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摸鱼儿

摸鱼儿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摸鱼儿


《摸鱼儿》,词牌名之一。原唐教坊曲名,本为歌咏捕鱼的民歌,后用作词牌。代表词作有南宋词人辛弃疾所作的《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等。

作品名称:《摸鱼儿》

作品别名:《买陂塘》、《迈陂塘》

创作年代:唐宋

作品出处:《琴趣外篇》

文学体裁:词牌

作者:晁补之

含义:朋友情感的随意亲切

原意:唐教坊曲



原文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

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楼,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词牌简介

《摸鱼儿》,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一名《摸鱼子》,又名《买陂塘》、《迈陂塘》、《双蕖怨》等。宋词以晁补之《琴趣外篇》所收为最早。双片一百一十六字,前片六仄韵,后片七仄韵。双结倒数第三句第一字皆领格,宜用去声。

此调起句七字,上三下四,不用韵;第四字可平。次句六字起韵,第一字可平。第三句七字,为七言仄句,但第一字不能仄。第四句六字,叶仄,第一字可用仄。第五句三字叶,为平仄仄,定格也。第六句十字或作上五下五,或作上三下七,均可。此处如作上五下五,则上五句法为上一下四,下五句法为上二下三;上下第一字俱可平。第七句四字叶,第三字必用仄声。第八、九句系四字对句而加一豆,“狂”、“王”、“有”三字均平仄不拘。末句五字叶,第一字平仄可不拘,而第三字必须用仄。后起为三字句,不叶韵,平仄有一定。次句六字叶,句法与《离亭燕》后阕次句同。以下均与前阕第二句以下相同。

词牌格律


定格对照例词:【北宋】晁补之《摸鱼儿东皋寓居》

(前片)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韵)。

买陂塘、旋栽杨柳,依稀淮岸江浦。

中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韵)。

东皋嘉雨新痕涨,沙觜鹭来鸥聚。

平仄仄(韵),

堪爱处,

仄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最好是、一川夜月光流渚。

中平中仄(韵)。

无人独舞。

仄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仄平仄(韵)。

任翠幄张天,柔茵藉地,酒尽未能去。

(后片)

平平仄,中仄平平仄仄(韵),

青绫被,休忆金闺故步,

平平平仄平仄(韵)。

儒冠曾把身误。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仄(韵)。

弓刀千骑成何事?荒了邵平瓜圃。

平仄仄(韵),

君试觑,

仄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满青镜、星星鬓影今如许!

中平中仄(韵)。

功名浪语。

仄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仄平仄(韵)。

便似得班超,封侯万里,归计恐迟暮。

说明:词牌格律与对照词交错排列。格律使用宋体字排印,对照词使用斜体字排印。词牌符号含义如下:

平:填平声字;仄:填仄声字(上、去或入声);中:可平可仄。逗号“,”和句号“。”:表示句;顿号“、”:表示逗。粗体字:表示平声或仄声韵脚字,或可押可不押的韵脚。下划线:领格字。『』:例作对偶;〖〗:例作叠韵。

典范词作


1.〔宋〕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2.〔宋〕刘辰翁《摸鱼儿怎知他春归何处》

3.〔宋〕张炎《摸鱼儿别处梅》

4.〔金〕元好问《摸鱼儿问莲根有丝多少》

5.〔金〕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6.〔金〕元好问《摸鱼儿问世间情是何物》

7.〔元〕李治《摸鱼儿和元遗山雁丘》

摸鱼儿 雁丘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为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萧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自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

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注释


摸鱼儿:双调一百一十六字,有摸鱼子、安庆摸、买陂塘、陂塘柳等别名。

世间:人世间、世界上。

天南地北:比喻距离很远。

老翅:鸟类及昆虫的翼,通常用来飞行。

寒暑:冬、夏两个季节。泛指岁月。

《本草纲目》说雁有四德:「寒则自北而南,止於衡阳,热则自南而北,归於雁门,其信也;飞则有序而尊鸣后和,其礼也;失偶不再配,其节也;夜则群宿而一奴巡警,昼则衔芦以避缯缴,其智也。」

是中:与「就中」同义,於此。

横汾路:汾河岸,当年汉武帝巡幸处,帝王游幸欢乐的地方。

萧鼓:用排萧与建鼓合奏,一般也用作仪仗音乐,有时乐工可以坐在鼓车中演奏。楚些:(ㄔㄨˇ ㄙㄨㄛˋ)楚辞招魂中多以「些」为句末助词。如:「魂兮归来,南方不可以止些。」后以楚些为楚辞或招魂的代称。

山鬼:根据於字古音读“巫”推断於山即巫山,乃楚地(今湖南、湖北)民间传说中的一位美丽女神。 认为山鬼史传即巫山神女。巫山是楚国境内的名山,巫山神女是楚民间最喜闻乐道的神话。

风雨:诗经郑风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风雨,思君子也。乱世则思君子不改其度焉。」或亦指男女幽会之诗。首章二句为:「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译文


天啊!请问世间的各位!爱情究竟是甚麼?竟会要令这『大飞雁』以生死来相对待?

