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纳米创可贴

纳米创可贴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纳米创可贴


纳米创可贴是用纳米级材料合成的透明薄膜,具有帮助伤口愈合的功能,可用于胃、肝脏等柔软且难以缝合的脏器或是易出血的脏器,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



概况


日本早稻田大学、防卫医科大学等机构的科研人员用螃蟹壳和昆布(一种海带科藻类植物)中的成分,制成厚度只及保鲜膜厚度千分之一的“纳米创可贴”。实验显示,这种极薄的“创可贴”能有效促进实验犬肺部伤口愈合。

研究小组用螃蟹壳中含有的壳聚糖和昆布中的海藻酸钠合成透明薄膜,并制成了多种厚度的“纳米创可贴”,其厚度在30纳米至1500纳米之间。研究人员还发现,如果这种薄膜的厚度小于200纳米,那么它越薄则黏性越强。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用上述两种薄膜成分交错叠加,叠加约40层后,形成了75纳米厚的“纳米创可贴”。由于这两种薄膜成分的分子在电荷作用下互相吸引,所以这种“创可贴”相当结实。

制作材料


日本用螃蟹壳和昆布(一种海带科藻类植物)中的成分,制成厚度只及保鲜膜厚度千分之一的“纳米创可贴”。

新加坡发明的纳米创可贴是由尺寸小于100纳米(1纳米相当于一百万分之一毫米)的超细颗粒构成的材料纳米医用薄膜是由聚合物组成。

临床应用


研究人员把纳米创可贴贴到实验犬肺部直径6毫米的伤口上,结果“创可贴”的强度足以经受住呼吸时的空气压力。7天后,实验犬的肺部伤口开始生成血管,30天后伤口愈合,不留痕迹。

当肺等柔软的脏器出现伤口时,一些医生倾向以医用黏合剂等止血并将脏器组织粘起来,但是被黏合剂粘接的部位容易出现并发症,有时甚至需要再次手术。新开发的“纳米创可贴”能适应脏器表面的凹凸,紧密地贴住伤口,而且不会与其他组织粘连。伤口愈合后,“纳米创可贴”可在体内自然分解。

日本研究人员认为,这种“纳米创可贴”可用于胃、肝脏等柔软且难以缝合的脏器或是易出血的脏器,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

优点


纳米创可贴具有透明透气的特点,还具有帮助伤口愈合的功能。这种纳米薄膜是用来敷伤口的,其最大优点是透明、透气,而且对温度敏感。透明的薄膜敷在伤口上,医生对伤口愈合进展一目了然。由于纳米的超细颗粒改变了合成物质的物理、化学特性,较之由普通尺寸合成的物质具有很大的不同。

纳米医用薄膜是由聚合物组成,这种聚合物对温度敏感是最大特色。在32摄氏度左右,也就是接近皮肤温度的时候,薄膜的吸附力较强,容易粘在皮肤上。皮肤长好后,只要用冷水把薄膜的温度降低至室温水平,薄膜粘度也会减低,可轻易撕脱,不会影响伤口。换句话说,温度一变化,薄膜的化学性质就起变化,因此很容易拿下来。

与普遍使用的普通纱布相比,纳米薄膜由于透明透气,医生可通过透明膜层观察伤口愈合进度,也可在薄膜内放进抗菌药物、或皮肤所需的细胞,促进伤口愈合。同时,用普通纱布包裹伤口,伤口愈合过程中的结痂与纱布极易粘连,在更换沙布时给伤者带来的痛苦较大,而纳米医用薄膜则基本上没有这种情况,极大地减少了病人的痛苦。

相关分词: 纳米 创可贴 创可 可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