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摩罗衍那

摩罗衍那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摩罗衍那


mo luo ya na

罗摩是印度古代一个传说中的人物,后来在人民群众中逐渐被神化,是否真有这样一个人,现在还无法回答。

这是一部史诗,是蜚声全世界的印度两大史诗之一。

在印度文学史上被称作“最初的诗”。它是用梵文,更

精确一点说,是用史诗梵文写成的。全书是诗体,诗律

几乎都是输洛迦(意译为“颂”),即每首 2行,每行

16个音节。

作者 传说是跋弥,意译是蚁垤。有没有蚁垤这样一个人?这是一个老问题,答案很分歧。

统观全书,虽然写成的时代不同,书中有老成分,也有

新成分;但是基础部分文体大致是统一的。因此很可能

有一个作者对全书加过工,这个作者就是蚁垤。

成书年代 《罗摩衍那》最初只是口头流传,增增

删删,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写成以后,仍无定本。大

家公认在全书7篇之中,第1篇和第7篇晚出,第2篇至第

6 篇是全书较原始的部分。因此,这一部包括将近两万

颂(旧本约两万四千颂)的大史诗决不会成于一时。估

计最早的部分可能成于公元前3、4世纪,而最后写定则

在公元2世纪,前后约经五、六百年。

主要情节 全书写的是罗摩与妻子悉多悲欢离合的

故事。篇幅之所以这样大,有两个原因:第一,同印度

其他古籍一样,插入了不少的小故事;第二,描绘自然

景色、战斗场面等花费了过多的笔墨。全书内容大体如

下:

第一篇《童年篇》 开首是一篇类似楔子的东西,

介绍成书经过和全书内容。接着讲本书主要故事。十车

王无子,请鹿角仙人举行求子大祭。天神全都来到祭场。

他们商议请大神毗湿奴下凡剪除罗刹王罗波那。毗湿奴

化身为4,降生为十车王的4个儿子:罗摩、婆罗多、罗

什曼那和设睹卢□那。大梵天为了帮助毗湿奴,要求众

神创造猕猴,助罗摩平妖。大仙人众友来到十车王朝廷

上请他派罗摩去降魔。罗摩和弟弟罗什曼那随众友出走,

剪除了妖魔,来到遮那竭王朝廷上,罗摩拉断神弓,同

悉多结婚。悉多是遮那竭王从垄沟里拣起来的女儿。

第二篇《阿逾陀篇》 主要讲十车王的宫廷斗争。

十车王年迈,决定立罗摩为太子,继承王位。小后吉迦

伊玩弄手段,胁迫十车王把罗摩流放,让自己的儿子婆

罗多即王位。罗摩是孝子,坚决执行父王的命令。悉多

是贤妻,一定要陪罗摩流放。罗什曼那是好弟弟,执意

陪侍兄嫂。于是 3人辞别父母,出发到森林中去,流放

14年。波罗多也是好弟弟,无论如何不愿登上王位。他

率领大军到森林里去,劝罗摩回国。罗摩不肯,把自己

的一双鞋交给婆罗多,作为替身。婆罗多捧双鞋回国,代

罗摩摄政。

第三篇《森林篇》 描绘罗摩等 3人在林中的生活。

林子里到处是罗刹。他们行凶吃人,搅得大家惶惶不安。

居住在林中的人们恳请罗摩除怪安民。楞伽城十首罗刹

王罗波那的妹妹首哩薄那迦来到林中,爱上了罗摩。罗

摩把她转介绍给罗什曼那。罗什曼那一怒割掉了她的鼻

子和耳朵。她先求救于弟弟伽罗。随后又逃往楞伽城,

怂恿罗波那来劫走悉多。罗波那命令小妖化作金鹿,引

开罗摩,乘机劫走悉多。罗摩兄弟在林中到处寻找悉多

踪迹,遍询树木、小河、山丘、野兽,没有得到确切的

答复。他们俩后来遇到了金翅鸟王,才得知悉多下落:她

已经被魔王罗波那劫至楞伽城。金翅鸟王力劝罗摩与猴

王联盟,共同营救悉多。

第四篇《猴国篇》 主要讲罗摩与猴王结盟的故事。

罗摩同罗什曼那来到般波湖。烂漫的春光逗引起罗摩思

妻之情。他们兄弟俩在这里碰到神猴哈奴曼,并在哈奴

曼力劝之下同猴王须羯哩婆结盟,互相约定:罗摩助猴

王杀死其兄波林,夺回王位;猴王则帮助罗摩寻找妻子。

正在此时,波林来同猴王搏斗。罗摩隐身树后,用暗箭

射死波林。接着就给猴王举行灌顶(加冕)礼。但猴王

复国以后,沉湎于酒色之中。罗什曼那骂上门来,他才

翻然憬悟,立即派出猴兵猴将,到大地各处搜寻悉多踪

迹。哈奴曼被派往南方,他在途中遇到金翅鸟王的弟弟

僧婆底。僧婆底告诉他亲眼看到罗波那把悉多劫往楞伽

城,罗摩于是率猴兵来到海边。他派哈奴曼过海去侦察。

哈奴曼一跃过海。

第五篇《美妙篇》 哈奴曼跳过大海以后,来到楞

伽城。他变成一只猫,潜入城内,到处探视。最后来到

王宫的御花园,发现了被魔王囚禁的悉多,并亲眼看到悉

多坚贞不屈、抗拒魔王引诱的情景。他乘看守悉多的罗

刹女离开的时机走到她跟前,把罗摩的表记交给她。为

了想试一试魔王的威力,他大闹楞伽城。最后他被魔王

擒住,尾巴被系上了燃烧着的东西。他伺机逃脱,所到

之处,烈炎随之,火烧了楞伽城,然后纵身跳过大海,向

罗摩复命。

第六篇《战斗篇》 是全书最长的一篇,描绘罗摩

率猴兵与魔兵搏斗的情景。听说罗摩率领猴子大军来到

大海对岸,魔王罗波那就召开军事会议。他弟弟维毗沙

那主张交出悉多,与罗摩和好。魔王大怒,把他赶走。他

过海投奔罗摩。罗摩得海神之助,派那罗跨海造桥。猴

子大军渡海,把楞伽城团团围住。接着就展开了一场激

烈的搏斗。罗摩兄弟都受了重伤。神猴哈奴曼奉派到北

方神山吉罗娑山去采集仙草,给罗摩兄弟治伤。但是仙

草却隐藏了起来。哈奴曼于是把整座吉罗娑山托在手中,

来到两军阵前,用仙草治愈了罗摩兄弟的伤,又把神山

托回原处。最后罗波那和几个儿子都阵亡了。罗摩立维

毗沙那为楞伽王。悉多投火自明,夫妻团圆。此时14年

流放期满,罗摩得胜回国。

第七篇《后篇》 是全书最后一篇,从内容上看是

后加的。这一篇结构庞杂,约略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是