南飞北归遥远的路程都比翼双飞,任它多少的冬寒夏暑,依旧恩爱相依为命。

比翼双飞虽然快乐,但离别才真的是楚痛难受。眼前的这一刻,才知道这痴情的双雁竟比人间痴情的男女还要更是痴情!

相依相伴,形影不离的情侣已逝,真情的雁儿心里应该知道,此去,自己形孤影单,万里前程路渺茫,每年寒暑飞万里越千山晨风暮雪,失去一生的至爱,形单影只,即使荀且活下去又有什麼意义呢?

在这汾水一带,当年本是汉武帝巡幸处,帝王游幸欢乐的地方,每当武帝出巡,作仪仗的音乐是排萧与建鼓合奏,乐工们坐在鼓车中演奏,乐声响彻云霄。可是现在已经一片荒凉,平林漠漠,荒烟如织。

汉武帝已死了,招魂已经无济于事。女山神因思君而抂再悲啼,而死者依然不会再归来!

双飞雁生死相许的深情连上天也嫉妒,殉情的大雁决不会和一般的莺儿燕子一样,死后化为一抔尘土。将会「留得生前身后名,与世长存」。

千秋万古后,也会有像我和我的朋友们一样的“钟於情”的骚人墨客,来寻访这小小的雁丘坟,纵情高歌,尽情的喝酒,来祭奠这一对爱侣的亡灵。

摸鱼儿酒边留同年徐云屋


刘辰翁

怎知他、春归何处?相逢且尽尊酒。少年袅袅天涯恨,长结西湖烟柳。

休回首,但细雨断桥,憔悴人归后。东风似旧,向前度桃花,刘郎能记,花复认郎否?

君且住,草草留君剪韭,前宵正恁时候。深杯欲共歌声滑,翻湿春衫半袖。

空眉皱,看白发尊前,已似人人有。临分把手,叹一笑论文,清狂顾曲,此会几时又?

诗词鉴赏


此词写于临安沦陷后,描写作者重游故都与同年徐云屋相逢和客中送别的情景。本词虽写别情,同时也融进了作者的身世之慨。上片伤春。“怎知”四句写暮春故友相逢,追忆往昔。“休回首”七句辞意顿折,东风、细雨、断桥依旧,而重归临安之人却已憔悴衰弱,流露出今昔盛衰之感和故国兴亡之恨。下片送别。“君且住”八句写“剪韭”话别,“且住”者,挽留殷切;“草草”句写出朋友情感的随意亲切。“前宵”三句插补出前晚“且尽尊酒”的深杯纵饮,在极乐的外表下隐藏着深沉的悲苦。“空皱眉”三句又折回“剪韭”宴别,写朋友尊前诀别,“白发”相对,而“人人有”三字则将朋友双方时世飘沦之感,推广开来,概括了南宋亡后众多士人的时代性心态。“临分”四句以“叹”勾连今昔,怀念昔日谈笑论文,清狂赏曲,今日却憔悴悲歌,遂发出“此会何时又”的期盼,而从这种期盼中却隐然透露出“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赠卫八处士》)的悲凉与失落。通观全篇,可谓三问三致意。本词不同于刘辰翁前几首词作,写得疏快遒劲,词锋所至,力透纸背。

摸鱼儿 观潮上叶丞相


原文

摸鱼儿

观潮上叶丞相

望飞来、半空鸥鹭,须臾动地鼙鼓。截江组练驱山去,鏖战未收貔虎。朝又暮。悄惯得、吴儿不怕蛟龙怒。风波平步。看红旆惊飞,跳鱼直上,蹙踏浪花舞。

凭谁问,万里长鲸吞吐,人间儿戏千弩。滔天力倦知何事,白马素车东去。堪恨处,人道是、属镂怨愤终千古。功名自误。漫教得陶朱,五湖西子,一舸弄烟雨。

淳熙己亥,自湖北遭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常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娥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翻译

