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祁家川谷地

祁家川谷地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祁家川谷地


湟水谷地的祁家川


平安县三大谷地祁家川谷地、白沈谷地和巴藏谷地。祁家川沟、白沈沟、巴藏沟三条沟岔的年均径流量8060.23万立方米。祁家川谷地连绵起伏的地势,使境内气候复杂多样,构成了农业生产在空间上比较明显的地区差异,形成被当地群众习惯称谓的川水、浅山、脑山三大农业类型区。 谷地南侧沟谷、丘陵、山地,祁家川河由西南向东北流经境中。以农业为主,产小麦、油籽、马铃薯、豌豆。祁家川谷地通县乡公路。十四世达赖喇嘛出生于红崖村。

祁家川谷地冰岭山药水台

祁家川深处的冰岭山药水台,无疑也是平安一片名传四方的旅游胜地,吸引着远近客人和病患者前来旅游、喝药水治病。从祁家川北口沿一条宽畅的新建水泥公路向南行进十余公里,就会看到公路东的小河边,一片绿树掩映的村庄,背山面河,平静安详,这就是汉藏群众杂居的冰岭山村。村西南的一块平地上,许多泉眼水流涌动,这就是人们称为“药水”的泉水。这些略带黄色的泉水,据说能医治百病,特别是对胃病有特殊疗效。每到冬天,人们还会大清早到泉水冻成的冰面上扫取结成白色粉末的“药水石”,据说这更是上乘的“胃药”。多少年来,无数汉、藏、蒙古、土等民族的人们从四面八方长途跋涉来到这里,并会住上很长的一段时间,每天喝着药水,治着病,享受着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这里已被冰冷山村党支部、村委会建成集体经济实体,对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祁家川谷地14世达赖故居

平安县城向右拐河湟谷地的祁家川,沿着平坦柏油路再走约15公里就来到宗喀吉日山下的红崖村。极富传奇色彩的狮子头傲然矗立在红崖村口,一雄一雌,厮守着这座小山村的宁静。据一位过路的老者言,据说十四世达赖喇嘛降生的那天晚上,也就是1935年农历6月初6日,有人听到村口有雄狮震撼山谷、惊心魂魄的一声猛吼,第二天村人路过村口,惊讶地发现那头雄狮面部坍落一块巨岩,使本来就酷似狮头的山形又张开一血盆大口,仰天长啸。也许编撰这神奇传说的人无疑是为活佛的转世增添一些神秘色彩,但的确也为红崖村蒙上了一层极有诱惑力的面纱,令人神往。

红崖村座落于宗喀吉日山的怀抱里,是个几乎与世隔绝的藏家山庄,而如今它的声名在外、且在国内外藏传佛教信徒与宗教学者中享有极高的声誉,这的确是与十四世达赖喇嘛诞生于此有关。高耸于山顶之上的达赖故居,那直插云天的经杆彩幡随风扬起,雕栋画梁的经堂屋檐下铜铃叮咚声此起彼落,一派浓郁庄重的宗教氛围。达赖庄园的守护者——单增嘉措的堂姐祁洛赛老人,她已年近七旬,但身板硬朗、面色红润。

