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努尔苏丹阿比舍维奇纳扎尔巴耶夫

努尔苏丹阿比舍维奇纳扎尔巴耶夫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努尔苏丹阿比舍维奇纳扎尔巴耶夫


纳扎尔巴耶夫,全名努尔苏丹阿比舍维奇纳扎尔巴耶夫,哈萨克族。自1991年12月哈萨克斯坦独立后,即任哈萨克斯坦总统至今,是哈萨克斯坦独立以来的唯一一位总统,独立20年来用出色的执政能力使哈萨克斯坦成为了富裕的、强大的、幸福的国家。他还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总统,是一名优秀的作家,作曲家。其名誉广泛流传世界,被称为哈萨克全民族领袖和‘超级总统’称号。他也是第一个提出建立欧亚联盟的政治家,并将这一设想逐渐付诸于实践。

中文名:努尔苏丹阿比舍维奇纳扎尔巴耶夫

外文名:哈萨克语:Н?рс?лтан ?б?ш?лы Назарбаев;俄语:Нурсултан Абишевич Назарбаев

国籍:哈萨克斯坦

民族:哈萨克族

出生地:阿拉木图州卡斯克连区切莫尔甘村

出生日期:1940年7月6日

职业:哈萨克斯坦总统

毕业院校:卡拉干达工学院

信仰:伊斯兰教

代表作品:《探索之路》、《站在21世纪门槛上》等

政党:祖国之光党

学位:经济学博士

尊称:民族领袖、超级总统

配偶:萨拉阿尔贝索芙娜纳扎尔巴耶娃



简介


纳扎尔巴耶夫世界公认的铁腕总统。纳扎尔巴耶夫生于阿拉木图州卡斯克连区切莫尔甘村。1967年毕业于卡拉干达工学院;1979—1984年任哈萨克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书记;1984年—1989年任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部长会议主席;1989年—1991年任哈萨克斯坦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1990年2月兼任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主席;1990年4月起任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总统。1991年12月16日哈萨克斯坦独立后出任哈萨克斯坦总统;1995年4月29日哈萨克斯坦举行全民公决后总统任期延长至2000年;1999年1月10日哈总统大选再次当选总统,任期至2006年:2011年4月3日纳扎尔巴耶夫高票第四次当选总统,任期至2016年。纳扎尔巴耶夫的夫人是萨拉阿尔贝索芙娜纳扎尔巴耶娃。

生平


1940年7月出生于阿拉木图州卡斯克连区切莫尔甘村的一个哈萨克族农牧民家庭,早年毕业于卡拉干达冶金合企业高等技术学校和苏共中央高级党校函授班,曾获冶金工程师职称和经济学博士学位。 纳扎尔巴耶夫1960年参加工作后,在卡拉干达冶金联合企业当过铸铁工、高炉炉工、调度员和工长等。凭借着出色的能力和踏实的作风,他从最基层的工人岗位一步步走上了国家最高领导岗位,1989年6月当选为哈共中央第一书记,1990年4月出任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总统。 1991年12月哈萨克斯坦独立后,纳扎尔巴耶夫以高票当选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首任总统。1995年4月,哈举行全民公决,将纳扎尔巴耶夫的任期延长至2000年。1998年,哈议会修改宪法,将总统任期从5年改成7年。1999年1月,纳扎尔巴耶夫在提前举行的总统选举中连任成功。2005年12月4日,哈举行新一届总统选举,纳扎尔巴耶夫以91.01%得票率再次蝉联哈萨克斯坦总统。2006年1月就职。 纳扎尔巴耶夫出生在距阿拉木图70多公里一个偏僻山村的牧民家庭。这样的出身令他始终将亲情、乡情、民族之情、故土之根视为最宝贵的东西。18岁那年,他来到乌克兰钢铁之都第聂伯罗捷尔任斯克市第八技工学校学习,这是他第一次离开哈萨克去看外面的世界。2年后,他回到哈萨克参加工作,在卡拉干达冶金联合企业里当过铸铁工、高炉炉工、调度员、工长。整整7年冶金工人的经历,磨炼了他钢铁般的意志。