再也经受不起几次风雨,美好的春季又急匆匆过去了。爱惜春天,尚且还经常担忧花儿会开得太早而凋谢太快,那么,何况如今面对这无数红花落地的残春败落景象。我劝说春光:你暂且留下来吧,听说芳草已生遍天涯,会遮住你的归路,你还能到哪里去呢?怨恨春不回答,竟自默默地归去了。只有屋檐下的蜘蛛仍在整天殷勤地吐丝结网,沾网住漫天飞舞的柳絮,想保留一点春的痕迹。

汉武帝陈皇后失宠,别居长门宫,定准的重逢佳期又被耽搁了。陈皇后的美貌曾经也遭人嫉妒,纵然用千金重价买下司马相如的《长门赋》,满腹情意该向谁倾诉?请你们不要得意忘形,青春挥霍无度,你们没有看见杨玉环、赵飞燕早都变成尘土了吗?忧国而不能参政,只能做个闲官的心情愁苦极了!不要去高楼上凭栏远眺,夕阳正落在暮霭笼罩的柳树梢上,长夜即将来临,望之使人断肠

赏析

本诗上片着力描绘钱塘江秋潮雄伟壮观的景象,从侧面表达了词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首四句写潮来时惊天动地的气势,先写天空飞鸟,继写江面波涛。鼙鼓,战鼓;组练,军队;貔虎,传说中一种凶猛的野兽,后来多用以比喻凶猛的勇士。开头四句大意说,他正看着半空翱翔的鸥鹭,刹那间便听到如擂动战鼓般轰鸣的波涛声,只见那汹涌的潮水如千军万马,以排山倒海之势滚滚而来,如激战中奔驰的貔虎似的大队勇士势不可挡。这四句写得有声有色,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形,颇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潮水上涨,如此骇人,似乎无人可以驾驭。然而,对江上的渔民来说,却又因为司空见惯,不把它当回事儿。“朝又暮”以下便写这些“弄潮儿”嬉戏于潮水中的动人情景。“悄惯得”犹言“习以为常”;吴儿,泛指钱塘江畔的青年渔民;旆,旗帜。蹙,踩踏。《武林旧事观潮》记载:“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略不沾湿,以此夸能。”辛弃疾所写的正是这种场面,旁观者惊心动魄,这些勇士们却自由自在,在潮水中踏着浪花欢腾舞蹈,红旗飞扬,人象鱼儿在波涛中跳跃出没,极为精彩壮观。上片写闻名遐迩的钱塘江上潮的情景,曲尽其妙,充分歌颂了大自然的“美”和“力”,同时又讴歌了与大自然搏斗的人,表现了对勇敢的蔑视狂风巨浪的“人”的赞赏,既赋物以言情。

仅看上片,词的意境已经够开阔了,但稼轩不仅是伟大的词人,而且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因此,此词的艺术境界也远不止此,面对“万里长鲸吞吐”般浩大的潮水,词人思绪万千,他想起后梁钱武肃王命令数百名弓弩手用箭射潮头,企图阻止潮水前进,情同玩笑,所以说“人间儿戏千弩”,其结果便是“滔天力倦知何事,白马素车东去。”这两句说,那滔滔的潮水尽力流泻并不懂得什么事,它依旧象白马驾着素车向东方奔去。“白马素车”,典出枚乘《七发》:“其少进也,浩浩皑皑,如素车白马帷盖之张。”是说白浪滔天的样子。“堪恨处”以下叙述传说中白马素车在潮头之上的伍子胥的遭遇。“人道是、属镂怨愤终千古。”吴王不但不采纳伍子胥的意见,而且赐他“属镂”剑自杀,当然是遗恨千古。辛弃疾在这里实际上是以伍子胥自喻,他想到自己光复中原的建议不被朝廷采纳,而且由此引来了恶意的攻击,受到贬谪,无法为国家建功立业,所以下句说“功名自误”。

“漫教得陶朱,五湖西子,一舸弄烟雨。”说的是吴王不听伍子胥的建议亡国以后的事。“漫教得”,空教得,有“白白便宜了”的意思;“五湖”,或指太湖,或指太湖附近的湖泊;陶朱,范蠡;西子,西施。陶朱公范蠡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后,便携带西施乘小舟隐遁于“五湖”之中。辛弃疾忆起历史上吴、越之争,联想到眼前国家前途命运不堪设想,所以结尾意境极沉郁,与此词开头的雄大气魄对应来看,就可以看他无时无地不在惦念国事,观潮,看“吴儿”戏水,本来兴高采烈,但触景伤情,他仍然无法摆脱惆怅、郁闷。 此词或写景,或用典,无不生动自然。由观潮想到令人痛心的历史往事,想到自己的处境和国家的命运,词人时时刻刻想着国家,他的爱国思想也就常常在他的作品中很自然地表达出来。

相关分词: 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