达赖故居1985年国家拨款34万元重新建造。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紧张营造,一座占地1400多平方米,富有喇嘛教特色的藏式群拔地而起。为了保证其建筑质量,当地政府从浙江聘请了木雕高手,从塔尔寺请来了著名油漆、彩绘僧人,使新落成的建筑群保持了原建筑的风格,其雕刻工艺,油漆及彩绘手法均比原建筑要精致考究多了,令远道而来的游览者为之折服。达赖故居一院四面房屋,东西两侧各5间大房,门窗、板壁、栋梁上均装饰着雕镂精细的花鸟走兽图案,古色古香,素雅大方;南面5间过厅,宽敞明亮、富丽堂皇,给人以典雅华贵的感觉;北面的主楼共分2层10大间,粗大的松质圆木支撑起宏大的殿宇,四壁精绘着反映佛教教义的壁画,殿内灯火昼夜通明,供奉着释迦牟尼佛像,摆放着佛教法器,悬挂着达喇嘛及其父母双亲的多帧照片。整个建筑雕栋画梁、飞檐翘角,高大宏伟、气势轩昂。1985年,祁洛赛曾千里迢迢去印度探望堂弟达赖喇嘛,共叙姐弟多年分离的思念之情,给他介绍了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修复达赖故居的同时,国家另拨出专款修复了离红崖以西10公里外的达赖家寺夏宗寺,人民政府的深明大义的磊落襟怀受到了宗教界人士的交口称赞。据有关材料介绍,十四世达赖喇嘛出生于纯朴而笃信佛教的农民家庭。他父母共有五男二女,五个儿子当中有三个是活佛,其父祁却才仁在达赖喇嘛12岁那年就去世了,其母索朗措虔诚有名,性情温和,在达赖喇嘛住在一起,她已于前不久谢世。达赖喇嘛现有四个兄弟,一个妹妹。他的姐姐于1996年在印度去世。其大哥土登罗布是他们家的第一个活佛,他已与一位藏族女士结婚、现任美国印第安纳州立大学教授;二哥加洛顿珠一家共有3个孩子,夫人是一位祖籍台湾的女士;三哥洛桑三旦只比达赖喇嘛年长二岁,他早年入佛门,现也已结婚,定居于美国;达赖喇嘛的妹妹江村白玛曾就学于印度和瑞士,与一藏人结婚后长期居住在印度的达兰萨拉;丹增曲杰是他们家的幼子,是印度拉达克地区的堪布;已故的达赖喇嘛的姐姐拉穷才仁卓玛的丈夫平措扎西精通中文、目前在达兰萨拉潜心于佛学研究,他与前妻生有两个小孩,现已再婚。

红崖村三面环山,属于高寒山区,全村汉藏群众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各族群和睦相处,共同建设着自己美丽而丰饶的新家园。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山里人也不甘寂寞,逐步富裕起来的他们再也不愿和这亘古不变的大山一样沉默,在合理布局农作物结构、科学种田的同时,纷纷走出家门,去寻找外面五彩缤纷的世界。

为了改变这里的面貌,国家不惜动用巨额资金,1977年架设通了用电线路,1986年又从10多公里外引来了清亮亮的自来水,1987年又耗资14万元修通公路,把红崖村和平安县城区干道及湟中县连通起来。那宛如繁星般的点点明灯,给这里的乡亲们讲述着现代文明的灿烂;那些甘露般的自来水,用哗哗作响的宣言给外来的游客捧上山里人的一片深情;那飘带般的盘山公路上,一声声清脆的汽笛声给这片充满神奇色彩的土地送来问候和祝福。

祁家川河

祁家川河属湟水一级支沟,黄河二级支流,集水面积311.95平方公里,沟道长度35公里,年均流量Q=1.263m3/s,干流长16.2公里,平均坡降50.8‰,多年平均年径流量3984.0万立方米,支流主要有石灰窑沟和寺台沟两条,在三合村汇入一处,东北流出汇入湟水。 祁家川河自南向北流经平安县三合镇全境,祁家川河流域地貌以谷地、低浅山为主。

祁家川藏族

青海省平安县石灰窖乡红崖村祁家川藏族,即当彩家族。据《宋代藏族地方政权唃厮啰》一书中称居住在宗哥城就近驻牧的藏族部落名为乔家族,祁家是从乔家中音移而来。祁家川藏族祖辈中就有塔尔寺十三世当彩活佛及一般僧人。十四世达赖喇嘛丹增嘉措(俗名拉木登珠)的父亲祁却才仁长子为塔尔寺十四世当彩活佛,四子为十四世达赖喇嘛,五子为西藏阿里活佛,是一门佛教世家。 在HH(His Holiness the Fourteenth Dalai Lama)的自传里,那个地方叫塔泽。村里看场护院的老人说:是塔-尔-茨-泽-。塔,是虎。泽,是虎啸之声。所以,塔泽就是虎啸。红崖村祁家川藏族七百多年来,众多民族在这一带往来迁徙,结果使这里渐渐成为多民族混居的地区。自从1644年清王朝统治以来,回族人成了这条山沟的主要居民。只有祁家川的地名还能使人想起这里的早期居民藏族祁家部落。

据老人讲祁土司原先居住在青海西宁市城北区朝阳地区,后迁往平安县。清初时管辖有十数万人口的祁土司,到清末仅辖有700余户。到清末民初,原来的十多家土族土司只剩下8家了。平安县西南部三合镇是“祁土司文化地”。

相关分词: 祁家 谷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