1962年,纳扎尔巴耶夫加入了苏共。对这段经历,纳扎尔巴耶夫始终心怀感激。他认为,正是通过共产党这所学校,他得到了自我实现,发现了自己的潜能。在他看来,唯一能让他感到满足的就是体会到老百姓的疾苦并努力使他们生活得更好。如果做不到这点,一个政治家的光阴就是虚度的。 上世纪70年代,纳扎尔巴耶夫开始步入政坛,1989年当选哈共中央第一书记,1990年当选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总统。在戈尔巴乔夫统治时期,纳扎尔巴耶夫曾是“最有前途的少数民族干部”,本来很有希望成为苏联总理(部长会议主席)。但是,随着苏联的解体,哈萨克斯坦成了独立的主权国家。纳扎尔巴耶夫曾说,哈萨克斯坦在独立前是通过莫斯科看世界的。而苏联的解体却为纳扎尔巴耶夫打开了一片更广阔的天空。 1991年12月25日,他成为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首任总统至今。

布莱尔成为其副手


布莱尔帮助哈萨克斯坦改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和纳扎尔巴耶夫关系不错,两人的关系是2000年确立的,当时纳扎尔巴耶夫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时任英国首相的布莱尔除了公务接待之外,还邀请纳扎尔巴耶夫来到自己家中,让他看看自己当时还只有6个月大的儿子利奥。 欧亚国家哈萨克斯坦,近来经济发展神速,但该国与西方的关系不冷不热。为了提升其在西方世界的形象,哈萨克斯坦政府已经和布莱尔签约,准备聘请后者担任顾问。有媒体报道称,布莱尔已经设立了一个顾问小组,为哈萨克斯坦正在进行的各项改革提供建议。顾问小组的成员包括布莱尔执政时的一些心腹人物,如他的前任竞选顾问阿拉斯太尔坎贝尔和前办公室主任乔纳森鲍威尔。 哈外交部认为,在全球化时代,吸引有经验的外国人担任顾问是国际惯例,布莱尔的到来将促进哈吸引外资并有利于国家的持续发展,同时还有助于哈政府制定应对经济风险的预防性措施。当地媒体认为,在布莱尔的帮助下,哈萨克斯坦可以进入一些尚未涉足的领域,更多的参与国际事务。当地媒体还报道,哈政府给布莱尔开出的薪金报价是每年800万英镑。

工作经历


纳扎尔巴耶夫1960年参加工作,1969年至1984年,他从事党务工作,历任卡拉干达州党委书记、哈共中央书记。1984年至1989年,他出任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部长会议主席。 1989年6月,他当选为哈萨克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 1990年2月,他兼任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主席。同年4月,他当选为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总统。 1991年12月哈萨克斯坦独立后,他出任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总统。 1995年4月,哈萨克斯坦举行全民公决,将纳扎尔巴耶夫的总统任期延长至2000年。 1999年1月,哈举行总统大选,纳扎尔巴耶夫再次当选,任期至2006年。 2005年12月4日,哈举行新一届总统选举,纳扎尔巴耶夫以91.01%得票率再次蝉联哈萨克斯坦总统。 2006年1月就职。任期7年。 2011年4月3日举行的总统选举中获得了95.55%的选票,从而赢得连任,8日在首都阿斯塔纳独立宫宣誓就职。