追述罗刹的来源和罗波那与哈奴曼的历史,美化神猴;二

是讲罗摩与悉多的第二次离合。在这里,罗摩从一个被

迫害的受难者一变而为封建专制暴君。他怀疑悉多不贞,

命罗什曼那将怀孕的悉多遗弃于野林中。蚁垤仙人收养

了她。她生了两个儿子。蚁垤写成《罗摩衍那》,教二

子演唱。后来到了罗摩朝廷上,觐父认子。蚁垤把悉多

领来,证明了她的贞操。罗摩仍不相信,悉多呼救于地

母,大地开裂,她一跃而入。最后是全家在天堂重聚。

全部史诗除这个主干故事以外,还插入不少小故事、

神话和传说。

思想内容 一千多年以来,对于这个主干故事有各

种各样的解释。印度教的信徒认为罗摩是神,因而不把

《罗摩衍那》看成是文学作品,而是圣书、善书。西方

的学者则认为这一部史诗影射的是农业技术从印度北方

传向南方的过程。他们说,悉多原来的意思是田地里的

垄沟,它象征农业技术。有的学者认为它是一部对战胜

艰苦和强暴的英雄的颂歌。十车王宫廷上出现了矛盾,

庆祝罗摩灌顶为太子的喜庆场面一变而为悲叹离别的情

景。解决这个矛盾的途径只有自我牺牲。于是罗摩等 3

人甘心流放。作者通过对这一件宫廷阴谋的描绘,宣扬

了一整套君、臣、父、子的伦理教条。在对与猴王结盟、

灭魔复国、夫妻团圆的描写中,作者歌颂了罗摩这个英

雄。他的理想是家族和好,政权安定。他支持正义的战

争。他也考虑到平民的利益。他在奴隶社会中是站在平

民一边的。

也有人认为,《罗摩衍那》产生于印度由奴隶社会

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史阶段。书中所宣扬的道德教条,

已经是封建社会的东西。罗摩代表的是新兴地主阶级,

他恃以为生的是农业;而罗波那则代表没落奴隶主,他

以吃肉为生,进行游牧活动。从民族矛盾来看,罗摩皮

肤是黑色的,是原始印度人的代表,而罗波那,虽然名

义上是一个罗刹,实际上是一个婆罗门,他是外来的雅

利安人的代表。整个一部《罗摩衍那》歌颂的是新兴地

主阶级,而且通过大力宣扬一夫一妻制,强调女子的贞

节,表现了作者对王位继承的纯洁性的关心。

罗摩和悉多及诸弟团圆

艺术风格 《罗摩衍那》之所以在印度以及世界文

学史上有这样显著的地位,除思想内容以外,还有艺术

技巧方面的原因。《罗摩衍那》与《摩诃婆罗多》内容

相似,文体也很接近,但是后者被称做“最初的历史传

说”,而前者则被称做“最初的诗”,其最主要的原因

就在艺术风格方面。《罗摩衍那》总的风格虽然朴素无

华,简明流畅,但已经呈现出精雕细镂的倾向;有极少

数诗篇甚至达到“五色相宣,八音协畅”的地步,成为

后来玩弄文字技巧的先声。这同《摩诃婆罗多》是有显

著差异的。

《罗摩衍那》具有印度古代长篇叙事诗中必不可少

的 4种因素:政治(宫廷斗争或其他矛盾)、爱情(生

离死别)、战斗(人人之间、人神之间、人魔之间)和

风景(四季或六季的自然景色和山川、城堡、宫殿),而

且描绘手法都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从印度文学史

来看,《罗摩衍那》描绘自然景色,可以说是开辟了一

个新天地。首先是对于四季或六季的描绘,主要集中在

第 4篇《猴国篇》中;对于夜景的描绘,对于宫殿的描

绘,比如第5篇《美妙篇》哈奴曼眼中的魔王宫阙,珠光

宝气,金碧辉煌。只是对宫殿中那一辆云车的描绘就占

了整整一章,其铺陈雕镂之生动细致就可以想见了。对

于印度的圣河──恒河的描绘,更是脍炙人口。这对于

鼓舞印度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起了很大的作用。

在印度国内的影响 两千多年以来,《罗摩衍那》

的影响有增无减。印度各阶层人物无不熟悉这部史诗中

的人物和情节,崇拜其中的英雄;特别是哈奴曼更变成

了普通老百姓的崇拜对象,在农村中几乎到处都可以看

到他的雕像。有人认为,印度很多地方,特别是在罗摩

住过的奥乌德,那种惊人的猕猴崇拜是同哈奴曼紧密相

联的。连人民群众嘴里常说的一些谚语,也都能表现出

