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南洞庭湖自然保护区

南洞庭湖自然保护区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南洞庭湖自然保护区




概况


湖南南洞庭湖省级自然保护区(简称南洞庭湖保护区)位于湖南省西南部的洞庭湖,距益阳市 25km,距沅江市 5km,行政区域包括沅江市、资阳区、赫山区、大通湖区。保护区属内陆湿地,主要湿地类型包括湖泊、永久性河流、人工湿地等,符合国际重要湿地指定标准的 2、3、5、6,该湿地拥有易危、濒危和极危物种以及受到威胁的生态群落。1997年建立了省级自然保护区,2002 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

地理气候


南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南洞庭湖保护区气候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温度 17℃,雨量丰沛,年平均降水量 1300 ~ 1400mm,每年 3 ~ 8 月为多雨季节,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总量的70%,9 月至次年 2 月降雨较少,仅占全年的 30%。年降水日数为 135 ~ 160 天,雨日的季节分配为春、夏多,秋、冬少。全年日照时数平均为1600h。

历史及形成


南洞庭湖保护区位于长江中游。中生代后期,燕山运动发生断陷出现断裂带,在长江及湘、资、沅、澧四水冲积作用下,地槽地壳逐渐为河湖物覆盖,形成平坦的湖盆。湿地西高东低,整体地貌为起伏很小的浅盆状平原。土壤为泥沙沉积而成,土层极厚,土质肥沃,透水性较高,pH值为6.0~7.0,质地从轻壤到重壤,石砾含量低,中细粉粒所占比重大。湿地内河网交错,季节性水位变化大,水涨为湖,水落为洲。湿地的地表径流量平均为9.73亿立方米,年平均过境水量2245.49亿立方米。湿地丰水期时周边社区都要防汛,严重的洪涝灾害为十年三遇。丰水期最深水处15.6m,积水面积 8.9 万 公顷,占湿地面积的 65.4%;枯水期最深水处仅 2m,积水面积 3.8 万 公顷,占湿地面积的27.9%。保护区湿地能调蓄长江洪水,降解过境水中的有毒物质,沉积水中的泥沙,改变区域性气候,提高水产养殖产量等。

洞庭湖跨湘、鄂两省,是长江中游一个重要的水利调节枢纽。据史料记载(图),清朝初年,洞庭湖还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水面积超过6000 平方公里; 1949年,洞庭湖面积尤为4350 平方公里;1997年,湖面积已不足2700 平方公里!“勤劳”的人们建造堤垸,围湖造田,向洞庭湖“征要”了几千平方公里的土地。昔日浩淼无边的洞庭湖,已被分割为东洞庭湖、南洞庭湖和西洞庭湖等多个部分,调蓄洪水的功能也随之削弱。为了索回它曾经的领地,洪水也经常向人类发动凶残的攻击。仅1998年的洪水季节,就有数十万人的家园被一洗而空!

历经1998年的洪涝灾害之后,人类终于向自然妥协,中国政府开始实施“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工程。十年来,洞庭湖区域退田还湖面积达800 平方公里,昔日“浩浩荡荡、横无际涯”的洞庭湖有望重现其壮阔如海的风光。

生物资源


南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南洞庭湖保护区记录到的兽类 13 科 23 种;鸟类 43 科 164 种;爬行类 8 科 29 种;两栖类 3 科 8 种;鱼类 23 科 114 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有白鹤、白头鹤、东方白鹳、黑鹳、大鸨、中华秋沙鸭、中华鲟、白鲟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有 35 种。湿地内有越冬鸟类 1000 万只以上,种群密度大。保护区内有植物 154 科 475 属 863 种。保护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肥沃,季节性水位变化大,植物分布依水位梯度变化而呈带状分布,可分为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洲滩裸地植物。主要优势植物群落有狸藻群落、狐尾藻群落、莲群落、辣蓼群落、芦苇群落、蒿草群落、鸡婆柳群落、苔草群落。引进的外来植物主要是杨树和水杉。

