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皮洛士式胜利

皮洛士式胜利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皮洛士式胜利




皮洛士式胜利是一句西方谚语,意指代价高昂的胜利,得不偿失的胜利,汉语或可译为“惨胜”。

人物简介


皮洛士(Pyrrhus,希腊语即“棕发者”)古希腊伊庇鲁斯国王(公元前307年-前公元303年,公元前297年-公元前272年在位)。罗马称霸亚平宁半岛的主要敌人之一。

公元前319年出生。年少时崇拜亚历山大大帝,勇敢而有野心,12岁即位,一度被贵族放逐,后随姐夫德米特里入小亚细亚,参加易普斯河战役(公元前301年)。很快他又去托勒密埃及,被招为婿,在托勒密国王支持下,返伊庇鲁斯复位。他醉心于马其顿亚历山大的功业,企图在地中海地区建立一个大帝国。德米特里在马其顿称王,皮洛士联合托勒密一世、莱西马库斯等共同争讨,又瓜分马其顿部分领土,势力日益壮大。乘希腊殖民城市塔林敦(Tarenium)求援之机,他于公元前280年率2万步兵、3000骑兵及20头战象渡亚得里亚海,入意大利,初在赫拉克利亚战役击败罗马执政官瓦勒留交战,次年在阿斯库路姆战役再败罗马军队,但因损失大量有生力量(后世称损失很大而获胜为“皮洛士的胜利”)。向罗马元老院提议议和,未成。公元前278年,他应叙拉古之请去西西里同迦太基作战,在各希腊殖民城市配合之下获胜。他接着攻打利利贝城,失败,各城市纷纷脱离,转战3年无结果。公元前276年秋,他到意大利,次年与罗马执政官登塔图在贝奈温敦(Beneventum)交战,战败以后狼狈回国,后又入侵南希腊,战死于阿哥斯。

皮洛士战争(大象战争)


皮洛士战争 (前280-275年),又称为大象战争,是指罗马出兵消灭意大利半岛南部的希腊城邦的战争。这场战争因为希腊伊庇鲁斯的皮洛士大王使用大象攻击罗马而得名。

公元前3世纪初,罗马在统一意大利北部后,便开始计划占领南义的希腊城邦。

公元前282年,罗马在从海路救援其在南义的同盟图利市的时候,因不慎闯入另一城邦他林敦的范围,而遭到其攻击,两国于是开战。他林敦为南义最强的希腊城邦,罗马希望成功占领他林敦,以威慑和统一希腊其他城邦。他林敦自知不是罗马强大的陆军的对手,因此以自费雇用三十五万步兵和两万骑兵为条件(事后证实为吹嘘)请希腊的皮洛士大王出兵相助。

公元前280年初春,皮洛士大王亲率极高素质的职业雇佣军共两万五千多人,在他林敦登陆。其军队组合为骑兵三千人,弓箭手二千人,投石手五百人,重装步兵二万人,大象十九头。但皮洛士看到他林敦歌舞升平的情况后,大失所望,自知他林敦的三十七万大军没有指望。但因皮洛士怀有征服罗马的雄心壮志,因此决定以自己所带来的兵力与罗马军决战。

首度交战:开战之初两军均无法突破对方阵列。皮洛士便命令战象冲锋,形势瞬间变化,罗马士兵完全不能抵挡,吓得四散奔走,皮洛士的骑兵随即对罗马军进行围歼,罗马损兵七千多人,退守维努西亚,死守不出。但皮洛士亦损失四千多人,且无法在异地补充,因此并未获得很大优势。

再度交战:皮洛士派人与罗马议和,但因条件过高未果。双方继续僵持。公元前279年,双方在准备充足后,再度决战。罗马人诱使皮洛士至阿普利亚的阿斯库路姆进行决战,成功利用山谷、两侧树林等有利地形化解了皮洛士大象和骑兵的威力,双方打成均势。第二日皮洛士成功占领地利,其大象再次发挥威力大败罗马军,致罗马损失六千兵马及一名执政官。但此次胜利皮洛士也损失了三千五百人,其中大多为马其顿式的精锐佣兵,难以补充。皮洛士无奈地说:“再这样胜一次,我就可能没有军队了。”后人于是称这种得不偿失的胜利为“皮洛士式胜利”。

相关分词: 皮洛士 皮洛 洛士 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