之时,漫山遍野皆成粉妆玉砌。此时,傲然雪中的葱翠竹林,刹间披上了洁白的绒衣,藏不住的竹叶尖尖从雪中钻出来,与白雪映衬,更见翠绿,更现生机。人如其中,可感受这永恒的自然造化之美。

文化名山


岳麓山自古就是文化名山。西晋以前为道士活动据点,曾建有万寿宫、崇真观等。西晋武帝泰始四年(268朱熹画像年)麓山寺创立,至今仍保存完好。东晋陶侃曾建杉庵读书于此。六朝建道林寺。唐代马燧建“道林精舍”。唐末五代智璇等二僧为“思儒者之道”,在麓山寺下,“割地建屋”,建起了“以居士类”的学舍,岳麓书院就是在智办学的基础上“因袭增拓”而诞生的。 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原僧人办学的遗址上,即岳麓山下的抱黄洞附近正式建立起了岳麓书院。北宋大中祥符(1008-1017)年间,岳麓书院进入了北宋的鼎盛时期。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宋真宗亲自召见山长周式,对周式兴学颇为嘉许,亲书“岳麓书院”匾额。至今书院所存明代“岳麓书院”刻石,便是当年宋真宗的手迹。在周式执掌下,岳麓书院的从学人数和院舍规模都有很大发展,遂成为天下四大书院之一。关于“四大书院”有多种说法,但唯有岳麓为诸家共推,反映了古之学者对岳麓的推崇。

两宋之交,岳麓书院遭战火洗劫,乾道元年(1165年)湖南安抚使知潭州刘珙重建岳麓书院。他还延聘著名理学家张栻主教岳麓,更加强了岳麓书院在南宋教育和学术上的地位。张栻主教期间,以反对科举利禄之学、培养传道济民的人才为办学的指导思想,培养出了一批如吴猎、赵方、游九言、陈琦等经世之才的优秀学生。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朱熹来访,与张栻论学,举行了历史上有名的“朱张会讲”。前来听讲者络绎不绝,,时人描绘“一时舆马之众,饮池水立涸”。这次会讲,也推动了宋代理学和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所以不仅是长沙,也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一件盛事。朱张会讲之后,岳麓书院名声更加远播,元代理学家吴澄在《重建岳麓书院记》中说:“自此之后,岳麓之为岳麓,非前之岳麓矣!”绍熙五年(1194年),在岳麓会讲27年之后,朱熹任湖南安抚使,再次来到潭州,重整岳麓书院,颁行《朱子书院教条》。经过他的整治,岳麓书院再次进入到繁盛时期。

1275年元兵攻破长沙,岳麓书院被付之一炬。岳麓书院几百学生参与战斗,城破后大多自杀殉国。元统治者统一全国后,极力推动书院的恢复和发展,潭州学正刘必大主持重建岳麓书院,仅废10余年的岳麓书院又开始恢复生机。1314年(延元年)郡别驾刘安仁再次主持大修。元末战乱再起,岳麓书院又于1368年(至正十八年)毁于战火。

明初,朱元璋奉行“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的政策。重视地方官学的复兴,而不倡导书院育。全国书院颓废,岳麓书院也因此沉寂了百余年。成化(1465-1487)年间,书院开始逐渐恢复。1432年(宣德七年),由民间集资促成岳麓书院最早的一次修复。1469年(成化五年),长沙知府钱澎再次兴复书院,但不久又废。1494年(弘治七年)长沙府通判陈钢终于使岳麓书院基本恢复旧貌。自明宣德始,经地方官员陈钢、杨茂元、王韬、吴世忠等多次修复扩建,岳麓书院主体建筑第一次集中在中轴线上,主轴线前延至湘江西岸,后延至岳麓山巅,配以亭台牌坊,于轴线一侧建立文庙,形成了书院历史上亭台相济、楼阁相望、山水相融的壮丽景观。书院的讲学、藏书、祭祀三大功能得到了全面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现存建筑基本格局。