管理规划


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政府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增强了湿地保护意识。一是印发宣传资料、制作宣传标牌。近年来,南洞庭湖湿地保护管理局共印发宣传资料数千份,制作永久性宣传标牌32块,向保护区及周边社区群众介绍了保护区资源现状、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发展对策以及湿地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二是坚持开展“爱鸟周”专题宣传活动。在每年“爱鸟周”期间,当地都会及时组织开展各项宣传活动,特别是在保护区内及周边地区利用车、船进行巡回宣传;三是在保护区周边社区学校建立环境教育基地。通过与WWF(世界自然基金会)、湖南省相关研究所和高校的合作,在周边学校开展湿地环教试点学校;四是利用当地广播和电视等宣传媒体进行专题宣传。

(二)开展资源调查,促进了生态系统保护。在保护区技术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当地分别聘请了湖南师大及中南林学院的专家教授对保护区的主要资源进行了多次较全面的调查,建立了监测体系。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充实了保护管理力量。一是强化人员素质培训先后多次派人参加GEF(全球环境组织)的培训,人员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二是改善了保护区设施;三是充实了保护管理力量,在全面完成了沅江中心保护站建设的同时,还为湿地管理中心增加了2名管理人员。

(四)严厉打击乱捕滥猎,遏制了违法违规行为。南洞庭湖湿地保护区丰富的物种资源也吸引了大量不法分子对珍贵鸟类资源的捕杀,当地政府多次严厉打击此种状况,有效地遏止了南洞庭湖鸟类资源的减少。

(五)加强对外合作交流,促进了国际技术合作。南洞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自建立以来,与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荷兰、日本、芬兰等国家的专家进行了多次交流完善了保护区的各项管理监测制度。

(六)积极开展综合治理,强化了生物多样性保护。自2000年以来,益阳市着重在南洞庭湖区开展了退田还湖、流域禁渔和资江中上游泥沙源的治理,在很大程度上,这些工程的实施增加了洞庭湖的湿地面积、减少了泥沙的淤积、丰富了湿地生物资源、提高了湿地的质量。此外,保护区还与各级政府部门、国际著名NGO开展一系列的生态修复项目,特别是西畔山洲的有机农业试点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可见,在南洞庭湖湿地资源逐渐退化的情况下,当地相关主管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积极措施,力图在不影响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实现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促进南洞庭湖湿地的可持续性发展。

通过与当地居民的入户访谈我们了解到南洞庭湖湿地的保护现状还是不容乐观,由于多年来地过度开发利用和自然因素的双重作用,南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产生了逆向演替、退化,形势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泥沙淤积严重,湿地功能下降。洞庭湖容纳了湘、资、沅、澧之水,同时也容纳了它们所挟持的泥沙,多年来,泥沙的淤积,使湖床抬高、蓄水能力减弱,湿地功能日益下降。

(二)废水排放超标,影响湿地质量。保护区区内及其周边的居民、工厂、企业排放的污水不但影响了湿地质量,同时对内陆湖泊沼泽水质也产生很大的影响,因而也严重影响了湿地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的平衡。

(三)冬季芦苇作业,影响水禽的栖息。每年冬季,湖区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芦苇进行大规模的砍光、烧光。原始的作业方式对部分水禽的繁殖与生存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四)滥捕滥猎尤存,生物威胁依旧。鸟铳、放毒、炸药等旧式狩猎、捕捞方式在保护区依然存在,对保护区生物威胁较大。

(五)保护措施滞后,补偿机制缺乏。建立保护区,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等一系列保护措施,使保护区区内及其周边农民的芦苇、渔业均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但是在政策及补偿落实上都缺乏相应的措施。

(六)科研力量单薄,管理工作落后。由于保护区建立时间短,经费不足,对保护区内许多珍息濒危水禽生物的生态习性、外界对湿地产生的胁迫因子和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在管理上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工作不协调也严重影响了对湿地的保护管理。

(七)湿地权属不清,管理范围不明。目前东、西洞庭湖已划归相应保护区,但南洞庭湖湿地因权属不清,给保护区的各项工作带来了严重影响。如:湿地和水禽保护区规划难以落实到位,保护区对人为作业、乱捕滥猎等不能有效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