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绵羊痘

绵羊痘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绵羊痘




病情概述


绵羊痘(sheep pox,SP)又名绵羊天花(variola ovina),是绵羊痘病毒(sheep pox virus,SPV)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呈流行性。它的特征是在全身皮肤、有时也在粘膜上出现典型的痘疹,病羊发热并有较高的死亡率。

分布危害


大多数绵羊生产国均有流行。非洲的阿尔及利亚、乍得、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利比亚、马里、摩洛哥、尼日利亚、塞内加尔、苏丹、突尼斯和埃及均曾报道过绵羊痘和山羊痘。亚洲的阿富汗、印度、巴基斯坦、土尔其、伊朗、伊拉克、以色列、约旦、科威特、黎巴嫩、尼泊尔和沙特阿拉伯也发生过本病。此外,在1983年希腊、瑞典和意大利也都发生过本病。

该病的死亡率很高,羔羊的发病致死率甚至高达100%,妊娠母羊常发生流产,多数羊在发生严重的羊痘以后即丧失生产力,使养羊业遭受巨大的损失。

疾病病原


本病的病原SPV属痘病毒科、山羊痘病毒属。该病毒形态呈椭圆形,其大小为115nm×194nm,呈椭圆形。该病毒是一种亲上皮性的病毒,大量存在于病羊的皮肤、粘膜的丘疹、脓疮及痂皮内。鼻粘膜分泌物也含有病毒,在血液内仅在发病初期,体温上升时有病毒存在。SPV可在绵羊、山羊、犊牛等的睾丸细胞和肾细胞培养物以及BHK21细胞系培养物中生长繁殖,能使细胞产生CPE。一般细胞培养物在接种病毒3-4天可在细胞内发现胞浆包涵体,电镜下可见病毒粒子。在发育的鸡胚绒毛尿囊膜上亦可繁殖。

流行病学


羊痘最初是由个别羊发病,以后逐渐蔓延全群。本病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病毒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或粘膜侵入机体。饲养管理人员、护理用具、皮毛产品、饲料、垫草和外寄生虫等都可成为传播的媒介。在自然情况下,绵羊痘发生于绵羊,不能传染给山羊或其它家畜。细毛羊较粗毛羊有更高的易感性,病情也较后者重。羔羊较老龄羊敏感,病死率亦高。妊娠母羊易引起流产。本病主要在冬末春初流行,气候严寒、雨雪、霜冻、枯草和饲养管理不良等因素都有助于本病的发生和加重病情。

临诊症状


潜伏期平均为6-8天。病羊体温升高到41-42℃,食欲减少,精神不振,结膜潮红,有浆液或脓性分泌物从鼻孔流出,呼吸和脉搏增速。约经1-4天后发痘。痘疹多发生于皮肤少毛部分,如腿周围、唇、鼻、颊、四肢和尾内侧、阴唇、乳房、阴囊和包皮上。开始为红斑,1-2天后形成丘疹,突出皮肤表面,随后丘疹逐渐增大,变成灰白色或淡红色,半球状的隆起结节。结节在几天之内变成水疱,水疱内容物起初象淋巴液,后变成脓性液体,如果无继发感染则在几天内干燥变成棕色痂块。痂块脱落遗留一个红斑,后颜色逐渐变淡。

发病机理


病毒对皮肤和粘膜上皮细胞具有特殊的亲和力,无论通过哪种感染途径侵入机体的病毒,都经过血液到达皮肤和粘膜,在上皮细胞内繁殖,引起一系列的炎症过程而发生的特异性的痘疹,即丘疹、水疱、脓疱和结痂等病理过程。

病理变化


特征性病变是在咽喉、气管、肺和第四胃等部位出现痘疹。在消化道的嘴唇、食道、胃肠等粘膜上出现大小不同的扁平的灰白色痘疹,其中有些表面破溃形成糜烂和溃疡,特别是唇粘膜与胃粘膜表面更明显。但气管粘膜及其它实质器官,如心脏、肾脏等粘膜或包膜下则形成灰白色扁平或半球形的结节,特别是肺的病变与腺瘤很相似,多发生在肺的表面,切面质地均匀,但很坚硬,数量不定,性状则一致。在这种病灶的周围有时可见充血和水肿等。

相关分词: 绵羊