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启示与体验:柯尔律治艺术理论的神性维度

启示与体验:柯尔律治艺术理论的神性维度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启示与体验:柯尔律治艺术理论的神性维度




图书信息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5月1日)

丛书名: 高校社科文库

平装: 194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511206978, 7511206972

条形码: 9787511206978

尺寸: 22.8 x 16.2 x 1.4 cm

重量: 381 g

作者简介


董琦琦,女,1981年10月生,山西太原人,文学博士,讲师。2008年6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获文艺学博士学位、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学位,主要从事文艺理论与外国文学研究,现在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语言文化系任教。先后在《文艺研究》、《齐鲁学刊》、《晋阳学刊》、《当代文坛》、《福建论坛》、《社会科学辑刊》、《西北大学学报》、《山西大学学报》、《南昌大学学报》等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过十余篇学术论文,其中《象征与譬喻:柯尔律治诗学的神学意向》一文为国家社会基金项目(06BZW004)研究成果。

内容简介


《启示与体验:柯尔律治艺术理论的神性维度》内容简介:柯尔律治是19世纪著名的诗人、文学批评家、哲学家、神学家,《启示与体验:柯尔律治艺术理论的神性维度》是全面且系统研究柯尔律治艺术理论的一部学术专著。全书逐层深入,重点围绕其艺术理论中的几个核心概念,即“自然”、“天才”、“想象”、“象征”等展开讨论,同时关涉贯穿其间的核心线索——艺术与信仰、启示与体验的关系加以评述。在源远流长的神圣艺术传统中,柯尔律治的艺术理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传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适时对其进行改造,既迎合了新一轮启示神学复兴的历史趋势,又与当代主流神学的思想主张不谋而合。在研究方法上,《启示与体验:柯尔律治艺术理论的神性维度》采用跨学科研究方法与多层次比较法着力梳理了柯尔律治艺术理论形成的学术渊源,及其与现当代诸多理论学说之间的内在相关性,力求对柯尔律治艺术理论的地位与价值做出相对客观公允的评价。

目录


引言

0.1 研究价值

0.2 柯尔律治研究状况综述

0.2.1 国外研究状况

0.2.2 国内研究状况

0.3 基本内容

第一章 艺术与信仰

1.1 英国新教传统孕育的艺术观

1.2 德国知识分子对贫瘠现实的诗意化

1.3 文学艺术对当代神学的启示

1.4 柯尔律治艺术理论的神圣光晕

第二章 柯尔律治艺术理论形成的思想源流

2.1 神秘观念的传承

2.2 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时代语境

2.2.1 “狂飙突进”运动崭露头角

2.2.2 自由观念深入人心

2.2.3 挥之不去的怀古情结

2.2.4 断片中的统一精神

2.3 对德国古典哲学理念的实践

2.3.1 极性逻辑探微

2.3.2 有机论简介

2.3.3 系列关系评述

2.4 与华兹华斯的思想交锋

2.5 自然哲学转向基督教神学

第三章 神圣精神存在

3.1 从“自然”到“上帝”

3.1.1 早年“自然”观

3.1.2 “上帝”取代“自然”

3.1.3 宗教观念的形成、演变与确立

3.2 神圣精神存在的性状

3.2.1 人格化的“上帝”

3.2.2 人性中的“不朽”

3.2.3 信仰的纽带

3.3 通往神圣精神存在的具体途径

3.3.1 从“知性”到“理性”

3.3.2 从“理性”到“信仰”

3.4 艺术理论存在的基础

第四章 诗性禀赋的神性

4.1 艺术家的精神气质

4.2 心灵比喻的变迁

4.2.1 浪漫主义时代比喻流行风

4.2.2 “镜子后面的水银镀层”

4.2.3 “风奏琴”

4.3 “天才”论

4.3.1 “天才”与创造

4.3.2 柯尔律治论“天才”

4.4 艺术活动中的“天才”意识

第五章 想象与神圣创造

5.1 “想象”概念溯源

5.2 影响柯尔律治“想象”观的两大传统

5.2.1 十八世纪英国诗歌风尚

5.2.2 德国唯心主义者的启迪

5.3 “想象”论

5.3.1 早年时分的“想象”

5.3.2 “想象”的发展

5.3.3 “想象”步入成熟阶段

5.4 柯尔律治“想象”观的意义与价值

第六章 象征与神性言述

6.1 基本语言观点

6.1.1 柯尔律治与大卫哈特利

6.1.2 柯尔律治与洛克

6.2 几组修辞手法的比照

6.2.1 譬喻、隐喻及寓言

6.2.2 隐喻性语言与相似性语言

6.2.3 象征性语言

6.3 “象征”论

6.3.1 “天才”与“象征”

6.3.2 “有机统一”与“象征”

6.3.3 “道成肉身”与“象征”

6.4 “象征”维护语言信托传统的功能

第七章 启示与体验

7.1 原罪与救赎

7.1.1 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对抗

7.1.2 与神学传统的差异

7.2 沉思与超越

7.3 体验维度中的《圣经》诠释

7.4 宗教经验对艺术活动的影响

结语 参与性的艺术形而上学

8.1 现代信仰危机

8.2 艺术形而上学应运而生

8.3 为当代主流神学认同的基本缘由

附录 柯尔律治年谱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