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牵手之初

牵手之初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牵手之初




图书信息


书 名: 牵手之初

作 者:玛姬?欧法洛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7月1日

ISBN: 9787540449803

开本: 16开

定价: 29.00元

内容简介


《牵手之初》讲述不过是乡野间偶然的一次邂逅,莱克西便决定与那个穿水仙黄衬衣,系蛋壳青领带的男子伊利斯相伴一生。

天真、坦荡、好奇的莱克西,带着万丈豪情,奔赴红尘滚滚的大都会伦敦。在伊利斯的引领下,她一头扎进光鲜美妙的soho世界中,带着满身心热烈与深情,把日子过得热闹生猛,多彩多姿。她的爱情与事业被嘲笑、被指责、被仇骂、被蔑视,可什么也打击不了倔犟的莱克西。她骄傲地一路前行,毅然产下自己非婚生育的孩子,这个男孩从此在她的人生中装点起更多的跌宕、感动与疼惜。

仍然在伦敦,眩晕笼罩着初为人母的伊莉娜。她记不得在自己生产的时候发生了些什么,并且因生活中突然多出来的呱呱待哺的婴儿新奇而张皇;眩晕也同时笼罩着她的男友泰德:伊莉娜生产时的惊骇一幕让他猛然想起自己幼年时曾经非常依恋的一个身影,可为什么,那么亲切温柔的身影,他却不认得?

莱克西一天天演绎那些涌动与壮阔;

伊莉娜一点点寻回那些安宁与柔情。

她们彼此走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分头跋涉,各自悲喜;总有神秘而幽远的回声,隔了时空的海与雾,在她们心头遥遥呼应,最终揭示出心碎而美丽的真相。

作者简介


玛姬?欧法洛:1972年出生于北爱尔兰的科尔伦,她是英国最负盛名的小说家,是英国最大连锁书店“水之石”(Warterstones)评选出的“影响未来25年的25位作家”之一。处女作《你走了以后》获得英国《卫报》“25年来最佳小说”,第三本小说《我们之间的距离》为她夺下2005年的毛姆文学奖。第四本小说《消失的艾思蜜》获选为2007年度亚马逊网络书店最佳小说。第五本小说《牵手之初》获得了2010年英国柯斯塔小说大奖,同时被英美两国亚马逊书店选为最佳小说,也是美国独立书商协会的重磅推荐。由于她善于协作大时代背景下的女性的成长和命运,故而被喜爱她的中国读者称为”英国的严歌苓“。

推荐与评论


编辑推荐

《牵手之初》是英国著名作家玛姬偶欧法洛的第五部小说,《牵手之初》在英、美两国亚马逊网络书店均被评为2010年度最佳小说;《牵手之初》获得了2010年英国柯斯塔小说奖(与布克奖齐名)。《牵手之初》同时也是2010年美国独立书商协会的特别推荐小说。《牵手之初》以一种优雅的、恰到好处的张力,描述了不同时代两个女子各自的努力和抉择,她们的命运相似,精彩相当。玛姬欧法洛落笔关注的主题并非单单某个人物,而是某种处境;一个足以改变一生的经历——生儿育女、成为人母,以及由此带来的生活中的剧变。对于每一个女性来说,“母亲”这一角色不仅让她们得到了彻底的成长,也让她们从此与自己的孩子一起,有了一颗赤子之心。《牵手之初》的文字延续了玛姬欧法洛以往的特点,轻灵生动,温馨感人。

由于玛姬欧法洛擅长描写时代背景下女性的成长和命运,有喜爱她的中国读者便将其称为英国的“严歌苓”。

专业书评

生于爱尔兰的玛姬欧法洛不是一个拉住读者的手娓娓道来的作家,她会以不可抗拒的强力将你一把拽进她所营造的错综复杂的小说世界:讲述那些不肯屈服的女人的故事。继《消失的艾斯蜜》后,她的第五部小说《牵手之初》可谓引人入胜、让人沉醉;主题再次触及被掩盖的家族丑恶,这些深埋的真相造成了难以言说的伤害。