成长经历


1940年7月6日,纳扎尔巴耶夫生于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卡斯克连区切莫尔甘村的一个哈萨克族农牧民家庭,早年就读于卡拉干达冶金联合企业高等技术学校,获矿山工程学士学位。他1960年参加工作,在卡拉干达冶金联合企业当过铸铁工、高炉炉工、调度员和工长等,曾获得冶金工程师职称。 凭借着出色的能力和踏实的作风,纳扎尔巴耶夫逐渐获得了广大工友的喜爱与支持,一步步走上了领导岗位,由于对政治充满兴趣,他于1969年投身政坛,历任卡拉干达州党委书记、哈共中央书记。1976年,他曾赴苏共中央高级党校函授班进修,并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 由于对政治充满兴趣,他于1969年投身政坛。 1989年6月,纳扎尔巴耶夫当选哈萨克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次年2月,他兼任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主席。同年4月,他当选为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总统。1991年12月哈萨克斯坦独立后,他以高票当选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总统。 1995年4月,哈萨克斯坦举行全民公决,同意将纳扎尔巴耶夫的任期延长到2000年。1998年,哈议会修改宪法,将总统任期从5年改为7年。1999年1月,纳扎尔巴耶夫在提前举行的总统选举中连任成功。 当政期间,纳扎尔巴耶夫强调“以现实主义态度”对待政治和经济发展状况,“从客观实际出发”解决国家面临的各种问题,并奉行“积极、多元、平衡”的外交政策,特别重视与中国、美国、欧盟及俄罗斯的关系。到目前为止,纳扎尔巴耶夫曾先后十度访华。这位总统在生活中平易近人,经常深入民间,与群众进行交流,因而深得哈萨克斯坦国民的爱戴。 在苏维埃时代的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就已是在国家中起着最重要作用的人物之一。从这一点上讲,他与很多当今独联体国家领导人没有多大的区别,他们所有的人以前曾是共产党员。但大概只有纳扎尔巴耶夫一人不为自己的过去而感到羞愧,不隐瞒自己的过去。他认为,正是通过共产党这所学校使他得到了自我实现,发现了自己的新的潜能。 纳扎尔巴耶夫作风朴实、策略灵活、注重实际、以理服人,被描述为“精明、能干的政治家”。他具有典型的哈萨克人相貌和风度,平易近人,常常走到群众当中谈笑风生。他强调“以现实主义态度”对待政治和经济问题,“从客观实际出发”解决国家面临的各种矛盾,并奉行“积极、多元、平衡”的外交政策,特别重视与中国、美国、欧盟及俄罗斯的关系。他著述颇丰,主要著作有:《探索之路》、《哈萨克斯坦主权国家形成和发展战略》、《站在21世纪门槛上》、《欧亚联盟:观念、实践和前景1994-1997》和《哈萨克斯坦——2030年的战略发展》等。他还是一名高山滑雪爱好者。 有人说他是丝绒般柔和的政治家,但这种外表不会使任何人看不到:他在解决原则问题时是极其严厉的;他有坚强的意志,他有搞政治的强硬手腕。

温柔的独裁者


努尔苏丹阿比舍维奇纳扎尔巴耶夫(Nursultan Abishevich Nazarbayev)被西方国家称为 “一个想抓住所有权力的独裁总统”,在哈萨克斯坦的大路上、闹市区、公务员的办公室、学校的教室等到处都可以看到纳扎尔巴耶夫的画像。在2005年12月4日的总统大选中,他以91%的高得票率连任。民众说,纳扎尔巴耶夫领导这个国家巩固了独立成果,并把哈国带入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快车道,我们生活有了很大提高,除了他,还有什么可选的人?

掌控媒体、工厂、矿山

自1991年12月哈萨克斯坦独立后,纳扎尔巴耶夫即任哈国总统至今。在他执政期间,政府的喉舌——国家媒体被他的女儿控制,而该国绝大多数值钱的工厂、矿山、银行和其它产业则掌握在其家人和亲信手里。以至于在本次的竞选中,反对党竞选人图亚克巴伊说,如果他能当选总统,将重新拍卖那些通过非法手段实现私有化的工厂。 在最新一次的总统大选中,为了给自己再次连任扫清道路,在大选之前就大肆阻挠反对党的竞选活动:反对党的宣传张贴被撕掉,竞选人的集会被横加干涉。另外,电视上出现的几乎都是纳扎尔巴耶夫的形象,而反对党候选人却受到攻击和诋毁。据经合组织在当地的观察员统计,有关大选的报道93%都是围绕着纳扎尔巴耶夫。美国和欧洲安全合作组织虽然称“选举有了显着的进步”,但仍然批评“存在舞弊、媒体向纳扎尔巴耶夫一边倒”等很大不足。另外,图亚克巴伊也抱怨,在分发大选宣传资料时受到了地方政府的阻挠。

铁腕迁都 坚定弃核

1991年12月,纳扎尔巴耶夫在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当选总统;1995年4月29日,纳扎尔巴耶夫宣布取消1995年总统选举,改为全民公决,以95.5%的选民支持将其任期延长至2000年12月。 纳扎尔巴耶夫大刀阔斧地对哈萨克斯坦实施私有化和市场经济改造,另一方面坚定地放弃了苏联时期遗留在哈萨克境内的1216枚核弹及其基础设施,实现无核化,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尊重。 1994年开始,他以铁腕手段实施迁都计划。尽管最初受到了诸多反对和冷嘲热讽,但数年之后,新都阿斯塔纳迅速崛起,与哈萨克最大城市阿拉木图双星闪耀,极大推动了全国的均衡发展和工业布局调整。 随着大规模的石油、天然气和铀矿资源开发,哈萨克斯坦的经济渐出低谷,迈入快速增长之路。