1507年(正德二年),阳明心学一代宗师王守仁来岳麓讲学。王守仁及其弟子在岳麓书院的讲学是继南宋湖湘学派之后,岳麓书院的又一次重要学派活动,导致了岳麓书院又一个学术繁荣期的到来。

1643年(崇祯十六年),张献忠部队进攻长沙,与明朝官军进行激战,书院在混战中被毁。

清初朝廷对书院采取抑制政策。1652年(顺治九年)曾调令:“各提官督率教官、生儒,务将平日所习经清末民初时期的岳麓书院书义理,着实讲求,躬行实践。不许别创书院,群聚徒党,及号召地方游食无行之徒,实谈废业。”然已经实行了数百年的书院制度,具有深刻的社会影响,修复书院的呼声日趋强烈。就在顺治帝诏令各地“不许别创书院”的当年,湖南巡抚彭禹峰就聘请长沙府攸县县学生刘自主持岳麓教事,并未受到处罚。

随着统治的日益巩固,顺治末年对书院的抑制政策开始松弛,康熙、雍正年间进而实行支持和鼓励政策。1668年(康熙七年),巡抚周召南下令重建岳麓书院,基本恢复了原有规模。1674年(康熙十三年),吴三桂发动三藩叛乱,攻克长沙,刚刚修好了才4年的岳麓书院即兴即毁。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巡抚丁思孔又重建岳麓,置膏火田数百亩,并两具疏章,请求御书匾额。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春,康熙帝御书“学达性天”匾额。1744年(乾隆九年),乾隆帝又赐御书“道南正脉”于岳麓,岳麓书院在全国的重要地位再次获得肯定。乾隆后期至嘉庆、道光年间,书院的建设进一步发展。期间罗典、欧阳厚均各主院27年,创建和恢复书院古迹数十处。1833年(道光十三年)巡抚吴荣光仿学海堂制,在此创设湘水校经堂,首开湖南书院教学改革之风。1852年(咸丰二年),太平天国军进攻长沙,岳麓书院受到战火毁坏,史称“书院毁半”,随后院长丁善庆率诸生捐资又逐次修复。1868年(同治七年)巡抚刘昆主持进行了一次大规模修建。清末,岳麓顺应历史潮流,设译学、算学等科,增置时务和西学图书,进行了教学改革。

清末实施新政,废书院而兴学堂,“岳麓书院”于清朝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被湖南巡抚赵尔巽奏废为湖南高等学堂(1897年长沙时务学堂创立,1899年改为求实书院,1902年改为湖南省城大学堂,1903年与岳麓书院合并组建湖南高等学堂)。1912年,湖南高等学堂奉令停办,工科学生按志愿送到湖南高等工业学校和湖南高等师范学校继续学习。同年,湖南高等师范学校奉命迁入。民国四年十二月《湖南高等师范学校志建制第二》载:“湖南高等师范学校即故岳麓书院。”(第2页)。1917年,湖南高等师范学校奉令停办,并入武昌国立师范学校,同年,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迁入,接收了前湖南高师的全部校产和一部分教师。1926年湖南工业、商业、法政三个专门学校合并,正式成立省立湖南大学,仍以岳麓书院为一院,新建校舍为二院。1937年,省立湖南大学被国民政府教育部确立为国立湖南大学。

1938年4月,日本战机轰炸湖南大学校园,岳麓书院部分建筑被毁。1941年4月日机再次轰炸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御书楼、半学斋、静一斋等处均中弹倒塌,文庙大成殿及孔子像被炸毁。抗日战争胜利后,岳麓书院部分建筑被修复。[1]

1953年全国院系调整,湖南大学被撤消。在湖南大学旧址上,以原湖南大学土木系和基础教育部为基础,合并其他一些大学的相关院系,组建中南土木建筑学院。1958年中南土木建筑学院扩充后改名湖南工学院,1959年复名为湖南大学。

1981年,岳麓书院开始大规模修复工程,1986年10月,在历经5年大修后,岳麓书院正式对外开放参观。湖南大学先后在此成立文化研究所和下属学院(名即为岳麓书院),招收历史、哲学等专业本科、硕士和博士生。

相关分词: 千年 学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