她的新书围绕两名个性极其独立的单身妈妈展开——一名是新闻记者,一名是艺术家——二者所在时代大约相距五十年。莱克茜.辛克莱因为误入一扇“仅限男性”的门被大学休学,拒绝向大学低头道歉的她逃离位于德文郡的家,奔向了1950年代的、波西米亚的伦敦。在她与一位才华横溢、桀骜不驯的杂志编辑——此人比她年长十三岁,与妻子分居但未离婚——同居以后,她的家庭抛弃了她。

另外一个故事在莱克茜波澜起伏的经历里穿插着铺开:这条线在开头似乎平平无奇,发生于今日的伦敦。伊莉娜.维尔库拉是一名芬兰艺术家,因为紧急刨腹产濒临死亡,对于疲惫不已、疼痛未愈的伊莉娜来说,初为人母所造成的角色转换是难以承受的,她不知道自己“怎么会变成了现在这幅模样——一个穿着脏兮兮的睡袍的女人,站在窗前抽抽嗒嗒,时常有种冲动想要跑过街道,边跑边大声叫喊“有人愿意帮帮我吗——拜托”?

伊莉娜死里逃生的生产经历同时也给孩子的爸爸——一名影片剪辑——带来了困扰。在遭遇差点失去女友的险境后,他身上尘封已久的记忆开始零零星星地浮现,让他倍受折磨:他逐渐发现这些令人不安的记忆碎片与他已知的童年多有冲突,从而对自己的身份产生了质疑。

当我们渐渐捋出两条情节之间的丝丝相关后,发生在当下的一段故事会引起更大的共鸣。玛姬欧法洛用诗性的文字捕捉了为人母所遭遇的“彻底的孤独”和“一波波持续不退的、为人母所带来的不安的浪潮”。面对铺天盖地、势不可挡的母爱,两个妈妈各有她们试图保留自我的挣扎。

欧法洛的两条叙事线稳步推进,最终在一个点上汇流。她为我们呈上了一个十分扣人心弦、感人至深的故事。 ——海伦麦克阿尔品(《华盛顿邮报》)

媒体推荐

《华盛顿邮报》

玛姬欧法洛不是一个拉住读者的手娓娓道来的作家,她会以不可抗拒的强力将你一把拽进她所营造的错综复杂的小说世界:讲述那些不肯屈服的女人的故事。

《卫报》

这是一本讲述母性的小说,它围绕这个主题展示了千姿百态——那种意料之外、种种不便、渴望与失去;与此同时,这也是一本关于时间的书。同一个地方再三遴变,沧海桑田。她让我们直面无常:一座隐隐标示着

另一重生活的坐标,虽然已经缥缈不可及,却堪堪就在他们的脚下。

《观察家报》

在精确地展现人类情感的细微之处上,欧法洛才华横溢。在《牵手之初》一书里,她同时也表现了讲故事的超卓技巧。

图书目录


第1章 前因

第2章 犹记

第3章 不安

第4章 半梦半醒

第5章 初临伦敦

第6章 安心

第7章 在别处

第8章 晕眩

第9章 新生

第10章 失踪

第11章 他的过去

第12章 苏醒

第13章 来来去去

第14章 爱与死

第15章 菲利克斯

第16章 妈妈

第17章 牵手之初

第18章 楼上的秘密

第19章 情迷

第20章 遥望

第21章 注定的意外

第22章 在海边

第23章 真相

第24章 读下去

文摘


后记

因为我们别无选择

胡绯

译这本书的一段时间,我天天在兜里揣着一个小U盘,因为小东西可以随时把我送抵一段他人的、却触摸得到的人生:那里21岁的莱克茜在乡村深宅里遥望绚烂的伦敦——抬头遇见了那个男人。他不过是偶然经过。英俊,毒舌,脾气臭。穿水仙黄衬衣,系蛋壳青领带。他身上恰有她在黑白世界里渴望的那一抹彩色。

她奔去了雾都,从此开始波澜起伏的一生。那是1950/1960年代、Soho座落的波西米亚之城;卢西安.弗洛伊德、弗朗西斯.培根、波洛克、尼科尔森穿行其间。这座斑驳的时光坐标经过倔强的莱克茜,在2010年代又遇见随性的伊莉娜。乍一看,双线并行的两位女主人公分属“过去”和“现在”,可是译完整本以后,我倒觉得不如说她们属于“超脱”和“当下”:像莱克茜这么跳脱的人身上怎么找得出守旧气。从始至终她光芒四射。