“先经济、后政治”

年长的哈萨克斯坦人都记得,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与激情燃烧的独立岁月相伴的,是通货膨胀、饥荒、工业瘫痪和农业大幅减产。1994年,哈萨克工业总产量比1990年下降50%,农业生产下降三分之一。 俄罗斯杂志《明天》曾这样记录当时的哈萨克斯坦:这是一个巨大的、冰冷的可怕的地方……到处是散落着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生锈残骸的大片荒地,阴森恐怖死气沉沉的工厂,荒无人烟的采煤场和铀矿山。 铁腕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在这样的时刻,明确反对提自由民主化的口号,而实施“先经济、后政治”的重要原则。在他的著作《站在21世纪的门槛上》里,他将20世纪90年代的哈萨克斯坦形容为“过渡时期的温和独裁”。

十四年政绩赢得连任

哈萨克全国人口一千五百万,近年来政局相对稳定,民族矛盾缓和,宗教问题也不明显。哈国经济已经连续四年以10%的速度增长。目前石油年产量已达六千万吨,即人均四吨;粮食产量达一千五百万吨,人均一吨;人均月工资达到263美元,生活水平明显改善。更令人叹服的是,哈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三千美元,而在十年前这一指标仅仅是七百美元。预计到2012年,哈国将进入世界十大石油出口国行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八千美元以上。 纳扎尔巴耶夫十四年的统治,已将哈萨克从苏联时代的落后地区转变成世界新兴石油强权。民众都看到了本国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这个事实。在车水马龙的首都阿斯塔纳和前首都阿拉木图街头,多数私家车都由过去的伏尔加、拉达改成了来自欧美和日韩的名牌车。这是纳扎尔巴耶夫的不可磨灭的政绩,也是赢得选票的关键因素。正如一位选民所说:“我投了纳扎尔巴耶夫的票,我选择纳扎尔巴耶夫就是选择稳定,稳定比什么都重要。” 另外,在他两届任期内,把国家语文从采用斯拉夫字母改为采用土耳其式拉丁字母,并把首都从邻近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边境的阿拉木图西迁至邻近俄罗斯的阿斯塔那。一名选民说,阿斯塔那是现总统一手建设起来的,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新首都,原来在这里生活的俄罗斯族、波兰族和乌克兰族人经常遭歧视,总统来了以后民族矛盾消除了,哈族以外的少数民族的生存环境改善了,“因此,我们非常支持现总统继续执政”。

美国也要“讨好”他

即便被西方国家口上“独裁者”的帽子,但在美国眼里,纳扎尔巴耶夫是一个“温柔的独裁者”,终将引进民主改革,这符合美国在中亚地区的战略利益。因此,华府也是在极力“讨好”纳扎尔巴耶夫,美国国务卿赖斯今年频繁访问哈萨克时,甚至评价说“哈萨克斯坦是中亚民主改革典范”。有消息称,虽然赖斯同哈反对派也进行接触,但在有关哈政权更替问题上的表态都相当谨慎,尤其是在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发生骚乱之后,美国方面没有像对待吉国原总统阿卡耶夫那样反对纳扎尔巴耶夫竞选连任。 当然,这个国家丰富的石油资源是吸引美国目光的最主要因素。美国在哈的投资额高达一百多亿美元,“巴库—杰伊汉”石油管道的输油量还需要哈萨克所开采的石油来保证,一个稳定的哈萨克是美国所需要的。而纳扎尔巴耶夫十多年的执政已经把哈国带入稳定,因此,在没有找到一个能够代表美国利益的新人物之前,贸然把纳氏赶下台的弊端十分明显。

未雨绸缪防“革命”