他们对于《罗摩衍那》的熟悉与热爱。宗教信徒力图利

用《罗摩衍那》的威名,来宣传自己的教义。政治领袖

也利用它宣传自己的主张。至于文艺界更不必说。从迦

梨陀娑一直到薄婆菩提都取材于《罗摩衍那》。12世纪,

《罗摩衍那》被译成泰米尔文。其后印度南北各种语言

都有《罗摩衍那》的仿作或翻译以至改写。1631年前后,

杜勒西达斯根据《罗摩衍那》改写的《罗摩事迹之湖》

(或译《罗摩功行录》),成为印度教的福音书,产生

了极大的影响。直到今天,还有不少人在家中朗诵《罗

摩衍那》,一些庙宇还利用扩音器播送梵文原文的《罗

摩衍那》。根据《罗摩衍那》编写的戏剧到处上演。印

度著名的舞蹈学派迦塔迦利舞主要取材于两大史诗。

在国外的影响 《罗摩衍那》在公元初几个世纪内

大概经过 3条路传至国外:北路,从旁遮普和克什米尔

出发由陆路传至中国(西藏和新疆);南路,从古吉拉特

和南印度出发由海路传至爪哇、苏门答腊和马来亚;东

路,从孟加拉出发由陆路传至缅甸、泰国以及老挝、柬

埔寨和越南等地。传播者有印度教徒,也有佛教徒。南

亚和东南亚各国几乎都有罗摩的故事。最早的痕迹是在

南越发现的,南越古代是占婆王国的一部分。这里有一

座蚁垤庙的遗迹。庙中有一块公元7世纪时的石碑,讲到

蚁垤的诗和毗湿奴的化身。在北越也有罗摩的故事。在

印度尼西亚,罗摩的故事可以追溯到 9世纪。在中爪哇

有许多罗摩故事的浮雕。在马来亚,罗摩的故事也在流

传,但搀杂了很多伊斯兰教的成分。在柬埔寨,有蚁垤写

的和其他人写的罗摩故事。在泰国,罗摩故事在13世纪

以前即已流行。从13世纪起,泰国有几个国王取名为罗

摩。1798至1809年,国王罗摩一世(当前泰国王室的创

始人)写了一部罗摩故事的书。以后还有几个国王都写

过有关罗摩的故事或舞剧,它们所根据的是蚁垤的《罗

摩衍那》或其他传本。老挝同样有罗摩的故事。在缅甸,

罗摩故事流传很广。

《罗摩衍那》与中国 中国翻译《罗摩衍那》是最

近几年才开始的,不过它的书名和书中的故事,在佛经中

已经出现。陈真谛译《婆薮□豆法师传》说:“法师托

迹为狂痴人。往□宾国。恒在大集中听法,而威仪乖失,

言笑舛异。有时于集中论毗婆沙义,乃问《罗摩延传》,

众人轻之。”马鸣菩萨造、后奏鸠摩罗什译的《大庄严

论经》卷第五说:“时聚落中多诸婆罗门,有亲近者为聚

落主说《罗摩延书》,又《婆罗他书》,说阵战死者,命

终生天。”唐玄奘译的《大毗婆沙》卷第四十六说:“如

《罗摩衍□书》有一万二千颂,唯明二事:一明逻伐□

(即罗波那)将私多(即悉多)去;二明逻摩(即罗摩)将

私多还。”这里所说《罗摩延传》和《罗摩衍□》,都

是《罗摩衍那》。可见这一部史诗的书名早已为中国人

民所熟悉。至于故事的内容,也已传入中国。三国时吴

康僧会译《六度集经》第 5卷第46个故事讲到一个国王

名声远扬。他的舅舅是另一个国王,率兵来侵。他为了

不让百姓受难,自动让国,与元妃逃往山林中。路上有

一条龙把元妃劫走。龙逃走时碰到一只巨鸟。张翼塞径。

它发出震电,把鸟打倒,逃还大海。国王失妃,四出寻

觅,遇一大猕猴,猕猴也被它的舅舅驱逐失国。两者就结

成好友。猕猴终于帮助国王斩龙救妃,复国为王。这个

故事只是《罗摩衍那》的一半。元魏吉迦夜、昙曜二人

所翻译的《杂宝藏经》第一卷第一个故事《十奢王缘》,

提到十奢王(十车王)、罗摩、罗漫(罗什曼那)、婆

罗陀(婆罗多)和灭怨恶(设睹卢祗那)等等,并且也

提到国王的几个夫人,婆罗陀的母亲是第三夫人。她要

挟国王废罗摩而立婆罗陀,结果罗摩被流放12年,终于

复国为王,但没有提猴子、罗刹或龙。这个故事是《罗

摩衍那》的另一半。两个一半结合起来,就构成一个整

体。此外,中国著名神话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的

形象,有人说是来自哈奴曼。1980年,《罗摩衍那》的

中译本开始陆续出版。

相关分词: 摩罗 衍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