不过,刚拿到书的时候,让我偷偷捏把汗的人是作者欧法洛:她居然没有讨巧。

2001年获贝蒂特拉斯克文学奖;2005年毛姆文学奖;2010年柯斯达文学奖。欧法洛是写家族秘辛的好手,玩得转哥特暗黑风,细描得出各色曲折的感情。简单说,她讨巧的本钱挺足。可是,她给这一本挑了个不那么好写的主题。《华盛顿时报》书评称,欧法洛此次“落笔关注的并非某个人物,而是某种处境;一个足以改变一生的经历——生儿育女、成为人母,以及因此对记忆造成的精神创伤。”

要写复杂的当下却不琐碎,讲动人的故事却不瞎扯,可不是太容易的事情。

都市男女伊莉娜与泰德,初次为人父母好似脑袋上挨了一闷棍。在处理“当下”的一条线里,欧法洛老实描摹了他们头上一直嗡嗡乱飞的星星:害他们抓瞎的哪里只有一个犯了懒没去找的安全套,后面分明还毫不客气跟着24小时全天无休、宝宝不肯吃奶大便横飞、突然冒头的情绪创伤、恋情上新出现的微妙隔阂,随着儿子的成长各自苦苦摸索的身份重塑、自我追寻。绝不是可以美好上三十秒然后拍屁股走人的电视广告片——垃圾还是鲜花,喜悦还是煎熬,总是无法回避的人生。

而人生不时让人措手不及。

所幸人们时时在作出选择。

书的开篇,玛姬.欧法洛引了马修阿诺德的话,他说“我们忘记,因为我们别无选择。”遗忘还是留存,泰德无法选择:他失去记忆的时候年纪还太小,在冰冷的童年之后,一个香甜温情的“翻转苹果塔”已经足够让他哭出声;不过伊莉娜与莱克茜一—虽然隔着50年,却同样做了一个似乎是“吃力”的选择:选择成为单身妈妈。

莱克茜作的一溜选择都“不容易”。

她显然选择舍弃墨守成规的、又似乎轻易的人生,而遵从本心的涌动、智识的乐趣。莱克茜选了作为“人”,而非仅仅作为“女人”,与男人们一起共赴生活——伊利斯、菲利克斯、罗伯特。对于她,男人们是滟滟水波上的一抹天色,二者交融后折射出生命的变幻与多彩。她选了铸就自己——逃离陈腐的家孤身奔赴陌生的伦敦;她选了作生命的斗士,一名穷困潦倒的单身女子,却有兴致从旧货店拖一块硬纸板回家当书桌,给未来造个念想;她选作一名单亲妈妈——不因为一个女人对一个男人最彻底的爱慕,是给他生儿育女,只因为他是叫做西奥的儿子,是她想要“看到长得跟她一般高、然后超过她”的人。“他第一次为某人心碎”、“第一次认清自己的人生将行往何处,以何种方式生活,跟谁人一起”的时候,她想要在他的身边。

这本书有些地方让我不时感动。比如它写了奔向新世界的勇敢,初初遇见自由胆敢满腔欢喜的热烈;比如,它在不躲避柴米油盐的同时突然盛开的浪漫。

又或者,是因为在经历过虚伪、欺骗、不公正之后,仍然有人在心里深深地揣着一枚“青蛋壳”,一束“黄水仙”。

我们别无选择,关于生活的存与续。因为我们必将作出选择。而正是一次次选择,设定今日与明日之你我。

在这途中,生命得以一次次绽放“蛋壳青”、“水仙黄”,因此它可以通向深广宏阔。

文摘

第1章 前因

听,这个故事里,树丛舒卷抖动,它们纷纷在变幻姿态。微风阵阵从海上吹来,仿佛树林也明白——不然它们怎会如此不安,不耐烦地扭过头去——这是事情发生的前夕。

花园空空落落,庭院了无人影,除了风中乱颤着的几盆天竺葵和翠雀花。草坪上放着一张长椅,对面的两张椅子客气地与之保持距离。一辆自行车正对房屋,可是没有人踩脚踏板,上了油的链条一动不动。有人把一个婴儿放在小车里推出屋外哄睡,孩子身上愣生生地裹着一层层毛毯,眼睛听话地闭紧。空中盘旋着一只海鸥,即使它也是静默的。它合嘴展翅,在高高的空中捕捉炎热的气流。