不可否认,哈萨克国内目前仍存在着可能引发民众不满的隐患,其中有同吉尔吉斯一样的问题,如腐败、贫富差距大、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等。尽管反对派在这次大选中遭到惨败,但他们不会甘心失败,而且可能利用上述问题制造混乱。反对派候选人图亚克拜已经开始指责纳扎尔巴耶夫选举初步结果的宣布过于仓促,这是不公平的;欧安组织和美国的一些媒体也开始提出选举中有舞弊行为的说法。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内反对派的动向,以及哈政府控制局势的能力将是哈大选后能否保持政局稳定的关键。不过,分析人士指出,纳扎尔巴耶夫拥有丰富的执政经验和对全国局势较高的掌控力,发生翻盘的可能性不大。 此外,近年以来,纳扎尔巴耶夫利时时处处宣传自己的主张,在国内外多种场合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看法。他的竞选总部还专门挑选了“黄色”为其竞选代表色,以先发制人的办法使反对派的“黄色革命”难以取得街头造势效果。在法律保障上,哈国在今年9月确定总统选举日之前就制订并透过了新选举法,规定从竞选宣传工作结束到正式公布选举结果期间禁止任何集会和游行。很明显,新法律的出台意在防止“颜色革命”。 因此,在纳扎尔巴耶夫下一任的七年执政生涯中,虽然目前尚未能预知国际时局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而这对哈国又会有怎样的影响,但最起码的一点,纳扎尔巴耶夫下一个七年执政的初、中期,哈萨克仍将会保持相对稳定的局面。

政绩


生活方面

纳扎尔巴耶夫一直采取亲西方的政策。在他两届任内的主要政绩,包括把首都从邻近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边境的阿拉木图西迁至邻近俄罗斯的阿斯塔纳。

经济方面

在纳扎尔巴耶夫的领导下,哈萨克斯坦在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04年,哈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0年前的700美元升至3000美元,人民生活不断得到改善。哈居民近10年来的货币收入增长了4倍,月平均工资和退休金分别增加了5倍和3.6倍,居民的人均储蓄额增长了36倍。

政治方面

他促成农业党和人民党两大亲政府政党合并,壮大了亲政府的政治势力。他还通过制订法律,加强对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控制,允许检察院监督和关闭非法传媒。纳扎尔巴耶夫从不讳言要强化总统集权,保证一个强有力的政权。

应对有方

在格鲁吉亚、乌克兰和吉尔吉斯斯坦相继发生“颜色革命”后,2005年12月4日举行大选的哈萨克斯坦备受关注。纳扎尔巴耶夫最终经受住了考验,以91.01%的得票率一举戳破了“颜色革命”的谶言。 面对“颜色革命”的威胁,纳扎尔巴耶夫吸取了格鲁吉亚的教训,加强对非政府组织的控制;吸取了吉尔吉斯斯坦的经验,修改选举法,规定从竞选拉票工作结束至正式结果公布,禁止游行集会,以“保障选举委员会能够正常工作”。 纳扎尔巴耶夫深知,美国是“颜色革命”的推手。因此,他一贯注重与美国的关系。美国开始对伊作战后,哈萨克斯坦在中亚头一个表示愿将机场提供给反恐联盟军队使用;美国觊觎里海石油,力主兴建巴库-杰伊汉输油管道,尽管从经济角度来说对哈并不很合算,但纳扎尔巴耶夫还是决定向该管道供油;在美国从乌兹别克斯坦撤军一事上,纳扎尔巴耶夫的评价也相当低调。赖斯在选举前访哈,曾经会晤反对派领导人,纳扎尔巴耶夫出人意料地保持了缄默,这体现出了他不凡的政治胸襟,难怪赖斯说“哈萨克斯坦是中亚民主改革的典范”。 但纳扎尔巴耶夫并未因此怠慢俄罗斯。他让俄继续使用哈境内的拜科努尔航天基地,在独联体峰会上坚决支持俄罗斯成立统一经济空间的计划,还表示将与俄罗斯联手加入世贸组织。乌克兰在与俄罗斯的民主之争、天然气之争中大伤元气,但哈萨克斯坦却从哈俄合作中收获颇丰。凭借长袖善舞的外交功夫,纳扎尔巴耶夫成为独联体地区屈指可数的、令美国和俄罗斯同时满意的领导人。

立足独联体

哈萨克斯坦处于亚欧大陆的交通要道上,北有俄罗斯,南有国力蒸蒸日上的中国,又被美国觊觎,处于三国角力之处,纳扎尔巴耶夫在外交上慎之又慎。 他还扬长避短,将哈萨克斯坦定位为“欧亚大陆的中心”,“连接迅速发展的三大区块中国、俄罗斯和穆斯林世界之间的经济和文化纽带”。 哈萨克斯坦穆斯林人口占57%,以俄罗斯族为主体的基督教人口占40%。苏联解体后,其他国家纷纷掀起排俄浪潮,政府高官都由本民族人担任,但哈萨克斯坦不一样,国家电视台一直有俄语节目,政府中重要的职能部门如自然资源部,其部长什科利尼克便是俄罗斯族人。因此,哈萨克斯坦的民族关系相当融洽,没有出现吉尔吉斯斯坦式的南北矛盾,也没有费尔干纳谷地那样的火药桶,宗教极端势力在这里难以生存。 纳扎尔巴耶夫主张独联体一体化。他深知,苏联时代建立起来的血脉及经济联系,是无法彻底割裂的,地区一体化是消除贫困的合适手段,也是遏制恐怖主义的有效措施。正是基于这一理念,他是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欧亚经济共同体和统一经济空间的积极支持者,希望以独联体为平台,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

外交关系

哈对外坚持奉行积极、多元、平衡的政策,在与世界各国和平相处的前提下,优先发展同俄罗斯、中国、美国和欧盟的合作关系。 与中关系 纳扎尔巴耶夫总统曾多次来华访问。 2002年12月,北京大学授予他名誉博士学位。 2004年5月,纳扎尔巴耶夫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2006年12月,纳扎尔巴耶夫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2008年8月,纳扎尔巴耶夫来北京出席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及相关活动。 2009年4月,纳扎尔巴耶夫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同时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

荣誉


曾获冶金工程师职称和经济学博士学位。 历任卡拉干达州党委书记、哈共中央书记、哈部长会议主席、哈共中央第一书记、哈最高苏维埃主席和哈萨

纳扎尔巴耶夫与温家宝总理

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总统等职。 不限次连任总统 哈萨克斯坦议会2007年5月18日通过宪法修正案,授权现任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可不受次数限制地连任总统职务。该修正案将在总统签署后正式生效。 根据该修正案,哈萨克斯坦现行宪法第42款第5条中,有关“同一人选连续担任哈萨克斯坦总统不得超过两届”的规定,将不适用于首任、即现任总统纳扎尔巴耶夫。 该修正案同时规定,议会上、下两院议员总数将由116人增至154人,哈萨克斯坦将继续保持总统制共和国政体,总统任期将自2012年起由7年减至5年。 哈议会联合委员会主席茹马巴耶夫解释说,考虑到纳扎尔巴耶夫作为国家缔造者发挥的历史作用,并基于完成国家政治、经济改革事业的需要,负责起草宪法修正案的议会联合委员会根据议员们的建议,对宪法相关内容进行了修改。

主要著作


纳扎尔巴耶夫的主要著作有:《探索之路》、《哈萨克斯坦主权国家形成和发展战略》、《站在21世纪门槛上》、《欧亚联盟:观念、实践和前景1994-1997》和《哈萨克斯坦——2030年的战略发展》等。

社会评价


纳扎尔巴耶夫作风朴实、策略灵活、注重实际、以理服人,被描述为“精明、能干的政治家”。他平易近人,常常深入到群众当中去,并与他们谈笑风生。他强调“以现实主义态度”对待政治和经济问题,“从客观实际出发”解决国家面临的各种矛盾。 纳扎尔巴耶夫65岁生日时,普京在发给他的贺电中非常中肯地评价他的一生:“努尔苏丹阿比舍维奇从零开始,建起了一个独立国家。只有非凡的人才能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 在哈萨克斯坦人民心目中,纳扎尔巴耶夫是一位“圣君”。朴素、务实是他为人、执政的最大特点,“人们的需求”如住宅、食品、幼儿园等始终是他关注的重点。在他执政的14年中,哈萨克斯坦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发展、人民安居乐业,是独联体中最具活力的国家之一。当地专家认为,与其说选民选择了纳扎尔巴耶夫,不如说是他们选择了未来、稳定和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看这路上漂亮的小汽车”,一位哈妇女告诉记者,为经济,她投了纳扎尔巴耶夫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