屋子远离村落,处在浓密的树篱后,在悬崖的峰尖。这是德文郡和康沃郡交界的地方,两郡距地相望。此地自古争端不歇,这里的土地禁不住久看,它由凯尔特人、盎格鲁-撒克逊人和罗马人的鲜血浸润,由他们的遗骨所填充。

不过,这个故事发生在英格兰历史上相对平静的时期: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的一个夏末。一条小石子路蜿蜒通向屋子的前门。晾衣绳上,衬裙和背心、袜子和胸衣、尿布和手绢一起在风里摇荡。四周隐约传来电台的声音(也许是来自隔壁的某间屋子),还有隐隐的斧子砍在木头上的声音。

花园在等;树丛在等;海鸥在晾衣绳上的天空盘旋,它也在等;好像舞台已经布好,观众纷纷就位,噤声从黑暗中观看。有声音响起来了,其他声音纷纷沉默下去。有人发出了尖叫,另一个则在叫喊,什么东西重重地落到地板上。屋子的后门猛地打开。“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告诉你,受不了了!”那人喊道。喊叫的人走了出来。后门砰地关上,在她的身后回响。

她二十一岁,很快要到二十二岁,穿一件配红色纽扣的蓝色棉质裙;一条黄色围巾把她的头发向后兜住。她正大步走过庭院,手里拿着一本书,光着脚一步一跺下了台阶,穿过了草坪。她没有注意到那只海鸥,它在空中转身俯瞰着她;她没有注意到树丛,它们举起枝干欢迎她的到来;她甚至没有注意到那个婴儿——这个女人轻盈地从婴儿车旁掠过,向花园深处的一个树桩走去。

她在树桩上坐下,想要忘掉血脉里沸腾的怒意,摊开那本书在膝上读。死神,你莫骄横,书上写道,尽管有人将你看得那么强大,那么可怖。 ①

她全神贯注地俯身读书,一边叹气,一边揉着肩膀,突然骂了一句,把书扔开。书重重地落在草地上,书页哗哗合上了。

她站起身。她的动作跟其他人不一样,不像他们慢慢从坐到站。她几乎是一跃而起,站起的那一瞬间她在地面上跺了一脚,好像——正如侏儒怪一样——她会一脚踏开地面。

站起来后,她一眼看见小道上有个农夫正赶着一群绵羊,一只手上拿着一根细树枝,一只狗在他身边奔来奔去。面前这群羊浓缩了她所厌恶的关于家乡的一切:它们挂着一绺绺羊毛,屁股脏兮兮的,愚蠢让它们面目呆滞,它们的咩咩声蠢兮兮的。她想要把它们都赶进打谷机,赶下悬崖。怎么都行,只要不让她再看见这一幕就行。

她把眼神从羊群和屋子上掉开,眼前只留大海。近来她隐隐地觉得恐惧,担心她最向往的那些——开始生活,开始有意义的生活,从模糊不清的黑白单色转身投入绚烂的多彩世界——也许正在与她擦肩而过。它向她走来的时候她也许认不出,也许抓不住它。

她对着大海闭上了眼睛,还有扔在一边的书。一阵脚步声叭叭地穿过草丛,有人说:“桑德拉?”

她触电一样一跃站得笔直。“是亚历山德拉!”她纠正说。这是她的名字,出生时取好的,但后来她妈妈不喜欢这个名字,因此只用了最后几个音节。

“亚历山德拉!”那个孩子乖乖地重复一遍。“妈妈说:‘你在干什么,你要不要进屋来——’”

“走开!”亚历山德拉叫道,“快走开!”她恼火地坐回树桩,捡起书再次寻思起了死亡及其虚张声势的骄横。

与此同时,在距此半英里之外,伊利斯肯特——时年三十四岁,一个艺术商人、新闻记者、批评家、公开承认的享乐主义者——正跪在地上检查他的车底。他不清楚出了什么问题,但他觉得反正该瞧一瞧。他一向乐观。车是一辆银色和冰蓝相间的MG,伊利斯对它的热爱几乎超过了世界上其他的一切,可是车刚刚在这条乡间小道的路边熄了火。伊利斯直起腰,使出在大多数沮丧的情形下惯用的招数:点上一支烟。他试着朝轮胎踢了一脚,但马上就心疼起轮胎来。

伊利斯刚刚去圣艾夫斯(St Ives)造访一个画家的工作室,本打算从那里买些画,可惜那位艺术家喝得酩酊大醉,画离完工还早得很。这次出行完全是一场灾难,让人非常恼火。现在又出了这档子事。他伸脚踩灭了香烟,走下小路。面前是一排房屋,一道海港堤岸蜿蜒伸展至海边。应该有人知道汽车修理站在哪儿吧,如果这鬼地方能找出个修理站的话。

亚历山德拉并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伊利斯肯特的临近。她不知道他正在向她走来,每过一秒钟他便又靠近了一些,他脚上制作精良的手工皮鞋迈过那些隔开两人的小路,一步一步地缩短了他们之间的距离。她的人生,她一生中所将经历的形形色色,在此刻将揭开序幕,但她还在埋头读书,沉浸在一个早已死去的人与死神之间的较量中。

伊利斯肯特转身走上通向她的那条路,亚历山德拉抬起了头。她又把书放到地上——这一次动作比刚才要轻——伸了个懒腰,高高抬起胳膊。她绞了一缕头发在手指上,用脚趾钩住一朵雏菊,扯起花瓣来:亚历山德拉的关节一向灵活,算得上让她颇为得意的一件事。她拔了一瓣又一瓣,最后脚趾缝里夹满了雏菊光秃秃的花心。

伊利斯在一道茂密树篱的缺口前停下脚步,向篱笆后张望。那是一幢漂亮的乡村房屋,在灌木丛、青草和鲜花的环绕之中——算是一座花园吧,他想。接着他看见就在不远的地方,树下坐着一个女人。女人的出现总是能够挑起伊利斯的兴趣。

眼前这个人光着一双脚,用一条黄围巾绾起了头发,露出了脖子。他踮起脚尖想要看个究竟。应该是最精致不过的一段玉颈,他下了论断。如果一定要用言语来描述的话,只能用“精雕细琢”这个词,甚至说不定用“粉雕玉琢”,这些可都不是他轻易会动用的词语。伊利斯是学艺术出身的,或者换个更精确的说法,艺术是他安身立命之本。对伊利斯来说,它并非仅仅是一个专业背景。伊利斯呼吸着艺术,生命因之得以延展;每次放眼观望时他所看到的不是一棵树、一辆车、一条街道,而是一件留待描画的静物,一场光、影与色的交汇;他看见经过挑选的对象被巧妙地组合在一起。

当看见戴黄色围巾、穿蓝裙的亚历山德拉时,他眼前展开的是一幅壁画。伊利斯认定他正凝视着一位完美的乡村圣母,她露出侧影,身穿——在他看来——一件蓝色的贴身连衣裙,妙不可言地勾勒出了身材的曲线,脚边隔着几步睡着她的婴儿。他闭上一只眼睛,先单眼观察了这幕场景,接着换了一只。没错,这是一个漂亮的构图,头顶的树枝呼应着脚下平平舒展的草地,还有亭亭玉立的女人和她的美颈。他很想看看这画面落到某位意大利圣手的笔下——比如皮耶罗德拉弗朗切斯卡 ①,或者安德里亚萨托 ②——会产生怎样妙不可言的作品。她简直可以用脚趾去摘花了!好一个尤物!

伊利斯暗自微笑,又轮番用两只眼睛各试了一遍,这时圣母用清脆的声音开了口,画面被打破了:“难道你不知道偷窥别人很不礼貌吗?”

他吓了一大跳,一时间完全不知道该说什么(对他来说十分罕见),那个女人从树墩上站了起来,他还是望着她,感到心醉神迷。就在他的眼前,弗朗切斯卡笔下的圣母正活生生变身成马塞尔杜尚的《下楼的女人》。真是一幅美景!女人穿过位于高处的草坪向他走来,把杜尚的构思展现得分毫不差!从周围的空气里似乎就能闻出她的怒意!

相关分词: 牵手 之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